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考试路

来源 :财会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务会计,四个字,一类职业,但对我而言,惟以草根两字形容,才是最确切的,也是最货真价实的。是我过去、现在,甚至未来职业身份的具体写照——未接受过财务会计方面的系统教育,纯粹是一边从事实务工作,一边自学理论知识的成长过程,却也相得益彰。如今,虽拥有了许多头衔,仍依然是典型的草根,无非是走在了前列。我知道,能走到这一步,没有付出,绝对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参加一系列会计考试是必经之路。这样的成长经历,造就了我,从一个会计理论知识几乎为零的白板起步,不仅担任着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还站在了高等教育的讲台上,在博士林立的大学教育舞台上以难得一见的草根身份占有了一个席位。静下心来,不妨回想这些过程,记录我参加各种会计资格考试的点点滴滴,与大家一起分享其中收获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积极参加会计证考试的无心插柳
  
  会计资格证考试是我有生以来参加的首个和会计职业相关的考试,这也是大多数会计人员踏上会计岗位首先要面对的专业考试,又是和会计职业相关的所有考试中最简单的一个考试。如果想从事会计工作,却连这个考试都无法通过,我建议应当放弃做会计的想法和追求,换一个与会计无关的、更合适的工作。这个考试很简单,涉及的会计理论知识很少,但正是这个考试,让我发现了参加考试对我实务操作的帮助、指导和促进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师傅教的会计知识往往都是操作层面上的,无法讲清楚深层次的诸如为什么要这么操作的理由。这可能跟以前高等教育不重视会计教育,全国曾经只有两所高校开设会计专业有一定的关系。很多单位的会计和我一样,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会计教育,所掌握的技能是师傅的师傅一代一代靠传帮带这种模式或者途径培养的,所以在培养徒弟的时候,继承的是传统的会计培养模式,只教一些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等层面的就事论事式的会计核算技术,很难教给徒弟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理由。而通过会计资格考试,我在登记账簿的时候,看其他同事做的会计凭证,以前不管采取什么手段或者方法询问师傅,结果大多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参加考试后,突然之间大多数问题毋须再问师傅,酷似豁然开朗,能非常清楚其中的缘由,就自然感受到了会计考试给予我的职业带来的好处。
  没有想到,好处还不止这些。由于我对这次考试非常重视,所以结果出来,我的成绩是我当时所在县第一,三门总分达到了291分,比第二名还高分,恰巧县财政部门要组织优秀会计人员参加全省会计知识大赛,我被选拔为了其中的一员,和其他四个同志一起代表县参加比赛。比赛结果我获得了个人第四名。为了这个第四名,我在财政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带薪脱产封闭自学,当然又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从这次比赛伙伴们的嘴里大致了解了一些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内容、知识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状,可以说是一次注册会计师职业全方位的启蒙,使我知道了会计这个大领域里还有注册会计师这一个小领域及其与此相关的考试。从而确定了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计划和决心。
  
  积极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收获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可能是会计资格考试全县第一名、新会计知识大赛全省第四名的骄人成绩,一度使我志得意满,有了骄傲情绪,以致不计后果,报了五科。等我领了全部考试教材,一下子傻了眼,这完全超出了预想,根本不是会计资格证、全省会计知识大赛可以比的。如果非比不可,好似面对一个儿童和面对一个大力士,要我分别跟他们摔跤定输赢,胜负已见分晓。没有办法,走到了这一步,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我硬着头皮着手看书,但我发现许多内容我根本看不懂。怎么办?放弃吗?我不甘心。看不懂就看不懂,就像刚做会计的时候,看不懂凭证,我还不是依葫芦画瓢,记了账,完成了工作。现在这些书看不懂,我不管他,继续看下去,看完为止,一遍不懂看两遍,两遍还不懂看三遍,循环往复,不偏课,均衡发展,抓住每一分钟可以复习的时间,一直坚持到考试的那一天。这样的想法一形成,心就坦然,五本书同时看,不要求自己掌握,但要求自己一字不漏地看,看完后再从头看起。等我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已经发现这五本考试用书相互之间有许多相互交叉重叠的知识和内容,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集中突破掌握,以合理减少其他教材的复习范围。其次,发现这些考试用书里也有一些我已经掌握的知识,把它们划去,不再花时间复习,以尽可能地减少我还要复习的内容。还有,有些课程之间有一些内容还互为因果,比如《审计》,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要学好审计很不现实。慢慢地,书看三遍之时,基本能把五本考试用书串联到了一起,初步了解了五门考试科目的轮廓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这大大地提高了复习效率。迎来考试那一天,走进考场之前,感觉上虽然还有许多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但考试结束后一个多月的等待,迎来的结果是,全科一次通过。
  
  积极参加各类考试的成功心得
  
  功夫不负有心人。注册会计师考试对我来说是歪打正着,但复习方法得当,复习手段高明,花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却是事实。在时间的安排上,每天抽六、七个小时复习,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上班八小时雷打不动,其他吃饭漱洗完成一些自己的简单家务估计要三个小时,睡觉不到七个小时,每天都是满负荷安排。在复习方法的选择上,许多考试成功人士喜欢做习题,而我基本上很少做习题,以反复的看书为主,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凑,反复看书不但能掌握相当的专业知识,对于培养专业论文的写作也有好处,做习题对于强化记忆可能有益,但对于专业论文写作的帮助是微小的。后来这种学习方法、学习手段、学习恒心,应用到了会计师专业技术职称考试、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会计专业和教师专业高级技术职称评审辅助考试,屡试不爽,全部取得了优异成绩——全科通过,专业论文的写作技能也有了大幅度的长进。
  在大学讲课或作专业讲座,总是有学生或同行问我这样的问题,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不是很难,能不能介绍一些成功经验,复习期间要注意一些什么等。我的答复日趋成熟,开始一成不变,认定了一个道理,“你说难就难,你说不难就不难,关键是你自己想不想通过考试”;关键是要掌握复习要领,五门考试课程,不要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要把它们放在一起复习,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熟悉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系统的复习,而不是零散的复习,也不是拆开来复习。所有这些,我是真的体会甚深,不但有正面的经验可以检验,而且还有反面的教训可以佐证。
  
  注册税务师考试的失败原因分析
  
  国家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是我取得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考试 之后的第三个职业注册资格考试。由于当时我已经取得了会计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可以免试一些考试科目。注册税务师考试可以免试《税法(I)》、《税法(Ⅱ)》和《财务与会计》三门课程。这样的条件,能不高兴?还从来没有享受过免试的优惠,一下子可以免试三门,优惠了百分之六十,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就作出决定计划再考一个注册税务师资格。可是因为免试,所以没有理由,也没有热情,更没有动力,去浏览其他的三本考试用书,且不说系统复习了,甚至连教材都没有买。但《税务代理实务》恰恰是一门建立在《税法(I)》、《税法(Ⅱ)》和《财务与会计》基础上的综合课程,相互之间有因果关系,只有熟悉《税法(I)》、《税法(Ⅱ)》和《财务与会计》这些教材所包含的知识,才能顺利地掌握《税务代理实务》。由于当时国家财税政策变动比较频繁,而我们会计人员所掌握的知识也往往都是实际在应用的一小部分,很多和自己所从事行业不相干的知识点成了盲区,考试涉及的知识和实务操作用到的知识还存在一定差异等原因,结果可想而知,饮恨而归,名落孙山。难度很大的,要考五门的注册会计师和评估师资格考试都通过了,相对还简单一些只考两门的注册税务师考试却没有通过。后因工作太忙,既要讲课搞科研,完成作为一个大学教师的本职工作,又要承担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及其他杂务等实体性工作,还不大想让自己成为一个考试机器,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兼具理论和实务有机结合的最优秀人才,所以放弃了这个考试。
  
  经验小结
  
  参加了几次考试,我发现,无论是否通过考试,都会让我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理解突飞猛进,发生质的变化。考试的好处是找了一个理由给自己施加压力,迫使自己花精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往往比没有明确目的的学习更能提高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虽然带有了一定的功利色彩,但对于学习,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激励。会计是一门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紧密性程度非常高的学科。目前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院派和实务操作为主的实务派之间的鸿沟还非常严重。在这样的背景里,能寻找机会一边考试,一边实践;或者一边实践,一边考试,不但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赢得快速发展的筹码,而且对于领悟和掌握其精髓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并且还能很好地在学院派和实务派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我从一个对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懵懂无知的愣头青,发展成为目前站在高校教室的讲台上,向当代大学生传授我对财务会计的理解,始终站在湖北省CPA、CPV职业领域最前沿,以及成为财务总监,与我紧紧抓住了这种机会并深刻领悟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我没有理由不对这一段经历作出的人生选择和其他所有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给予我产生这种影响的人士一直心怀敬意,并且永远感激。
其他文献
李海丰投靠日伪,他的内弟张名义遭到暗杀。余则成正向戴笠汇报张名义的遗言:“他说李海丰通日本人,还拉他一块叛逃,他不答应就被人打了黑枪。后来我还问李海丰是谁,他说是电讯处的。”  虽然戴笠手里一直在整理着文件,耳朵和大脑却没有闲着,他在积极地搜寻、捕捉着余则成话语中的每一个重要成分。听到这里,戴笠抬起头看了一眼余则成,不露形色地问到:“你不认识李海丰吗?”余则成回答:“在下一直在二台尽职,来总部才半
【摘要】当下的普通高中都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如何兼顾提高高考成绩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没有高考的成绩,是万万不行的,这是高中学校生存之基。但仅有高考成绩也绝对是不行的,那与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有很大错位。因此,怎样在当前高考制度下促进高中学校内涵发展,就是学校必须勇敢面对、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课题。结合学校的实践,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普通高中 内涵发展 策略  当下的许多教育乱
【摘要】宫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关系着一个少年宫的教育品质,影响少年宫促进校内外教育和谐发展和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素质教育成效。因此,宫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应依据新课程理念、新时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理念,全面统筹,精心规划,科学系统化构建课程体系,使之有利于少年宫结合自身特色发挥校外教育职能。以长春市绿园区少年宫的课程开发与利用实践为例,具体阐述课程与少年宫教育职能的辩证关系、课程价值与课程开发的辩证关系
【摘要】推动中职应用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是应用文教学过程中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对中职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内在要求。中职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方式等方面凸显专业自身特征,不断地激发学生兴趣,取得更优更佳的教学效果。以园林专业应用文写作为例,系统论述中职应用文教学同专业结合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教学 中职 园林专业  作为中职教育阶
围绕IT系统及其内在的控制措施中所存在的重大缺陷,对满足萨奥法案要求带来了挑战。萨奥法案404条款要求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登记上市的公司报告其内部控制的效力,其中包括利用公司数据通过计算机系统生成报告的可靠性。如果没有有效设计IT系统的控制措施,就会直接影响到财务报告的质量。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因为系统的好坏在于其所拥有数据的质量。  公司往往未能充分理解IT系统如何控制业务和财
编者按:中注协日前发布了CPA考试改革的征求意见稿,本刊有幸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业内权威会计辅导专家徐经长先生,对征求意见稿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    《财会学习》:征求意见稿提出CPA考试设为专业阶段与高级阶段两个层次,同时指出拟向考生提出实务经历的建议性要求。即考生参加最后一科“综合测试”考试前,建议其在具有1年实务经历的基础上报考,实质可能会限制“非从事审计实务”的考生参加高级阶段
故事开篇    金融工具:亮出你的盖头来  新准则充分适应我国金融创新发展要求,基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规范了各种金融工具业务的列示和披露,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新的金融工具列报准则的主要变化、突出内容及对企业的影响如下:  新准则规定,企业发行金融工具,应当按照该金融工具的实质,以及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确
霍华德·欧文·罗斯(Howard Irwin R0ss,1907-1974)是加拿大藉著名会计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现行价值倡导者,特别是对改进财务报表方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曾担任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anadian Instnute Of Chartered Accounting,简称CICA)主席,并任麦考吉大学(McGill University)校长。1977年,他成为会计名人堂(Acc
刘永泽教授,1950年出生于河北省滦南县,1977年7月毕业于辽宁财经学院财政系会计专业,1985年7月获东北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7月获东北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MPAcc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
一、引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税收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在2010年12月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强化国际税收管理和反避税工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经济领域的企业避税现象出现了避税手段趋于隐蔽n生、避税主体趋于多元化、避税模式趋于操纵性、避税范围延伸到国际领域等新特征,这为我国进一步强化税收管理、完善反避税工作机制、切实维护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