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来源 :生态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i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协调度的概念,建立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二者的协调度测度模型,以四川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3年以来四川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0年以前为不协调阶段,协调度为负值;2000年后进入协调时期,协调度为正值,同时表现出空间差异,2005年全省各市(州)分别属于五种协调类型,成都市和攀枝花市的协调度较高,其他大部分地区协调度较低。
其他文献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文章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耕地生态元和耕地生态位的概念,并对耕地生态位的特征、演替规律作了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以量
大型工业企业的建设将促进地区国土开发,在分析齐鲁钢铁厂优势区位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济宁市国土开发应以齐鲁钢铁厂建设为契机,建立合理的空间组织模式和地域产业结构体系,加快国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年内与年际变化大。从而使得在河口三角洲治理开发中面临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黄河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问题、入海流路稳定
本文把澧水中下游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从开发条件评价入手,重点分析了该区的区位特点、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综合开发方向的选择、分区开发重点的
继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之后,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工作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农业作为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农业生产、环境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隐性危害,因而其防治
根据我国粮食产后系统中人为损失高达1400亿kg,大大超过建国以来任何一次灾害带来的损失的严峻事实,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总结经验的方法,作出了多角度的论述,提出了“
研究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与两翼、山区的差距,提出了三方优势互补,联动共进,迈向空间一体化的道路。
主导产业选择是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着重阐述了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步骤方法以及注意的事项。更多还原
分析了长江流域经济协作系统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其未来的运行模式,并就该模式运行的关键策略,即长江三角洲国际性区域建构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其措施进行了论述。
本文在综合分析煤炭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与生态补偿优化设计的原则,并指出在土地复垦时进行生态补偿应从经济、社会、工程三个方面优化设计,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