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中隐喻的构建与解读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hensh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谜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在谜语的构建与解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王文斌(2007)的“主体自洽原则”为视角,探解谜语中隐喻的建构与解读。这一原则主要包括三个认知运作机制:连接、冲洗和合流。在解读谜语中的隐喻时,谜语中的隐喻需要更加严格的条件才能合流,即在冲洗过程中,谜面中的每一个方面都要在谜底所包含的输入空间中找到相对应的点。
  关键词:谜语 隐喻 主体自洽原则
  
  一、引言
  
  谜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通过谜语,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推理的乐趣,还可以感受到各民族的语言魅力。国内外对于谜语的研究都有相当长的历史,众多学者从民俗学、修辞学、语言学等角度对其进行过考察。近几年,有个别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析中外谜语,如孙兴锐(2009)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解析汉语中的谜语,黎畅、王蕙(2010)以概念合成理论为依据对英语智力谜语进行研究,在学术视角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然而,传统理论多集中于对谜语形式及内容的静态描写,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的研究也尚未深刻地剖析谜语中隐喻的构建及解读。本文以王文斌提出的主体自洽原则及其认知流程模型为视角,探究谜语中隐喻的建构与解读,希望能为谜语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二、谜语的定义及构成
  
  考虑到谜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并非我国独有,所以此处宜采用一个相对宽泛的定义:谜语主要是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这个定义之所以加上“主要”二字,是因为“图画谜”“实物谜”等谜语的存在,这些谜语的表现形式比较特殊,暂时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谜语一般由三部分构成:谜面、谜目和谜底。其中,谜面是谜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谜语的已知部分,提供解谜所需的线索;谜目为猜谜者提供了谜底所属的范围;谜底就是谜语的答案。无论什么种类的谜语,谜面都必须隐匿谜底,这是对谜面的内在规定。这个规定一旦违反,将直接导致谜语的死亡。因此,谜面必须隐匿谜底,是对谜面的最低要求。隐喻为藏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三、隐喻
  
  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只是被当作一种修辞格来看待,而在新兴的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被赋予了新的角色:一种人类的基本认知机制,帮助我们“以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Kövecses,2010:4)。在隐喻中,这两个概念域被称为:始源域与目标域。隐喻是从一个始源域向一个目标域的结构映射。此外,隐喻的基础是人类共同的经验(Lakoff&Johnson,2003:20~21)。所以,更确切地说,隐喻是一种心理映射,是人们将对此事物的认知映射到彼事物上,形成了始源域向目标域的跨越。需要指出的是,隐喻的心理映射可能牵涉到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内在特性的关联,也可能牵涉到两者兼而有之的关系(王文斌,2007:31)。
  
  四、隐喻与谜语的渊源
  
  本文最初的灵感来源于儿时听到的一个故事: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长着狮身人面的怪兽。它盘踞在道路上,向每个过路人问同一个谜语:“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如果路人猜不出来,就会被它害死。很多人因为猜不出谜底而惨死,最后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人。这个谜语的巧妙之处在于隐喻的使用,将“人的一生”喻为“一天”,并以此为中心,延展出“早上、中午和晚上分别是人的幼年、中年和老年”。
  其实,隐喻与谜语的渊源由来己久。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著作《诗学》的第二十二章,一开头便指出:使用奇字,风格显得高雅而不平凡;所谓奇字,指借用字、隐喻字、衍体字以及其他一切不普通的字。但是如果有人专门使用这种字,他写出来的不是谜语,就是怪文诗:隐喻字造成谜语,借用字造成怪文诗。把一些不可能联缀在一起的字联缀起来,以形容一桩真事,这就是谜语的概念;把属于这事的普通字联缀起来不能造成谜语,但是把隐喻字联缀起来却可能造成。诚然,此处所说的“隐喻字”与我们现在所说的“隐喻”有所区别,但还是可以看出隐喻与谜语存在紧密的联系。
  在我国,从对谜语的定义中,隐喻与谜语的联系便可见一斑。古时,谜语称为“隐语”或“廋辞”(马念慈,1990:2)。“隐语”或“廋辞”均指不把本意直接说出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其实,这与Kövecses关于隐喻的定义非常接近。如今对谜语的定义更是直接提到了隐喻:一种游戏。以某一事物或某一诗句、成语、俗语或文字为谜底,用隐喻、形似、暗示或描写其特征的方法做出谜面,供人猜射(夏征农、陈至立,2009:1564)。诚然,正如这个定义所揭示的一样:制谜的方法有很多,但含有隐喻的谜语仍为数不少,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据此,下文将结合实例,以主体自洽原则为视点,具体分析谜语中隐喻的构建与解读。
  
  五、谜语中隐喻的构建与解读
  
  西方隐喻研究先后产生了五种理论: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映射论和概念合成论。其中,概念合成理论的出现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但该理论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忽视了隐喻概念合成的主体性问题(王文斌,2007:115)。具体到含有隐喻的谜语上就是:概念合成理论无法解释对于同一个谜底,为何不同的制谜者会制造出不同的谜面。
  针对概念合成理论存在的缺陷,王文斌借用逻辑学中的自洽性提出了主体自洽原则,并设计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隐喻及意义的构建与解读的认知流程模型。
  


   图1:主体自洽原则运作流程图
  图1所说的连接是指将各输入空间联结在一起的一个认知程序;冲洗是指在对各输入空间进行连接的基础上,施喻者对各输入空间的信息进行筛选,筛选出两个输入空间在外在或内在方面的某一相似点;合流是指各输入空间的最后合成,即隐喻构建与解读的最后终结(王文斌,2007:116~125)。
  图1中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推理”这一认知心理机制处于左上方位置,在整个认知流程中始终保持着与其他心理空间的联系。这正是匠心独具之处。这里,推理是指具有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的本领(王文斌,2007:128)。在整个隐喻构建与解读的认知流程中,无论连接、冲洗还是合流,都离不开推理这一思维能力:连接是对始源域与目标域可能具备的联系做出初步的判断;冲洗是对始源域与目标域在内在或外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存在相似性的判断;合流是隐喻成立与否的最终判断。正是“推理贯穿于整个认知流程的始终”这一点,体现了认知主体在隐喻构建与解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体现了自洽性认知模型的优越性。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指出:主体自洽原则中“主体”二字,既包含了“施喻者”又包含了“受喻者”。王文斌分别从“施喻者”和“受喻者”的角度,提出了“隐喻构建的自洽原则”和“隐喻解读的自洽原则”。下文将以“隐喻构建的自洽原则”为视角,阐释谜语中隐喻的构造;以“隐喻解读的自洽原则”为视点,探究谜语中隐喻的解读。
  (一)隐喻构建的自洽原则阐述谜语中隐喻的构造
  隐喻构建的自洽原则:施喻者为表达自己对B的认识或思考,依凭自己的联系性思维习惯并通过自己的知识、对社会常规的把握、人生经验、记忆以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洞察力和感悟力而寻找A,并将B和A连接在一起。连接的成功与否,仰仗于冲沙拣金般的冲洗。在冲洗过程中,若施喻者经过自我协商和自我核定,最后自我允准A和B在外在或内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具有共享的特征或特性,那么连接就宣告成功,并导致A和B的合流,隐喻的解读由此而产生,否则,连接就宣告失败,A和B也因此而不能合流(王文斌,2007:133)。
  一般说来,制谜与猜谜的过程正好相反,猜谜是由谜面去寻求谜底,而制谜是由谜底去推敲谜面。下面我们将以鞋子作为谜底,以隐喻构建的自洽原则为视点,阐释如何使用隐喻制作出谜面的过程。
  


   图2
  首先,出于制谜的需要,制谜者会对谜底“鞋子”做细致的分析,长期储存于大脑的世界知识、人生经验和记忆便被激活,随之一个外在特征上似乎能与“鞋子”相匹配的始源域——“船”,就会浮现于制谜者的大脑中,于是制谜者便将“鞋子”和“船”这两个心理空间连接在一起。然而,这种连接仅仅是初步的,或者说是尝试性、假设性的。
  在将“鞋子”和“船”这两个心理空间连接在一起的基础上,制谜者借助对“鞋子”和“船”这两个输入空间的冲洗性认知,对包含于或体现于“鞋子”和“船”这两个输入空间中的诸种信息进行取舍和挑拣。凡与隐喻毫无关涉的信息,将被冲洗干净,而与隐喻关系紧密的信息,将被保留下来。
  有了淘沙拣金般的冲洗以后,制谜者会抓住“鞋子”和“船”这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特征或特性上的共同点,将两者合二为一,即将两者进行合流或合成,于是谜面就产生了:
  两只小船,没有篷帆,十个客人,坐在船中;水路不行,陆路畅通;白天行动,来去匆匆;夜深人静,客去船空。(王仿,2005:385)
  (二)隐喻解读的自洽原则阐述谜语中隐喻的解读
  隐喻解读的自洽原则:受喻者若想解读A是B或A似B,就须借助自己的世界知识、对社会常规的把握、人生经验、记忆以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洞察力和感悟力而找寻A和B这两个输入空间的相容性。若相容性这一条件得到满足,那么受喻者对隐喻的解读便会自我允准,否则,便会自我否定。在此过程中,受喻者须将A和B连接在一起。连接的成功与否,仰仗于冲沙拣金般的冲洗。在冲洗过程中,内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具有共享的特征或特性,那么连接就会宣告成功,并导致A和B的合流,隐喻的解读由此而完成,否则,连接就宣告失败,A和B也因此而不能合流(王文斌,2007:190)。
  下面将选择一则谜面,以隐喻解读的自洽原则为视点,阐释含有隐喻的谜面的解读过程。谜面是:
  老公公,真有趣,头上长胡须,浑身长白牙,身穿几层衣(打一庄稼)。(申江,2006:156)
  


   图3
  首先,猜谜者根据谜面,借助自己的知识、人生经验、记忆以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洞察力和感悟力,联想到了一个似乎能与谜面相匹配的答案“玉米”,于是猜谜者将“玉米”看成一个可能的谜底,与谜面连接在了一起。然而,这种连接是初步的,“玉米”也只是一个假定的谜底。“玉米”是否就是谜底仰仗于冲沙拣金般的冲洗。在“冲洗”过程中,猜谜者须再次借助自己的知识、人生经验以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洞察力和感悟力去找寻谜面和“玉米”这两个输入空间的相容性。如图3所示,“老公公的胡须”是玉米须,“老公公的白牙”是玉米粒,“老公公的衣服”是玉米的苞叶。相容性这一条件得到了完全的满足,所以猜谜者对谜面的解读就宣告成功,谜底就是“玉米”。
  在此,有一点需要指出:谜语中的隐喻的解读有别于其他隐喻的解读。在“冲洗”这一阶段,谜语中的隐喻需要更加严格的条件才能合流,即“冲洗”过程中,谜面含有的输入空间中的每一个方面都要在谜底所包含的输入空间中找到相对应的点,只有这样连接才算成功;否则,连接就宣告失败。所以,猜出谜底的关键就在于对隐匿于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各个相似点的成功点破。
  当然,图3所反映的只是一个谜面中隐喻顺利解读的过程,在实际猜谜的过程中,猜谜者猜到错误答案的情况也非常多。比如,猜谜者也有可能一开始想到的是“卷心菜”。但是在“冲洗”这个过程中,猜谜者会发现“卷心菜”除了在“身穿几层衣”之外与谜面再无相容之处。所以“卷心菜”就不是谜底,猜谜者就不得不放弃这个连接,再次调动自己的知识、人生经验,重新寻找连接,整个认知流程也会重新开始。
  其实,猜谜的乐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谜面形象的体验和玩味,来源于在谜面形象与假想的、未确定的目标形象之间犹豫徘徊。在揣摩思忖的过程中,几个准谜底形象会在猜谜者的脑海中闪现,这时猜谜者就会依据“隐喻解读的自洽原则”所揭示的认知流程,否定错误的连接,聚焦谜底。
  
  六、结语
  
  制谜、猜谜为演练和传授隐喻思维提供了绝好的校场。考察谜语中隐喻的构建和解读过程,一方面丰富了国内关于谜语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谜语语言的欣赏,另一方面证明了主体自洽原则对谜语语言有着很强的阐释力,进一步验证了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Kövecses,Z.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语词分册(上)[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
  社,1985.
  [4]马念慈.谜语知识手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5]黎畅,王蕙.英语智力谜语修辞解读中的隐喻认知[J].文教资料,
  2010,(9).
  [6]申江.新编谜语大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7]孙兴锐.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解析汉语中的谜语[J].语文学刊,2009,
  (1).
  [8]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彩图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9]王仿.中国谜语大全[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10]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7.
  [11]亚里斯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徐玮琳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理论“三观”——经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着手,对央视电视栏目的命名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经验观理论指导下,主要研究栏目名称隐喻和转喻手法的运用;突显观则从图形/背景理论出发,简单讨论栏目名称结构;注意观着重用框架理论考察各类电视节目的命名偏好,是提炼电视栏目的常用命名手法。认知语言学角度理论“三观”下的栏目名称的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栏目文化内涵的了解,解读观众对栏目名称的认知状况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一种新方法自动去除基频曲线的“弯头降尾”。首先自动检测出具有“弯头降尾”特征的基频曲线的弯头段和降尾段切分点的位置,再与振幅曲线相结合,找到与切分时间点相对应的振幅曲线中的振幅分贝值,以此振幅参数为阀值,结合基频曲线和振幅曲线对所有基频曲线“弯头降尾”进行切分,避免手工切分的繁琐和不精确性。本方法在标准壮语单音节声调分析中得到了应用,实验表明此方法有效、可行。  关键词:弯头降尾基频
期刊
摘 要:“马虎”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常用的词,有“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之义。作为一个记音词,“马虎”一词的词义到底从何而来呢?本文试考察“马虎”一词的词义来源。  关键词:马虎麻胡模糊    “马虎”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常用的词。《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又作“马糊”。《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①草率、疏忽大意;②勉强、将就。所引几例均是现代汉语用例,未见
期刊
摘 要:人名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通过对“西外、川外、南理、南航”四所大学2011级,出生年代大都是1987、1988、1989年的研究生姓名(共2703个)统计,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语音(人名用字字调、谐音)和语义(人名用字生僻字分类、文化)两大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本文对命名提出了建议,为今后人们命名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人名用字表》等宏观研究提供了材料。  关键词:人
期刊
摘 要:本文参考前贤时人的研究成果,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宿州方言中“来”的用法,并深入探讨了宿州方言中“来”字所体现的语法化机制,初步研究了“来”字意义用法的演变机制。  关键词:宿州方言 来 语法化  一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最北部,北临山东、河南,南接蚌埠,东与江苏宿迁接壤,西与淮北毗邻。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分区,宿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徐蚌片。  “来”作为宿州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调查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平罗县城关镇和灵沙乡为例,通过抽样调查不同年龄段的人对部分阿拉伯语借词的使用情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总结阿拉伯语借词在回民汉化中的一些使用现状,并预测其使用趋势。  关键词:阿拉伯语借词回民汉化使用现状     “‘借词(或称外来词)’是指本民族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从外国或其他民族语言中吸收来的词,是与固有词(或称自造词)相对而言的。就其来源而言,是本民
期刊
摘 要:宁波方言作为吴方言的一种次方言,它在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文章试以传统甬剧方言为材料,从词汇角度简述甬剧方言的地域性质。  关键词:传统甬剧宁波方言吴语词汇    甬剧最早流行于宁波及附近地区的一些农村与城镇,早期称为“串客”,后改良为“甬簧”。随着宁波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上海的密切往来,一些宁波串客艺人也应时来到上海,演唱“宁波滩簧”,于是甬剧便慢慢地走出宁波。由于传统甬剧语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描述了汉语书写系统的概况和字母词在汉语中发展的源流,分析了字母词存在并发展的原因,以及从书写体系角度来观察字母词对汉语而言的语言学意义。论文最后指出,字母词标志着中国正在进入双文制时代,是汉语书写体系变革的里程碑。  关键词:汉语书写系统字母词    一、汉语书写系统面貌更迭  书写系统指的是由文字符号、标点符号、图形符号等构成的,用来书写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体系。以具体语言种类作为
期刊
摘 要:词典学在认知语言学的影响下发生了研究转向。符合认知规律编纂词典可以使其在外语学习者习得词汇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OALECD(第七版)在宏观、微观和中观结构的编排上体现了人类认知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习者自主词汇习得的能力。  关键词:词典 宏观结构 微观结构 中观结构 词汇习得  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与蓬勃发展为词典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越
期刊
摘 要:光山方言属中原官话信蚌片。论文详细考察了光山方言儿化现象的语音:光山方言“儿”独立发音时为辅音自成的音节[35];在儿化音节中,除了有的韵尾会丢失,韵腹发生类似普通话的变化外,其不同于普通话的是儿化音节增加了卷舌边辅音韵尾[],而不仅仅是普通话的卷舌动作。文章还综合了各地方言儿化现象的已有研究,从语音角度给汉语的儿化现象分类。  关键词:光山方言儿化语音    光山县属河南省信阳市。光山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