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陶渊明的孤独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TTK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归去来兮辞》里有这么一句话:“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盘桓”一词,意为徘徊。这徘徊,是为何?陶在犹豫不决,黯然神伤,还是眷恋乡村生活流连忘返?学生的疑问引发了我的深思。我的观点是,陶渊明的“盘桓”,是對已有人生的深深思考与惆怅的表现,这始终源于其内心深处的一份孤独感。
  陶渊明,这位被钟嵘在《诗品》中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文学大家,是中国士大夫在精神上的一个归宿,然而,陶为士大夫们筑了一个“巢”,却无法摆脱自己的孤独感。
  孤独,在中国文字解释中,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也就是独一无二的王者,他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同,更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王者绝对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平静地独行。陶渊明,他是田园诗派的王,有远大的抱负与理想,却也有着深刻的绝望与悲哀。
  “抚松盘桓”,松之孤傲,配以抒情主人公的“徘徊”之动作意象,好似让读者读出了陶的失群和失落。他在《饮酒》一诗中也有类似的表现:“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伤悲。”他的处境犹如孤鸟,离群索居。他在“失群”亦即脱离了官僚阶层之后必须找到一个托身之所来安身立命。他为什么会有孤独寂寞之感?
  出身于没落官僚地主家庭的陶渊明,自幼受着儒家的传统教育。在“学而优而仕”的思想影响下,他也曾有过“猛志逸四海”的抱负与雄心。然而不幸的是,晋宋易代,政治动荡,门阀制度森严。他有心报国,但无路请缨。他生性质朴,性情率真。他介绍自己出仕的原因是“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亲友多劝余为长吏”,“心惮远役”,这完全没有任何政治标语式的豪情壮志。他厌恶官场,是因为他的极度不适应,他痛恨俗务,是因为他的看透世故。在《陶渊明传》中记载了不少这样的故事。陶为镇军、建威将军时,对亲朋说:“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他那时就思谋着以弹琴唱歌来作为隐居生活的主要内容。初入职场,江州刺史送给他一点粮食与肉,他扔掉了。他宁可挨饿卧床,不为五斗米折腰,不食嗟来之食。陶在任彭泽令时,他令公田都种秫,因为便于酿酒,“得醉于酒足矣”。或许,他在纵情饮酒中,才能找到片刻的安宁。陶渊明的孤独,来源于他对官场的深度绝望。当世人汲汲于功名,醉心于荣华时,只有他是清醒的,他当然是孤獨的。
  不被世人所解,顺利隐居,按理说,他应该是快乐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历来在既有的政治体制里,在本阶层的群体中呆惯了,他们所信奉的儒家思想,所关注的是如何在体制之内的人际关系网里安身立命。陶渊明作为一个官僚阶层的后代,他突然失去了固有的生活,即将拥有一种尴尬的身份:是农民、官员、还是文人?他或许会这样问自己。他当然在心理上有失落、孤独与惆怅。
  陶渊明隐居之后的生活并不如他本人或者读者想象的那样轻松而盈溢快乐,反而带有一种苦涩的味道。自从决心离开世俗,他的人生理想就没有得到完全实现。本来,隐居务农就不应该是知识分子做的事,更尴尬的是,也不是一个知识分子做得好的事。“息交绝游”,农人仅仅“告余以春及”,陶并没有可以推心置腹的倾诉对象。“草盛豆苗稀”,可见他也并不是一个擅长农业的农民。他的身份与心理都是尴尬的。《归去来兮辞》反映的就是陶从期盼隐居到真正归隐这一转变过程中的尴尬孤独期。“舟遥遥”“风吹衣”轻松自在,“问征夫”“恨晨光”归心似箭;“稚子候门”“僮仆欢迎”尽是天伦之乐;园日涉足,矫首遐观,尤显悠闲。但是,另一方面,“引壶觞以自酌”,自劝自饮,苦闷孤独;“门虽设而常关”,与世隔绝。“景翳翳以将入”,太阳将要落山了,人生最好的年华早已蹉跎殆尽,好不容易寻找到一个归宿的时候,最好的时光已经越来越少了。这怅然伤感,苦乐对比,一目了然。
  陶渊明的孤独,是千千万万的中国读书人共同的隐痛。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不被世俗所容的士大夫们面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一种无奈。一个时代让有识之士选择隐居躲藏,无疑是时代的悲哀。
  所幸的是,陶在隐居生活中,渐渐地走向了高层次的生活。他在亲戚的“情话”(知心话)中找寻快乐,他在“琴书”中消忧。他清醒地认识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成功地摈弃了俗事的纷纷扰扰,超脱生死,乐天知命。他在单调的生活中感受着自我的乐趣。他爱酒,友人颜延之与他“情款”,“日造渊明饮焉”,临去,留二万钱给他,他都“遣送酒家。”他不解音律,却蓄一无弦琴。若先醉于友,则曰“我醉欲眠,卿可去!”这不失本色的率真,这淡泊名利的超脱,让他即使在时代风波的洗涤中也没有褪去生命的本色。
  他是一个不被官场包容的孤独者,走向融入田园生活前的过渡期孤独,再到重新建立世界观,拥有新的人生乐趣,陶渊明领略到了生命最质朴的快乐。他是孤独的,也是快乐的。他在夕阳之下的盘桓,大概是对起伏人生的重重思考吧:我曾拥有最糟糕的孤独,年华逝去,我将走向不被世人所解的另一种孤独。我犹如眼前孤松,傲然挺立,万古长青。我深知,古来圣贤皆寂寞。
其他文献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在临床治疗偏头痛的方法中,通过黛力新联合西比灵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某医院在2008年12月-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
目的:探讨彩超对宫外孕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跟踪监测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9月的128例住院患者的跟踪监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宫外孕患者,其中未破裂
关键词:全身麻醉;急诊剖宫产术    2007年7月~2009年6月,我科共接诊椎管内麻醉禁忌证或椎管内麻醉失败的需行急诊剖宫产术产妇13例,应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安全、无痛,顺利完成手术的麻醉管理。现将麻醉病例分析如下。
自2015年在语文的高考中出现了“任务驱动”式的作文后,学生的综合素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训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占据着愈来愈重要的位置。培训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等逻辑思维能力便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这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高中的语文教师不得不摒弃古板老套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学生逻辑思维的途径。那么,在高中的语文课程教学中应如何训练学生的
高中生作文现状不容乐观。从学生平时作文和高考作文的情况看,普遍存在写作态度消极,写作不得要领,语言干瘪枯燥,思想缺乏广度和深度等问题。很多学生为了应付写作任务,为作文而作文,完全违背了作文表情达意的根本原则和规律,写作过程也就成了痛苦万分的“挤牙膏”。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简单实用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写好作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艺术的事情大都始于模仿,终于独创。”写作也是一样的道理。本文
摘 要:隐喻是连接教和学的桥梁,隐喻能使人们用一种事物体验或理解另一事物。隐喻能力是当前在英语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经常提及的一个词汇,在英语学科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是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和水平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拓展、延伸、深化学生的文化认知等手段,培养学生隐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学习;隐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目的:探讨脾破裂的CT诊断标准。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总结30例脾破裂患者的CT片及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经CT平扫发现脾实质密度不均匀(包括脾实质内血肿、脾被膜下
细菌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治疗和控制此类疾病的有效手段,其中抗生素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以下简称“药敏试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对抗生素的选择至关重要,而药敏试验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培养基种类及质量、试验用药的纯度和菌液的浓度、药物的含量及孵育时间等。目前,在各种药敏试验中,标准纸片扩散法Kirby Bauer法(KB纸片琼脂扩散法)由于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是普通临床微生物实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常见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危险因素评估,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
在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哲学中,暗码是哲学信仰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暗码是超越者书写在世界上的手迹,生存只有在世界之中解读超越者的暗码,才能与超越者发生关系,直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