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梦想的人生,没有高下之分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F0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9月,甘相伟和3000多名新生一同走进北大校园。他的身份是在西门站岗的保安。
  在北京大学基础采访写作的最后一堂课上,教授徐泓正给这些大二的学生布置一份“接地气”的期末作业——写写校园里熟悉的陌生人,比如宿舍楼长、卖水果的小贩或者修车师傅。
  突然后方传来一个男生的声音:“我想写周其凤校长给他作序的那个保安。”
  甘相伟一愣,但并没有回头,等同学发言结束,才举起手:“徐老师,我就是那个保安。”
  教室里发出一片“啊”的惊叹声,随即掌声响起。
  由于教室里有好几个学院的学生同时上课,谁也没有特别注意过这个穿着条纹T恤衫、总是坐在前三排的大男生。
  “甘相伟给了本课最大的惊喜与总结。”徐泓说。
  实际上,这个清瘦的同学已经30岁了,他已经在校园里“潜伏”了近5年。他用站岗的间隙,旁听了法学院、中文系、社会学系以及心理学系的课程,而且总有办法坐在教室前三排中间的那个位置。3年前,他通过成人高考,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并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本10万余字的书,连北大校长周其凤都应邀为他作序。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爆炸点。”他复述着刚从课堂上听到的观点,“叫什么来着?专业术语叫……”他用手摁着太阳穴,想了好一会儿,然后猛地抬起头,伸出一根手指,“自传播!是有这个术语吧?”
  2007年9月,甘相伟和3000多名新生一同走进北大校园。他的身份是在西门站岗的保安。
  用他自己的话说,保安只是一个跳板,他要“借”个身份上北大。
  最初,这个小保安感到很沮丧,因为连要求校外人员出示证件这种例行的工作也会碰钉子,“哎呀,你不就是个保安吗?还查什么证件呀!”
  很多次,看到擦身而过的学生,他都忍不住埋怨自己“当时怎么没有一步考进来”。当年高考失利后,他上了大专,后来当过教材推销员、小公司的法律顾问、农民工子弟小学的语文老师。他还会有些不服气地问:“我为什么不可以走进课堂?”
  换下保安服,背上单肩书包,甘相伟忐忑地走进教室。他第一次旁听只敢坐靠后的位置,生怕老师点名时会注意到这个一直没有举手的人,更害怕同学知道后会盯着他看个不停。
  当然,那堂课到最后也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坐在旁边的同学甚至还把他当作中文系的学生,问他“最近在看谁的作品”。
  “鲁迅的散文集《野草》。”他回答。
  后来,他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去教室里抢占前三排的位置。有时为了听课,还要和同事换班。他随身带着小纸条,记下别人提到的书籍;为了买书,他可以一连吃好几天的方便面;可以不顾别人投来的怪异目光,在岗亭里读康德。
  连给学生指路时,他都不忘打听:“你是哪个系的?你们系哪些老师讲的课好?”
  一次,他在西门执勤时遇到教育学院的教授鲍威,下班后就赶紧发了一条短信过去:“鲍老师您好!我是西门保安甘相伟,很高兴认识您!请问您的课是什么时间?在哪个教室?我很想去听。”
  他知道哪些课有口碑,也知道从哪些秘密渠道获得课程表。对于老师的名字,他如数家珍。好几次,他在西门认出那些开车没带通行证的知名教授,利用自己保安的小小权力把他们放进去。
  “比如著名的医改专家李玲,你知道吗?”他不放心地跟记者确认,“就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个老师,给国家领导人讲过课的……还有汤一介,你知道他吗?我一看,马上让他进去了。如果换其他的保安可能就要为难人家。”
  他很少提及工作的心酸,更愿意回忆在校门口私放曾子墨、在校园里遇到国家领导人的经历。他甚至觉得,在校园里给胡锦涛主席站岗的那次,主席还曾向他点头致意。这让他感到很有成就感。
  可一旦走进教室,他就不愿意暴露保安这个身份。
  一次,在社会学系旁听时,老师让大家分组讨论农民工群体的教育问题。甘相伟第二个发言。他说,北大校园里的后勤人员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民工的缩影,应该让他们好好接受教育,融入燕园。可他并没有说自己就是一名后勤人员。
  2008年,甘相伟考上北京大学为后勤人员开设的平民学校,保安队有近500人,每年只有20个名额。年底,他又通过成人高考,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他也有了学生证,不用再去求学生帮他领免费的演出票,甚至还有同事问他借学生证,去买半价的电影票。
  他觉得自己终于融入北大,这让他感到自豪。
  这个励志的故事经《人民日报》报道后,甘相伟成了校园里小有名气的人。他随身带着自己印的名片。正面是北京大学的校徽,“甘相伟”的旁边印着“教育顾问”几个小字,背面写着他的服务项目:成人英语、书目推荐、心理咨询、人生设计……
  保安队里有一个安徽的高考落榜生打来电话:“甘哥,我是看到你的故事来北大做保安的。”
  他成了保安队里“最牛的人”,连假条和报告,都有人求他来写。那些也在自考的同事看见他就喜欢问一句:“今天有没有讲座啊?”“今天去哪里看书呀?”他还给自考法律专业的同事推荐贺卫方的讲座,告诉对方“这个人挺有名”。
  “你知道贺卫方吗?”他突然转过头问记者,“你怎么知道他的?”
  那时,他已经不避讳自己的身份,有时还主动和周末班上的同学提及,可以用自己小小的职权,把他们的车放进校园来。
  只是周围的人想不通,他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当保安。
  曾有同学想给他介绍对象,对方女生“啊”地叫了一声,“一个保安?”
  有人也劝过他:“相伟,你也到了成家的年龄,应该找个工资高点的工作。”可他听了只是笑了笑,“算了吧,我还得在这儿待几年。”
  甘相伟继续潜伏在北大的校园里。他喜欢随身带着自己的新书,却并不喜欢媒体总是安排他拿着他出的书,招摇地站在校门口照相。
  “眼球都吸引过来了,我觉得这样不好。我不太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他说。
  在未名湖畔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突然机警地把椅子上自己写的那本书扣了过来。“别被别人看到,别人老是盯着瞅,不好。”游客一个接一个从旁边经过,他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
  这本名为《站着上北大》的书,是他5年来利用业余时间所写的随笔集。他觉得出书很简单,只要字数够、内容吸引人就可以。不曾想找到的第一家出版社就委婉地拒绝了他,理由很简单:有一个人也从农村来,后来还去了哈佛大学,他的经历都还没出版呢。
  他又给其他出版社打了十多个电话,对方的拒绝更加直接:“现在哪有不花钱出书的。”
  2011年11月底,甘相伟给北大校长周其凤写了封电子邮件:“我是一个从湖北农村来的孩子,一个小人物,看到和蔼可亲的周校长,我感到非常亲切……这本书要出版了,我诚恳地邀请周校长帮我写一篇推荐序或者一句话,可以吗?”
  几天后,甘相伟拿到那篇打印在A4纸上的序言。他来来回回看了十几遍,都快把这1000字背下来了。没过多久,接受他投稿的一家出版公司有了回音。
  拿到样书的那一天,甘相伟给身在湖北的母亲和上海的姐姐分别打电话。他还记得,那时候家里穷,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姐姐中专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小学时,家里连11元的学费都交不起,妈妈只能给他5元,他又急又气,大哭大闹。
  那时,他连城市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走在蜿蜒的山路上,他一度认为这个世界只有山村和田地。
  不过向记者说起童年的困苦,他也不忘引用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这样的话来解释。就像他总结自己的成功时,也会“掉书袋”似的说:“阿基米德也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就在他的书出版前几天,甘相伟辞去了保安队的工作,他觉得是该做新打算的时候了。
  不过,他还是习惯到北大校园里自习、读书,习惯把媒体采访约在湖光潋滟的未名湖畔。经过北大校门时,认识他的老同事打趣地跟他说:“看到你上电视啦,好厉害呀!”
  还有一些陌生的新同事让他出示证件。这时,他会像北大学生那样晃晃手里的学生证。
  (编辑 文 墨)
其他文献
针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特点,结合国内外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及意义,以期改变我国传统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人员的根本,不是财富,不是地位,而是责任心。鄂尔多斯北京工厂创造了280名员工24天生产87000件羊绒衫的奇迹,这奇迹的背后有一支英雄的团队,更有
JZC350型混凝土搅拌机上料机架的改进黑龙江省一建大连分公司王中目前广泛使用的JZC350型混凝土搅拌机,其上料机架连接处只用两颗M12的螺栓来固定(图1),在使用时,常出现上料机架歪斜现象。现将原连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钻研 The contents
无论如何,俞敏洪和他的新东方赚到了,不花一分钱广告费,却有数亿元品牌“营收”。随着《中国合伙人》电影大热,新东方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尽管它努力撇清与这部电影的关
尽管许多美国企业目前正在削减房地产方面的开支,但四家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科技企业却都在规划各自的总部。这些建筑或许可以凭借夸张大胆的造型赢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亚马逊公
一、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制作课件的能力除去信息量丰富以外,图片的插入和文本框的动画进出效果,也许是大部分教师喜爱(PowerPoint)PPT的重要原因,但这两种功能却仅限于对文字
冲突是指人们因目标不同而相互对立或紧张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师生冲突是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是师生双方在正式或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紧张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年龄、能力、阅历、学识、所处社会环境、地位,以至思维方式、情感、个性等都有所不同,观察同一事物或问题的角度自然发生差异,而采取的解决方式就不可能一致,这种分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
如何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个性。笔者结合多年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从班级文化建设的角度,谈学生健康个性的塑造。 How to Shape Students’ Healthy Individuality
不值得评价的评价──《废都》读后感栾保俊因为没有当过作家,不知作家从事创作时是处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中。以我这个外行人来想,如果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当他动笔要写一本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