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山蕗—水稻水旱轮作种植模式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宁国市山区农民采用山蕗-水稻水旱周年轮作的种植模式开展大田种植,替代原有油菜-水稻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文介绍了水稻水旱轮作种植模式的种植特点、比较优势,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水旱轮作;山蕗;水稻;种植模式
  中图分类号 S511;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7-0076-02
  山蕗是一种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主要食用茎秆的特种蔬菜,具有清热解毒、降脂抗癌等独特功效的无污染、天然保键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日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宁国市地处皖南山区,生态资源环境优良,适合发展山蕗种植;当地原来采用油菜-水稻周年种植模式,但由于经济比较优势较低,同时偏施化肥导致土壤性状恶化、油菜根肿病难以防治等原因,导致油菜种植面积锐减、部分山区田地抛荒。近年来,宁国市推广山蕗-水稻轮作的种植模式替代原有的油菜-水稻轮作种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山蕗-水稻轮作对改善当地土壤性状、改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病害发生、减少农田抛荒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宁国市山蕗种植规模达100hm2,生产加工企业也发展到了3家。为了更好地推广山蕗-水稻轮作种植模式,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笔者现将两种植模式的特点、效益进行比较,并将山蕗-水稻轮作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予以总结。
  1 种植模式特点
  1.1 油菜-水稻模式 油菜于9月上中旬育苗,10月中下旬定植或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直播,次年5月下旬收割;单季稻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6月上中旬插秧,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收获。该模式当地以水稻收割后,开沟作高畦免耕直播油菜为主,少量育苗移栽;大田施三元复合肥1 500kg/hm2作为基肥,播种后喷施封闭性除草剂,11月中下旬根肿病高发期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12月上中旬结合中耕除草,越冬后施尿素75kg/hm2、硼砂15kg/hm2作为追肥,并以化学药剂防治霜霉病、菌核病。油菜和水稻收获后,作物秸秆均被焚烧。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基肥、追肥均使用化肥,进行化学除草,化学防控病虫害。长期采用该种植模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农田地力下降、病虫害加重、种植成本上升、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环境恶化、生产效益降低,需要对生产模式和技术环节进行改造升级。
  1.2 山蕗-水稻模式 山蕗菜于10月下旬至12月定植,次年5月初开始采收,6月中旬前后采收结束;单季稻于5月中旬播种,6月下旬插秧(或6月初直播),10月上中旬收割。该模式利用水稻秸秆还田种植山蕗;山蕗采收后,除了采收部分叶柄外,其他部分植株残体,作为绿肥还田,变废为宝,克服了油菜秸秆焚烧的缺陷;同时山蕗栽培过程中施入了大量的有机肥,肥效长,山蕗不能完全消耗,从而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这种种植模式在原有的水旱轮作基础上,减少了水稻化肥、化学农药的投入,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为山蕗栽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并提高了山蕗的品质。该模式实现了山蕗增产增收和粮食增产的互相促进作用,是当地较为理想的农业生产模式。
  2 生产效益分析
  2.1 油菜-水稻生产效益 油菜产量2 000~3 000kg/hm2,产值1.2万元/hm2,净收入0.6万元/hm2;单季稻产量6 000~7 000kg/hm2,产值1.7万元/hm2,净收入0.8万元/hm2。在该种植模式下,一年的综合种植收益为1.4万元/hm2。
  2.2 山蕗-水稻生产效益 山蕗菜产量75 000~90 000kg/hm2,产值10万元/hm2,净收入5.5万元/hm2。单季稻产量7 000~7 500kg/hm2,产值1.8万元/hm2,净收入1万元/hm2。在该种植模式下,一年的综合种植效益达6.5万元/hm2。
  3 山蕗-水稻水旱轮作技术要点
  3.1 深耕、清园 山蕗菜6月中旬收割完毕后,选择健康、粗壮的根基移植到阴凉潮湿的林边园地中,进行集中越夏育苗,做好中耕除草、肥水管理、培育优良种苗等工作。山蕗每次收割后的植株残体不用清理出田,换茬时深耕、放水浸泡,山蕗植株残体、根兜可作为水稻绿肥加以利用,犁耙水作,平整水稻插秧田块备用,不用施稻田基肥。
  3.2 品种选择 水稻根据山蕗计划定植期确定适宜的高抗性、丰产、优质品种,种子经药剂浸种、催芽,于5月中下旬至6月初集中育苗,培育壮苗,秧龄25~35d,6月底水田栽植。
  3.3 水稻田间管理 (1)施肥:水稻生长前期,充分利用山蕗栽培过程施入的大量未利用完肥料的肥力和山蕗植株残体绿肥还田的肥力,中后期视苗情长势适施少量化肥,如施尿素50~75kg/hm2作为拔节孕穗肥。(2)水分管理:前期保持浅层水促进有效分蘖,中后期加深水层控制无效分蘖,后期干湿交替,防止断水过早,保持稻秧青秆黄熟。(3)病虫草害防治:大田杂草进行人工拨除,前茬栽培山蕗的水稻田病虫害较轻,可减少防治次数与强度,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同一般大田情况相同。
  3.4 水田清田 水稻10月上旬收获完毕后,稻草收集堆放在田边,作栽培畦覆盖物使用及还田。稻田施腐熟有机肥30 000kg/hm2、钙镁磷肥1 000kg/hm2,施入后立即翻耕入土中,作畦,畦宽1.2~1.3m,沟宽、深各0.25m,根据大田情况在田间开横断面的排水沟,沟宽0.4m、深0.3m,备用。
  3.5 山蕗定植 根据大田的准备情况和翌年的采收安排情况,确定定植时间。一般10月上中旬定植的,来年可于5月上中旬和6月中下旬各采收一个批次,累计产量达90 000kg/hm2左右;11月上中旬定植在来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一批次采收的,产量在60 000~75 000kg/hm2左右。定植用种根量在2 250kg/hm2左右,种根用量随着种植时间的推迟相应增加;种根切成0.2m小段,每段带2~3个叶节,确保每个小段有1~2个叶节能萌芽,进行畦上穴植,株行距0.4m×0.2m,定植后覆盖浅层薄土,定植穴覆盖一层腐熟有机肥和一层前茬还田的稻草,铺面有机肥用量15 000kg/hm2左右。
  3.6 山蕗定植后管理 山蕗定植后生长量不大,栽培上不需加大水肥管理,适当少量浇水,防治干旱,主要以人工清理杂草为主,防止霜前植株过大,造成抗寒能力差、消耗过多营养;下霜后地上叶柄叶面枯死,地下根茎进入休眠期露地越冬,待来年早春后萌动,恢复生长;立春前后追施提苗肥,补充植株越冬营养消耗,恢复长势,一般撒施45%(NPK15-15-15)三元复合肥750kg/hm2左右;3月下旬到4月初,山蕗叶柄叶片进入加速生长和产品器官的主要形成期,应加强水肥管理,追施壮苗肥,保障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一般撒施优质复合肥300kg/hm2和尿素150kg/hm2;5月上旬开始采收山蕗,每收获一次,追施优质复合肥150kg/hm2和尿素50kg/hm2,补充养分消耗,恢复植株生长,形成后续产量。山蕗适宜土壤湿润的田间环境,但肉质根因积水而容易腐烂,种植上选择土层酥松、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为宜,避免选择土质粘重的地块;水分管理上以田间保持土壤湿润而又不积水为宜,土壤含水量一般保持在70%左后,高温干旱要及时灌水,随灌随排,切忌根茎在积水的土壤环境中造成腐烂。
  3.7 山蕗病虫害防治 山蕗在山区种植较少发生病虫害,生产中虫害主要以防治蚜虫为主;病害主要在清明前后,个别田块有少量炭疽病发生,一般在地势低洼易于积水的地方,植株因长势不良、抗病力下降而发病,症状为叶片上出现赤色或黄色的小斑点,防治方法为: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每7~10d喷1次,连喷1~2次。同时要注意加深发病区域的排水沟渠、降低地下水位,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1~2次,增强植株抗性。
  3.8 山蕗的采收 山蕗采收一般在清晨或阴天进行,当主茎蔓长至0.6~0.8m,叶片颜色变深,叶柄发青,手感发硬时,将外层长、粗、老的叶子连同叶柄齐根切下,堆放整齐,留下中心柔嫩较小的叶片让其继续生长,后续采收。
  参考文献
  [1]吴余粮,蒋凯.水旱轮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4(6):813-815.
  [2]林晓红.苦瓜-水稻-甘蓝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模式[J].福建农业科技,2013(21):29-31.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作者首先建立了关于有限群的不可约特征标的限制和零元的某些基本结果,然后,作为所建立的基本理论的一个应用,改进了一些相关结果.
该文对铜陵市1960-2011年人工逐日雷暴观测资料和LD-LL型闪电定位仪的2005-2011年探测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雷暴活动的变化特征,为铜陵地区雷电研究及科学防雷提供参考。
介绍了当前基于Winsock 2 SPI技术的木马特点,在阐述这类木马的技术背景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其实现原理和设计流程及全新的木马激活方式,并提出对这类木马有效的防范措施及建议.
原子间及分子间的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在分子结构和固体结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PMD代码研究了氮气与氧气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势,所得结果与实
对Sobolev方程采用混合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相应的半离散格式及其误差估计,构造了几组简单的低阶元.与已有文献中的有限元方法相比,该方法所采用的变分形式较简单,计
统一建模语言(UML)已经广泛应用于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中.许多UML模型,如交互图、状态图和组件图等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组件的行为,可将其用于基于组件的软件系统的测试.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基于UML模型的测试框架,并对基于UML模型的组件集成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然后将基于协作图的组件测试技术应用于ATC系统的集成测试,取得较好效果.
摘 要:该研究开展了翠冠梨多头高接复壮丰产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应用切腹接、皮下腹接等嫁接方法高接翠冠壮芽,配合土肥水、修剪、病虫害防治、促花芽分化等综合管理措施,可实现高接当年恢复树冠并形成花芽,第2年产量11 700kg/hm2,第3年产量21 525kg/hm2。  关键词:梨;高接复壮;丰产试验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2-0053-0
目前,气候变化已成为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以汉中市为例,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汉中盆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展望了今后应对气候变化
摘 要:目的:研究土壤水分、水势与谷子出苗率的关系,为生产应用谷子免间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种谷子品种(晋谷29号、张杂谷5号),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谷子的出苗规律及基本全苗的水分临界阈值,同时利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析土壤水势对谷子出苗的影响。结果:出苗率达到80%以上的土壤水分可作为应用谷子免间苗技术的适宜播种指标,褐土性壤质土表层含水量需达到11.8%,田间持水量达到55%以上,
提出了一个新的三维自治类Lorenz系统,理论分析了该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了系统在平衡点处的稳定性,以及产生Hopf分岔的条件.最后对该系统的一个混沌吸引子进行了数值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