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保障的措施

来源 :大陆桥视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tdi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在建筑领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特别是道桥建设。道路桥梁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尽管如此,但是现阶段的道桥施工技术还仍未完全达到保障建筑品质的要求,因此还需要不断的强化与完善。
  【关键词】施工技术;混凝土;道路与桥梁施工;保障措施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我国的道桥建设也随之发展起来,道桥建设数目的增多以及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道桥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但是,这也就意味着对于道桥建设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建设质量也越来越高。此篇文章作者结合了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来对道桥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进行简要的概述与分析,以便于可以更好的为施工质量提供有利的保障。
  1.混凝土在道桥施工中的作用
  道桥施工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材料就是混凝土,它在道桥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所以,对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一定要谨慎严格,因为如果采用了质量不达标的混凝土或不合理的选材,就很容易造成项目建设发生问题,导致道桥路面发生裂缝或损坏的现象。若损坏程度较大时,就会很容易为工程的质量带来影响,从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到社会和经济利益。目前建设过程中,我们通常都会选用材质较高,密度较高和强度较大的混凝土来作为施工建材,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不受影响,最大化的保障人们的安全。
  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带动下,道桥的建设也越发广泛。因此,对于道桥施工建设中最为主要的材料混凝土的品质要求也会逐渐的提高,这也就使得一些自身质量较大的混凝土不能够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所以,为了可以更高层次的提升道桥的施工质量,就需要改善以往混凝土质量大的特点,转向轻质量、负载大、强耐性的方向发展。相对与高强度、新型的混凝土来说则正好符合其发展的要求,它可以同时具备轻质量、高强度和抗压能力强的特点,也正因如此,所以可以有效的缓解和处理以往道桥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更深层的提升道桥间的跨度。总而言之,作为新型的高强度的混凝土,在以后道桥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也会独占鳌头,发挥重要的作用。它的具体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减轻自身质量的同时也会使整个桥梁的称重量得到缩减,以便于达到增桥桥梁跨度的目的。2)增强了桥梁的耐久力,避免因经常性的维护与检修而增加投入的费用,使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大的提升。3)用高强度的混凝土作为施工的基础,可以最大化的增强道桥的承重力和减振力。4)可以适当的缩减道桥的高度,增强桥梁的承载力。
  2.道桥间过渡段的施工技术要点
  现阶段道桥建设中出现的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道桥间的过渡段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究,主要原因如下。
  2.1原因的分析
  2.1.1桥梁的路基问题。一般情况下,桥梁的地基会因为地理位置和土质受到影响,部分桥梁在建设过程中会忽视地基的土质,造成土质存在缺陷,导致桥梁地基出现问题。有些土地的土质含水量较丰富,在各个土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缝隙,抗压能力较弱,承载力较低。因此,在行车时就会使地基遭受压力,当承载力难以支撑车辆行驶重力时,就会发生沉降现象。
  2.1.2台背的填料问题。在进行台背填料选择时一定要严格谨慎,要选择一些透水性比较强的材料作为填料。但是,现阶段的透水性较强的材料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透水的孔隙较为稀疏,这样在进行施工压实的环节中,对其压实的程度难以很好的掌握,为施工带来困扰。如果在压实度不够坚实的情况下,车辆行车对其的压力和路基对其的负载都会引起地基变形。另外,如果填料自身发生了凝固、压缩和次固的现象时也极易造成地基下沉的现象。
  2.1.3道桥施工设计不够合理。在道桥施工的初期,应该对其施工要点、施工方向、施工技术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否则就会造成施工时因各种原因而导致钻探深度不足或钻探布控的数量较少等情况。这样不仅不利于软地基的探查与发现,而且即便在得知存在软地基的情况下也不能够对其范围和深度进行有效的探查,从而在进行软地基的处理问题上会因为对软地基的不了解而发生差错或出现纰漏。
  2.1.4施工技术不合理。通常情况下,在施工之前对其施工的工序及技术要进行适当的梳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流程不规范而影响施工的质量。但现阶段的施工中却因此种原因影响到施工质量的问题有很多,主要是因为各个施工段的填土分布不均匀,有些路段填土较多,而有些则填土较少,忽略了对施工面积的控制,这样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扰。此外,还有一部分施工单位往往为了缩减施工周期,而忽视对道桥路基质量的监管和对台背填料铺设质量的监管,使地基中多余的水分得不到有效的外排,从而为道桥质量带来隐患。
  2.2防范沉降的施工注意事项
  2.2.1填料的选择。
  对于道桥间过渡段要适当的增强其填料的强度。在进行道桥路段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施工区的填料进行严格谨慎的选择,尽量的选取强度大的材料。其次,要对不同的土地质地进行对比与检验,并将对比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探究,对不同土地质地的指标进行了解并汇总,以便于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选取出最为恰当的填料材料,保证过渡段的施工质量。
  2.2.2土工格栅的运用。
  土工格栅来是建筑材料的一种,因其有着独特的工程性能,所以它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土体的变形情况进行相应的制约,还可以有效的管控路基的位移方向,以增强路基的稳定性和抗压性。此外,其还可以缩减路基的变形程度,增加路基中填土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道桥间的高度,增强承载力,减少沉降现象的发生。
  2.2.3合理的管控过渡段。
  在道桥整体的建筑结构中,过渡段属于刚性较强的结构,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发生沉降现象。相对于路基来说则正好反之,路基在桥梁结构中属于软性结构,比较容易发生沉降,这样在刚性与软性相结合的地方就会极易出现沉降问题。因此,就需要对软地基进行相应的处理,按照每段过渡段强度的不同对软土地基的强度进行控制,以便于增强整体过渡段的承载力和抗压力。
  3.结束语
  此篇文章对增强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技术保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在施工中注意的要点进行了总结与叙述。了解了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施工的规范流程、强度混凝土材料的选择,还应该合理的控制过渡段的强度和填料的挑选,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施工技术,全面的掌控施工质量,从而在保证道桥施工质量的同时获得最大化的收益,进而也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维真. 加强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J]. 民营科技,2015,12:134.
  [2]王旭东. 浅析道路桥梁安全施工技术要点与管理措施[J]. 北方交通,2016,01:36-37+42.
  [3]陈丽芳. 分析如何加强道路桥梁建设施工技术管理[J]. 低碳世界,2016,04:182-183.
  [4]戴智强.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保障措施强化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1:100-101.
  [5]郭旺. 加强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研究[J]. 山西建筑,2014,10:234-23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42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后心电图的改变。方法:42例VSD患者在X线透视、经胸超声的监测下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对所有患者封堵术术前、术
目的探讨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患者,原发病为直肠癌9例,骶前肿瘤2例,右盆腔化学感受器瘤1例。出血时可用纱布填塞压迫止血。结果本
养老金长期投资的“锚”,就是战略资产配置,代表投资者愿意承担的风险水平。  养老金投资的“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养老金投资的安全性和效益。本文主要从“锚”的含义、“锚”的作用、“锚”的确定和“锚”的运用4个方面对养老金长期投资进行解读。  “锚”的含义  长期投资的锚中的“锚”是指以养老金为代表的长期资金在进行长期投资时所承受的风险水平。  运营长期资金面临的主要矛盾  收益和风险是资产的两个维度
期刊
听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从认知策略的理论出发,在分析了听力理解的认知心理后,探讨了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呼吁外语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加强认
1996年8月南方电力职大毕业分到小龙潭发电厂档案室,从此开始了我的兰台生涯,一转眼,在档案工作岗位19年,19年来参加了企业档案管理晋升“档案管理国家二级”、负责云南省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麻疹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治疗的麻疹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
期刊
针对影响电子采购的各种因素,找到解决的方法,对企业电子采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控制采购成本的新途经,最终以低成本获取高效益.在企业运行中,采购管理的发展及控制,是
6月29日-7月3日,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展现了山西近年来文化产业方面的成果.虽然这只是一个缩影,但各方投资者、观众,已能在文博会上直观地了解“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群体人数迅速增长,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但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却处在社会的边缘,未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这其中的原因是
关于养老金入市,目前仍存在养老金入市比例高不高、哪部分资金入市、如何严密监管防范风险、养老金融产业法律规范四大问题需要厘清。  近两年,养老金入市的传闻频繁出现,却始终缺乏实质性举措,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尽管如此,养老金入市是一个系统工程,最终要解决的是百姓“老有所养”的问题。因此,养老金入市及其相关的运作还有一些亟待明确的问题。  问题一,30%比例高不高  养老金改革一直以来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