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的成长叙事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gr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原创历史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聚焦了王阳明从狂狷少年到一代心学宗师的成圣历程,该剧通过对“内圣”与“外王”两方面相互交织的描写,展现了王阳明从生而知之到学而知之,再到困而知之的艰难成圣之路。自幼立志成圣是王阳明成长为圣人的精神驱动,而王阳明人生成长中的“心上磨练”和“事上磨练”的经历则在其成圣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千古一圣王阳明》 王阳明 “心上磨练” “事上磨练” 成圣之路
  新世纪以来,思想界、文化界兴起了一股“阳明热”,由绍兴文理学院创排的历史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便是这股“阳明热”催生的产物。该剧以钱德洪与其弟子对话的方式 “串联起‘园中格竹’‘龙场悟道’‘平宁王乱’等时间跨度较大的事件”a,并“通过舞台艺术对‘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学思想进行了艺术阐释”b,向观众展现了王阳明从生而知之到学而知之,再到困而知之的艰难成圣历程。
  一、生而知之:王阳明的立志成圣
  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以王阳明的成圣之路为主线,围绕王阳明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以及外在经历碰撞来讲述王阳明成圣的坎坷历程与传奇人生。对王阳明而言,他一生的传奇开始于他少年的立志做圣人。在第一幕中,少年王阳明便因为立志要做圣人冲撞私塾先生而被父亲责罚。他在学堂上向先生提问“何为人生第一等事”,先生答“读书登第”,他认为并非如此,便反驳了先生。由此,少年王阳明在心中便埋下了一颗做圣贤的种子。特别是他非常推崇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内心对做圣贤有着强烈的渴望。不过就少年王阳明而言,“为天地立心”于他太过空洞,“为生民立命”于他又过于遥远,而“为往圣继绝学”于他又非常不切实际。于是,少年王阳明便以找寻并书、研读兵法,一心想为万世开太平。
  由于一心追求做圣人,王阳明在结婚当天竟沉迷于与道士论道,而把结婚入洞房之事忘得一干二净。但在与妻子诸玉的交谈中,诸玉所说的圣人必可学而至的道理关键在“学”字上,让王阳明深受启发,接着便逐步转向对朱熹“格物致知”的探求。于是,他在家中的竹林中枯坐了七天七夜来格园中之竹,可这非但未能使王阳明参透竹子的道理,还使他落下了一身病根。格竹的失败导致了王阳明对程朱理学开始产生怀疑,但他的成圣之志并未因此动摇。从王阳明搜寻兵书研习兵法韬略、与道士论道而忘记结婚入洞房,以及园中格竹七天七夜等情节不难看出,青年王阳明的立志做圣贤绝不是戏言,而是在通过各种途径去追求和实现这一人生目标。
  在接下来的监牢一幕中,王阳明身挨四十庭杖,在暗无天日的大牢中叨念:“若是朱圣人在此,又该有怎样的气度,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现下境况,我如何格物?又怎么致知?”“昔日圣人有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般避世之言,果真对吗?”身陷困境中的王阳明也曾一度绝望过,但他在困厄之境中沉思、反省,并进而“悟道”。尤其是当王阳明置身于贵州龙场的困境下,王阳明唯生死一念横亘于心中,他躺在石棺中,不断叨念圣人处此该当何为,最终悟出了“心外无物,吾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话剧在处理这一幕时手法上十分巧妙,运用王阳明依次与刘瑾、王华、诸玉、朱熹等隔空对话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王阳明悟道时内心强烈的思绪波动与挣扎。这一幕最后,配合一道闪电一声惊雷,王阳明长叹道:“这天理不过外物,我心方是天理!我王阳明便要凭这本心,去为天下学,为天下做,我求的,便是这知行合一!”
  在《千古一圣王阳明》下半部各处的情节中,依然可以看到王阳明坚持立志成圣的信念。当好友湛原明奉命来表彰王阳明扫清江西匪患时,王阳明表明心愿:“阳明唯一的心愿,只是要继续做那知行合一。”在宁王朱宸濠欲拉拢王阳明为其所用时,王阳明也直言相告:“阳明所求知行合一,不为陛下,不为宁王,全为这世间苍生。”自王阳明龙场悟道后,他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学为天下,教化百姓和保境安民。所有这些都可以说是源于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人的内在驱动,而在经历了一切得失荣辱之后他也终于找到了成圣之道。
  二、学而知之:成圣路上的“心上磨”
  除了从小就有立志做圣人的内在驱动,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还侧重描写了王阳明成圣路上的“心上磨”以及背后的“推手”对其成长的推动。比如在剧中,父亲王华对王阳明立志做圣人的志向从不屑一顾到无奈接受,再到最后转变为支持,而妻子诸玉则始终默默支持乃至引导着王阳明。又如在剧中,王阳明与朱熹一直存在着对话关系,王阳明从开始崇拜朱熹到最后实现对朱熹理学思想的超越。无论是王华、诸玉,还是朱熹,他们都成为王阳明成长道路上重要的“推手”,对王阳明最终的成圣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做圣人,他首先面对的是父亲王华的态度。在话剧的开场处,王阳明与父亲王华的争辩便将话剧推向一个高潮。王阳明因在学堂上与先生的对话惹怒了父亲,他认为天下第一等事并非读书登第而被父亲训斥;他立志要成为像孔夫子一样的圣人,却被父亲王华看作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生;他钻研兵法研究兵书武略,却直接惹怒了父亲。王阳明在书房罚跪时说:“我王守仁不服!偏偏却要做一个开万世太平的圣人!”在这一幕的最后,王阳明在雨声中大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生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长跪更坚定了少年王阳明开万世太平的决心。在“龙场悟道”一幕中,王阳明与王华隔空对话暗示父子俩的矛盾开始化解,王华慢慢转变了自己的态度。王华在被贬谪后开始反思或许是自己多年来对王阳明的教导产生偏差。王华的话为王阳明的彻悟做了铺垫,王阳明开始意识到书中的许多道理并不能在现实中得以实现,他不知这读书、这格物致知在奸佞当道的社会中能派上什么用场,满腹疑惑却迷茫找不到解答。到了话剧最后一幕,王阳明再次与父亲王华进行了隔空对话,王华说道:“到了今天为父愈加明白,你成圣的志向从来不是戏言,既如此,你便去吧!”王华最终以慈父的形象出现,肯定了王阳明的成圣志向,王华与王阳明的父子矛盾最终化解。父亲王华与王阳明这种教育与逆反的典型的父子关系,是两种风格、两种人生路之间的碰撞和较量。王华对王阳明的期望是像他一般考取功名、光耀门楣,而王阳明在当时则显得过于离经叛道。在成长的道路上,少年王阳明要想真正成为自己,第一个要翻越的就是父亲那座“山”。王阳明在父亲严厉的训斥与否定中解开了心中的困惑,跨越了父亲那座高山,建立了“心学”,豁然開朗后王阳明回头发现,以前脚下那座难以攀登的高山如今是那么壮美、亲切与温暖。   在话剧中,诸玉始终以一个贤妻形象的出现,默默地陪伴着夫君,理解并支持丈夫的成圣志向。在王阳明困惑时,她的话每每能给王阳明以鼓励或启发。在与诸玉的一次次交谈中,王阳明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应当努力的方向。他受诸玉“圣人必可学而至”“内圣而外王”“格物致知”等话语的点拨后,在园中格竹时便又与前贤朱熹来了一次隔空对话。朱熹说:“欲究天理,唯格物一道,人心难测,而外理恒一。”王阳明豁然开朗,天行有常,世间万物皆可得至理。然而,格竹的失败反而促使王阳明对程朱理学产生了怀疑,从而对成圣之路展开新的探索。在“龙场悟道”一幕中,在经历了与刘瑾、王华、诸玉等人的隔空对话后,朱熹最后出场与王阳明进行隔空对话。这次隔空对话是龙场悟道一幕中的关键所在,将王阳明成圣所求与程朱理学之道的隔阂一语道破。王阳明说:“若阳明只去关注这万物的理,不顾内心志向,又如何为这天下扫清沉疴,为这百姓谋一个太平?知而不行,却与不知何异?”朱熹答:“知先行后,只有明了天理,方可去行,若是不明这天理,那这行也不过是妄行。”朱熹认为只有先明白天理,方能正确的“行”,而王阳明不这么认为,“这天理不过外物,我心方是天理!我王阳明便要凭这本心,去为天下学,为天下做,我求的,便是这知行合一!”于此,王阳明便走出了程朱理学的禁锢,踏上了与程朱理学不同的道路。
  三、困而知之:成圣路上的“事上磨”
  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通过对“内圣”与“外王”两方面相互交织的描写,展现了王阳明从生而知之到学而知之,再到困而知之的艰难成圣之路。自幼立志成圣是王阳明成长为圣人的精神驱动,而王阳明人生成长中的“心上磨练”和“事上磨练”的经历则在其成圣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剧中,刘瑾、宁王、张忠等反派角色所制造的事端对王阳明的磨砺,更坚定了他的成圣之路。
  剧中,刘瑾这一反派角色塑造得非常生动形象。刘瑾在朝中深得正德皇帝的宠幸,王阳明因直言上疏被刘瑾迫害,王阳明不仅受了四十庭杖,被关入大狱,还被贬往贵州龙场,途中更是遭遇刘瑾派人暗杀。但刘瑾之于王阳明,不仅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同时也是王阳明心学诞生的背后推手,是相反相成的关系。在剧中,王阳明棺中悟道时与刘瑾那一番隔空谈话,对王阳明成圣之路的寻得起了重要的反面推动作用。刘瑾嘲讽王阳明虽饱读诗书,却不能用于实践,一饭一食皆要依赖他人。“天下人说我刘瑾为祸,却不知你们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才真正是大明之蠹虫,天下之祸害!”对话结束,王阳明闭眼沉思,“圣人之路,到底该怎么寻得?我王阳明的志向全为这天下,却为何不能通达?为何连刘瑾这小人都能问心无愧,而我却在此迷茫”。也正是因为刘瑾的迫害,王阳明被贬往龙场,他也因此在此绝境中悟道。也正是在经历龙场磨难之后,王阳明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并开始贯彻知行合一的学说,最终成长为一个“知行合一的大丈夫,不忘初心的实干家”c。
  剧中另一个重要的反派人物便是宁王朱宸濠。宁王朱宸濠欲拉拢王阳明为他所用而掳走其妻子诸玉,王阳明为救妻子只身前往宁王府,在宁王以利刃威逼王阳明为他所用时,王阳明不惧危险、不为所动,直言:“阳明所求知行合一,不为陛下,不为宁王,全为这世间苍生。”从此,他们再相见便是军前的对阵。为避免国家动乱、百姓受苦,王阳明主动出击平定了这场叛乱。但被俘的宁王却告诫王阳明说:“自古功高震主之辈都不会有好下场!那正德乃是無能昏君,张忠又已是第二个刘瑾,这大明上下,不会有你王阳明容身之处!你也一定会有后悔的那天!”的确,在平定宁王乱后,由于同僚嫉恨、张忠挑拨、皇帝责难,王阳明可谓历经百死千难,陷入了他人生中最大的绝境。但纵使身处困窘,王阳明却坚持“吾心无我,无愧良知”,他才因此在绝境中彻悟“致良知”三字。对王阳明而言,龙场是他人生的一大困境,平宁王乱后更陷入了一大绝境。而“致良知”也正是从王阳明百死千难的绝境中来,这也说明了“事上磨练”对于王阳明悟道成圣的相反相成。
  四、结语
  在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中,作为“治世之名臣,治学之名儒”的王阳明,在其成圣道路上经历了龙场悟道和平宁王乱两个重要节点。龙场悟道使王阳明彻底走出程朱理学的禁锢,成为知行合一的大丈夫;平宁王乱后,王阳明彻悟“致良知”,最终成为吾心光明的圣人。剧中在经过“父亲那座山、理学那道坎儿、宦官那个坑、生死那道关”,王阳明最终成为“立德立功立言,明理明智明教”的千古圣人。
  (指导老师:卓光平)
  a 陈挺:《论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中的戏剧冲突》,《名作欣赏》2020年第11期,第5页。
  b 赵越飞:《论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中的人物塑造》,《名作欣赏》2020年第17期,第78页。
  c 周能兵:《王阳明与绍兴文理学院师生“相遇”——话剧〈千古一圣王阳明〉昨晚首演》,《绍兴晚报》2019年9月29日。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基于新世纪以来浙江阳明文化传播的考察”(202010349025)、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新苗计划”项目“让阳明文化‘活’起来——‘阳明戏’的研究、创排与传播实践”(2020R444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 陈铭秋,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本科生。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一部主题多重深厚的小说,《霸王别姬》的内涵不仅仅局限在表达对国粹京剧艺术的缅怀和纪念,也不单单是感怀梨园艺人的人生沧桑,我们循着作者描绘出的一条独特而明晰的女性主义意识和女性书写的线索,逐渐将其延展到对人,尤其是对老中国女性的生存处境、情感、命运的寻找和发现上。把小说中的菊仙、程蝶衣两个人物置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在那个时代相似又不同的身份内涵,不仅有利于我们发掘作者在创作背后赋予角色的
摘 要:朝鲜诗人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以康熙五十一年(1712)作者随朝鲜使团出使中国为背景,再现了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社会风貌和宗藩外交制度下中朝两国的文化认同与差异。作品以写实笔法描绘出“辽东—山海关—北京”驿路上的中国北方生活图景,其中对外交仪节的记录、风物民俗的观照,以及文化交流的叙述,均透过“他者”的眼光来审视和完成,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深入研究18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了解中朝
摘 要: 王安忆小说中的母女关系大多是隔阂的和间离的,这种特征在文本中表现为母亲“母性”的丧失、母的压制与女的反抗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女儿对母亲由对抗向认同态度的转变。这种特征性关系的设定则主要表现了作家表现女性主体性的潜意识追求。  关键词:母女关系 认同 女性主体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顺是子女应该具有的家庭美德,它意味着子女对父母的服从与尊敬。父慈子孝、慈母爱女的亲子关系自古以来被大家所歌颂和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启发式、探索式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于初中写作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鉴于此,本文从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的几个环节展开探讨,针对作文选材、作文写作流程、作文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作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157-02  A Probe into the
摘要:科举考试历来被认为是读书人实现社会阶层跨越的一个便捷途径,但是这条看似宽阔的路上却充满艰难险阻。制度的局限性、巨额的花费以及一些其他的原因,都在默默地把一部分贫寒学子排斥在门外。  关键词:科举 社会流动性 明朝  科举,是由国家设立科目,用分级统一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a 历经近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科举考试的产生,使大批寒门士子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廷为
摘 要:王立世用浅显易懂的口语入诗,抒写生命真切的感悟,打破了诗歌阅读的诸多障碍,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从中可以领略到他忧而不伤、苦而不涩、弱而不卑的审美情趣和洞察人生社会的深刻思想。  关键词:王立世 《夹缝里的阳光》 纯真 朴实 自然 唯美  诗是诗人真诚艺术直觉下创造的审美的有意味的语言形式。诗人用质感、洗练、形象的语言辞藻,勾勒出让读者沉醉其中的情景,或者说沉醉其中的语言审美空间。诗的思想性
这应该是30年前的事情了。我至今想起来,依旧会为自己差一点造成的后果而捏一把汗。   那会儿,我在埃文斯顿小镇上的中学读8年级。有一天,我放学后一个人走在路上,对面来了几个小混混。我认识他们,带头的大个子叫艾萨克,在我刚进入中学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读高级班了。作为最顽劣的学生,他们经常会被校长叫到办公室。很显然,他们现在已经不读书了。   艾萨克问我:“小子,你还有多少钱?”  
摘 要:著名导演林超贤执导的青春热血大片《破风》,以青春、热血、激情、励志交织撞击所带来的震撼,以及精良的制作、上乘的质感,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破风手的青春气质。影片叙事手法上的“大我”与“小我”的共建、审美情趣上的娱乐与精神的同构,以及爱情与友情的频现,将自行车手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青春气质呈现在观众面前,被称为“单车版《速度与激情》”。  关键词:《破风》 青春气质 艺术创作  中国文化素有“
摘要:“语意高妙,古今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其宏阔的意境和丰厚的情感吸引着从古到今的诸多读者,仁智各异的解读也使其魅力尽显。在那豪迈奔放的文字中,词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情怀也尽显无遗,然而在深加体味中,也只能为这情怀无处安放而叹惋。  关键词:英雄情怀 诗性思维 安放 无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摘 要:闵福德《易经》 英译本是当前西方权威的 《易经》 译本,译者在译本中成功地采用了厚翻译策略。闵福德《易经》 英译本厚翻译策略的使用是文本和超文本两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文本因素包括《易經》 的文本类型和功能,而超文本因素包括译者目的和读者预期。  关键词:《易经》 闵福德 厚翻译 文本 超文本  一、引言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无价瑰宝。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