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海行动》的特效化妆,我们和好莱坞的差距有多大?

来源 :电影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ba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姆·维萨尼


  在说《红海行动》之前要先谈一下汤姆·维萨尼,因为说到特效化妆是无法绕过他的。汤姆·维萨尼是丧尸片鼻祖乔治·罗梅罗的御用特效化妆师。乔治·罗梅罗导演的《活死人之夜》是影史第一部活死人丧尸片,为后世丧尸片打下基础——死去的人变成专吃生肉的丧失,昼伏夜出,行动缓慢,倾巢出动,被咬到的人也会变成丧尸,只能用子弹或钝器刺穿头部才能消灭它们。
  汤姆·萨维尼是注明的模型特效师、特效化妆师,他最早被罗梅罗发掘并成为罗梅罗丧尸片时代的御用特效化妆师,还在1990年翻拍了《活死人之夜》,同时也是《杀出个黎明》、《刑房》、《弯刀》等电影的特效化妆师。

  战场上各种残肢断臂,基本都是用硅胶加血浆组成,而夏楠助手被处决那场戏,原来是做了一个假人头,电影中完全看不出来,太逼真了。
  这些真实到发指的血腥镜头,让《红海行动》在香港上映时直接被划定为三级片,规定只有成年人才准予观看。
  对于马修·史密斯来说,这并不是第一次操刀战争片,此前就和斯皮尔伯格合作过《兄弟连》,其中就有很多战争带来的伤痛,血浆、断肢比比皆是。
  他更拿手的作品,是《僵尸世界大战》,里面僵尸潮用上高墙的镜头现在回想起来还会打个冷颤。
  电影中丧失的镜头,随便截个屏,会发现特效化妆都做的很逼真、很细致。
  说起来,中国电影和好莱坞在电影工业上的差距,除了一直以来所说的电脑特效,其实特效化妆也占了很大一部分。这是一个需要匠心的手艺活。
  新西兰最大的特效公司维塔工作室,其实最早就是靠特效化妆起步的。电脑特效能彻底取代特效化妆吗?我觉得不能,毕竟特效化妆能无限接近真实,而电脑特效终归还是有数码味儿,离真实还有一段距离。
  特别是对于《红海行动》这样的战争题材,“真实感”是导演追求的终极效果,试想一下,如果电影没有这么高超的特效化妆,没有马修·史密斯的支持,没有了被轰掉半边脸的张天德、大把车内的那些镜头,你会觉得电影有现在看到的如此震撼吗?   那样的话,也就不会有这么好的口碑、这么高的票房了。所以说,没有这些震撼场面的支持,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红海行动》会是票房很惨淡的一部,不但没机会逆袭,恐怕最多也就卖到现在票房的一半吧!

瑞奇·贝克


  几年前,传奇特效化妆师瑞奇·贝克的工作室歇业了,他不但关闭了自己的工作室,还拍卖了400多件广为人知的著名道具。贝克的职业生涯,与二十世纪诞生的一系列最为经典的特效画面交织在一起,相关作品包括《驱魔人》、《星球大战》、迈克尔·杰克逊的《颤栗》音乐录影带,以及《黑衣人》等等。35年来,在那个CGI特效尚未主宰影坛的年代里,他创作的经典戏服、妆容和道具代表了电影特效的最高水平。那次的拍卖对于影坛来说也是百味杂陈,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 即使谈不上是现场特效的灭亡,至少瑞奇·贝克的作品主宰银幕的时代也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瑞奇·贝克的工作室面积6000平方英尺,很适合为《圣诞怪杰》或者《人猿星球》制作特效,但却不适合用来给演员做个假鼻子。他介绍说,有一次他雇了个人为某影片做些特效牙齿,一整个夏天都待在这6000平方英尺的工作室内独自工作。结果我得到的报酬还不够付空调费呢。生意就这样在一点点改变,我们再也接不到大活儿了。年轻的时候,我开始接触到一些業内人士,那时我常碰到一些满腹牢骚、脾气差劲的老行家,我就纳闷:你为什么要这样?你可是身处一个棒呆了的产业,在做一些了不起的工作啊。我可不想变成他们那样。
  实际上,当CGI特效盛行起来之后,特效化妆师就已经被很多电影人视作老古董了,瑞奇·贝克一直希望CGI与特效化妆之间可以有更紧密的合作。瑞奇·贝克说,“我从80年代末期就开始在电脑上做设计了 ——大概是89年开始的吧,因为我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预感。我一直有在制作电脑模型,也用它设计各种各样的东西,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我喜欢制作虚拟模型、数码画面,也不介意使用些电脑合成元素。但我不认为电脑特效是剂万能药。完全靠电脑制作出来的东西,总归会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

  让一个优秀的演员坐在椅子上给他化妆,他就能目睹镜子里自己的容颜逐渐发生改变。这样一来,他在现场表演时就会对自己的外形及布景有个清楚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演员发挥出的演技水准,绝非动作捕捉模式下的表演所能企及的。

连凯


  出演了20多部电影、十几部连续剧的连凯,算不上一线明星,但绝对可以在观众中混个脸熟,《赤裸特工》《新警察故事》《枪王之王》当中都能看到连凯的身影。但事实上,演员这项事业是他误打误撞被台湾地区著名导演朱延平发掘出来的,在此之前,他是好莱坞排得上号的特效化妆师。
  连凯天生对美术感兴趣,在加州大学完成了美术学业后,他被《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中高超的特效化妆所吸引,选择进入电影行业。“家里希望我能做一份实际的工作,再加上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所以就想把美术跟电影结合起来,做了特效化妆师。”
  在好莱坞打拼多年的连凯说:“其实好莱坞很早就有特效化妆了,有些黑白片里就有,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的钟楼怪人。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特效化妆,则是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后开始繁荣。《星球大战》等系列电影带火了一系列高科技特效化妆的风潮。”他说,这一时期好莱坞诞生了不少专业的特效化妆学校,毕业的学生也不少,如今在好莱坞都是特效化妆的中流砥柱。而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则没有专门的部门来做特效化妆这一块,很多时候都是交给化妆师来做。一些小的如刀伤等特效,化妆师是可以处理的,但更多的特效化妆,比如假肢、仿真动物、机械人这一类的特效,需要专门的部门来处理。“特效化妆事实上不应属于化妆部门,而应该属于特效部门。特效化妆其实就是CG的另外一种模式,是可以摸得到的CG。”
  连凯说自己做出的假人可以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你做解剖都可以,里面都是全的。”连凯说,在美国拍电影,别说伤害演员,就连动物也不许伤害。他举例说,两个人骑马撞在一起,不能用真马,得做两个马的模型。再比如镜头里杀一只鸡,你不能去真的杀鸡,还是得做模型。他感慨地说:“如果是在香港拍,不可能花钱去做一只假的鸡,一只活鸡才多少钱?电影没有那个预算。”
  几年前,连凯为陈子聪接下了彭浩翔的电影《维多利亚一号》,担任特效化妆师。因为这部戏的女主角和投资人正是陈子聪的太太何超仪。在《维多利亚一号》里面,前后死了11个人,每一个人的死法都不相同,可谓近年来港产电影特效化妆的集大成之作。据说这部戏还拍摄了电影纪录片,其中关于特效化妆的花絮记录,可以当做特效化妆的教学片。连凯也向成都商报记者解密了不少特技的制作过程,至于材料、价格,他不愿意透露更多,属于专业机密。
  比如一个保安遇害的场景,短短几个镜头却需要更换三次皮肤:第一是正常情况下的脖子;第二是有勒痕的脖子;第三是喷血的脖子。每个妆要上两小时,一个镜头的准备工作需要花6小时。
  还有一幕是眼珠掉在地上。连凯说,其实眼珠是不可能这样咕噜噜滚在地上的,因为眼珠和肌肉还有神经是连在一起的。但为了戏剧效果,还是用硅胶和特殊材料的混合物做了一个夸张的假眼珠。拍一个男人头部被重击而死,就需要专门做一个假头。而更精妙的假肢,里面还装有机械装置,以便脚趾可以活动。
  电影中有一幕孕妇羊水破了的场景,在香港上映时被剪掉,那个羊水也是经过很多次实验后,用水和血混合调配出来的,颜色和质感都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   假怪兽、科幻生物……全靠电脑特效可不行
  在那之后,连凯与合伙人创办的工作室“希娜魔夫”在北京798附近“环铁艺术区”开张,公司的技术总监个个经验丰富,曾参与制作了诸多的好莱坞特效大片。
  连凯介绍说,现代的特效化妆范围极广,包括老年妆,怪兽妆,假伤疤,各类枪伤,刀伤,烧伤,各类科幻生物,机器人,遥控人偶,高仿真假人与尸体,可运动的假动物和假怪兽。
  干特效化妆这一行,最重要的是什么?连凯说,是要不断创新。“进入任何剧组,做任何特效,没有一个是现成的,都需要新的设计。每一个镜头用到的特效都要按照导演的要求来完成效果,比如同样都是喷血,要看人物的姿势,受伤的情况,镜头的位置,才能判断管子怎么藏,用什么材料,往什么地方喷,喷的压力需要多大。”
  连凯说,在好莱坞,有特效导演这个专门的职位,他应该既懂电脑,又熟悉特效化妆。“中国内地的情况比较特殊,以前好莱坞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特效化妆发展的黄金期,内地的电影并没有过多接触到这一块,后来内地越来越多的电影需要遇到特技,但好莱坞已经开始用电脑了,所以内地也就跟着用电脑,基本上错过了实体特效的那个过程。”

  但连凯认为,电脑始终不能完全代替实体特效。正确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实体特效与电脑特效的結合,才能达到一种视觉效果上的极致,没有实体特效技术做基础,完全靠电脑特效实现,是不现实的。
  国内实体影视特效技术,与好莱坞相差几十年
  中国第一个塑型工作室产生于长春电影制片厂,特效化妆界泰斗王希钟(代表作《西游记》)后来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也建起了塑型工作室。但现在几乎所有塑型工作室全部倒闭。王希钟、刘秉魁等老一辈化妆泰斗均年事已高,中国特效化妆后继乏人。鉴于此,刘秉魁今年8月收下了关门弟子,35岁的王乃鹏。
  王乃鹏介绍说,目前全国能够从事特效化妆的不超过二十人。而在好莱坞,做特效化妆的大约有400人。“现在国外的影视特效团队已经纷纷进入中国了,冯小刚在用韩国团队,张艺谋在用美国团队,张纪中也在引入好莱坞团队,甚至泰国的特效发展也异军突起,中国的实体特效技术却后继无人。”
  与连凯团队一样,王乃鹏也意识到这个行业的后继乏人,年轻人需要更多机会。“国内实体影视特效技术与好莱坞相差几十年,包括技法、材料、工艺等。我们国家很多人想了解这套流程,但国外并不输入,尤其是材料部分,一直是保密的。”
其他文献
(接上期)  电影广告市场的分析  电影媒介负载的信息,通过口口相传,不断强化升级,不断延伸扩展,形成一种笼罩在受众周围的文化,长久地发生作用。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和服务购买意愿的产生是一种心理活动,电影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促使购买意愿潜移默化地产生。其中在电影片中以情节道具形式出现的广告,更是一种体验营销,让消费者产生身在其中并且难以忘怀的体验。剧情将剧中人物及其使用的物品和服务的某种情趣与体验赋予消
Glenn Kiser:这个项目是如何找到你,以及这些在他触发进行拍摄前,和导演演员兼共同编剧John Krasinski的交流吗?  Erik Aadahl:我们接到了制片人之一,Andew Form,的一个电话。我们以前合作过。Ethan和我读了剧本,然后被声音融入到剧本里的程度所惊呆了。声音居然是主角。我们在读完之后马上聊了起来,就觉得“这是个梦”。很快,我们见到了Andew和他的制片同事,
在改编小说《乡村教师》的过程中有跟刘慈欣聊过吗?  宁浩:有。我看了刘慈欣所有的作品。我觉得刘慈欣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作者,他有很多的色彩和倾向。他既有古典浪漫主义,有英雄情怀,也有黑色的部分,有荒诞的部分。所以他的作品呈现出很多样的感受,我希望能找到我跟他契合的部分。  我发现《乡村教师》这个作品中荒诞性的部分是重合的,我就保留了这部分的荒诞。从荒诞的角度继续深入再创作。大概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也跟
看完原著,我对电影版《头号玩家》,稍微有些担心。因为从小说到电影,不同的载体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很多在原著中浓墨重彩描绘的章节,因为电影呈现的特殊性,可能要大大简化。毕竟,电影只有两个小时左右,无法呈现太多的设定。  比如说,按照原著的设定,“绿洲”是个大得超乎想象的虚拟现实系统,共有27个空域(Section),每个空域又有千百个不同的星球,每颗星球基本上都是一个超巨型的流行文化主题设定,取材自七
《激战》是什么类型的故事?为什么拍拳击?  林超贤:《激战》对我来说,是我跟张家辉经过《证人》、《线人》之后很不一样的戏。之前我觉得我跟家辉的戏就像一种很苦的巧克力,但是现在我们从很苦的到了另外一种,也可能是巧克力,但甜的味道多了,那种希望那种光明的感觉多了一点,生活的味道也更浓了、对我来说,MMA不是一部动作片,它是一部温情、喜感、希望的励志的电影。  其实整个戏,我为什么要讲拳击呢? 我是觉得
回到汕州街头,三兄弟没有了二十年前的矫健身手。崔铁军、徐国柱、潘江海以叠罗汉的方式才把一个年轻歹徒制服,扑倒在地的抓捕过程虽不复年轻时的英武,身体和行为却传递出一个信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或许是老警察的魅力所在。  电视剧《三叉戟》是荧屏上为数不多的“中年警察故事”。该剧由马珂制片,刘海波执导,沈嵘、原著作者吕铮联合编剧。故事以退居二线的三位老警察“大背头”崔铁军(陈建斌 饰)、“大棍子”徐国
3年30家影院  优珑影业2012年6月份成立,第一年建设了两家影院,影院经营状况非常好,于是2013年建了8家影院,2014年建了18家。用了3年的时间拓展了近30家影院。目前马上开业的有30家,还有一批在建、一批签约的,总的体量有几十家。  优珑影业副董事长张淑香介绍说,优珑影业是第一家提出社区化影院概念的,也是首家从非标性建筑完成影院建设的公司。这种做法源自对影院的定义和区分,她将万达、嘉禾
Alex在参加电影节时终于有机会和观众们一起看自己无保护徒手攀岩的过程,他的手心也不断冒冷汗。“哇,真的挺吓人的。”Alex说,“其实看人Free solo比实际去爬要难多了。”在长达两年左右的拍摄过程中,Alex从来没有浏览过任何关于自己的素材。现在的他看到观众们在电影院里吓得直捂眼睛,整个人高兴坏了!  对于我等凡人,不使用任何保护措施攀登约1000多米高的酋长峰(El Capitan)不会出
2012年12月11-13日,CineAsia 2012亚洲电影博览会在香港会展中心如期举行。在香港这个亚洲电影工业重镇,CineAsia越来越像是一场盛大的电影行业沙龙,吸引了从制片商、发行商、设备供应商到院线整条产业链的专业人士的参与其中。先是站在最前沿的制作方将最新的电影故事铺陈在我们面前,用《霍比特人》、《希区柯克》、《林肯》等巨制震撼视听、触动内心。顺着这些作品,将会进一步探寻拍摄、制作
对白往往都是整个声效后期制作最先开始的环节,最直接的原因是需要尽快知道到底能否使用现场原声还是需要演员配音,若是后者,尽早预约演员档期便是当务之急。当然,使用现场原声还是配音要参考本身现场收录的对白质素,这时候便会进行对白降噪的程序,最大程度清除一些杂声,再由导演或配音导演决定哪些需要配。但并不是每一部影视作品都需要这个程序。比如有些导演是会直接选择全配;有时候因为拍摄的客观环境所限,所以必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