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打的变形金刚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午是我年幼记忆中唯一的影子。我记得那年的夏天他把脸贴在窗子上看我,也许很多人都不肯相信——不满一岁的我记得他的样子。那时候,他是个大眼睛小胖子,整张脸贴在玻璃上面,鼻子扁扁的,像一只小狗。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小午已经是小学生了。我记得他蹲在院子里的石墩子上面背课文,他记性不好,总是反反复复地背一句话,“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小午的妈妈是个典型的家庭妇女,没什么文化,对他总是骂骂咧咧的。于是,常常会见到小午的妈妈拿着个鸡毛掸子在后面打他,而小午蹲在一边抱着一碗面条呼哧呼哧地吃。偶尔,还会抬起头来看看不远处的我,嘿嘿笑两声。当时,我很奇怪他为什么不哭,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很多年。我总觉得,小午就像是电视上的变形金刚,不怕打的。
  小午对我很好,那时候时兴玩玻璃球。小午总是抓着一把玻璃球,自己留下两三个,然后把其余都给我。虽然我最后总是输个精光,但他还是很高兴地让我屁颠儿屁颠儿地跟在他身后。
  唯一与小午处在同一个阶段的时光,是小学。那时,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小午蹲在毕业班里等待升入初中。我总是疑惑,为什么他的红领巾总是皱巴巴地撇在背后,只在胸前耷拉着小小的红色一角;为什么他的书包从来没有端正地背在双肩上,而只是挂在右肩上,晃悠悠的;为什么他的校服口袋里面会偶尔窝着一张被拙劣的字迹修改了分数的试卷……他却总是笑我,小孩子家家的关心那么多事做什么。
  有一阵子,我和他窝在他的小屋里打游戏机,足以让我们消磨掉整个下午的时光。电视里热火朝天地播着《机器猫》,放学后,我跟小午总是准时坐在沙发上等待那个蓝色的大脑袋家伙的出现,两人凑了钱买一袋小浣熊的干脆面。然后在仅有的四十分钟时光里,没心没肺地哈哈大笑。
  很多个夏天的午后,阳光打在繁盛茂密的梧桐树上,那些细碎的剪影就斑驳地洒了一地。我在屋里写满一页方格字,便抬起头,从窗户里向外看。小午胖胖的身体伏在院中的石台子上,右手左右晃动着,不知在画些什么。有风吹过的时候,树叶沙沙响个不停。我从屋里溜出去悄悄地趴在小午背后看他在做什么,小午却总能在我把脑袋探过去之前把画纸收起来。我笑他小氣,他打着哈哈叫我回屋里学习。
  小午升入初中的时候,我按部就班地在所谓的艺术学校里继续着优等生的生活。只是,小午渐渐淡出了我的世界,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再看见他蹲在院中的石台子上涂涂写写,也没再见过他一遍一遍地背课文。他只是偶尔还会陪我坐在沙发上看机器猫咧着大嘴巴吃铜锣烧,却不再那么没头没脑地笑了。他不再能如痴如醉地看完四十分钟的动画,而是在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时,悄悄离开。
  彼时,我竟以为初中生便是成年人一般再无人监管了,小午的妈妈一如既往骂骂咧咧,小午却开始公然抵抗,我再没见他被打过一下,他似是恍然间变成了高大威猛的男人一般,眉眼间尽是不容侵犯的神情。而我,却不敢再跟在他身后讨几个玻璃珠玩了。
  我还以为等自己按部就班完成了学习任务,小午还会趴在玻璃上看我,鼻子扁扁的大眼睛的小胖子,可我其实已经很多年没再见过他了。
  一直到我踏入高中的校门,小午都没再出现过。我常常怀疑他是否是我年幼记忆里的一个幻觉,没有这个人,没有曾经多少个夏天里的欢声笑语。
  高考之后荒芜的夏天,我在街上闲晃。恍惚间,我在一个街口看见小午。他并没有注意到我,于是,我都这样看着他一点一点走远。
  其实,我很想冲过去跟他说:“哥们儿,跟我回家。”
其他文献
《人民的名义》可以说是今年上半年最火的电视剧。其中对政治生态的生动刻画,对社会阴暗的大胆暴露,再加上几十位老戏骨的精彩表演,无不撩拨着每位观众的神经。看剧之余,有同学问:“剧中角色的职务那么复杂,看得人蒙圈,咋整啊?”那么,我们就跟大家聊聊我国的公务员级别吧。  1  所谓的“级别”,准确来说应该叫公務员“职务序列”。公务员的职务分两类,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有以下级别:国家级正职、国家级
期刊
我曾经觉得自己不会画画,现在也不会画画,但现在我能画出来,也敢画出来。  小时候,家里的条件不允许我参加很多兴趣班,那个时候,小朋友的兴趣爱好也没有几个是真的兴趣、真的爱好,都是家长一厢情愿或者是随机找到哪个是哪个,全都是“别人都在学,咱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一个”的心理在作祟。  学钢琴需要请家庭教师,那个时候是最奢侈的。院子里有一扇窗户里老传来一个小孩的哭喊声和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每次听到他的惨叫,我
期刊
飞去马来西亚的途中,脑海中一直出现的旋律是梁静茹那句:“不想过冬,厌倦沉重,就飞去热带的岛屿游泳。”尽管此次我的目的并不是游泳而是去槟城和马六甲晃悠,可一想到那赤道附近的热带气息,就觉得这个冬天将变得鲜嫩甜美起来,我恨不得立马就让自己的双脚轻快地踩在那里的土地上,让点点滴滴风俗人情渗入我的内心。  街边壁画的惊喜  飞机在槟城机场落地,遇到的Uber司机恰巧是华人,车上的收音机里放着南洋味的华语歌
期刊
“万物皆可用大数据分析”,这些年来,数据的规模越来越大,各种大数据存储平台、分析平台、数据处理工具、数据展现工具以及数据分析模型层出不穷。随着各种大数据技术越来越成熟,好事的人们开始使用这项技术和相关的工具链去分析一些有趣的事,得出了很多颇为八卦的结论。  社交媒体007  大数据擅长把海量分布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数据收集起来,通过各种模型化的处理,将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规律展现出来,从而挖掘出一些“
期刊
故事要从我17岁说起。高考后的暑假结束,我踏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开始大学生活。当年对大学有很多憧憬,比如学三门外语,勤工俭学,做翻译等等。但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从一个如风少年变成了肥胖大叔,究其原因,是食物先动的手。  西安的味道  古都西安,秦砖汉瓦、石榴樱花……历史的古香古色我没好好闻,却对西安的食物芳香兴趣浓厚。西安的美食种类之多如同泡馍中被撕碎的馍,单从面食讲,一个月连续吃都不重样;价格之亲
期刊
我爱参观博物馆,源于我爱旅游,希望能从博物馆中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特色。这两年间我参观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已有20余所,看得多了,我不再只关注博物馆中的展品。诚然,展品是一所博物馆的灵魂,但我越发感觉到,展品之外,博物馆还有其他的因素吸引着我。  视听同步的微信导览  广东省博物馆建筑的外观就像一个异次元宝盒,扁平的盒形建筑被像素化的黑灰色外壳包住。进入馆内我发现,这还真是一个处处有声的八音宝
期刊
大凡世上之事,有其果必有其因。历史赋予人深邃而悠远的眼光,使人的认识和眼界更为高远和宽广。近年来“历史热”一直在升温,从《万历十五年》到《明朝那些事儿》,从严格的史料考证到“细说”、“穿越”,有关历史的书籍屡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在备受观众喜欢的节目《百家讲坛》中,三国、明清等历史话题持续受到人们的青睐;热播的《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无疑唱响了一段秦人、秦地、秦风的豪迈长歌,尤其是剧中古朴考究的礼仪文
期刊
现代社会,我们提倡要学会自我欣赏,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懂得欣赏自己,这其实也是自信的一种表现。自我欣赏虽然听起来不错,但是,过度的自我欣赏却会带来明显的副作用——自恋,以及随之而来的消极行为。  ★Psychological card  “自恋”——过度自我欣赏的顽疾  英文中的“自恋”(Narcissism)一词源于希腊神话中的纳西索斯(Narcissus),古希腊有这样一则神话故事:容貌俊美的
期刊
“改变食界,条条是道,一包在手,天下我有。”这是网红食物卫龙辣条响亮的广告口号。如今,老干妈、关东煮、辣条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食物,迅速占领了各大网络市场,手机、电脑都被刷屏。那么,它们到底为何让人疯狂,吃货们对网红美食都有哪些神评论呢?  辣条  Hotstrip是什么?别猜啦,辣条的英文名!打开卫龙淘宝店,感觉自己走错了地方——这里设计得高端、大气、上档次。除此之外,这里还给辣条起了一个英文名—
期刊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使得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走进了公众的视野,而我今天要为大家展示的就是西北大学的“文物医生”——文化遗产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学子们的学习和实践。  西北大学是我國最早开设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高校,去年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显示,西北大学位列2016~2017年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排名第一。那么,拥有深厚历史的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是如何培养这些“文物医生”的呢?他们在专业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