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矫正近视眼具有术后良好的视觉质量及屈光稳定性和预测性,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矫正中、高度近视的手术方法.但必须认识到这类IOL的设计还不完善,植入眼内前后房的不同位置会对眼内组织产生不同的影响,临床医师应密切注意不同类型有晶状体眼IOL植入术的特点、适应证选择和手术的规范性.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长期随访也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文献
采用Bac-to-Bac系统表达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结构蛋白VP60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抗体检测间接ELISA方法,并对方法性能进行测定.试验以整合有VP60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接种Sf9昆虫
目的:解析并比较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满山红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完全分离的色谱峰定性,用化学计量学HELP方法解析重叠峰。以色谱峰面
目的 比较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PTH)(1-34)和依降钙素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P)妇女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5例绝经后OP妇女,被随机分为rhPTH(1-34)组和依降钙素组,其中
原发性肝癌能够手术切除者占20%左右,近年由于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等局部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使不能切除的肝癌缩小后行二期切除逐渐成为一个鲜明特色,并取得满意疗效.目
目的 探讨单纯性圆锥动脉干畸形(CTD)染色体22q11.2微缺失发生率及临床表型分析.方法 应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MLPA)对77例0~10岁单纯性CTD患儿进行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筛查,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1969年该病首次在加纳暴发流行,此后,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及局部地区暴发[1].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为肠
未来的信仰间对话是否应转向信仰间神学的方向尚存争议.信仰间神学尝试把不同的信仰见解整合起来,寻求诸信仰最终的兼容性.根据W.C.史密斯的理解,诸宗教之间的冲突能够且也应
目的 建立以反相液相色谱-库仑阵列电化学联用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随机尿液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方法,并应用于0~10岁儿童正常值范围的确立及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方法 反相液相色
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居民不同年龄水平冠心病(CHD)主要危险因素异常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北京市防治CHD的方向.方法 于2007年6月至2007年8月期间,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在北京市
目的 通过测量获取前段牙弓唇侧角化龈和附着龈宽度的相关数据,以期为牙周解剖和牙周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30岁牙龈健康的汉族青年120人,分别测量前段牙弓唇侧龈缘高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