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遗传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Ⅲ型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ebaot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占高血压患者的5%~10%.与具有相似危险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醛患者更易发生中风、心肌梗死、房颤,且心血管损害与代谢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增加,因而此类高血压的诊断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Menin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l)基因编码的蛋白.MENl基因的突变引起Menin表达缺失,最终引起患者内分泌腺多发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腺瘤、胃肠胰肿瘤(以胃泌素瘤和胰岛素瘤常见)和垂体前叶瘤(以催乳素瘤常见)。
期刊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即TSH高于正常而甲状腺激素水平仍在正常范围,在西方人中的患病率为4%~10%.有数项观察研究对亚临床甲减者和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的缺血性心脏病及(或)死亡率进行了比较,但结果不一致,这是由于各项研究的设计和背景不同,如研究对象的选择,或限于女性,或均为老人,也有的不加限制。
期刊
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病程中,会发生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表现为分泌胰岛素的能力降低.这一病理过程的中心环节之一便是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导致这一毒性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环氧化酶2(COX-2)催化的产物前列腺素2(PGE2)这一炎症介质。
期刊
目的 探讨大黄酸改善高脂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肝脏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5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5)和糖尿病组(DM,n=40).NC组以基础饲料喂养,DM组以高脂饲料喂养5周后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STZ(30ms/kg),其中30只成模大鼠再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C)和糖尿病大黄酸治疗组(DM-T),后者即开始大黄
我国实施全民食盐碘化(USI)以来,碘与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发病的关联一直备受关注,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期刊登了滕晓春等所著"碘致NOD.H-2h4小鼠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实验研究"一文,作者应用国际公认的AIT动物模型,通过饮水中加碘并与对照鼠比较,结果显示NOD.H-2h4小鼠饮用加碘水后AIT患病率呈时间依赖性升高,同时观察到炎症程
期刊
胎儿时期的环境可能对成年后一些常见疾病的易感性有重大影响,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抑郁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在人一生中的发展过程可能是连接两者的关键因素.许多关于人类的流行病学调查已经显示,出生时体重低或早产儿成年后HPAA活性增高。
期刊
患者男性,55岁,因咳嗽、咳痰10年,口渴、多饮、多尿2年,劳力性气促1年于2007年9月28日入院.10年前开始,患者常于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白色黏痰,自服抗生素均能自行缓解。
期刊
2型糖尿病以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和β细胞量的减少为特点.高血糖、炎性因子和游离脂肪酸等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凋亡密切相关.保护β细胞、针对β细胞功能减退的治疗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关键.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肠道促胰岛激素,它的多重生物学效应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状况.GLP-1对血糖的良好控制以及对B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使其备受瞩目.本文围绕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环节--β细胞功能
肠促胰素是肠道在进餐后分泌的激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高糖素样肽1(GLP-1)是主要的肠促胰素,通过葡萄糖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以及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等作用维持体内血糖的稳定.另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它还可改善β细胞功能.但是天然的GLP-1半寿期很短,无法用于临床治疗.艾塞那肽是从希拉巨蜥唾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多肽,它可与GLP-1受体结合,产生与GLP-1相似的生理
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有可能罹患心血管疾病(CVD)和2型糖尿病的人数急剧增加,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认识有关的危险因素,能够识别高危者并进行预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