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況vs.下半場職場金領 重構人生價值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549881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職場多數人追求的不外乎就是名(職位)與利(收入),今天就帶讀者們看看人人稱羨的職場金領。新冠病毒肆虐下為了不給社會添亂,多數人自覺的減少出勤與移動,部分航線減班90%,似乎連地球轉速都變慢了。當呼吸慢下來的時候,心也才能安靜下來,也使得職場的金領高管們不得不體驗一下20年來不曾有的「慢生活」。
  重新思考人生下半場
  金領高管們的年薪多在RMB100~300W之間,凡事都有一個對價關係,畢竟領著這等薪水,平時就算不忙也要裝得很忙,想好好說個話的時間都沒有;這陣子大夥居然主動在微信上相互問候、相約見面,也就不難想象疫情對市場的影響程度了,高管的人事精簡是接下來必然的趨勢。難得的 Time out 也讓高管們有機會停下腳步,按下Reset鍵,從新思考人生下半場。
  疫情期間外企一把手(外籍老闆)基本都沒回來,金領高管們的工作模式也從過去的24小時微信秒回,到現在變成不是A、B班就是 WFH(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請注意之所以會分為A、B兩班不是因為體恤你,而是基於風險管理,擔心萬一出什麼事至少還有一半的人可以繼續工作。
  金領高管目前仍以45歲左右為主力,他們的背景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海歸、畢業於「985」、「211」等名校,優秀起點高,再加上不錯的家庭背景;第二類:小職員、助理一路摸爬滾打上來(再去搞些學歷)屬於努力加上運氣型;第三類:老闆的老鄉、親朋好友、EMBA班上同學……多是關係戶,主要靠信任。
  在職場上拚搏近 20 年,沒日沒夜幹的跟狗一樣(狗在這裡不是貶意,比較類似愚忠又認真負責、忠誠、主人最衷心的夥伴) 又能幹到這個級別,負責任的說沒有一個不努力,但話說回來光努力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需要一點點 「運氣」和「跟對人」,在我看來後面兩個遠比 「努力」來得關鍵,原因很簡單:因為拚命努力的人實在太多了,然而百萬年薪的位子每家公司都不會太多,再加上我常說:「有肥不會缺,有缺不會肥。」高管位置能夠坐的穩的都不簡單呀!
  金領高管們的收入與初入職場相比,平均增長大約都在數十倍之多,然而收入越高絕對不表示越富有,你看看下面的支出也就明白了,一切都只是紙上富貴。
  金領高管們紙上富貴
  稅——首先不管怎麼避,「稅」肯定是要扣掉一大部分,這是剛需,免不了的。三不五時總要治治裝,買些奢侈品。多數人以為品牌就是品味,反正就是一個字「貴」,也不知道在貴什麼。高管們對於品牌也不見得多懂,就覺得該買,然後用沒幾次就不見了,說實話我一直覺得品味這個東西是天生的。
  每年免不了要跟家人朋友出國走走。出國總是在找網路回郵件基本上就是從一個飯店到另一個飯店,飛機上、車上都在睡覺,除了吃飯跟拍拍照,如果還能看看書已經很不錯了,剩下的時間就是「買伴手禮」回來送人。
  還要搞些小投資什麼的。重點來了,基本上因為忙,從來也不曾獲利了結,股票原則上都是賠,基金也沒賺過,保險最穩當,後來想想不就是零存整付嘛。唯一賺到的就是自住的房子,如果當時0ffer 談的不好,更慘,租房津貼導致房子也沒買!
  子女教育。學費補習費,這部分我真的不敢算了……想到都會覺得心痛,時常問自己這錢花得值得嗎?順帶提醒一下,這年頭千萬不要有養兒防老的心態,你要照顧父母,但萬萬不可以指望子女照顧你,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總而言之,錢也不知道花在哪里,支出就是比過往要大的多得多,俗話說的好:「人有兩只腳,錢有四只腳!」賺錢的速度永遠比不上花錢,錢這個東西反正就是永遠都不夠。這些年來悟出一個道理,人人都在追尋「財務自由」,但是真正達到「財務自由」而退休的人實在少之又少。
  真正的「財務自由」是取決你的支出,從來不是你的收入。舉個例子來說:即便你現在年薪有150萬,目前有兩個小孩在上海國際學校讀書,實話實說生活品質充其量也就一般般(當然不至於太差)。反觀如果你的下屬年收入60萬,只有一個小孩在本地學校讀書,不用懷疑肯定是下屬過的瀟灑!
  金領高管在一起,大家最常聊的就是下一步怎麼過。45歲,從職業生涯來說,「位階」 基本已經到頭,該上位的早已上位,爬不上去的多半也沒甚麼想頭了。玻璃天花板不一定只發生在外企,每個企業都會有,很多時候跟能力沒有關係,就是看機運。
  「收入」:這方面大致也就這麼多,領薪水畢竟不是創業,除非你拿到了一些股權,前提是要能夠變現,不然在薪資部分也不大可能有太多的調整。
  「擔心」:隨時都會收到通知,不是你想做多久,而是老闆想你做多久,換個薪資一半的人來接你,產出也不見得差太多,如果你自己是老闆你也會這樣想的。
  45歲以後甚麼才是最重要的?
  高處不勝寒,高管一直都是高危,所以我常說:領得高不稀奇,領得久才是真本事。結局只有兩個,不是自己主動下車就是被禮貌的請下車,總而言之隨時要做好準備。下半場該思考的或許不是更上一層樓,而是趕快把會讓自己遺憾的事情完成,好好規劃下一階段的生活模式。那麼,過了45歲甚麼才是最重要的呢?
  1.心態:在對的年齡做對的事情,比較不會被人家討厭。30多歲天天想要鋒芒畢露很正常,40多歲如果還一心要跟人家比長較短,衝鋒陷陣……似乎就不是一個特別好的選擇。放手將工作交給團隊,為後輩們指引明燈,培養後進成為世界冠軍才是你該做的事!好好思考如何把自己定位成教練或經紀人,看看劉國梁與郎平,這才是值得你效法的對象!千萬不要把當年你老闆對你的那一套用在現在的下屬,年輕一輩成長的條件不一樣,見多識廣,最討厭的就是喜歡以老賣老,動不動就碎碎念的老闆,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成為這樣的老人!
  2 .健康:體力明顯沒有以前好,肚子比以前大,頭髮卻比以前少,熬個夜要好幾天也補不回來……前兩天跟專研冬蟲夏草的朱博士交流,二戰時的平均年齡44歲,2019年聯合國公佈全球人均壽命79歲,科學雜誌報導目前全世界95~105歲是人類的門檻,一旦越過這個門檻,人類的壽命將一舉邁向120歲,所以45歲在職場雖然已步入下半場,但隨著醫療與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還要活上好一陣子,因此一定要保養好身體,不要「拿命換錢」過度消耗之後再 「拿錢換命」。看看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與股價,投資自己的健康肯定是最劃算的!
  3 .家人:多數職場得意的金領高管,陪伴在家人身邊的時間必然較少,這個部分沒有所謂對錯,凡事有得必有失。隨著父母年歲漸長,以前總是效法 「大禹治水」 三過家門而不入;現在則是一有機會就想回老家陪陪老爸老媽,哪怕只是吃個飯、聊聊天、看看電視、被唸(長輩們 「啰嗦的功力」 會隨著年齡突飛猛進),但說真的老人家們都是見一次少一次,孝順肯定錯不了!疫情也讓我自己難得有機會跟女兒長時間相處,十多年來第一次有當爸爸的感覺,想想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或許多花些時間在家人身上,未來會少些遺憾吧!
  4 .朋友:離群索居本不符合人性,但到了這個年紀似乎不喜歡太吵,厭倦了跟不熟的人逢場作戲,無謂的應酬交際一定是能免則免,相較於大魚大肉,更喜歡與三五好友在居酒屋小聚,說實話什麼山珍海味沒吃過,「吃甚麼真不重要,跟誰吃才是關鍵呀」。我自己則是喜歡在熟悉的鋼琴酒吧小酌,漫畫屋、街角沒有名字的咖啡廳,一個人安安靜靜喝杯拿鐵享受片刻的寧靜,就算只是發發呆也是一種放鬆。除了獨處,跟喜歡的人交流的快樂也是無法取代的,珍惜當下,跟自己喜歡的老朋友、老同學多聚聚,不要等朋友離開了才遺憾!
  5 .財務:對金錢的欲望慢慢降低,要不是因為小孩國外讀書開銷大,真的一點也不想為五鬥米折腰,上班真的是一件很累、無聊、賣命的事。關於「財務獨立」前面說過,「問題不在收入,關鍵是支出」,只要能夠降低或是控制支出,自然立馬可以準備退休啦!很多高管會在小孩畢業後選擇做自己(離職)。反觀企業主對於45歲以上的人選也會考慮得特別多,有企業主直接了當地告訴我:45歲以上不用考慮,工作經驗固然重要但在有能力如果沒有體力也幹不動呀!沒有老闆會想付錢給沒有幹勁的人,當然更不想花錢找人來養老。
  結論
  疫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的價值,人生只有一次,趁著自己還不太老,還有些能力,有哪些是你一直很想去做卻還沒有機會去做的事?趕快行動起來,誰也無法預測未來,抓緊時間把可能會另自己遺憾的事情一件件完成吧。很多事情都比你想像的來的快,就像這次的新冠肺炎。明天會如何從來沒有人知道,一定要好好規劃自己的下半場,不要等失意的時候才來找出路,珍惜當下,祝福我的讀者們,充實感恩的過好每一天!
其他文献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大陸的經濟增長節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幾乎所有企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  那麼,在這個特殊時期,企業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如何找到「生存」之路,甚至藉由一些問題的解決,因勢利導,建立起面向未來的技術創新、模式創新以及管理創新呢?  同時也要看到,有「危」必有「機」。疫情之下,新的需求產生也刺激了部分行業變革,一些新的消費場景、消費領域得到開拓。
期刊
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為千千萬萬臺資企業構築了大顯身手的舞台。在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的進程當中,台資企業是大陸經濟社會建設、兩岸交流合作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參與者、見證者,吳幸娟就是一位見證並親歷了大陸改革開放的廈門台商。  情結廈門 發現商機  1997年,吳幸娟因負責當時所在公司產品的教育培訓,在大陸巡迴講課,去過五六十個城市,幾乎可以說是個「大陸通」。  
期刊
「最好的人擁有對於美的直覺,對於承擔風險的勇氣,對於說出事實的約束,對於奉獻犧牲的能力。但諷刺的是,他們的這些美德卻使他們變得脆弱;他們往往遍體鱗傷,甚至毀滅。」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天生的玩性,成就了他的文學,當鋼鐵的形式達到了極致,他就易碎。冒險的人生,豐富多彩,任性的揮霍自我與他人的青春,無度的情感糾葛,晚年遍體鱗傷,軀體再也無法承受負擔,他無力直面自我的
期刊
2018年10月25日,《香港澳門台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發佈,明確要求在大陸就業的台港澳人員應當參加社會保險,貝斯哲也曾經發表文章《在大陸工作的港澳台同胞將被統一要求參加社保繳納》,就需要繳納社保的人員範圍和險種待遇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不過,該辦法迄今並未正式出台實施。  但這並不意味著台港澳員工在大陸繳納社保事宜就無法可依。實際上,早在2011年11月15日,《
期刊
我們身處在信息爆炸時代,怎樣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吸引他們的注意,並讓他們持續注意,這是所有產品的基本出發點。  為什麼某些產品能受到追捧,而另外一些產品哪怕品質不輸,卻鮮少有人問津?這是一個銷售和營銷領域聖杯式的問題。  人們不喜歡完全的重複。除了讓人感到安全的熟悉性之外,人們還喜歡挑戰帶來的興奮感。  所以,在熟悉之外,還應該能給人一些驚喜,成功的產品就是在新鮮和熟悉之間的平衡。  許多人認為流行
期刊
門口立著巨型的大黃蜂機器人,辦公區域外形酷似岩洞般,科技感十足的外观設計,象徵著極客龍機器人所追求的自由創新的極客精神。不過按照創始人沈玉龍的說法,「其實這樣的設計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吸引家長尤其小孩子的注意力,進而讓他們有好奇心來了解我們正在的做的事」。  沈玉龍目前所做的極客龍機器人是面向幼兒到青少年的機器人編程教育,激發孩子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正是他們追求的教育目標。  IT老兵到創業新手  台灣淡
期刊
我的老家在台南機场附近的眷村,父親是軍人,小時候聽著最多的是父輩們戰場上的故事。無論是英勇殺敵或受命撤退,他們親歷戰爭九死一生的殘酷而僥倖保命,回想起來除了無奈,更多的是對安定和平的盼望。  台灣民眾的歷史情結  事實上近代中國的確充滿苦難,從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辛亥革命、軍閥割據北伐戰爭、中國土地上的日俄戰爭、對日抗戰以及國共內戰等,我們的祖輩在短短一百多年間被捲入一場又一場
期刊
蔡英文從2020年5月20日開始新一任執政,因此,她的520就職演説就更加引人關注,特別是她如何處理兩岸關係的論述成爲兩岸各界關注的重點。不出所料,她在自信滿滿的講話中,不僅沒能在台獨道路上踩刹車,而且還不遺餘力的推動台獨,更加變本加厲的是,拒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的關係。  蔡英文520講話大概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是挾美謀獨,以武拒統。  蔡英文自認爲在美國掀起的中美貿易戰以及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甩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在香港暴發,口罩供應嚴重短缺。香港創新科技局(簡稱「創科局」)2 0 2 0年5月初宣佈將向全港市民免費派送可重用的「黑科技口罩解「燃眉之急」,受到了廣大市民的回應及稱讚,登記申領人數截止5月18日約343萬人。  5月初,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與政府高層官員,集體戴上「黑科技口罩」亮相。此舉表達了特區政府與市民同心抗疫的決心,亦點出了口罩其中一個特質:銅芯——包含銅的濾芯。
期刊
平臺唱戲,商家買單,消費者「剁手」,歷年的「光棍節」,似乎都成了平台、商家和消費者的狂歡日。2019年的「雙十一」各大電商絞盡腦汁,新形勢的促銷造勢一波接一波,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背後,還隱藏著另外一場暗流湧動的下沉市場博弈。  而在下沉市場,深耕才能收穫,面對愈加理性成熟的下沉市場消費者,商業生態完備的電商平台將逐漸顯現出競爭優勢。  「雙十一」進入第十一年呈現更具多元化的態勢,各平台之間的競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