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研究者拓宽研究视角、创新研究范式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打开了一个窗口,而数学正是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利器。因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设性举措。
关键词: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1.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1数学在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及第三次信息革命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于世界文明的进步及拓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却是隐藏在科学技术变革之后的数学科学,数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兼具知识和工具的双重属性,并逐渐渗透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广泛研究上,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一次次突破和创新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在这个意义上,数学堪称为众多学科体系建立的基础和源泉。在数学理论及方法的引领下,尤其是物理、化学、天文、航空、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更加科学、更加严谨、也更加贴近真理,为人类进一步认识世界、认识宇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大学教师们必须要重视数学的教学,尤其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1.2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为了在发展中日益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更为了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我们更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出具有独特个性、不拘于课本、不以教师为权威的人才,是大学生教育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教师教研的一大课题,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1.3现有教学模式的缺陷
在综合考量多所大学的数学教学实践后,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暴露出现有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教师与学生的脱节,教师在呼吁学生要跳脱出课本的禁锢时,自身却被定式思维所害,忽视了对自身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师为了讲理论而讲理论,并没有对该理论的诞生背景及其与其他理论的联系进行详尽的解释,导致学生在应用理论时缺乏实证思维和思辨的方法;第三,教学实践缺乏针对性和广泛性,很多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只关注小专题的发掘,而忽视了数学体系的重要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受到阻碍;第四,评价体系缺乏可操作性,教师对学生的各项能力的评价还停留在观念层面,真正的操作却事与愿违;第四,精英化教学,部分教师只关注表现优异的学生,并不遗余力地帮助这些精英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从而提高学校及自己的声誉。在这种带有歧视性的区别对待下,一些表现平平的学生被置于教师关注的盲区,逐渐丧失了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无法将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出来。
2.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基于数学课程在学科体系中重要地位,并充分考量现今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在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针对大学教师如何高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
2.1提高教师的自身能力
在大学的教学科研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跳脱出原有研究成果的制约,用辩证的方法继承前者理论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发掘新领域,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设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摆脱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给学生带来大量的背景性介绍。以线性代数中的行列式和矩阵为例,教师要把行列式和矩阵置于现代的总体系中,用普遍联系地观点进行讲解,比如教师可为学生详细介绍行列式和矩阵的提出背景,它们同解决线性方程和在向量应用中的作用,以启发学生有意识地在做题过程中把知识点进行连接。这种做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其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新的思维导向和方法论导向。
2.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解决应用数学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应用题型往往以大段的文字和背景介绍出现,这无形中增添了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的难度。一些数学素养较强的学生往往因为无法正确理解习题的正确用意,而导致无从下手,在教师为其条理地分析后,学生往往豁然开朗,有拨云见日之感,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完成了解题过程。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外的空余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尤其是文学性书籍,这类书籍可读性较强,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基本语言的理解,并提高其在做题过程中将符号转化为语言、将语言转化为符号的能力。
2.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把发力点集中于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计算与估算的能力。数学在本质上说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这就决定了数学一定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归宿,因而数学教学也更加强调对于学生运用已学数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因此,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在建模能力和计算能力上的提升,在平时的数学训练中要增加难度和广度,侧重于实际应用而非简单地数学运算,这样可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现实,在锻炼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结语
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中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使命,要求教师不断反思教学,实现培养目标由重视应试到重视应实的转变,在全面总结自身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后,逐步改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建立详尽、科学、合理的学生培养方案,将学生培养为适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丽,王峰,杨科等.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模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12):19-24.DOI:10.3969.
[2]高丽.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模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9):16-19.DOI:10.3969.
[3]王鸿章,闫素娟.数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7):149-150.DOI:10.3969.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以高职物流专业数学教学为例》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G2014020161
关键词: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1.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1数学在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及第三次信息革命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于世界文明的进步及拓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却是隐藏在科学技术变革之后的数学科学,数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兼具知识和工具的双重属性,并逐渐渗透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广泛研究上,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一次次突破和创新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在这个意义上,数学堪称为众多学科体系建立的基础和源泉。在数学理论及方法的引领下,尤其是物理、化学、天文、航空、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更加科学、更加严谨、也更加贴近真理,为人类进一步认识世界、认识宇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大学教师们必须要重视数学的教学,尤其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1.2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为了在发展中日益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更为了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我们更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出具有独特个性、不拘于课本、不以教师为权威的人才,是大学生教育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教师教研的一大课题,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1.3现有教学模式的缺陷
在综合考量多所大学的数学教学实践后,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暴露出现有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教师与学生的脱节,教师在呼吁学生要跳脱出课本的禁锢时,自身却被定式思维所害,忽视了对自身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教师为了讲理论而讲理论,并没有对该理论的诞生背景及其与其他理论的联系进行详尽的解释,导致学生在应用理论时缺乏实证思维和思辨的方法;第三,教学实践缺乏针对性和广泛性,很多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只关注小专题的发掘,而忽视了数学体系的重要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受到阻碍;第四,评价体系缺乏可操作性,教师对学生的各项能力的评价还停留在观念层面,真正的操作却事与愿违;第四,精英化教学,部分教师只关注表现优异的学生,并不遗余力地帮助这些精英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从而提高学校及自己的声誉。在这种带有歧视性的区别对待下,一些表现平平的学生被置于教师关注的盲区,逐渐丧失了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无法将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出来。
2.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基于数学课程在学科体系中重要地位,并充分考量现今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在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针对大学教师如何高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
2.1提高教师的自身能力
在大学的教学科研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跳脱出原有研究成果的制约,用辩证的方法继承前者理论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发掘新领域,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设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摆脱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给学生带来大量的背景性介绍。以线性代数中的行列式和矩阵为例,教师要把行列式和矩阵置于现代的总体系中,用普遍联系地观点进行讲解,比如教师可为学生详细介绍行列式和矩阵的提出背景,它们同解决线性方程和在向量应用中的作用,以启发学生有意识地在做题过程中把知识点进行连接。这种做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其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新的思维导向和方法论导向。
2.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解决应用数学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应用题型往往以大段的文字和背景介绍出现,这无形中增添了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的难度。一些数学素养较强的学生往往因为无法正确理解习题的正确用意,而导致无从下手,在教师为其条理地分析后,学生往往豁然开朗,有拨云见日之感,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完成了解题过程。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外的空余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尤其是文学性书籍,这类书籍可读性较强,有利于学生增强对基本语言的理解,并提高其在做题过程中将符号转化为语言、将语言转化为符号的能力。
2.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把发力点集中于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计算与估算的能力。数学在本质上说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这就决定了数学一定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归宿,因而数学教学也更加强调对于学生运用已学数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因此,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在建模能力和计算能力上的提升,在平时的数学训练中要增加难度和广度,侧重于实际应用而非简单地数学运算,这样可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现实,在锻炼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结语
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育改革中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使命,要求教师不断反思教学,实现培养目标由重视应试到重视应实的转变,在全面总结自身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后,逐步改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建立详尽、科学、合理的学生培养方案,将学生培养为适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丽,王峰,杨科等.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模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12):19-24.DOI:10.3969.
[2]高丽.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模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9):16-19.DOI:10.3969.
[3]王鸿章,闫素娟.数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7):149-150.DOI:10.3969.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以高职物流专业数学教学为例》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G20140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