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电气向工业化高速发展,其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当前教育对电气人才的培养需求。尤其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在电气工程的领域是落实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各学校长期使用较窄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教学固有模式。针对其课程在教学中的效率及质量,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等专业课程的体系展开了改革性探索,有利于教学顺应当前对电力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
[关 键 词] 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0176-01
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属于电气工程或自动化两大专业的第二等级学科,能够培养出一些顺应电力行业在服务方面发展且具有扎实的基础、广阔的知识面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型电力人才。该人才较适用于高压或低压的电气设计或运行维护等,近些年各高校相继就其电力系统和自动化两大专业课程进行了有利改革,尤其是为了长远发展改革了课程体系,以便最大化地满足大学生以及电力企业对未来发展的需求。
一、修改两大专业的培养人才方案
为了更好地顺应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在专业课程上对教学的需求,依据专业要实现一实两创的重要培养目标以及规划,进而修改了其两大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方案。其课程设置将依照生产的实际需要进行再次整定,在众多此调查之后有必要增强学生在工程中的实践能力,因而构建出理论、技术、工程的课程新体系。在这个课程的新体系之中,把电力系统的分析以及继电保护等作为当前电力工程的专业平台,通过增设发电厂的动力部分相关课程,去增加基础专业的范围。
在该专业技术的平台上就可依照电力市场的实际导向、自主学习的基本意识有方向地选择专业学习模块,同时要想拓展学生的电力视野,以及紧跟电力技术的发展步伐,就要增设与其相关的前沿学科等知识型模块。另外,壮大对师资队伍的构建,将专业课程的新体系整合至课程的内容中并形成对应的课程群,制订该群的负责人及其重要职责,有利于课程间协调发展。
二、确定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的基础目标
在电力系统和自动化的专业中将培养目标定为一实两创,在对人才培养方案作出修改之后,又重新划分了专业课程的层次,即公共或专业的基础课程、必修课以及选修课等。将这些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联系在一起,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融合性。高校主要通过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等培养该专业的人才,传统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对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因此在改革其专业课程的体系时,有必要明确其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基础目标,将其作为本次课程体系实现改革的重点。
三、完善专业课程的内容
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该注重对课程衔接的联系,在新的培养方案下减少了对公共课程的课时,进而出现了专业课和基础课间的矛盾。例如,专业术语出现了不一致的表述、重复的教学内容等,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课程群的负责人解决这些问题。在各学期授课前组织授课教师召开研讨会,协调课程内容诸多矛盾。若将电力系统的分析以及继电保护等课程安排在前沿课程之后,会存在很多教学弊端,阻碍部分学生寻找企业就业。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与安排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例如:可采用串讲方式进行课程的讲解,掌握电力系统部分知识后,在稳态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故障分析进行适度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完善主要是删减一些相对落后的部分内容,增加大约在10%左右国内外最新发展情形新的内容,将介绍其涉猎领域出现的新理论、技术以及产品等。
四、改革实验部分的教学
要想在改革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学生自身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需要结合实验教学实现该目标。针对当前教学的实验部分作出改革而言,首先要规范其专业实验的计划和教学内容,以验证型、演示型类别实验为主。而后面向专业发展进行接轨式改革,编写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教材。旨意精简部分实验的内容,且重新安排所有实验模块。同时,注重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的一些实验,彰显其在专业课程中的主导地位,在实际动手中提升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组建具有较强能力的实验教师团队,更好地辅导学生在电力、自动化实验中高效学习,改善实验教学在高校专业中的服务。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电力系统、自动化等专业课程实现体系改革涉及了较多内容,故需要较长时间去落实该项改革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各教师积极地提出有利于培养人才的良策,在该基础上深化其要改革的课程体系及内容,结合实验教学有力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其专业课程在体系上实现改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娟,朱罡,王秀云,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7(12):107-109.
[2]罗奕,王斌,张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14,11(183):191-192.
[关 键 词] 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0176-01
由于电力系统、自动化属于电气工程或自动化两大专业的第二等级学科,能够培养出一些顺应电力行业在服务方面发展且具有扎实的基础、广阔的知识面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型电力人才。该人才较适用于高压或低压的电气设计或运行维护等,近些年各高校相继就其电力系统和自动化两大专业课程进行了有利改革,尤其是为了长远发展改革了课程体系,以便最大化地满足大学生以及电力企业对未来发展的需求。
一、修改两大专业的培养人才方案
为了更好地顺应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在专业课程上对教学的需求,依据专业要实现一实两创的重要培养目标以及规划,进而修改了其两大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方案。其课程设置将依照生产的实际需要进行再次整定,在众多此调查之后有必要增强学生在工程中的实践能力,因而构建出理论、技术、工程的课程新体系。在这个课程的新体系之中,把电力系统的分析以及继电保护等作为当前电力工程的专业平台,通过增设发电厂的动力部分相关课程,去增加基础专业的范围。
在该专业技术的平台上就可依照电力市场的实际导向、自主学习的基本意识有方向地选择专业学习模块,同时要想拓展学生的电力视野,以及紧跟电力技术的发展步伐,就要增设与其相关的前沿学科等知识型模块。另外,壮大对师资队伍的构建,将专业课程的新体系整合至课程的内容中并形成对应的课程群,制订该群的负责人及其重要职责,有利于课程间协调发展。
二、确定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的基础目标
在电力系统和自动化的专业中将培养目标定为一实两创,在对人才培养方案作出修改之后,又重新划分了专业课程的层次,即公共或专业的基础课程、必修课以及选修课等。将这些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联系在一起,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融合性。高校主要通过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等培养该专业的人才,传统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但忽视了对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升,因此在改革其专业课程的体系时,有必要明确其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基础目标,将其作为本次课程体系实现改革的重点。
三、完善专业课程的内容
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该注重对课程衔接的联系,在新的培养方案下减少了对公共课程的课时,进而出现了专业课和基础课间的矛盾。例如,专业术语出现了不一致的表述、重复的教学内容等,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课程群的负责人解决这些问题。在各学期授课前组织授课教师召开研讨会,协调课程内容诸多矛盾。若将电力系统的分析以及继电保护等课程安排在前沿课程之后,会存在很多教学弊端,阻碍部分学生寻找企业就业。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与安排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例如:可采用串讲方式进行课程的讲解,掌握电力系统部分知识后,在稳态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故障分析进行适度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完善主要是删减一些相对落后的部分内容,增加大约在10%左右国内外最新发展情形新的内容,将介绍其涉猎领域出现的新理论、技术以及产品等。
四、改革实验部分的教学
要想在改革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学生自身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需要结合实验教学实现该目标。针对当前教学的实验部分作出改革而言,首先要规范其专业实验的计划和教学内容,以验证型、演示型类别实验为主。而后面向专业发展进行接轨式改革,编写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教材。旨意精简部分实验的内容,且重新安排所有实验模块。同时,注重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的一些实验,彰显其在专业课程中的主导地位,在实际动手中提升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组建具有较强能力的实验教师团队,更好地辅导学生在电力、自动化实验中高效学习,改善实验教学在高校专业中的服务。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电力系统、自动化等专业课程实现体系改革涉及了较多内容,故需要较长时间去落实该项改革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各教师积极地提出有利于培养人才的良策,在该基础上深化其要改革的课程体系及内容,结合实验教学有力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其专业课程在体系上实现改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娟,朱罡,王秀云,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7(12):107-109.
[2]罗奕,王斌,张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14,11(183):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