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各类职业中专为了满足信息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实用知识和操作技能,相继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计算机教育存在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我们有必要对职业中专的计算机教学进行总结思考,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使职业中专的计算机教学走上一条更加专业化的道路,培养出更加受社会和职场欢迎的人才。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走出思想误区
职业中专的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计算机,必须扎实掌握基本功,不能好高骛远。职业中专的学生起点是初中基础,如果单纯追求高水平的微机知识只能是事倍功半。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如此之快,它的使用周期最多是几年,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学习什么软件,将来在工作岗位中或许都会被新的软件所取代。但我们职业中专的学生必须认识到,无论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它们的使用都有相近之处,每一种软件的更新升级也都是以前一版本为基础,升级后只是功能更强、使用更简捷。教师在授课中把一套系统详细讲给学生,如果学生能认真学习并掌握,即使将来软件更新了、升级了,凭自己扎实的基础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对于汉字的录入,在当今,还有一定的市场和应用价值,并且它是学习其它微机课的基础。不要因为练习打字单调无趣而又要付出辛苦而放弃它,也不要只是一味的练习打字,其它的什么都不会,也不去学,那样就成为单纯的打字员了,绝不是我们职业中专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的。
二、明确教学目标
职业中专的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微机知识必定还有一定的限度,为了能更深地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和加强实践技能,我们还要广泛地阅读一些专业的微机知识,但在选择学习内容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去学。比如,文秘专业应主要以文字处理为主,学习一些办公自动化的软件,如WORD、POWRPOINT;工艺品和装潢专业应学习一些和绘画、摄影有关的软件如3DMAX、PHOTOSHOP;计算机课程要为本专业服务,同时也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按其特长去选择。如果让—个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学习PHOTOSHOP,不但专业不对口,而且又没有该方面的特长,即使学了也只能学习它的基本工具的运用,而不能学到它的精华,更不能在此领域上有更深的造诣。因比,要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去学精、学透专业知识,使所学的知识能学有所用,使个人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三、恰当、合理的安排课程设置的比重
一般来说,职业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大部分是一些软件之类的课程,例如,微软的Oftlce2003,word的基本操作等,也有开设系统软件,如微软的WindowsXP系列等操作系统软件和一些相关的语言教程,它们都是实践性特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讲解和实践的关系处理:既不能只上机,不讲解,也不能只讲解不上机,这样有可能造成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就我个人实践较适当的课与上机课的时间比例是1:1。安排这样的比例,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牢牢掌握知识,让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学生们也都很爱上实践课,学习效果很好。
四、以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为主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必须以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主导教师的“教”: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并将它们与社会、职业发展需要相联系,如Flash制作、网站建设等;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来组织教学,不断发现、了解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计算机学习需求与教师的知识供给的平衡和统一。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强调,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师“知识传授者”、“主导者”的形象,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获得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决策、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任务驱动,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法的基本特征。运用任务驱动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互相学习不同的技术处理手段,扩宽知识面,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锻炼与提高。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受社会和职场欢迎的人才,已成为职教教师的共识和首要任务。教育教学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计算机教学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培养创新能力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教师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地与之同步,更新教学观念,明确目标,综合利用各种手段与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走出思想误区
职业中专的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计算机,必须扎实掌握基本功,不能好高骛远。职业中专的学生起点是初中基础,如果单纯追求高水平的微机知识只能是事倍功半。计算机软件的更新速度如此之快,它的使用周期最多是几年,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学习什么软件,将来在工作岗位中或许都会被新的软件所取代。但我们职业中专的学生必须认识到,无论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它们的使用都有相近之处,每一种软件的更新升级也都是以前一版本为基础,升级后只是功能更强、使用更简捷。教师在授课中把一套系统详细讲给学生,如果学生能认真学习并掌握,即使将来软件更新了、升级了,凭自己扎实的基础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对于汉字的录入,在当今,还有一定的市场和应用价值,并且它是学习其它微机课的基础。不要因为练习打字单调无趣而又要付出辛苦而放弃它,也不要只是一味的练习打字,其它的什么都不会,也不去学,那样就成为单纯的打字员了,绝不是我们职业中专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的。
二、明确教学目标
职业中专的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微机知识必定还有一定的限度,为了能更深地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和加强实践技能,我们还要广泛地阅读一些专业的微机知识,但在选择学习内容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去学。比如,文秘专业应主要以文字处理为主,学习一些办公自动化的软件,如WORD、POWRPOINT;工艺品和装潢专业应学习一些和绘画、摄影有关的软件如3DMAX、PHOTOSHOP;计算机课程要为本专业服务,同时也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按其特长去选择。如果让—个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学习PHOTOSHOP,不但专业不对口,而且又没有该方面的特长,即使学了也只能学习它的基本工具的运用,而不能学到它的精华,更不能在此领域上有更深的造诣。因比,要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去学精、学透专业知识,使所学的知识能学有所用,使个人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三、恰当、合理的安排课程设置的比重
一般来说,职业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大部分是一些软件之类的课程,例如,微软的Oftlce2003,word的基本操作等,也有开设系统软件,如微软的WindowsXP系列等操作系统软件和一些相关的语言教程,它们都是实践性特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讲解和实践的关系处理:既不能只上机,不讲解,也不能只讲解不上机,这样有可能造成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就我个人实践较适当的课与上机课的时间比例是1:1。安排这样的比例,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牢牢掌握知识,让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而且学生们也都很爱上实践课,学习效果很好。
四、以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为主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必须以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主导教师的“教”: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并将它们与社会、职业发展需要相联系,如Flash制作、网站建设等;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来组织教学,不断发现、了解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计算机学习需求与教师的知识供给的平衡和统一。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强调,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师“知识传授者”、“主导者”的形象,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获得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决策、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五、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任务驱动,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法的基本特征。运用任务驱动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互相学习不同的技术处理手段,扩宽知识面,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锻炼与提高。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受社会和职场欢迎的人才,已成为职教教师的共识和首要任务。教育教学创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计算机教学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将培养创新能力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教师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地与之同步,更新教学观念,明确目标,综合利用各种手段与方法,这样才能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