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中有人 心中有情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y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沈力是“中国荧屏第一人”,历经了我国电视事业的开创、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其50年播音主持生涯中,她以“真诚服务”和“社会责任”为核心,奉行“镜头是观众的眼睛”和“心里装着观众”的信念,形成了“情系观众”的播音主持理念,为我国电视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对当下节目主持人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沈力;主持理念;真诚服务;责任意识
  沈力被誉为“中国荧屏第一人”,是我国老一辈电视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她的电视生涯经历了关键的三大步,每一步都极富挑战性和探索性:25岁时步入电视荧屏,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与中国电视共成长,是中国电视播音的开拓者;50岁时涉足电视专题节目,担任中国首个电视专题栏目《为您服务》的组长兼主持人,成为我国电视主持的先行者,《为您服务》栏目成为当时仅次于《新闻联播》的最受欢迎的节目;60岁时返聘到央视主持老年节目《夕阳红》,节目红遍全国,她也随之成为电视老年节目的开创人。她的荧屏事业历经坎坷,筚路蓝缕,成就斐然。在其50年播音主持生涯中形成的“情系观众”的播音主持理念,是我国电视行业的宝贵经验。
  一、沈力“情系观众”理念的形成及内涵
  沈力“情系观众”理念的萌芽可追溯到她早年的军营生涯。16岁时,她响应党的号召,毅然南下,行军千里,当上文艺兵。在部队里,她在“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感召下,形成热爱人民、情系百姓的情怀,这也成为她“情系观众”理念的渊源。1958年,她初入广播电视行业,在早期电视播报节目中秉持“镜头是观众的眼睛”的信念,获得电视观众的喜爱。1974年转入幕后当编辑,这种信念得到央视专题部同仁的称颂。1983年开始主持《为您服务》节目,充分实践“心中装着观众”的信念,并进一步升华为“情系观众”理念。1993年,主持《夕阳红》时,“情系观众”理念在节目中运用得炉火纯青,成为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认同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沈力在许多场合都强调,主持人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1]。这八个字言约意丰,是其“情系观众”理念的高度浓缩。她告诫广大主持人应想观众之所想,急观众之所急,排观众之所难,供观众之所需,真心实意地为观众服务。
  沈力毕生从事播音主持工作,“情系观众”的理念是其一生奉行的工作信条。她心里时刻装着观众,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理念。该理念在同行中不断辐射,逐渐得到更多人的接受和实践,成为播音主持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对后来的主持人影响深远。
  二、沈力对“情系观众”理念的实践
  沈力的电视播音主持生涯分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视播音和八九十年代的电视主持两个时期,她是中国电视史上两个重要阶段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其“情系观众”理念在《为您服务》和《夕阳红》节目中得到充分实践,赢得观众信任,获得同行钦佩。
  (一)五六十年代的电视播音生涯:“镜头是观众的眼睛”
  1.敢于挑战,不断探索
  沈力进入播音行业的第一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57年,刚从部队转业的沈力被招录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从未接触过广播的沈力来说,初到电台谈不上是去工作,而是一个普通学员。部队磨炼了她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她虚心好学、勤勉自励,在齐越老师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播音的整个流程和业务知识,为她的播音之路打下了基础。不到一年,沈力被派往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任播音员,自此开始了她长达50年的电视生涯。
  我国电视事业起步于1958年,第一个在荧屏上以亲切悦耳的声调向观众致意的人就是沈力。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电视事业还是一片空白,作为电视播音员,当时没有之前的经验可以借鉴,摆在沈力面前的一系列问题,如电视播音员的任务和作用是什么,它和节目的关系是怎样的,它的工作特性是什么等,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琢磨、探索、实践和总结。在电视台刚建立的时候,条件相当艰苦,人手又少,只有她一位播音员,“沈力一个人承担了建台伊始各类节目的播出重担,从每天的值班报幕,节目中间衔接处的串联,到节目最后的预告节目与观众再见,祝大家晚安”[2]。特别是从1958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尚没有录像设备,电视节目只能直播,要力避播音差错,沈力的工作压力相当大,尤其是播报政治新闻时更是如此。沈力自己也曾说:“那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60年代,中国电视节目形态开始多样化,出现了生活知识、国际知识、大型专题等节目,对于电视播音员来说,又是一次新的挑战。沈力勇于担当,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磨炼,倾心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在我国电视事业开创时期立下了汗马功劳。
  2.“目中有人”,心系观众
  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电视台初建时工作条件异常艰苦,演播室上方吊一个话筒,既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播报员就站在镜头前播报节目。沈力在其《镜头是观众的眼睛》一文中谈道,虽然电视播报面对的是镜头,但不能把镜头只看作没有生命的机器,而应看作富有生气的观众。若把镜头仅看作静止物,采用宣读式的播音方式,播音员和观众之间就会有隔阂。因此,播音员要转换心态,建立视像意识,用心和镜头对话,保持目中有人,尽量做到一对一的亲切交流,最大程度地消除距离感。播音员要时刻心系观众,通过主持人正确的对象感、镜头感、平等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与镜头形成交流感。
  理论不等于实践,理念内化为播音实践得靠平时的摸索和积累。沈力当年的做法是在播音前把新闻稿都背下来,以便在播报时能自如地和观众眼神对接和传情,而播音时照念文稿就不能做到目光和观众交流。她深刻地体会到,播音员对观众说话不仅用嘴巴,也用目光,目光里不但有语言,还有语调,甚至有标点,播稿时抬头低头、目光起落,都要根据稿子的内容考虑,要讲究稿子的重点和逻辑,以利于和观众的眼神交流。播音时,“目中有人”的意念应时常萦绕于心,只有把稿子背下来才能自如应对。沈力就是这样潜心总结和摸索的。她回忆当年工作的情景时说:“首先你要把观众放在心里,你在给观众介绍新闻稿件(内容)或节目主题的时候,你还要有极高的责任感,不能在这儿出错,我们是对观众负责的。”   (二)八九十年代的电视主持生涯:“心里装着观众”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加强和老百姓的联系,央视于1983年元旦正式开播《为您服务》栏目。进入90年代,央视着手打造一档老年节目,1993年《夕阳红》节目开播,这两档节目的主持人都由沈力担任。她的“情系观众”理念在节目中得到充分实践,集中体现在:
  1.角色转换:从“我播你看”转向“你要我播”
  改革开放后,要真诚服务新时期的观众,首先主持人应把准角色定位,如仍把自己定位在“我播你看”的位置,显然不合时宜。沈力在《为您服务》中及时调适角色,提升受众的主体地位,转向“你要我播”,这成为《为您服务》栏目成功的基础,后来该栏目荣获优秀栏目奖,成为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之一[3]。她在主持该节目时,把心态放得平实,把自己当作百姓中的一员,尊重观众的意愿,以朋友的身份和观众进行交流,尤其在对话语气、口吻和语态上,时刻考虑到观众的感受。例如她主持的《小平百年》这期节目。当时沈力去邓小平的家乡筹备节目,她准备的主持词是:“小平诞辰百年的时候,我们来到小平老人的家乡,我想大家的心情跟我一样非常激动。”经仔细琢磨,沈力觉得“大家的心情跟我一样”这句口吻不对,应改为“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把自己与观众的关系颠倒过来,把观众放在首位,说话口吻发生了转变,就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沈力一直都留意这种推敲和转换,“心里装着观众”的意念时刻萦绕在心。由于主持人角色对位,主持人与观众的关系和谐,传播效果显现。
  《夕阳红》栏目定位于服务老年观众,沈力在节目中也不断调适自己的位置,走近老年观众,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苦乐,尽量把自己融入老年人当中,与他们平等相处、以礼相待、以诚相交。所以,在主持《夕阳红》时,沈力不是传声筒,更不是说教者,而是“心连心,面对面”的情感驱动者,“情系观众”理念在《夕阳红》栏目中表现得炉火纯青,该节目也成了央视的名牌栏目。同时,沈力从心底里敬佩和爱戴老年观众,她通过接触和采访许多老同志,认为他们的确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敬佩他们有一种坚定的人生信念、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
  2.真实诚恳:为观众提供心贴心的服务
  真情要靠真诚来体现,服务类节目和观众之间做到心贴心的真诚是节目成功的法宝。当时《为您服务》栏目设定的宗旨和追求就是全心全意与观众内心契合,获得共鸣。这档25分钟的节目,开办不到半年就收到了上万封观众来信,沈力会尽力阅读,针对问题诚恳地进行解答。如有的观众来信问隔夜茶能不能喝,红茶和绿茶有什么区别,栏目组便据此录制了《喝茶的学问》来回答这些问题;再如当时社会上时兴穿西服,便也据此录制了《西装与领带》来指导服装搭配。有一期节目更使观众感动,选题来自一位患近视的中学生的信件,倾诉冬天戴眼镜常蒙上雾气带来不便的苦恼。由于栏目组一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难题解答暂时搁浅。不过主持人沈力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还在不断寻找办法,直到天气转暖时办法才找到,但播报已不合时宜,只好待来年冬季再播。虽然节目没能及时播出,但观众深切感受到了主持人没有敷衍塞责,而是时刻惦念着观众,此举博得了观众的亲近和信赖。其实,用心经营的栏目,观众时常也在惦记着主持人。沈力离休后有一次去广播学院讲课,一个学生告诉她:“我爸让我代表他谢谢您。”沈力疑惑不解,学生解释说:“我们家曾有个闹钟坏了,找厂家也得不到答复,给您写了一封信,厂家就来人给我们换了。”多年过去了,观众仍然惦记,沈力感动至极。
  《夕阳红》同样是通过贴心服务,成为老年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园地,同时带有知识性,满足老年人的求知欲。沈力把节目做到了老年观众的心坎上,从各方面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观众的角度提供真诚的服务,因此,沈力也被观众由衷地誉为“观众的良师益友”“信得过的大姐”“知心妈妈”。一期期真情流露的节目,让观众切实体会到了贴心服务,所以节目得到全国观众的广泛赞誉。
  3.百姓情怀:内容和形式都考虑观众的接受
  选题贴近百姓。栏目如何能真正服务好百姓?百姓情怀怎样落到实处?首先要把握好每期节目的选题,做到贴近百姓生活,让观众看有所得,学有所用。沈力坦言,《为您服务》节目中70%以上的选题来自观众来信。栏目组每月能收到大概三四千封信,最多时达到5000封,栏目组几乎每信必看,了解观众需要什么。还有很多选题是来自主持人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20世纪80年代时兴穿羽绒服,但洗羽绒服要价高,普通百姓不愿支付,于是沈力找到普兰德的技师,教大家怎么洗,节目内容契合观众的心理需求,很受欢迎。《为您服务》选题还尽量体现知识性,传播生活常识,提高观众的生活质量和品位。如怎样织补尼龙袜子,如何贮存大白菜,为什么叫宫保鸡丁,五柳鱼的来历等,跟观众讲饮食文化,有很高的知识含量。这些贴近百姓生活的选题使《为您服务》栏目成为家庭的“百科全书”。
  《夕阳红》节目也从老年观众的切身需要考虑选题,从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到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为他们提供了大量以生活服务和实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节目。不仅如此,《夕阳红》还为老年观众开展过切实的年度服务,曾经开办过金秋游园会、全国中老年人服装大赛、重阳节向老年人送温暖等,使老年观众深切体会到栏目组对他们的赤诚之心。
  语言贴近百姓。《为您服务》受众群定位宽泛,从孩童到老人都是其服务对象,《夕阳红》主要定位于老年朋友,所以不同的节目应考虑到观众的接受水平和接受心理,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观众。《为您服务》努力将书面语言口语化、生动化,由播报变成说话。所以,沈力在主持节目时尽量减少专业术语,尽可能将难懂的问题解释得明白晓畅,设身处地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主持《夕阳红》时,沈力语速适中,语调在抑扬顿挫中带有明快的节奏感,让老年观众在自然轻松中欣赏、接受节目内容。
  4.责任意识:为社会传递正能量
  新闻传媒有“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服务性栏目当有责任意识,不断地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一个合格的电视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责任,电视节目一定要对得起观众。沈力的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观众负责。栏目每个月都会收到大量观众来信,她负责阅看,从中寻找选题,尽心尽责地回答观众的疑问。为了收集资料,她成为当时北京两个较大图书馆(一个在魏公村,一个在北海)的常客,还遍访专家答问解疑。为了服务好观众,她兢兢业业,乐此不疲。其次,发挥舆论监督之责。改革开放之初,物质条件开始提升,但精神文明还没跟上,市场秩序尚存混乱,《为您服务》在我国传媒中较早地履行舆论监督之责。如栏目组当时收到一封投诉信:一对夫妻花了大半生的积蓄买了台电视机,不久就坏了,厂家和修理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此事通过栏目曝光,很快得到解决。又如有观众反映买了一洗就缩水的连衣裙,高跟鞋买后不久掉跟等产品质量问题,针对此,他们别出心裁,栏目组刻一公章,然后以《为您服务》名义,把老百姓的投诉信转给厂家,这种办法解决了许多类似问题。《为您服务》节目在市场经济起步之初,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舆论监督作用。   三、“情系观众”理念给当下主持人的启示
  当今传播技术日新月异,播音主持条件与过去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观众的品位大大提升,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但不管时空如何变化,对电视主持人来说,得到观众的青睐是他们共同的心愿。从沈力的电视生涯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现在的主持人借鉴:
  (一)真心实意地善待观众
  当今社会,某些主持人并不是把观众放在首位,而是为了自己出名求利,遇到观众的问题拖延、敷衍,观众来信如石沉大海,对观众虚情假意。对照沈力的主持理念,主持人应提高自己的觉悟和主持艺术,脚踏实地地为观众服务,这样,观众才会以同样的真诚回敬于你。沈力主持《为您服务》时对待观众诚实、善意,观众能从节目中真切地感受到。许多观众把沈力看作自己的亲人,观众的喜怒哀乐都乐意告诉沈力,遇到烦心事也都愿意向沈力求助。如有的家庭夫妻感情发生危机,有女观众写信给沈力大姐倾诉心中的苦闷,有些孩子不愿告诉妈妈的事,也愿意写信给沈力阿姨,还有的失去母爱的孩子来信认她为妈妈。“大姐”“阿姨”“妈妈”不同角色集于一身,可见她赢得了不同年龄层观众的信赖。《夕阳红》节目更是博得了老年观众的信任,他们把她当作知心朋友、良师益友。当时电视荧屏缺乏老年节目,沈力及时给他们送去了精神慰藉和寄托,温暖了他们的心灵。
  沈力这样回忆自己的播音主持之路:“从做播音员一直到主持《夕阳红》,我觉得我是和观众心贴心的真诚在起作用,我是真心实意地在为他们服务,为他们做事,我没有虚的东西,我是真诚的,我想他们也能感受到。”当今主持人若能从中受到启发,对观众多一分真诚和责任,主持效果则会大大提升。
  (二)用心用情为观众服务
  在电视服务类节目中,主持人如善于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主持节目,则会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沈力曾经收到过一封西安观众联合签名的投诉信,原因是改革开放之初高音喇叭时兴,满大街都在放高音喇叭,这群上晚班的人投诉旁边的百货公司常放高音喇叭,影响他们白天休息。沈力不是生硬地说教,而是找科教片,截取其中讲什么叫分贝,超过多少分贝对人有什么影响的片段,然后把那封信公开,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那里的高音喇叭就停了。节目先说理后用情,善意批评,效果明显。
  节目主持人不应有强烈的想要得到回报的意识,你用心用情对待观众,回报也会在不经意中获得。沈力在主持《为您服务》期间有段时间身体不好,有的观众就打电话到栏目组,“你们多关照我们这位老大姐,别让她太累了”,话语温馨而体贴。沈力在主持《夕阳红》的那几年,老年人坚定的生活信念,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乐观的生活态度,豁达的胸怀,也让她受益匪浅。
  (三)增强节目亲和力
  节目的亲和力,既来自内容和形式贴近观众,更来自主持人语言的真情流露。主持人不但要注重整场节目语言风格的亲和力,而且应特别注意节目的开头和结尾。有亲和力的开头和结尾不仅能一下抓住观众,还能令观众久久回味。沈力在主持《为您服务》节目时的开头语是“观众朋友,你们好”,这是沈力和蔼、亲切的问候方式,简短的一声招呼,使观众能真切地感受到她是真的在和自己打招呼,即刻拉近了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沈力主持的节目结尾也时常考虑到观众的感受,如有一期节目介绍凉菜的做法,节目即将结束,沈力巧妙地用了这样的结尾:“四种凉菜做好了,按说应该先请您尝尝,可惜隔着荧屏您没法尝,那就请您自己动手自己品尝吧。祝您做得成功,吃得高兴。”[4]这样的结尾,没有半点做作,而是发自内心,很有感染力,是真正用心用情在对待观众。
  (四)以个性魅力感染观众
  风格独特、富有个性的主持人能给栏目增添魅力。主持人的外形、个性、素质与栏目吻合最能体现栏目的个性,带来不同栏目之间的区隔。名牌主持人与栏目品牌紧密相连,他们代表着各自的栏目,是栏目的符号。主持人如果是一杯白开水,显现不出个人魅力,这种主持人就缺乏活力。而有的人主持风格如同一杯咖啡很浓烈;有的可能是二锅头般的烈酒,说话风格辛辣有力;还有的可能像一杯果汁,甜甜的或酸酸的,风格各异,显现个性。沈力在她的电视生涯中塑造了一个端庄、文雅、诚挚、亲切的屏幕形象。她的主持情牵观众、亲切自然,犹如挚友聊天、文雅温柔,她用词通俗简洁,既考虑到语言的地域差异,又考虑到男女老少的兴趣爱好和接受程度,力求雅俗共赏,既不深奥,也不俗气,庄重、和蔼、典雅、恬淡,自成个性。当今电视栏目林立,娱乐之风盛行,更呼唤具有个性魅力的主持人,以独特的视听感受吸引各类观众。
  四、结语
  沈力是中国电视播音主持的先行者和探路人,她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符号,在其长达50年的电视工作历程中,辛勤耕耘,积累了丰富的电视工作经验。她用四句话浓缩了自己电视生涯的真谛:“主持人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电视节目想要吸引观众受人青睐,就要善于调动主持人的大脑和口、目等器官及面部表情,只有真心实意地为观众服务,“情系观众”才能博得观众的喜爱和回馈。这是对当下节目主持人的期许和要求,也是广大主持人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白谦诚.主持人(第二、三辑)[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177.
  [2]于广华.中央电视台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6.
  [3]杨伟光.中央电视台发展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211.
  [4]白谦诚.主持人(第二、三辑)[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48.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编校:赵亮
其他文献
【摘要】《鉴史问廉》是在新一届党中央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产生的历史节点上创作出的廉政文化精品。这样一部有着政治色彩的“严肃片”为何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笔者试图从思想的高度、历史的厚度和情感的温度几个方面加以解读,同时对丰富廉政文化传播的形式提出思考。  【关键词】鉴史问廉;影响力;高度;厚度;温度  2015年初,一部全方位反映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纪录片《鉴史问廉》面世。这部探寻展示中华民族“廉政
期刊
【摘要】在我国传媒业市场持续繁荣的背景下,传媒业上市公司继续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上市互联网媒体高歌猛进,另一方面国内传媒业上市公司也势头良好。当然,不同板块的上市公司的业绩也表现出很大不同。同时,上市公司正通过并购以保持自己的高成长性,“上市公司+PE”成为主流趋势。  【关键词】传媒业;上市公司;发展  一、传媒业上市公司整体发展情况  (一)境外互联网上市公司高歌猛
期刊
【摘要】阮玲玉、张瑞芳、章子怡这三位不同时期的电影明星,不仅凭借其演技及主演的电影成就了时代的镜像,而且她们各自的复合形象也成为社会演进的写照。分析她们的复合形象,可以重绘出华莱坞电影的历史实践地图,并且勾勒出中国社会的复杂现代性进程。  【关键词】华莱坞电影;现代性展演;影星分析  1994年2月,夏威夷电影节主管珍妮特·葆森(Jeannette Paulson)在《亚洲周刊》上发表一篇评论文章
期刊
【摘要】在新的经济形势和舆论生态下,党报必须牢牢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旋律不动摇,发挥自己站位全局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和思想优势,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战略、新部署,观大势、谋大事、抓亮点,从而帮助读者廓清认识迷雾、增强发展自信,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营造舆论主场。近年来,《河南日报》经济报道的突出特点是抓大事、抓特点、抓亮点,通过对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
期刊
作为我国杰出的美术艺术大师,徐悲鸿是我国现当代西方绘画技法和中国传统笔墨艺术的完美结合的代表。徐悲鸿的作品饱含情感,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征。他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美术作品,为我国现当代美术学的蓬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开了中国美学艺术作品的先河,将西方的众多美学技艺引入中国,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美學大师。徐悲鸿艺术创作思想中饱含了他对美术艺术、美学教育、美学鉴赏等诸多方面的理解和认知,他将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跨越式发展,公民媒体(civil〓media)的概念不断被学者在各类论坛上提及。其中,提得最多、喊得最响的当属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教授。近一年来,陆地教授几乎逢会必谈“公民媒体”,反复强调“公民媒体”出现和发展的媒介意义、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从“公共媒体”到“公民媒体”,只有一字之差,为何陆地教授如此重视这种变化或者转变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刘雁翎
期刊
今天,我们一起参观了河南日报摄影记者王天定的“走进百村——脱贫攻坚的河南故事”大型摄影展,见证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新版“中央厨房”上线,又通过“中央厨房”与贫困村驻村干部和记者进行现场连线。这些活动,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基层脱贫攻坚的新气象,更让人感受到“共同行动”的强大力量。可以说,一上午的内容非常丰富、惊喜不断,看后让人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刚才报业集团的同志讲,刘奇葆部长全国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
期刊
信息传播技术一日千里,再加上社会环境急速变迁,记者,这个以传播信息为核心使命的职业,早已是山雨欲来:近几年来,记者失业、转型、创业正在成为常态。可以这样说,当下,记者们每个个体的职业生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变迁所引发的解构力量的巨大冲击。在这新一轮的大浪淘沙中,暗涌的危机潮当然也蕴含种种契机,这种契机既是职业成长新空间的开掘,也是对新媒体环境下记者自我职业素养的一次反省。  基于以上背景和缘起,本
期刊
【摘要】大数据时代媒体竞争非常激烈,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级地市党报应该充分发掘地方新闻资源,创新新闻报道的形式,争取在混沌的世界中发出清晰的、权威的声音,不断巩固地市党报传统的舆论阵地。《无锡日报》是江苏地市党报的优秀代表,该报在时政要闻、民生新闻、国内国际新闻、图表新闻、旧闻新闻等方面的报道创新,初步形成了《无锡日报》的新闻品牌,也使该报成为各类媒体报道无锡的新闻来源和素材来源。  
期刊
【摘要】目前,中国国内的框架理论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研究体系不完善,“框架”概念使用混乱,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种较为清晰的分类方式,以研究范畴为分类标准,将其划分为文本框架、生产架构以及影响架构,并以此分类方法对国内框架理论研究现状作简要分析,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建议。  【关键词】框架;框架分析;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最初来源于社会学和心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新闻传播学领域,受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