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人的天堂

来源 :名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ingzh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早年写过不少影评,多数是用英文写的,发表在上海的《二十世纪》月刊上。我读到的不多,有《梅娘曲》和《桃李争春》的影评,還有后来对桑弧《太平春》(1950年)的评论。无论用英文還是中文,张氏风格跃然纸上,夹叙夹议,娓娓复述剧情,顺带描写观众的反响,隐约着点出她的女性观点。很可读,但不同于一般人理解中的评论,更像是随笔。
  如果张爱玲一生只写影评,即便质量和数量大大高于此,也不会有如今的知名度。从本质上讲,影评是附在电影业这张皮上的一些毛,是电影产业链的最低端。写影评的人通常都有更高的志向,比如进入电影业当公关啦,写电影剧本啦,甚至当导演。张爱玲后来写过好几个剧本,其中《太太万岁》(1947年)在我看来是中国电影的精品,相隔60多年重看一点也未过时,就好像在讲现在的故事。
  姜文有一句骂影评人的话非常出名:影评人是太监,自己不会做爱,却忙着评头论足。我跟姜文有过两次长谈,是这句话之后的事,我并没感到他歧视影评人。他看不起的,是那些没有主见的影评人。他说他不明白为什么影评人要以票房成败论英雄,那是投资人的事。事实上,他对某些敢于中流砥柱的影评人不乏誉美之词。
  说影评人是太监,这显然不适用于法国影评界。新浪潮的大师们几乎个个从影评起家,而且评论的多半是好莱坞电影。有趣的是,天天评好莱坞,最后自己拍出来的作品却非常反好莱坞。毫不夸张地说,法国乃影评人的天堂。在法国,不仅电影是艺术,评电影也是极受尊重的。
  一般人知道戛纳的主要竞赛单元及金棕榈奖,其实跟它平行的“影评人周”(Semaine de la Critique)具有更明显的伯乐效应。这个“展中展”有个规矩:仅放映七部长片和七部短片,因此所映影片曝光率极高;再者,选片限于影人的第一部或第二部作品,对于新人事业上的推动堪称雪中送炭。
  今年,“影评人周”为了庆祝50周年,制作了五张海报,通过五位导演的作品来衬托自己的价值。这五部曾得奖的影片分别是王家卫的《旺角卡门》、贝托鲁奇的《革命前夕》、伊纳里多的《爱情是狗娘》、欧迪亚的《看男人们倒下》和施罗德的《冬日的葬礼》。凭藉如此光彩的记录,即便当作一个单独的电影节,“影评人周”都能够傲立一方,成为A类影展。
  相比之下,美国的影评人奖有影响但没地位。美国有十来个影评组织的评比,均在岁末公布。光一两家捧一部作品没什么用,如果半数以上共同看好某部或某几部影片,便形成一种共识,但最终百川归大海体现在奥斯卡身上。奥斯卡将近六千名评委中没有影评人,但他们或多或少关注影评界的取舍。《上帝之城》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委没看完便把它淘汰了(评委年龄偏高,不能接受片中的暴力描写);时过不久,美国影评出现一边倒的叫好声,盛赞该片。奥斯卡被迫面对痛失珠玉的现实,采取补救措施,次年用四项提名(包括重量级的编导和摄影)将该片重新捧进公众的视野。
  据我所知,美国影评人没有顺势进入电影业的,只有一个小例外,是《纽约观察家》杂志的莱克斯?雷德(Rex Reed),他参演了1970年的一部影片,叫做《永远的媚拉》(Myra Breckinridge),成为“史上最大烂片”的有力竞争者。瞧,玩票引火烧身了不是?
  在中国当影评人其实挺悲哀的,因为没有一个第三方可以保障你的独立性(美国媒体业不景气,造成大批影评人解职,但至少仍有一个小群体存在),要成为一名全职影评人在经济上近乎没有可能。唯一的可能是你有一份其他职业,经济上获得保障,而你把影评当成业余爱好(但不妨碍保持专业的数量和质量)。打进电影圈属于人往高处走,但对于写影评是致命的,因为同行之间不能公开评判,会伤和气,断了财路。所以说,影业内部有很棒的影评人,但只会关起门来评,除非是正面评论。
  说起正面,很多人不能区分夸奖式的影评和夸奖式的软文。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前者属于评论,必须出自真心;后者是工作需要,属于公关。最可怕的是,现在连负面评论都可能造假,即不是真心不喜欢某部影片,而是受雇于竞争对手来砸场子。到头来,整个评论的气氛被放了毒气,你说任何话都会有人怀疑你的动机。其实,聪明的读者能区分公关稿和真正的影评,但在浅阅读时代这要求似乎有点高。
  说真话是要付出代价的。诚然,影评人说真话的代价跟其他领域的相比,实属小儿科,充其量就是得罪几个电影名人,人家不给你免费电影票,把你从红包名单上删除,如此而已。从长远看,敢于说真话(但真话不等于极端的话)才能赢得电影人的尊敬。或许那时,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影评人周”小影展。
其他文献
早报封面上,高晓松的照片雄赳赳气昂昂的,那一边一个架着他的警察倒是出奇的文质彬彬。我不禁放下牛奶杯,仔细端详。刚好前一天的早报还在手边,封面照片又恰好是醉驾获刑第一人郭术东,两相对比,那郭术东的形容就狼狈多了。  差别到底在哪里呢?我们可以玩一个两张图片的“找不同”游戏,从中可以找出至少三个不同:第一,高晓松的双手自由,没有手铐,郭术东有手铐;第二,高晓松双手自然叠放在前腹,衬着时髦的黑衬衫、细领
期刊
易中天的新书名为《公民心事》——何为公民?我们每个人都是;公民易中天的心事为何?讲自由、讲理性,讲社会常识,帮助建立公民社会,让这些常识人人皆知,这便是他的心中所念。    近几年,讲常识的书很多。常识,本意为“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如今却让知识界反复言说,这是否意味着目前还有不少人缺乏常识?易中天表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现在缺乏“公民社会”的常识。  “比方说,一些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辩护,
期刊
随着三部新戏轮番上演,对导演孟京辉的评价也开始两极分化。有人依然视他为先锋戏剧的偶像,有人却对他的疯狂表示不屑。    这个初夏,关于孟京辉的消息似乎从来没有这样频密:5月6日,他欣喜地发了一条微博:“俺导演的三个戏今晚7:30在杭州、上海、北京同时上演!够high!”与廖一梅合作的“悲观主义三部曲”最终曲《柔软》,去年底在京引起轰动,五月又下江南,所到之处皆受热捧;年内预计创作五部新戏,第一部《
期刊
有道是“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中国影视曾以扎实的编剧为生存根本,逐鹿市场二十余年。电视剧更以其灵活的亲民的日播制模式,生生成了主力军。那会儿,编剧导演一团和气,尤小刚、赵宝刚、英达或是杨亚洲、沈好放和高希希帐前名将如云,刘震云、二月河、芦苇、梁左……无不是洞悉百姓生活细枝末节之鬼才。近年更有邹静之、高满堂、王宛平、石康、宁财神……醉于众编剧才思,是为幸福。  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期刊
编剧维权由来已久。从零敲碎打的编剧个人诉讼,到2008年编剧们的联合声明,这个被侵害的群体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今年四月,国家级的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成立,编剧维权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会长高满堂说,“编剧有了一个温暖的家”。观众期待编剧的原创力,给他们精神上的愉悦,所以,当行业内的潜规则侵害到原创力的时候,最终吃亏的还是观众。  同时,2009年成立的编剧经纪公司的喜多瑞,已经在市场上拼
期刊
意大利人马格里斯擅用话语和笔,在中南欧的三岔口小城的里雅斯特道出“各自文化为彼此辩护”。ECM创始者曼弗雷·艾歇尔,在42年前创建平台,邀东西半球的音乐艺术家各自发声,今日已成一乌托邦。建城403年的曼海姆城被二战硝烟摧毁了大半,城中心以英文大写字母取替具体门牌,至今在努力重寻它的灵魂。毕竟叔本华住过11个月的旧居C9号,今日已成德国连锁购物商厦,历史连一根毫毛都没留下。  但这毫不阻碍这个午后突
期刊
在密闭的化妆间与张涵予对谈,最初的几分钟,他叫人有距離感——皮肤黝黑,脊背挺直,声如洪钟,慢条斯理,用北京话说,就是“劲劲儿的”,“没办法,长了一张不亲民的脸。”  他右手腕子上戴着一条红黑相间的编织皮绳,拍照时摘下,稍有空隙他就要再戴上。“这是AC米兰的标志啊,我老戴着,避邪!”AC米兰可以避邪?他看着对足球一窍不通的我,大笑:“这事儿,信则有,不信则无。”  刚落座他就连接两个电话:“那树真棒
期刊
凭借《宫》大火的编剧于正这几年做得顺风顺水,尽管他的作品一直争议不断,被网友“于妈于妈”地揶揄着。  无疑,作为中生代窜红最快的70后编剧,于正名利双收。而回忆起步之初,他一样有着曾白干活、被打压的血泪史。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于正加入香港著名导演李惠民的工作室初学编剧,和许多刚入行的新人一样,几乎没有报酬,更无从谈署名权。离开李惠民,于正上北京发展,接剧本写到一半公司倒闭了,一分钱没拿到。还
期刊
艾薇儿的中国之行不仅仅是一次音乐之旅。除了在北京乐谷国际音乐节上献唱,准备Black Star全球巡演上海第一站之外,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把她的时尚带到中国来。这次她与意大利运动品牌乐途(Lotto)进行跨界合作,为该品牌设计了一系列潮流单品。是的,我们熟悉的艾薇儿准备又一次进军中国,这一次,她的身份是:时尚设计师。    甜美摇滚潮爆北京    艾薇儿很聪明。在与意大利运动品牌乐途(Lotto)跨界
期刊
80后编剧柏邦妮进入这个行业,有点误打误撞的意思。2003年,一位老师推荐她为电视剧《浪子燕青》写剧本,从此入行。而在那之前,她已在当时最有名的文青论坛西祠论坛积累了不少声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版面“像邦妮一样爱你”。顾小白的情况有点类似:大学毕业之后在中国铁通的网络运营部上班,每天的任务就是往官网上发两条铁路新闻,他比其他人更早拥有宽带,也就顺理成章地开始了网络生涯。于是,两位年轻作者如同那个年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