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脉搏同跳

来源 :西北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thcharg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高考全国卷一语文试题的作文紧紧围绕“地震”,以“爱心的表达”为话题作文。令人始料未及但似乎又在预料之中。这不由得引发了这样一个话题:我们的语文教学应重点关注什么?如何进行备考?语文教学的改革开放之路在哪里?我的看法是:语文应关注活生生的社会,与时代脉搏同跳。
  纵观浩瀚的文学发展史,杜甫被称为“诗圣”,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之所以彪炳史册,千载流传,是因为它的诗作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中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现实生活,尤以“三吏”、“三别”最为突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正应了后来白居易所倡导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苏轼、王安石的诗作和散文或阴晦、或明晰、或深沉,但都反映了王安石变法前后政局的动荡不定,作者身世的浮沉起落。如苏轼的诗句“回头行看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令人想起了他几遭杀戮的“乌台诗案”。“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此山中”令人想起了保守势力的顽固与不屈。当代文学大师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等,反映的就是改革开放前后,农村青年高加林、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田润叶等一代人思想上的成熟与碰撞,追求上的拼搏与吃苦,婚姻观上的更新与彷徨。作者在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用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小世界折射出整个中国、整个人类的平凡的世界。总之,将语文教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和社会接轨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将语文教学与时代脉搏相连,体现语文于书本之外的存在价值和存在方式。不断寻找语文学习与社会进程相联接的默契点,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具备与社会接轨的能力。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作文试题,直接目击“5.12”汶川大地震。试题提供了汶川发生地震、政府反应、民众捐款、救援队救援、抗震救灾英雄事迹、全国媒体的关注及善举等一些素材,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材料特别强调了“关爱相同,只是方式不同”这一中心句。这个作文题应该说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因为亲情、友情、互助这些是中华民族最起码的优良传统。地震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感人事迹涌现,如抗震小英雄欧阳宇航、爱心园丁袁文婷、公安消防的官兵们、奋战在手术台前的白衣天使、捐款105元的乞丐,及我们身边凡人的义捐、言谈、行动、爱的关注、对生命的感叹等等。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一次纯净的洗礼。由此引发了社会良心的反省、友情至贵的重视、亲情回归的天伦之乐等。试题的开放性很强,但材料必须准确,情感必须真实,议论必须到位,这些都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早已过时了。2008年湖南卷高考作文直击07年6月洞庭湖鼠灾,上海卷则以“他们”为话题直击当代新型人际关系,重庆卷的命题作文“生活在自然中,直击社会与自然的是否和谐发展。”
  再看看高考全国卷一语文其他题,也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最典型的如第18题要求对一封求职信的修改,考察考生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第19题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们可以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我们不能选择_________,但我们能够选择__________”,考察每一位学子对灾难抗拒观的表述。还有如第三个阅读题《阳关古道苍凉美》,直击自然与环境。第14题“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从旅游学的角度来探索;第15题解释“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和“好像这凄冷的阳关古城也有几分暖意了”的含义,从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的角度来探索;第17题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及作用的掌握,旨在培养学生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通过考题我们可以看出,语文试题并不是一味考书本知识,而是考社会知识,考生活阅历,考处世哲学,考自然博览,考人性审视等。
  受去年语文试题的影响,估计明后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会持之以恒地关注社会热门话题,关注焦点新闻,关注民生民态,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改革与变迁等。
  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如何渗透书本之外的知识?我认为:一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广泛浏览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获取有价值的、时新的信息,并有条理地做好笔记,有意识地记诵,写进日记中,做好评论,培养青年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胆识,使他们的思想不断成熟和进步。二是语文教学要多联系生活现实,进行知识拓展,抓住平凡生活中有价值的特写镜头,进行叙述,阐述感受,提出建议,越形象越生动越好,越具体越深入越好。三是作为语文老师,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人性光辉的沐浴,引导学生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由衷地赞叹,让学生面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深深的兴趣。让学生不断读到一篇篇令人激动感慨地美文。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活起来,从而贴近新课标,走进新大纲,与时代脉搏同跳,造就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青年学生。
其他文献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出版的2009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近日发布。绿皮书认为,应大力推广国家政策,在普通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融入职业技能知识内容,用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及时用来引导教育的内容和结构,促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职业教育的质量应放在政策优先考虑位置,从而达到促进就业的效果。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在教育政策上,政府要求在普通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
期刊
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生机盎然的田野里,百花争奇斗艳,野草自由生长。突然,一台又一台巨型的推土机隆隆开来,将百花野草的根儿铲掉。随后又开来一台台庞大的轧路机,将蓬松的土地轧得平整坚硬。然后,造出一座座所谓的城市,摆出一束束的假花,却标榜‘现代’和‘一流’。”这段话,是对当前教育现象的一种批判,它用优美的散文化的语句描述了这种令人心痛的教育事实。那么,作为新
期刊
别里科夫是俄国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于1898年创作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这是一个心理变态,人格被扭曲的人,而使他成为这样一个人的根源是“套子”。  别里科夫是一个古怪的人:即使是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衣,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雨伞、表、小折刀也是装在套子里的。他的脸也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戴着黑眼镜,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
期刊
Microsoft office中的Excel是功能丰富,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而且使用其生成的XLS文件有很广泛的共享性。利用Excel管理、组织和处理学生信息数据,将信息生成电子表格、图表和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便快捷,易学易用,省时省力,是办公自动化的好助手。    一、信息的采集    (一)表格的建立  按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的要求,设计相匹配的数据表格,为采集、计算各项数据奠定基础
期刊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识字中,音、形、义二三方面,字形是难点,解决了这一问题就为提前阅读创造了有
期刊
在人类社会文化的变迁中,图书馆员职业精神这个概念也许就和理性、文化等许多问题一样,都是为人熟知但又模糊不清的。事实上这也是很自然的,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和多重的整体,每一种特定的存在,都有其特性,就图书馆员的职业精神来讨论,在一方面,图书馆员在知识分子中又具有一种特殊的方面,其主要不是致力于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而是借助于技术致力于对图书的保管、整理、流通以及对人类图书知识的发展做历史的研究,因
期刊
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规模从05年的在校生800人骤增到现在的3448人,08年8月被教育部正式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9年3月被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在陕南职教阵营中异军凸显,声名鹊起,一跃成为陕西职教名校,走出了一条超常规发展之路。寻觅旬阳职中的发展“奥秘”,创新成为不是秘密的秘密。    一、良好的公信力——开启人力资源宝藏的金钥匙    学校管理是一项长期
期刊
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同学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阅读条件和课外阅读习惯,充实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00万字以上。而要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任务,光靠指令性地去完成是很难实现的。只有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其阅读兴趣,才能化被动的任务性阅读为学生自主的阅读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
期刊
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致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是在于学生,而是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要想重启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的乐园里自由自在地遨游,以下的几点做法不妨一试:  一、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要想叫学生喜欢
期刊
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既可学习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教学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