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导师制就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普遍应用于高等教育阶段。当前,部分中小学也在尝试实施导师制,本文结合小学教育特点详细论述了导师制在小学实施的必要性,并从导师的选择、效度、考评三个方面对导师制在小學的实施作了一定的实践性探索。
关键词: 导师制 小学教育 因材施教 教书育人
导师制是目前全世界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导师制以牛津、剑桥大学最为著名,引入我国后,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培养研究生的传统做法,导师泛指在高等学校或研究部门中指导学生学习、进修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师,特指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完成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的教授或副教授。近年来,导师制不断被尝试性地应用于学校教育的其他阶段,如一些高等学校已经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实行导师制,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据调查,部分小学也开始尝试实施导师制。那么,导师制适合在小学实施吗?
一、何谓导师制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起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新生入学后,学院当局会给每名新生指定一位导师,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每一位导师在一段时间内带6—12名学生,学生每周一次到导师那里接受辅导。辅导方式自由活泼,一般为学生汇报,导师评议,师生讨论,导师指点。导师要协助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如何取得进步,给学生布置作业和论文,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加拿大学者利考克教授两次访问牛津后感慨:“牛津给了学生某种东西,一种生活和一种思想方式……学生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从导师那里——或者不如说同导师一起学到的。”[1]可见,导师制就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2]
二、小学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
导师制本来是大学或科研机构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适合小学么?
(一)导师制能弥补班主任制的局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这里的“人”当然也包括教师,教师自身的健康与发展已经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一般都是实行班主任制,班主任对班级全体学生负责,要及时处理班级事务,也要把学生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肩负的职责重大,工作压力也较一般教师大很多。从人本主义角度看,班主任制不利于班主任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而且,班主任因为管理学生占去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也限制了其专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再者,班主任制也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教学和管理的成效。据调查,通常情况下,一个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上花费的时间要远远大于他在教学上花费的时间,这必将影响其专业发展。一个教师如果上不好课,势必降低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长期下去,教师威信全无,又何谈管理学生呢?
针对班主任制表现出来的诸多局限性,施行导师制不失为一种好的弥补措施。第一,导师制下,管理教育学生不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每个导师都要负责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从而缓解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班主任就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个人发展空间。第二,因为导师和学生交流距离的拉近和交流方式的亲近,导师能更深入地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加强对学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必然会使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情感关系,有利于导师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提高管理的成效。费巩先生反思他在牛津求学的经历时就认为:“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共处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子弟,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暂,而缔交辄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2]当然,导师制绝不能代替班主任制,导师制与班主任制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导师可以微观把握,班主任则需全局驾驭。
(二)导师制能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小学生要面对各种变化和挑战,从身心发展来看,小学生心理生理发育还不健全,思想不稳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明确,缺乏自学和自我管理意识。从学业特点来看。小学课程知识开始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向抽象的、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转变,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了。如果学校能在这个时期给予学生一定的个性化指导,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导师制辅导对象相对减少,辅导方式相对灵活,导师有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差异,更容易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缺点、个性潜能和心理问题等,从而更容易开出合理的药方,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学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导师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管理制度,营造了一个合作、开放、主动和互动式的教育教学环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3]有的小学生认为,导师制可以实现个体辅导,听不懂时可以及时提问,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效。心理有压力时,也可以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得到及时释放。这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是因材施教的体现,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三、小学实施导师制的实践性
导师制被引入小学是一个创新,已经引入导师制的小学都是在探究摸索阶段,导师制在小学的实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认为,导师制在小学的顺利实施必须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
(一)导师的选择问题
导师是导师制顺利运行的核心人物,导师的选择至关重要。所谓导师的选择就是选谁和怎样选的问题。
1.导师的人员组成
导师的“导”是指思想上的引导、学业上的辅导、心理上的疏导、生活上的指导,导师指导的多样化决定了导师要具备多方面的素养。一般来说,导师要具备广博的生活常识、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心理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还要热爱学生。因此,导师的人选成为实施导师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我认为可以施行全员育人与聘请、培养“专家”型导师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支强大的导师群体。
(1)双师上岗,全员育人。
双师就是教师即导师,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在教书中育人,实现全员育人。教师担任导师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因为每个教师都要上课,都要坐班,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次数多,这就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师担任导师可以解决“教书”“育人”两张皮现象,也可以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但是施行全员育人,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导师与班主任的协调问题。班主任要大力配合,及时与导师沟通,向导师提供学生信息。导师也要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帮助班主任解决教学管理中碰到的问题。导师和班主任要形成教育合力,避免管理的混乱。另一个是教师的思想问题。学校要及时疏通广大教师的思想,端正教师对导师制的正确认识。导师并不是对教师工作的加班加量,教书育人本来就是教育应有的含义,只教书不育人会淡化师生关系,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2)聘请、培养“专家型”导师。
小学生的思想是活跃的,他们生性活泼,但他们同样面临学习的重任,于是不少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及考前抑郁症、心理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都是需要专家的诊治才能见效的。每个学校都会有“问题学生”,而“问题学生”也需要专家进行诊疗。比如对待单亲家庭的问题学生,就需要有心理的、家庭教育的等多方面的教育技术,而这种专业技术不是每一个教师经过简单培训就能掌握的。任命他做“导师”并不等于他就具备了“导师”的本领,有名无实的导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一所学校,应该有几名经过认真培训的“专家型”导师,这些“专家型”导师一般应该由不教课或课时少而且有富余时间的人担任。
2.导师的选择方式
导师的选择应该坚持双向选择、自愿结合的原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校园网刊登教师提供的个人履历、特长、爱好等基本信息,学生根据这些信息,结合个人特点选择导师。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师生比限定学生选择导师的最大数量。同时,导师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学生,当一个导师被选择的人数过多时,导师有权进行筛选,但是筛选也应把握一定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存在的问题相对更多一些,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由差到好依次选择。一个导师所指导学生的数量不能超过10人,否则就会因人数过多降低辅导效果。当然,导师所带学生越少越好,但从目前的师资配备来看是不允许的。
(二)导师的效度问题
导师制有利于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但不能给教师增加任务,也不能给教师增加压力,这就牵扯到一个效度问题。应该怎样提高导师制运行的效度呢?我认为,应该大力扩展导师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导师应该打破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单一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多渠道多方式与学生交流,比如周记、家访、QQ、博客、电子邮件等形式都不失为一种好的沟通方式。另外,针对专家型导师,学校也可以设立导师工作热线、导师工作日、导师信箱等交流沟通方式,使专家型导师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三)导师的考评问题
导师工作因其琐碎而难以量化,因此,导师的考评标准较难制定。但是,不论建立什么样的考评机制,都应该本着激励机制原则。我认为,导师的考评应该评价主体多元化,班主任、学生、教师、其他导师、学校领导甚至学生家长都可参与评价。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如查阅导师工作材料、问卷调查、观察、访谈、座谈等。评价内容多样化,不但要评导师的导,还要评学生的学,包括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夏红卫.牛津大学:励志图新卓尔不群[J].知识就是力量,1999,(1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册)[2].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
[3]王金洲.施行“中学导师制”若干问题的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2).
关键词: 导师制 小学教育 因材施教 教书育人
导师制是目前全世界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导师制以牛津、剑桥大学最为著名,引入我国后,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培养研究生的传统做法,导师泛指在高等学校或研究部门中指导学生学习、进修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师,特指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完成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的教授或副教授。近年来,导师制不断被尝试性地应用于学校教育的其他阶段,如一些高等学校已经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实行导师制,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据调查,部分小学也开始尝试实施导师制。那么,导师制适合在小学实施吗?
一、何谓导师制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起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新生入学后,学院当局会给每名新生指定一位导师,导师是学生所选科目的学者,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每一位导师在一段时间内带6—12名学生,学生每周一次到导师那里接受辅导。辅导方式自由活泼,一般为学生汇报,导师评议,师生讨论,导师指点。导师要协助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如何取得进步,给学生布置作业和论文,关心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加拿大学者利考克教授两次访问牛津后感慨:“牛津给了学生某种东西,一种生活和一种思想方式……学生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从导师那里——或者不如说同导师一起学到的。”[1]可见,导师制就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2]
二、小学实施导师制的必要性
导师制本来是大学或科研机构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适合小学么?
(一)导师制能弥补班主任制的局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这里的“人”当然也包括教师,教师自身的健康与发展已经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一般都是实行班主任制,班主任对班级全体学生负责,要及时处理班级事务,也要把学生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肩负的职责重大,工作压力也较一般教师大很多。从人本主义角度看,班主任制不利于班主任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而且,班主任因为管理学生占去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也限制了其专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再者,班主任制也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教学和管理的成效。据调查,通常情况下,一个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上花费的时间要远远大于他在教学上花费的时间,这必将影响其专业发展。一个教师如果上不好课,势必降低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长期下去,教师威信全无,又何谈管理学生呢?
针对班主任制表现出来的诸多局限性,施行导师制不失为一种好的弥补措施。第一,导师制下,管理教育学生不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每个导师都要负责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从而缓解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班主任就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个人发展空间。第二,因为导师和学生交流距离的拉近和交流方式的亲近,导师能更深入地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加强对学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必然会使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情感关系,有利于导师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提高管理的成效。费巩先生反思他在牛津求学的经历时就认为:“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共处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子弟,门人视导师如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暂,而缔交辄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2]当然,导师制绝不能代替班主任制,导师制与班主任制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导师可以微观把握,班主任则需全局驾驭。
(二)导师制能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小学生要面对各种变化和挑战,从身心发展来看,小学生心理生理发育还不健全,思想不稳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明确,缺乏自学和自我管理意识。从学业特点来看。小学课程知识开始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向抽象的、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转变,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了。如果学校能在这个时期给予学生一定的个性化指导,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导师制辅导对象相对减少,辅导方式相对灵活,导师有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差异,更容易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缺点、个性潜能和心理问题等,从而更容易开出合理的药方,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学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导师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管理制度,营造了一个合作、开放、主动和互动式的教育教学环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3]有的小学生认为,导师制可以实现个体辅导,听不懂时可以及时提问,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效。心理有压力时,也可以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得到及时释放。这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是因材施教的体现,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三、小学实施导师制的实践性
导师制被引入小学是一个创新,已经引入导师制的小学都是在探究摸索阶段,导师制在小学的实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认为,导师制在小学的顺利实施必须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
(一)导师的选择问题
导师是导师制顺利运行的核心人物,导师的选择至关重要。所谓导师的选择就是选谁和怎样选的问题。
1.导师的人员组成
导师的“导”是指思想上的引导、学业上的辅导、心理上的疏导、生活上的指导,导师指导的多样化决定了导师要具备多方面的素养。一般来说,导师要具备广博的生活常识、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心理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还要热爱学生。因此,导师的人选成为实施导师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我认为可以施行全员育人与聘请、培养“专家”型导师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支强大的导师群体。
(1)双师上岗,全员育人。
双师就是教师即导师,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在教书中育人,实现全员育人。教师担任导师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因为每个教师都要上课,都要坐班,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次数多,这就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师担任导师可以解决“教书”“育人”两张皮现象,也可以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但是施行全员育人,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导师与班主任的协调问题。班主任要大力配合,及时与导师沟通,向导师提供学生信息。导师也要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帮助班主任解决教学管理中碰到的问题。导师和班主任要形成教育合力,避免管理的混乱。另一个是教师的思想问题。学校要及时疏通广大教师的思想,端正教师对导师制的正确认识。导师并不是对教师工作的加班加量,教书育人本来就是教育应有的含义,只教书不育人会淡化师生关系,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2)聘请、培养“专家型”导师。
小学生的思想是活跃的,他们生性活泼,但他们同样面临学习的重任,于是不少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及考前抑郁症、心理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都是需要专家的诊治才能见效的。每个学校都会有“问题学生”,而“问题学生”也需要专家进行诊疗。比如对待单亲家庭的问题学生,就需要有心理的、家庭教育的等多方面的教育技术,而这种专业技术不是每一个教师经过简单培训就能掌握的。任命他做“导师”并不等于他就具备了“导师”的本领,有名无实的导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一所学校,应该有几名经过认真培训的“专家型”导师,这些“专家型”导师一般应该由不教课或课时少而且有富余时间的人担任。
2.导师的选择方式
导师的选择应该坚持双向选择、自愿结合的原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校园网刊登教师提供的个人履历、特长、爱好等基本信息,学生根据这些信息,结合个人特点选择导师。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师生比限定学生选择导师的最大数量。同时,导师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学生,当一个导师被选择的人数过多时,导师有权进行筛选,但是筛选也应把握一定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存在的问题相对更多一些,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由差到好依次选择。一个导师所指导学生的数量不能超过10人,否则就会因人数过多降低辅导效果。当然,导师所带学生越少越好,但从目前的师资配备来看是不允许的。
(二)导师的效度问题
导师制有利于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但不能给教师增加任务,也不能给教师增加压力,这就牵扯到一个效度问题。应该怎样提高导师制运行的效度呢?我认为,应该大力扩展导师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导师应该打破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单一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多渠道多方式与学生交流,比如周记、家访、QQ、博客、电子邮件等形式都不失为一种好的沟通方式。另外,针对专家型导师,学校也可以设立导师工作热线、导师工作日、导师信箱等交流沟通方式,使专家型导师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三)导师的考评问题
导师工作因其琐碎而难以量化,因此,导师的考评标准较难制定。但是,不论建立什么样的考评机制,都应该本着激励机制原则。我认为,导师的考评应该评价主体多元化,班主任、学生、教师、其他导师、学校领导甚至学生家长都可参与评价。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如查阅导师工作材料、问卷调查、观察、访谈、座谈等。评价内容多样化,不但要评导师的导,还要评学生的学,包括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夏红卫.牛津大学:励志图新卓尔不群[J].知识就是力量,1999,(1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册)[2].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
[3]王金洲.施行“中学导师制”若干问题的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