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到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的产业转移,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成本的上升和优惠政策的减少是把这些韩企逼走的主要原因。
1月12日,位于烟台的韩资企业世江纤维的10余名韩国管理人员上演了半夜集体大逃亡。据消息称,该企业于2001年初进入中国,是一家综合性纤维公司,主要从事缝纫、印染和纤维加工的业务,在烟台有3家生产工厂,员工3000余人。而且该公司去年12月还在正常的发放工资,生产的方面一切正常,于今年1月11日发生债主逼债事件,看起来是管理者大逃亡的导火索,然而真的是这样简单么?
翻开韩企的“外逃”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世江不过是众多“外逃”韩企中的一员,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此次事件涉及的职工人数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从历史来看,近几年“外逃”的韩企都具有一个共性—劳动密集型企业。联想到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的产业转移,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成本的上升和优惠政策的减少是把这些韩企“外逃”的主要原因。那么这样的结论又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是现如今那些看起来比我们会念经的“高丽和尚”连庙都不要就跑了,那么我们自己的“和尚”又在做什么呢?同样是中小企业,同样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在生产成本飞速上涨的今天,他们中的大部分似乎也在做着和那些韩企同样的事——“外逃”。有从沿海往内地逃的,有从中部往西部逃的,还有往东南亚和南亚逃的……霎时,被这群逃亡者挥毫泼墨出一幅举国搬迁图。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启示?不,这不过是一群没有创业精神,没有创新精神的家伙的窘态而已。
“外逃”的并不是在华韩企的全部,这批逃亡者只是代表了那个靠着中国廉价劳动力赚钱的群体。那些真正拥有技术优势和独特市场的韩企,依旧活得很好,最近还有一家韩企在中国接下了一个8亿元的项目……这才是真正能够给我们启示的。
这一批韩企的生存方式很简单——拥有技术优势或瞄准夹缝市场。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方式,却是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者所欠缺的。没有技术优势的他们靠着代工、加工甚至是剽窃来生存,这些利润极低的方式让他们不得不在成本面前战战兢兢,而剽窃所侵犯的知识产权一旦被告上法庭,其后果不堪设想。找不到夹缝市场的他们,只有靠着价格竞争在红海中搏杀,而综合本来就低得可怜的利润,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又怎么能够经受得起成本的飞涨……
当然,并不是只有韩国人能够给我们启示,我们自己就拥有能够给创业者启示的榜样。在技术领域我们有中星微等一系列的技术标杆,邓中翰不仅仅能够在国内拥有可观的市场份额,还能够敲开三星、索尼甚至是微软的大门。在市场领域,我们有分众传媒等行业先锋,当初拦下楼宇广告这辆空车绝尘而去的江南春,现在已俨然是广告传媒的领军人物……这些难道就不能够给后来的创业者启示么?
不论是逃走的韩企还是留下的,也不论是迁移的民营企业还是那些在各自领域成功的创业者,所有的启示综合出来只有两个字——创新。
为帮助本刊改进质量,请告诉您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编辑信箱:bobo-leer@163.com
1月12日,位于烟台的韩资企业世江纤维的10余名韩国管理人员上演了半夜集体大逃亡。据消息称,该企业于2001年初进入中国,是一家综合性纤维公司,主要从事缝纫、印染和纤维加工的业务,在烟台有3家生产工厂,员工3000余人。而且该公司去年12月还在正常的发放工资,生产的方面一切正常,于今年1月11日发生债主逼债事件,看起来是管理者大逃亡的导火索,然而真的是这样简单么?
翻开韩企的“外逃”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世江不过是众多“外逃”韩企中的一员,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此次事件涉及的职工人数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从历史来看,近几年“外逃”的韩企都具有一个共性—劳动密集型企业。联想到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的产业转移,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成本的上升和优惠政策的减少是把这些韩企“外逃”的主要原因。那么这样的结论又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是现如今那些看起来比我们会念经的“高丽和尚”连庙都不要就跑了,那么我们自己的“和尚”又在做什么呢?同样是中小企业,同样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在生产成本飞速上涨的今天,他们中的大部分似乎也在做着和那些韩企同样的事——“外逃”。有从沿海往内地逃的,有从中部往西部逃的,还有往东南亚和南亚逃的……霎时,被这群逃亡者挥毫泼墨出一幅举国搬迁图。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启示?不,这不过是一群没有创业精神,没有创新精神的家伙的窘态而已。
“外逃”的并不是在华韩企的全部,这批逃亡者只是代表了那个靠着中国廉价劳动力赚钱的群体。那些真正拥有技术优势和独特市场的韩企,依旧活得很好,最近还有一家韩企在中国接下了一个8亿元的项目……这才是真正能够给我们启示的。
这一批韩企的生存方式很简单——拥有技术优势或瞄准夹缝市场。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方式,却是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者所欠缺的。没有技术优势的他们靠着代工、加工甚至是剽窃来生存,这些利润极低的方式让他们不得不在成本面前战战兢兢,而剽窃所侵犯的知识产权一旦被告上法庭,其后果不堪设想。找不到夹缝市场的他们,只有靠着价格竞争在红海中搏杀,而综合本来就低得可怜的利润,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又怎么能够经受得起成本的飞涨……
当然,并不是只有韩国人能够给我们启示,我们自己就拥有能够给创业者启示的榜样。在技术领域我们有中星微等一系列的技术标杆,邓中翰不仅仅能够在国内拥有可观的市场份额,还能够敲开三星、索尼甚至是微软的大门。在市场领域,我们有分众传媒等行业先锋,当初拦下楼宇广告这辆空车绝尘而去的江南春,现在已俨然是广告传媒的领军人物……这些难道就不能够给后来的创业者启示么?
不论是逃走的韩企还是留下的,也不论是迁移的民营企业还是那些在各自领域成功的创业者,所有的启示综合出来只有两个字——创新。
为帮助本刊改进质量,请告诉您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编辑信箱:bobo-lee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