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探讨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zy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是问题儿童,留守儿童当中也有许多积极乐观、品学兼优的学生。真正难以管教且不容忽视的,是那些在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下长大的留守儿童。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在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下长大的留守儿童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了应对这类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留守儿童;教育探讨;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2-0054-07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许多城乡中小学正面临着越来越多难以管教的留守儿童。如何教育、应对这些学生,已经成为许多学校专门研究的课题。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是问题儿童,留守儿童当中也有许多积极乐观、品学兼优的学生。真正难以管教且不容忽视的,是那些在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下长大的留守儿童。
  何为忽视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按照美国发展心理学教授鲍姆林德的家庭教养理论,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严重缺乏对孩子爱的满足和规矩要求的一种教养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养而不教。这类家庭除了向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之外,平时很少关心孩子的成长表现,也不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这些父母平日与孩子沟通交流极少,要求很低,基本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较高的要求和期待,更缺乏对孩子的行为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引。由于长期缺乏家庭教养,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行为规矩意识淡薄,缺乏礼仪,而且没有理想追求,对学校生活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较差,极易受到不良社会团伙的引诱而走向歧途。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缺乏被爱的体验,也不知道什么是愛,所以他们对他人缺乏热情与关心,既不懂得尊重别人,也不会替人着想,甚至有的孩子对自己和别人的生命都表现出极端的不尊重与漠视的态度。可想而知,当这一类留守儿童进入学校的时候,必然会成为最难管教,最让老师和学校头痛的学生。
  【案例1】小怡家境宽裕,因为父母长年在外经商,便由奶奶照顾。但奶奶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且文化水平有限,无力对她进行管教。父母忙于经商也无暇顾及她,除了定期汇款任她支取之外,从不过问她的学习生活状况。因为衣食无忧且无人管束,所以小怡从不爱学习,终日沉迷网络。而且,受网络娱乐影视影响,她喜欢追星和攀比名牌。老师经常找她做思想工作,也多次联系其父母来校协助教育,但是其父母总以工作忙无法抽身为由拒绝。最终,小怡受不良社会青年的影响,经常不按时回校,周末常常夜不归宿,不但欠下许多债务,而且十八岁未到就未婚先孕。她奶奶知道此事后,惊怒交加,并且愧疚攻心,从此一病不起。至此,小怡的父母才幡然醒悟,但是已经悔之晚矣。
  【案例2】小明从五岁起就被寄养在外婆家,父母平日忙于工作,对他关爱不足,外婆和舅舅也只是关心他物质方面的需求,有时候还会碍于情面而不敢对他严加管教,因而导致他养成了放纵任性的性格。上学之后,他无心向学,经常惹是生非,外婆、舅舅等多次被老师请到学校协助教育。进入初中后,小明的叛逆行为越发严重,经常顶撞老师,滋事斗殴。外婆和舅舅等人烦不胜烦,对他彻底失望,从此对他不管不顾。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小明染上了饮酒抽烟、打架飙车等恶习。学校多次联系其父母来校协助教育,但其父母却认为这孩子根本不是读书的料,不必要求过高,只要他不违法犯罪,能顺利毕业即可。某日,小明伙同不良社会青年在国道飙车,发生严重车祸。小明在医院昏迷了几周后才死里逃生,但等待他的除了法律的追究之外,还有残疾导致的一生痛苦。
  【案例3】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小龙小谢两兄弟就被父母留在家乡独立生活。父母迫于生计长年在外务工,除了每月按时给他们汇生活费之外,基本不关心过问他们的生活。自从大哥小龙初二辍学进城打工后,就剩下小谢独自留守家乡。小谢性格孤僻乖张,做事随心所欲,经常在课堂上睡觉或者玩手机,曾多次在课堂上用粗言秽语把女老师气哭。他甚至在校内拉帮结派,充王称霸,滋事斗殴。学校多次对其作出严厉处罚,但是他知道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不能开除他,就经常有恃无恐,屡教不改。节假日期间,他与不良社会青年来往密切,经常到处飙车,时常夜不归宿或在家中聚众吃喝。由于影响恶劣,左邻右舍对其相当厌恶。学校多次要求其父母协助教育,但其父母总以各种借口推脱,对学校反映的问题毫不重视。而且,在被学校多次联系之后,其父母竟然以自己无能为力为理由,把责任全部推卸给学校。初二的时候,小谢因为参与团伙偷车案,被公安机关拘捕。
  以上三个案例的学生虽然来自三个不同的家庭,但是其家庭教养方式都属于忽视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小怡虽然家境宽裕,但是由年迈无力的奶奶隔代教养;小明长期过着无父母关怀的寄养生活;小谢则完全是放养式的独立生活。不管他们来自什么样的家庭,他们的成长都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必要的教导,他们或自暴自弃或乖张叛逆,最终都因被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而走上了歧途。对于个人家庭来说,他们的表现是一种不幸,不仅毁坏了自己的青春前途,也增加了家庭的负担,损害了家庭的幸福和谐。对于学校来说,他们不仅自己无心向学,不服从管教,而且还散播歪风邪气,扰乱甚至破坏教学管理秩序。对于社会来说,他们的表现是一种危害,他们不仅法律意识淡薄,无知无畏、随心所欲,而且还容易受人教唆而违法犯罪。至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家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学生?
  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有大规模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但是受制于他们的工资和福利水平,他们很难支撑全家人在城市的生活。由于户籍限制和计划生育超标等问题,许多农民工子女难以进城上学,而且进城读书的昂贵费用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许多小孩不得不留守家乡成为留守儿童。其次,留守儿童的出现,对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向来注重言传身教,即父母通过言语教导和行动示范来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而留守儿童这种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的情况,使得言传身教这样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变得难以为继。而且,大多数农民工基本都是从事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工作之余,他们基本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再去照顾教育远在家乡的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说“身教”,即便是“言传”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实际上,现在只有少数比较重视孩子教育的农民工才会坚持每周打电话给孩子或者给老师,以了解、督促孩子的学习,而那些不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基本不会这样做。上述三个案例中的家长就是这样,他们只顾忙于自己的工作,对孩子干脆放任不理,尽管学校已经及时多次向他们反映情况并做出了预警,但是他们要么麻痹大意不重视,要么干脆把责任全部推卸给学校。如果他们能够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教育,及时让孩子悬崖勒马,那么,三个孩子绝不至走上歧途。   由此可见,忽视型家庭的出现既有个人家庭的原因,也有社会发展的原因。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再加上父母不重视不负责任的态度行为,便造成了忽视型家庭的出现。而家庭教育的严重缺位,不但使孩子缺失最基本的家庭教养,而且也常常让学校教育处于孤立无援的尴尬地位。例如,虽然老师每周放假前都会再三严厉教育和警告中学生不能无证驾驶机动车辆,但是到周末依然有不少学生无视学校的教育和警告驾车上路,甚至到处飙车。这就是家长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家庭教育缺位所造成的现象之一。
  那么,对于在这种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下长大的留守儿童,我们应该如何去教育应对?
  一、家庭方面
  第一,忽视型家庭的出现,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不负责任。因此,家长要转变以下几种错误的思想观念,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
  (1)要转变“我只要努力工作赚钱,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就可以了,至于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自己努力就行了”的观念。父母可以因为工作忙碌或自身能力有限而不对孩子的学习给予具体的教导,但是必须要定期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提出恰当的期望和要求。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而不至于无所事事。忽视型的家长就是因为对孩子没有什么期望和要求,才导致孩子形成了学习好坏都无所谓的思想,从而更加无心向学。
  (2)要转变“我工作很忙没时间教育孩子,也不会教育孩子,反正已经把孩子送到学校了,那就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了”的观念。家长要明白学校老师当然有一定的教育责任,但是学校老师却不能包办一切。例如,家长必须担负起周末节假日等放假时段对孩子的教育监管责任。如果周末节假日等放假时段孩子无人监管,孩子也不自觉自律,放任自流,很容易受不良行为思想的影响。家长应该主动与老师联系并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并及时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等空闲时间对孩子展开有针对性的督促和教育。即便是平时,家长也应该积极主动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连家长都不支持配合学校的工作,那么不但会让学校陷入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也让孩子变本加厉,更加无法无天。
  (3)要转变“我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料,成绩好坏无所谓,只要他努力了,不学坏就可以了”的错误观念。没有哪个孩子天生注定就是读书的料,关键在于家长的培养和引导。而且,“不学坏就可以了”是一个很模糊,很宽泛的概念。孩子的自控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本来就不够强,如果父母再提出这样无限度的低要求,只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况且,人都有好逸恶劳的本能,孩子一旦失去必要的约束和压力,就会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4)要转变“读书无用论”的观念。有些家长局限于自身的学识水平或者受社会上一些错误认识的影响,以为许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就认为读书无用了。其实,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是因为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正在调整转型,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既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也有我国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适配的历史阶段性问题。他们也没有从我国长期存在高级技能型人才缺口的诸多现实报道中发现机遇,从而引导鼓励自己的孩子抓住这些机会而努力学习。所以,家长只有首先在自己的思想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并自觉抵制错误的思想观念,积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二,忽视型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关心,不重视,可能是因为迫于生存压力,无暇顾及孩子;也可能是因为受制于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便只好听之任之。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非常注重家长的言传身教,即家长主要是通过用言语讲解、传授和自身的行动示范来达到教育子女的目的。但是,这种教育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渗透在家庭日常生活之中,严重依赖父母对子女具体言行的觀察和判断才能作出有效的教育反应。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的现状,导致父母难以对子女的言行表现进行直接的观察和判断,无法作出有效的教育反应。因此,家庭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方法。
  (1)家长要革新获取与孩子相关信息的方法。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长期与留守儿童分隔两地,家长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对孩子的表现不了解,无法展开有效的针对性教育。这就需要家长改变以前那种等到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才被动应对的方式,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向留守在家里的老人或者学校的老师了解孩子的具体表现,然后再利用电话对孩子进行远程教育。这样既不会让孩子有机会对父母虚言辩驳,也能使家长的说教做到有的放矢和具备针对性。现在通信技术发达,家长完全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微信的方式获取孩子的信息。
  (2)家长要革新教育强化和惩罚的手段。教育不是请客吃饭,除了言语上的说教,有时候还需要必要的强化和适当的惩罚。许多留守儿童家长都发现单靠电话说教,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家长们面临的第二个难题是如何保证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谁来监督?在家里,父母可以委托留守长辈依法实施监督和惩罚,有条件的甚至可以通过远程监控视频来监督孩子的学习。
  第三,家庭教育也要加强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家长应该经常如实地向孩子说一说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让孩子切实了解父母的艰辛和付出。
  也许有些家长会觉得这样做有失家长的颜面,而且不应该过早地让孩子去承受这样的苦恼。其实,恰恰相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许多留守儿童(尤其是我省)都没有吃过什么苦,他们的物质生活即使不算优渥,但也不会太差。如果家长不常跟孩子说说工作的艰辛,以及这样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孩子们就会以为这一切都是他们理所当然应得的。穷人的孩子为什么能够早当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很早直面困难!所以,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应该“身教”给孩子一些什么东西?没有比讲述自身的真实经历更有说服力的了!这样做不但可以增进亲子间的相互沟通和感情,而且还能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学会感恩,进而发奋努力。现在有很多留守儿童之所以不愿意读书,尤其是那些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下长大的留守儿童甚至把读书当作一种巨大的负担,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感受到来自父母或家庭的压力。   总之,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长只有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孩子的教育,并与时俱进地革新家庭教育的方法,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责任,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二、学校方面
  学校教育与松散随意的家庭教育相比,学校能够有计划地、系统性地让学生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并且接受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所以,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对于那些在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下长大的留守儿童,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应对呢?个人认为,鉴于忽视型家庭的留守儿童具有长期缺乏家庭教养,行为规范意识淡薄,缺乏礼仪,不懂感恩,没有理想追求,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较差,并且易受不良思想观念影响的特点,学校要从“借力”“严管”和“善教”三方面入手。
  第一,所谓“借力”,是指学校要善于借助家长和社会其他正义力量来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
  (1)学校要积极提供相关信息,借助家长的力量加强对留守儿童在节假日时段的监管工作。当前留守儿童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应属监管缺失或者监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节假日的时候,有许多留守儿童放假在家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表面上这个问题好像与学校无关,但是实际上留守儿童在周末的表现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大。曾经有专家指出“5 2<7”,甚至是“5 2<5”的现象,意思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五天有效的学习之后,经过周末两天,不但没有使前五天所学的知识获得巩固提高,而且还大大退步。原因就在于周末没有了学校老师的督促,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波动很大,如果此时再失去家长的监管,学生的自觉性又很差的话,他们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从而使学校的教育效果大为削弱甚至无效。现在就有这样的现象:尽管老师们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不要无证驾驶机动车,但是一到周末还是有不少学生驾驶摩托车上路,甚至到处飙车。尤其是那些忽视型家庭的留守儿童在节假日里无拘无束、放任自流,最容易受坏人蛊惑或唆使。所以,为了巩固学校的教育效果,防止学生把不良风气带进学校,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在节假日时段的监管工作。
  学校可以建立需要重点关注的留守儿童学生档案,收集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并定期向家长反映,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忽视型家庭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家长迫于生存压力,无暇顾及孩子;也可能是因为家长受制于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如果学校能够及时向家长提供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并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或指导,有利于家长在节假日里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和监管。
  另外,学校也可以设立“爱心”电话,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与家长联系,增进亲子情感交流。忽视型家庭的孩子,一旦能够长期获得父母的关爱和鼓励,会比较容易被转化。
  (2)学校要增強与公安、社区(村委)等有关单位的联系,借助他们的正义力量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管。一方面,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请公安单位的同志来学校演讲、作报告。这样既可以向学生宣传法制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又可以打压某些学生的嚣张气焰,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另一方面,即便是节假日时段,学生虽然已经放假离校,但是学校也可以通过把相关信息提供给公安、社区(村委)等有关单位进行重点监督。这样可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也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留守儿童出现诸如溺水、飙车和被拐骗等安全问题。
  第二,所谓“严管”就是从严管理。在忽视型家庭长大的留守儿童行为规范意识淡薄,缺乏礼仪,自控能力不足,进入学校后若无心向学就会经常违纪,惹是生非。因此,要对他们严加管理。
  (1)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定期整顿仪容仪表。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要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首先就要从整顿他们的仪容仪表开始。仪容仪表看似小事,实质反映一个人内在的精气神。许多忽视型家庭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指导,有的形成了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等不良生活习惯;有的则受网络影视或不良思想的影响,以发型古怪、穿着异类为美;有的甚至受不良社会青年的影响在身上纹身刺青,然后在校内拉帮结派,欺压胆小怕事的学生。这些形象既与中小学生的形象格格不入,又影响班风校风。因此,学校要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定期整顿学生的仪容仪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举止文明,而且还可以纠正、刹住一些歪风邪气,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2)要加强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管理工作。学生携带手机回校弊端极多。很多留守儿童自制力不足,容易沉迷网络或者手机游戏,也可能通过手机阅读散播一些黄色淫秽的内容,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而且,学生携带手机回校,还容易引发盗窃行为。更有甚者,为了给手机充电而铤而走险私接电源,极易引发触电、火灾等灾难性事件。尤其是那些忽视型家庭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无人监管,规矩意识淡薄,常常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单在宿舍内通宵玩手机,有的还公然在课堂上玩。这不仅严重破坏了学校的纪律,而且还可能引发师生冲突。更可怕的是,有的利用手机与校外不良社会人员、甚至是社会帮派相互勾结串联,极易引发欺诈勒索等校园(校外)欺凌事件。所以,学校要大力开展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管理工作,净化校园风气。
  (3)要坚决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打击和整治。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不断曝光,引发舆论广泛关注。2015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全国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细观校园欺凌行为,有个别是由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激发的,但主要是由那些无心向学,纪律松散,法律观念淡薄的学生引发的。在许多乡镇中小学,这些学生大多数都是忽视型家庭的留守儿童。这些学生就像案例3中的小谢那样缺乏监管,规矩意识淡薄,做事随心所欲,在校内充王称霸,滋事斗殴,在校外则与不良社会人员来往密切。学校要坚决打击整治这些学生的嚣张气焰,该处分的就要严肃处分,该交给法律制裁的就要坚决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震慑效果,真正维护学校纪律的严明和营造公平正义的校园氛围。
其他文献
今年欧洲杯因为扩军到24支球队而备受关注,但是扩军带来冗长的赛程和比赛平均质量的降低,让欧洲杯整体上显得波澜不惊,远不如以往精彩。  欧洲大陆最西侧的葡萄牙队夺冠,说明西南欧仍旧是欧洲足坛版图里重要的力量,过去曾经在欧洲杯赛上屡创奇迹的东欧足球越来越边缘化。莫德里奇(右)  惊奇不再 成绩滑坡  本届欧洲杯,将近一半是东欧球队,这在过去的欧洲杯上是很少见的。赛事扩容的最大受益者就是东欧国家,其次才
一位性侵受害者决定夺回自己的名字。她叫香奈儿·米勒,有一半华人血统,一半犹太血统。二0一五年一月十七日,她在酒后无意识的状态下,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内被在校学生布罗克侵犯。从此开始,在长达四年的司法过程中,她都以埃米莉·多伊的化名出现在各種媒体报道和网络讨论之中。埃米莉时而是一个被动无助且面目模糊不清的受害者,时而是酗酒无度、专擅昏厥的“派对动物”;甚至被假想成一个放荡的红发女郎,或是拉丁裔女性。
随着垃圾分类制度的推行,居民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不断提高。但“垃圾围城”现象还是频繁被曝出。在日常生活中,对分类标准的不了解和设施的不完善也阻碍着人们进行垃圾分类。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問卷网,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3%的受访者称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51.3%的受访者觉得注意分类投放垃圾的人变多了,73.1%的受访者称自己了解生活垃圾分类标准。60.7%的受访者期待
鲁迅先生一生曾观看过大量电影,但并非一开始便对电影很感兴趣,据研究,鲁迅第一次看电影是在一九一六年,但之后七八年内看过的电影寥寥无几,直到一九二四年四月,鲁迅时年四十三岁,据说被许广平等学生再次拉着前往看电影,尤其自一九二七年定居上海后,鲁迅开始比较关注电影,还曾亲临《春蚕》拍摄现场参观,自一九三三年至病危,鲁迅看电影的次数明显增加,几乎每周一场。许广平曾说:“如果作为挥霍或浪费的话,鲁迅先生一生
节奏,是世界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良好的运动节奏,能成就运动员优秀的运动成绩;优美的音乐节奏,能成就一部音乐作品被广为流传;而要成就一个既让学生喜欢,又能促进他们发展的课堂,同样离不开良好的教学节奏。  教学节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教学节奏就是在教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调整和处理动与静、言与行、轻与重、缓与急、张与弛等方面的教育行为和教学度量。  一、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在
在送出那记为新英格兰爱国者队锁定胜局,赢得第51届超级碗总冠军的长传前,汤姆·布拉迪站在休斯顿NRG体育馆的赛场上,对队友们说:“去拿回属于我们的胜利!”布拉迪或许回想起了13年前的那个夜晚,新英格兰爱国者在同样一座体育馆,同样一场高比分决赛中获胜并夺冠,送出最后一记致胜长传的布拉迪在赛后被评选为MVP。当时这位四分卫只有26岁,在那之前的3年时间里已赢得了两座超级碗冠军奖杯。一切就像昨日重现,只
一边是连续拖沓的工期,以及帆船等测试赛过程中运动员对比赛场地是否真正符合奥运会举办标准的争议;一边是危如累卵的巴西经济,雷亚尔对美元贬值已经达70%以上,大量外资撤出巴西。加之巴西石油腐败案的影响,民众对巴西总统罗塞夫的支持率降至历史最低,弹劾总统的言论屡屡见诸报端。而所有这些都没有挡住巴西筹办奥运会的步伐,更是没有挡住巴西民众对奥运会的热情。在10月20日里约奥运会开放对巴西居民的第三次售票中,
大石桥市建一镇厢房村是一个距市区50多公里远的东部偏僻山村。全村有350户、1600口人,总面积2.5万亩,其中耕地1500亩,果树2500亩。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10500元。厢房村从1997年开始发展寒富苹果生产,目前全村栽植寒富苹果树达8万多株,人均达到50株;年产寒富苹果150多万公斤,产值达700多万元。全村有156户是寒富苹果生产专业户,专业户果业年平均收入达到4.5萬元,是一个典型
《解忧集》是当代文化名人从酒这一特定的文化视角,对自己生命体验和情感经历所作的一次发酵和酿造。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是在借酒谈人生、说文化、论哲理、话历史、抒性情。集中不少文章不仅在笔墨上富有挥洒自如、纵横淋漓的“醉意”,更在内容上洋溢出醉人的意味和盎然的情趣。  如陈白尘的《“何以解忧”》写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磨难中酒给人的安慰,写出了人在辛酸悲凉中品出的酒之甘甜和温暖,令人生发“一身天地窄,只
《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项籍传》记载,秦末汉初居鄛人范增游说项梁的时候,引用楚南公说的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个“三户”,古代的注疏家解释不一,有说是三户人家,有说是昭屈景三大姓,也有说是地名。这里且不去说它。  “楚南公”是何许人也?《史记集解》引用文颖的解释,说是“南方老人也”,服虔注《汉书》也说是“南方之老人也”。把南解作南方,未免望文生义。清代的齐召南说“南公自是姓南”,可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