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院感染2 662例次的临床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n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骨科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感染部位和病原体分布的变化趋势。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包括住院例数、感染例数、感染例次数、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等。采用χ2检验和线性相关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5年内骨科共收治患者104 769例,总医院感染例次为2 662例次,总例次感染率为2.54%。2015年至2019年的例次感染率分别为3.87%(728/18 790)、3.49%(682/19 562)、2.15%(451/21 006)、2.06%(446/21 627)、1.49%(355/23 784),呈逐年下降趋势(χ2=319.0,P<0.01)。感染部位中,手术部位感染930例次(34.9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784例次(29.45%),呼吸系统感染615例次(23.10%)。手术部位、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占比有逐年下降趋势(χ2=7.155、8.379、4.921,P= 0.007、0.004和0.027)。其中,表浅切口、下呼吸道感染的占比有下降趋势(χ2=4.024、15.550,均P<0.05),而深部切口、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占比有上升趋势(χ2=27.903、3.919,均P<0.05)。共分离出病原微生物1 87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65株(46.23%),革兰阴性菌934株(49.92%),真菌72株(3.85%)。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为485株(25.92%);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为166株(8.87%);真菌中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为38株(2.03%)。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总检出的病原微生物中的占比均无明显线性趋势(均P>0.05),而真菌的占比有逐年下降趋势(χ2=4.454,P=0.035)。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水气单胞菌的占比有逐年上升趋势,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白念珠菌的占比有逐年下降趋势(χ2=5.639、1.594、18.500、4.458、6.562,均P<0.05)。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逐年检出率均无明显线性趋势(χ2=0.004、2.568、0.200、0.165,均P>0.05)。5年间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结论

骨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变化大。深部切口、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感染率逐年增高,粪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有逐年上升趋势,今后在防控上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其他文献
期刊
EB病毒相关性胃癌(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EBVaGC)作为一种特殊的胃癌亚型,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我国至今尚无关于EBVaGC的临床诊疗指南。因此,本研究对EBVaGC的流行病学、感染途径及其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EBVaGC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目的:对照研究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Tn 1WI、三维薄层Tn 1WI序列在评价脑肿瘤血供的诊断效能,旨在改良脑肿瘤磁共振增强扫描方案。n 方法:29例脑
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PMP)在肝病科少见。本研究报道1例53岁女性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7年,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伴右下腹疼痛、腹胀、恶心,被误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腹水,后经手术确诊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所致PMP。提示肝病科医师应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期刊
[目的]探讨环状RNA ciRS-7、circ_0058514和circ-Foxo3在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与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食管鳞癌手术治疗的9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因感染、肿瘤或自身免疫等因素破坏双侧肾上腺而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疾病。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中,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
黏多糖贮积症(MPS)Ⅱ型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的罕见病,由IDS基因变异导致艾杜糖醛酸-2-硫酸酯酶活性缺乏,造成硫酸皮肤素和硫酸类肝素在各组织器官的溶酶体中贮积,引起细胞和组织结构、功能改变,进而导致多器官、多系统功能异常。本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多种检测结果(尿酸性黏多糖、酶活性、基因分析)等对患儿进行综合诊断。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结合我国现阶段
期刊
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是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后,血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RNA载量下降,CD4+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机体免疫功能恢复,但是其临床症状恶化甚至导致死亡的一种现象。10%~50%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在ART过程中会出现隐球菌性脑膜炎相关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cryptococcal meningitis-relat
溶酶体贮积症(LSD)是由于溶酶体酶缺陷导致溶酶体内底物累积而引起的一组疾病。其种类繁多,临床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且症状缺乏特异性,发病机制复杂,确诊需依赖酶学及基因分析。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