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外交流中的口译策略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s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药对外交流中的口译策略。由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医口译中一定要注意口译策略,特别是在淡化理论、重视实际医学信息以及口译处理文化禁忌等方面要有适当的口译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医口译质量上升一个台阶。
  关键词:中医药 ;口译 ;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0055-3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oral interpretation tactics. Due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oral interpretation tactics for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specially we should pay less attention to or even ignore the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ctual medical information in the translated material and adopt proper methods of dealing with cultural taboo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raise the quality of oral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a higher level.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al interpretation, tactics
  
  1. 引言
  中医药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早在秦汉之际就传入东南亚诸国。当时由于中国的文化科学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亚洲的一些国家在和中国进行文化交流时,不仅接受了中医药,而且还接受了中国文字,可以说当时的中医药对外交流只是小范围进行的。到了公元8世纪中医药传入阿拉伯后,翻译才成为中医药对外交流的必要手段,得以广泛进行。大约在17世纪中叶,中国才开始直接地与欧洲各国进行交流。
  中医对外交流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口译占主导地位。直到鸦片战争后,才有了一定的中医药对外书面翻译。由于在目前的中医药对外交流中,名词术语书面翻译尚未统一,时至今日,口译仍然在对外交流中占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说,目前的口译(甚至包括书面翻译)是一种释义性翻译。加上人们对中医口译的研究不够,可想而知,口译的质量很难令人满意。
  下面,笔者想在总结自己十多年的中医药口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有关中医药对外交流中的口译策略。
  
  2. 中医药对外交流中的口译策略
  2.1 轻理论、重实践
  中医的理论体系创立已有两千多年,其理论体系非常完善。中医的理论体系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精、气、神等基础之上;相反,西医是建立在解剖和实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说,中西医理论是无法沟通。因此,在口译中应尽量淡化理论,口译出实质的医学成分内容。试看下面例子:
  1)健身护腰袋说明书
  健身护腰袋是根据中医理论“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及“内病外治”的治疗医理,结合我院专家、教授的多年临床经验及我国历代医家对中医外治的论述,采用现代的科技方法研制的新一代保健用品。本产品选用具有温肾壮阳、调理冲任,温中散寒、活血止痛、强筋壮骨等作用的多种名贵中药,作用于命门、肾腧、志室、神阙、天枢等穴位,经临床观察和科学实验证明,具有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作用。
  中医作为一门传统医学,目前在世界上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对于不大懂得中医医理的外国读者来说,要理解这段充满中医医理的文字非常困难,况且这样繁琐的描述也不符合英语医药说明书的书写要求。为了增强口译的效果,我们可以将这段文字“薄理论、重实践”口译处理为:
  The Body-strengthening and Waist-protecting Bag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Chinese medical theory about kidneys. It prevents and cures diseases, strengthens the body and prolongs life.
  这种口译方法只是提示性地向读者说明了该产品的研制理论根据和功效,但作为药品说明书,这已足够了。一般的国外消费者并不了解中医的这些理论,说了也是无济于事,反而会引起人们的厌烦情绪,适得其反。另外,按照原文逐字翻译的做法也不符合英语医药说明书的格式要求。
  中医口译中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一定要记住,在遇到中医医理很强的文字时,口译要“薄理论、重实践”。这样,才能达到较理想的口译效果。
  
  2.2 薄文化、重医学
  美国著名的翻译学家和《圣经》翻译家奈达(Eugene A. Nida)在翻译《圣经》时提出,《圣经》的翻译不应是“文化”翻译,而应是“语义翻译”。(谭载喜,1999 :12)中医建立在中国古代文化基础之上。中医语言中充满了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文学用语、哲学用语、宗教用语等等。如何对待中医语言中的这些文化因素,目前有分歧。那些主张保持中医语言形式、保持中医语言中文化含义的人,主张口译时采用直译。按照奈达的理论,我们认为,中医口译不应是文化口译,其目的不是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笔者认为,中医口译应该是科技口译和医学口译。我们要向国外读者传递的是中医中的医学信息,而不是哲学信息、文学信息、宗教信息。这一点必须牢记。
  因此,在口译时我们要淡化甚至放弃中医里的文化成分,译出其医学信息。
  从语言文化的角度讲,中医语言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学色彩,中医语言文学化非常突出。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认为,中医翻译必须保留其“半文半古”风格下的“四字一句”等语言形式。他们认为中医语言的这些形式对其信息的表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翻译诸如“带下医”、“男子不育”、“阴血”等时,生搬硬套其形式译成“doctor under the skirt”、“infertility in men”、“yin blood”。殊不知,“带下医”是用“带下”指代妇科病,属于语言中的指代修辞格。因此“带下医”就是妇科大夫,应翻译成“gynecologist”。“男子不育”在中医中为了凑够四个字形成“四字一句”的中医语言特色才说成这样,而且在汉语中也是通顺的。有些词典将其仿照汉语形式译为“infertility in men”,这在英语里就不通了。因为只有男子才有“infertility”(不育症) ,因此“in men”在此是多余的,就像我们说“男老头”一样,因为“老头”必定是男性。也有词典将“阴血”译成“yin blood”。按照中医阴阳学说,“血”属阴,“阴”是血在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中的阴阳归类,译成英语时不应译出来。“阴血”应该译成“blood”。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语言文化有各自的语言形式特点。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突破语言形式束缚,准确传递语言信息。正如奈达指出的那样,语言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中医翻译中,当保留语言的形式和传递信息内容发生矛盾时,我们要牺牲形式、保留内容。不能一味地强调形式而忽略了信息内容。
  
  3. 口译勿迷信词典,生搬套用词典里的译名
  由于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尚未统一,许多汉英中医词典里的译文存在许多翻译错误。这些翻译错误主要是因为理解错误造成。例如,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译名就是如此。在大部分汉英中医名词词典里,《黄帝内经》被望文生义地翻译成“The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Medicine。05年人们在清明节黄帝陵祭祖时,本人在现场看到和听到黄帝陵被口译成“The Yellow Emperors Mausoleum”,甚至连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现场直播时也是如此翻译。
  事实上,该译文有两处严重理解错误。首先,“黄帝”并非“皇帝”,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皇帝是一国之主,是君主 ;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其职务不过是一个部落酋长。《黄帝内经》只是假借黄帝之名,是不同时代的医家共同书写而成。因而,《黄帝内经》中的黄帝不能翻译成emperor,应该音译成Huangdi。内经不光有内科内容,还有外科、妇科等。这里的内经只是书的编撰方法,有内经也有外经。这里的内经外经相当上下卷而已。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的正确译文为Huangdis Canon of Medicine。目前的汉英中医词典中的类似这样的错误很多,我们在口译中医名词术语时一定要正确理解词义,切勿不假思索地照搬字典上的译文。
  
  4. 口译方法
  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在中国古代文化基础之上。中医集中国文化之大成。语言反映文化,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在口译中医药时根据以下两种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口译。
  4.1 无歧义、无文化禁忌的内容口译时采用直译法
  对于那些含义单一、无歧义、无文化禁忌的内容我们口译时宜采用直译。这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的一些词汇。例如,阴、阳、神、五行等口译时可直译为“yin, yang, spirit, five elements”等 ;中医的一些解剖词汇,如心、胃、女子胞等口译时可直译为“heart, stomach, uterus”等 ;中医里的某些疗法,如针灸、汗法、下法等口译时可直译为“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erspiration, purgation”等。
  4.2 有歧义、容易引起文化禁忌的内容宜采用音译或意译
  在许多字典里,“乌鸡白凤丸”被直译为“Black Cock and White Phoenix Pill”。在西方国家,性教育早已普及,有关“性”的问题并非什么新鲜的事了,但这决非意味着人们就可以随便不加选择地使用与性有关的词语。事实上,受过教育的人大都回避使用这方面的词汇。对于那些所谓的“四个字母的词”(four-letter words),如“cock, piss, shit, fuck, cunt, tits”等更是严格地禁止使用。这也反映了文明社会人们遵循的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准则。而英语中“cock”作为禁忌词,使人联想到男性生殖器。“乌鸡白凤丸”是治疗妇科病的药,西方的女士看了这样的译名还会买药吗?显然,这样粗俗不雅引起文化禁忌的词在口译中,都应该禁止使用。因此,我们应该将乌鸡白凤丸音译为Wuji Baifeng Pill。
  由于世界上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不同,在口译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在译入语读者中可能引起文化禁忌和误解。
  例如,说到“龙”,中国人认为它是吉祥象征。因而,汉语里有大量的有“龙”字的词语像“望子成龙”、“龙子龙孙”、“龙腾虎跃”、“乘龙快婿”等。在封建社会的中国,龙是帝王的象征;然而在西方国家,龙被人们认为是邪恶的象征,是个怪物。在不少传说故事里,龙最终被英雄杀死。因此,“亚洲四小龙”就被译成了“the four Asian tigers”(亚洲四小虎)而不是“the four Asian dragons”;“望子成龙”宜译为“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somebody”而不宜译为“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对于龙的中西文化象征意义的差异,也可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征集和最终确定得以证明。据报道,“中国龙”是在对吉祥物进行最后一轮审定时被淘汰出局的。有记者从北京奥组委了解到,由于龙的形象在东西方存在差异,北京奥组委第53次执委会建议用鸟代替龙的形象。经过修改,风筝造型代替了“龙”的造型。
  如果将“青龙白虎汤”直译为“Blue Dragon and White Tiger Decoction”,西方人就会误以为该药是一种治疗青龙或者白虎的药,也可能以为该药的成份以青龙和白虎为原料。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奇怪地问:“你们中国人怎么敢吃龙这样一种怪物?”他们也会说 :“虎是一种珍贵动物。我们应该保护而不是吃掉。”如果将“青龙白虎汤”译为“Qinglong Baihu Decoction”,这至少不会引起误解和文化禁忌。而且,该译名还具有回译性(back-translation)。也就是说,如果读者想了解进一步信息,就可以根据汉语拼音查出中文原文。
  我们在中医翻译中一定要注意译文用词,切记使用粗俗、有文化禁忌的词语翻译中医。
  
  5. 结语
  中医药对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口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在其它科技翻译领域,都有相关的口译研究。然而,至今为止,尚未出现有关中医药口译方面的研究论文。本文从轻理论、重实践、薄文化、重医学、勿迷信词典及口译的方法等方面对目前中医药对外交流口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以引起人们对中医药口译的重视和研究。
  
  参考文献
  李照国. 中医翻译导论[M]. 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99.
  转引自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中国对外出版公司,1999:12.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策略对学生有效地学习英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应该接受相关训练,选择并使用正确的学习策略。这种学习策略训练的任务主要应由教师来完成,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以往的研究重点是具体各项学习技能的策略训练,如词汇学习策略、听力学习策略、会话策略、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等,却很少研究教师在这些训练中所起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教师训练学生了解并能够使用适当的策略的三个步骤,最终达
期刊
摘要 :导入是教师在新的课题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课文的导入,实质上就是课文的最初呈现,也是课文教学的“序曲”。针对目前的英语课文教学模式和大多高职生的英语学习态度,英语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导入课文,从一开始就牢牢地抓住学生,激发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课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文;导入  [中图分类号]H319.3 
期刊
摘要: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商务英语五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中,“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本文试总结学生在商务英语课堂中“说”的两大主要问题,即学生不愿主动说英语和学生会话类练习的质量不高,并以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来分析其主要原因,探讨具有实践意义的对策。  关键词 :商务英语;说;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实际为研究基点,从表演细则、戏剧术语、短剧素材、短剧脚本、短剧角色五个方面,对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短剧表演方略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大学生口语、说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说课堂 ;短剧表演 ;方略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0022-3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ali
期刊
1998年秋,第一堂《高级英语》课。我们这群大三的学生早早来到教室,翘首期待着闻名已久的孙迎春教授。虽说闻名已久,却一直未曾见过真人,所以我们纷纷猜测孙老师的模样:有根据名字臆断是个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有说应是个超凡脱俗、仙骨临风的老教授。  门开了,我们也惊呆了:大名鼎鼎的孙老师怎么竟然是那个图书馆管理员呢?图书馆前面的空地是我们的朗读区,几乎每天都能看见他匆匆忙忙地从图书馆进进出出。见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差,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一现状,提出强化高职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教学的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坚持在学中练、练中学、以期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英语实践教学;积极性;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0044-4    
期刊
摘要:PDP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英国教育领域盛行,深受师生们的重视和追捧。本文旨在实事求是地从PDP教学模式的定义、内涵、操作方法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利弊作一客观的评析;而且在引进这门新型学科时,发挥PDP教学模式的作用。同时传承我国教学模式的精华,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作出一些探索研究,使之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PDP;教学模式;发展;规划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隐喻与概念、思维、行为以及语言之间的关系,用语料证明概念隐喻是学习英语词汇、扩大词汇量、了解英语国家人民的概念系统和思维方法;同时也是进行文化学习和探索,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产生符合英语隐喻习惯的地道英语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概念隐喻;概念系统、思维、语言学习;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000
期刊
摘 要: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能够较好地解决新课标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师资缺乏的难题。鉴于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中的转岗教师较多,对教师的口语培训成为培训过程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对聊城地区两期培训学员的问卷调查结果和培训实践为基础,对口语培训的教与学模式进行探究,提出六步培训模式以期提升培训学员的口语运用能力,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新课标;教师口语培训  1.
期刊
摘要:本文以许渊冲翻译理论为框架,通过对一首英诗的多个汉译版本进行分析,阐明许渊冲翻译理论有助于确立新型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批评新视角。  关键词:翻译批评;翻译理论;三美论;三化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6)11-0058-3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an 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