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初探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近年来,高中生源猛增,大多数普通高中班级人数都在60人以上。在这样的大班里,学生学习基础、兴趣爱好、个性品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存在差异,如果教师以同样的教学目标、方法、要求以及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就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根据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因此学者们提出了差异教学模式,即将学生的个性差异视为一种可资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在不打破班集体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学生差异基础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所区别,不断鼓励学生向更高一级目标迈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良好的发展。我国著名学者华国栋认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级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二
  然而,当前差异教学的研究重在对课堂以外教育因素如兴趣小组、特长班等的研究,对课堂内差异教学问题的关注不够。如何在普通高中大额班级的课堂内针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教学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故本文对此进行尝试性的初探。
  1.将学生分层
  将学生大致分为良好层(A层)、一般层(B层)、基础层(C层)。A层学生约占全班的15%;B层学生约占全班的57%;C层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学困生”,约占全班的28%。这种分层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
  2.教学目标与内容分层
  教学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所有学生都应该掌握,都要达到的;提高性目标是在基础目标的基础上,要求能力有所提高,更强调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发展性目标是在实现了前两个目标之后,学生己经能运用自如,对知识体系能融会贯通。这个目标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英语分层教学的目标具体是:
  A层:在知识目标上,学生能够透彻理解课文的知识点,落实知识点的纵、横向联系,培养其综合运用能力。在能力目标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听力、英语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使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率超过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B层:在知识目标上,使学生能够比较透彻地理解课文的知识点。在能力目标上,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率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努力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使B层尽可能达到A层的水平。
  C层:降低学生的起点和要求,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信心。要求学生掌握好所学的单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听懂难度略低于课文的材料,说一些较常用的语句,准确阅读难度与课文相当的材料。
  3.教学方法分层
  在讲授知识时,提问B层学生,利用他们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开阔学生思维;在突破重点、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A层学生的优势,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C层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各类学生就能在相互促进、积极主动的氛围中达到获取知识、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课文教学中,前10分钟由学习习惯相对较差的C层同学上讲台复述前一天上的课文,用20分钟左右上当天的新课,而后用5分钟由学业相对较好的A、B层准备表演当天所学内容,同时老师对C层的同学进行辅导,指导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最后10分钟让A、B层的同学表演新学的课文。A、B层学生当天的课文表演,也为C组明、后天的表演做了示范。
  4.作业分层
  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要面向B层学生,C层学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发展深化题,它是根据A层学生的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二是练习巩固题,这是根据B层学生水平设计,一般为教材后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这类题是根据C层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分解或给予具体提示的练习题。在分层练习中,教师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以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5.辅导分层
  分层辅导,一方面侧重完成现阶段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创造才能。
  具体地说,对C层学生采取重点辅导,倾注更多的耐心、关心、爱心,增强其自信心,为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其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B层学生的辅导,重点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如良好习惯的养成、意志的培养、分组讨论的意识,教师适当提示,促使中等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尽快形成自学能力;对A层学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课外兴趣小组、参加各类竞赛等,以发挥优等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6.考核分层
  按照各层次学生的能力,把握重点和梯度的比例出卷考核,每份试题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C层选做、B层和A层是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B层选做,A层必做的。布置课后作业时,可按学生层次规定必做题和选做题,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
  7.评价分层
  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多进行个别交流,采取鼓励性评价,寻找、肯定他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品尝成功喜悦;对成绩中等的学生,多采用激励评价,既指明不足,更指明方向,促使他们比学赶帮超,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更加谦虚奋进,更加努力拼搏。评价的差异,使评价不但成为矫正学生学习偏差的手段,更成为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催化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三
  实施了差异教学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信心、积极性、成就感、主动性都有所提高;各层次学生的成绩、能力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笔者得出以下的结论:
  首先,差异教学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定在可望又可及的地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取得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水平,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进而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其次,差异教学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缓解了学生的焦虑情绪,使学生能在更轻松的心理状态下积极努力的学习,学习效果明显有所改善。同时,差异教学能够帮助融洽师生关系,进而促进学生对该门功课的学习。
  再次,差异教学要求教师付出比传统教学多很多的精力,教师既要充当学生的引导者,还要充当学生行为的管理者,这对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能力具有极大的挑战与促进。
其他文献
莎士比亚在剧作《麦克白》中,通过对原编年纪事史的改编,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新的社会罪恶,深入细致地刻画了麦克白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展示了人物内心善与恶的交战、正义与邪
锶作为生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骨生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锶具有促进成骨和抑制破骨的双重效应,促进血管生成,改善骨质强度等作用,临床上应用于骨质疏松、骨肿瘤及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均居主要恶性肿瘤的前三位。研究发现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肿瘤分期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因此了解淋巴
物理学中充满简单、精确、对称与和谐之美,在物理学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获取物理学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美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与兴趣,使学生素质得
本文阐述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组成的声控电话机的电路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话通信已在我国逐渐普及。据这方面专家分析,二十一世纪的电话机,将进入
论述了美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形成,美术人才与其它各行各业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着一些共同规律.同时阐明了美术人才在知识结构上的特殊规律,通过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齿形误差的测定结果可以广泛用于评定齿轮的精度。本文给出了齿形误差的测定实例及其分析的计算结果。研究表明,使用三个以上的齿形曲线所作的自相关和谐波分析可以 否存在会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多数伴瘙痒。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我国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AD的发生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异常的免疫
目的:采用自模板法合成中空介孔硅球(HMSNs),并对其载药释药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自模板法,通过控制反应物摩尔数、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制备HMSNs,并进行载药研究,计算载药率
北纬31度、东经103.4度,汶川,一个美丽的川西小城,因为5月12日那场惨烈的地震,转瞬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