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lo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知识、能力、觉悟三个方面的任务。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其中知识的掌握是基础,觉悟的提高是根本目的,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和中间环节。现就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政治课教学中,我认为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辨别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 自学能力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培养学生能看报、看文件并掌握其精神实质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能阅读通俗读物和某些经典著作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打开知识保库的钥匙和本领。在政治课教学中,我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组织课外、校外活动,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方法很多,我主要是采取以下两种:一种是课前预习性阅读;另一种是边教学边阅读。
  预习性阅读,是在一节课教学前,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教材。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有计划、有目的的列出阅读提纲,学生根据阅读提纲自学教材。学生在阅读中,边看教材边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将难点记录下来。学生带着问题听课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阅读提纲中的问题解决了,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也就掌握了。预习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有利于教师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学生在预习中能弄懂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少讲或不讲,这样可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课堂上边教学边阅读这种教学方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边看教材边思考,并在教材上划出重点,写好体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学生阅读的次数不宜太多,要把阅读和讲解、讨论、练习适当地结合起来,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关键之处,学生的阅读议论、练习要集中在教材的重点上,这样既能让学生积极思维,又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是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培养特殊能力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的措施。例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专题讨论会、时事报告会等,学生要看书、读报、听新闻、查资料、调查等准备工作,在各项准备活动中,学生既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也培养了自学能力。
  二、 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指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对于政治课来说,就是在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各种复杂的事物,并抓住其本质,正确地认识事物。学生学习间接知识一般也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通过观察获得的大量感性材料,为进一步思维打下基础,进而掌握规律性的知识。观察能力的特点,主要是对现象有效地感知。在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多接触实际,使之尽可能运用感官,这是培养观察能力的基本条件和主要是途径。
  三、 辨别能力的培养
  辨别能力是指能够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对各种事物、现象进行比较鉴别,分清是非,辩明真伪的能力。在政治课教学中,我是运用比较的方法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的。人们认识事物 把握事物的属性,特征和相互关系都是通过比较来进行的,只有通过学习比较、区别事物间的异同点,才能识别事物。如讲解矛盾这一概念时,要与我们平时写文章、讲话时要求的“不要自相矛盾”的“矛盾”相比较;自相矛盾是逻辑上的矛盾,即违背形式逻辑的矛盾律造成的思想混乱和错误。而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关系。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通过比较,使学生认清哲学上的客观矛盾与荒谬的逻辑矛盾不是一码事,绝不能混同两者的界限。政治课教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的非常相似,有的内容密切相关,有的表述比较近似,有的用词与自然科学发展中的完全一样,有的仅一字之差,学生在学习当中,极易混淆,难以掌握。只有运用比较的方法,逐步提高辨别能力,学生才能正确地认识它们和掌握它们。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区分事物,辩明是非、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四、 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谓思维能力,是就思想过程而言的,是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动脑筋想问题,是关于运用所学知识,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其规律的能力。思想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运用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抽象是人脑把各种事物或现象间共同的本质属性提取出来,并同非本质属性分离开来的过程。概括是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属性联合起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在比较、分析、和综合基础上,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如不培养抽象和概括能力,学生的认识就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总之,政治课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反复进行来实现的。学生能力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是时代的要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其他文献
为了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也为了终生发展,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明确学习历史的意义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
期刊
关键词:求导 构造函数 单调性 极值 最值 分类讨论 图象
期刊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
期刊
阅读能力包括认识、理解、评价和活用四个方面。与这四种能力相对应的阅读层次是:认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能力和阅读层次中,国内外的教育名家,都十分重视理解性阅读的训练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为阅读教学作出了很大贡献。但这些经验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即只重视了“非此即彼”的确定性理解,而忽视了“亦此亦彼”的模糊性理解。在语文教材中,往往是确定性和多义性相生,精
期刊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对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名学科教师都很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问题。我在一年多的历史教学实践中,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探索,逐步形成、掌握了一些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本文就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意味着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还意味着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
期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该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从生活中总结出经验与感悟,这样才能写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与个性特征,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抒发一个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让学生对作文保持兴趣,教师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期刊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全身反应法,是美国教育家 Asher(1972)最早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教学方法。它吸取了心理学中“记忆痕迹”理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记忆联系越是经常和强烈,该记忆的联想和回忆越是容易。 TPR是结合语言内容而作出的人体各个器官相结合的全身活动,她可以培养全身器官的协调能力,手脚、视
期刊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在这种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小学数学教改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数学课堂要想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乐园,我们一线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改意识,还要不断创新教改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是教学改革的最主要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在不断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进行不断的探索、尝试和实验。  第一部分:培养阅
期刊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也是一名小学教师,我有一段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曲折经历。  一、案例介绍  女儿,7岁半,上小学一年级。由于我和丈夫工作忙,就让孩子住在她姥姥家,一周接送一次。结果,发生过这样几件出乎我意料的事。  记录一:孩子在幼儿园期间,曾经往家里拿过几次玩具。  记录二 :孩子上小学后,我偶然发现她的书包里有不是她的小文具和小玩具。经询问,孩子说是哥哥、姐姐给的,或是小朋友给的,或是她捡到的。
期刊
人生有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数学也是这样包罗万象。除了课本安排的内容外,还有更为广阔的天地。作为传统重点学科的数学。其教学目的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启迪人的智慧。而知识与智力并不是完全成正比的。从启迪智慧这个角度来看,书本内与书本外的数学知识各具特色。而且在某些方面,课外的数学别具风味。  我所指的数学甜品就是指课外蕴含深邃数学智慧的内容。这些内容的突出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数学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