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几点措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i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观察,是在既定条件下,已知觉物质及其运动中的物理因素、形象、变化及其相互关联为目的的一种观察。物理观察主要依赖机体感官完成。物理观察能力是指准确、迅速、深入、全面的捕捉对象的能力,是善于觉察事物典型而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如何培养物理观察能力?本文介绍了几种措施。
  关键词物理;观察能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R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086-01
  物理观察,是在既定条件下,已知觉物质及其运动中的物理因素、形象、变化及其相互关联为目的的一种观察。物理观察能力是指准确、迅速、深入、全面的捕捉对象的能力,是善于觉察事物典型而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如何培养物理观察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注意培养观察的渐进性,目的性和有序性
  教师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观察实验,耐心等待学生的感知实践。如果急于进行细致的解说,表面上似乎是加速了学生从直觉到感知的过程,实际上,是以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观察思维,将学生从直觉到感知的变化过程淹没了,这等于取消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应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明确观察目标,采用什么观察方法,是耳闻?目睹?还是手摸、鼻嗅、舌尝?应记录哪些数据?观察前应有明确的安排,做到有计划观察,避免观察时手忙脚乱,自觉的观察态度来自明确的观察目的。根据实验的性质、内容、进程以及教学目标,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的各种不同的观察目的。
  观察的有序性角度不同而不同,如按时间顺序,是从先到后;空间位置是由远到近,从左到右;按客体结构是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由部分到全体或由全体到部分。在观察实验仪器时,一般按其结构由部分到全体或由全体到部分。在观察物体运动时,一般按时间顺序观察,注意运动过程按阶段划分;各阶段的始末时刻以及相应的物理量,对于这些运动过程则应划分若干侧面,而对每一个侧面的观察要以时间为序。
  二、注意观察活动与注意联想等心理过程的配合
  科学观察中既需要具有能够专注,即持久的定向注意的特点,也需要有良好的注意分配。没有专注的能力根本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观察,但没有适当的注意分配能力,则往往会放过专注视线外的某些细微变化或其它有关细节。教学中不但要学生注意对课堂上展现的物理现象的观察,还要多要求学生善于随时随地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所反映的物理意义,在物理教学中,可用责任感来约束学生注意力;靠学科的内在魅力来诱发学生注意力;提出耐人寻味的有趣问题来激励学生的注意力;以适当的节奏来保护学生的注意力;以排除干扰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
  观察会引起联想,例如,观察引入电压的定义的实验时,由电压会联想到水压,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时联想,使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
  方法是能力结构中的核心,它贯通知识与技能融汇转化能力。(1)重点观察法,就是对实验目的有关的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可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或先一般了解全貌,在集中观察某一现象。(2)连续观察法,不是一次性的,即观察随时间而进行,观察的目的在于发现某一个物理过程各阶段的规律。(3)对比的观察方法,我们认识事物现象往往是通过对两个事物现象的对比,或把某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前后情况进行比较来实现的。对比观察有利于把握现象的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类似现象的区别。(4)归纳的观察方法,是有利于把握现象实质的方法,在研究一些涉及变化因素较多的问题,或总结一些现象的一般规律时,通过个别现象分别进行观察,得到一些个别的结论,再通过归纳观察一般规律,此外,还有分析综合的现象方法,程序化的观察法等,都有必要使学生掌握。
  教育学生掌握观察方法的同时,必须发展学生的语法和思维能力,并在运用各种观察方法的过程中,加速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转化,使物理观察进行得更为理智、正确、高效;从而全面、深刻、迅速的把握事物的整体与各部分特征。
  四、要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可介绍前辈物理学家勤于观察,数十年如一日的动人故事,为学生树立观察的榜样;教师应自己乐于观察,善于观察,以实际行动供学生效仿,还要精心安排课堂演示,与课外观察的内容,使之协调,将实验观察与自然观察结合起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观察物理学的习惯,在初中培养观察兴趣的基础上,还要不失时机的培养持久观察的毅力和习惯,教师要精心组织,让学生能够清醒地准确地观察到成功的实验现象,尤其是那些极不显著而又非常重要的属性和特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并提高观察兴趣,启发学生对周围的物理现象多问为什么?例如: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鸟儿在电线上为什么不触电?这样可以诱导学生积极观察并探究物理知识。
  五、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果学生不能描述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就等于没有观察。只有观察与思维并重,才有价值,才有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教师可让学生用口头或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观察方法,巩固所学到的物理现象,而且还能及时调控学生的观察效果,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可采用课堂提问与课外作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并对观察方法不当,条理不清,叙述不正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必要时通过集体讲座的方式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而且也能训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观察是创新的基础,学生的创新意识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
其他文献
大豆品种“77—7赤”和花生品种“粤油551—3”用不同浓度的三十烷醇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在0.1ppm浓度能使大豆始花期的根瘤固氮活力提高40.9%,苗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
对1988年97例在该院手术治疗的浸润性乳腺癌,以及1984-1992年间手术治疗的13例导管内癌(DCIS),6例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DCIS+Ca),6例导管上皮高度增生(PBD)的原发灶进行增殖细
随着手术技术、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以及有效抗生素的应用,开胸术后肺不张、感染、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降低,而止血功能障碍成了临床上很突出的问题.据报道,开胸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的施肥量也相应地增加.由于施用化肥不合理,致使某些地区的氮肥用量超过实际需要.由于施用化肥量不断增加,合理施肥
近年来发现脑缺血/再灌流可以诱导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移位激活,PKC激活的抑制剂可以减轻神经元缺血性损害,提示PKC的移位激活可能参与了神经元缺血损伤.其机
摘 要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要求,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而老师要专注于提高教学质量。因为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后期学习的基础,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并且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都是在小学校园中产生的,所以,小学的教学质量如何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F124.6,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0-008
根据对高中肥力棕壤土五个轮作施肥周期的研究,初步确定在中等肥力棕壤上每年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有机质>7.0%)、纯氮24公斤、P_2O_512公斤、K_2O7.2公斤(N:P_2O_5:K_2O=1:0.5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3.0T 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癌最优b值探究  目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目前临床公认的诊断前列腺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