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如何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来源 :实践(思想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准确把握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建立并坚决维护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重大政策的转变,不仅使党走向更为广阔的政治舞台,而且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其他文献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精心组织宣讲团开展专题宣讲,用好党的红色资源,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辉煌成就”.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鄂尔多斯市各地各部门聚焦党史学习教育重点,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党史专题宣讲,着力打造实境课堂、特色课堂、云上课堂、融合课堂、初心课堂,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期刊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近年来,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扎煤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加强党建带团建,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纳入公司整体工作部署,积极发挥团员青年的各项优势,扎实推动党团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期刊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勉励乌兰牧骑队员在新时代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人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期刊
李黄骏、徐彬在2021年11月17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方法论有: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提升全面从严治党实效,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靶向治疗、精准惩治.
期刊
辛亥革命前的10年间,经过留日学生的译介,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形成了第一波传播浪潮.辛亥革命后,当民国初期的政治纷扰告一段落,中国思想界谈论社会主义的声音又开始变得热闹起来.rn(一)rn1912年10月14日至16日,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总部发表题为《社会主义之发生与派别》的演说,高度评价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贡献.他在演说中指出,马克思“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为《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遂成为有统系之学理”.孙中山乐观地预言:“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
期刊
中国之治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成效的集中概括,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两大奇迹——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为典型标志: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在2020 年的全球抗疫中,中国共产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率先在世界范围内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不仅有效维护了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经济社会的运行提供了坚强
期刊
冯颜利在2021年11月19日《经济日报》撰文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百年奋斗取得辉煌成就的首要经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回望百年党史,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才能不断取得胜利.
期刊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团结工作重在交心,交心首先要交流.语言是交流的重要手段,语言相通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桥梁,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环节.rn语言相通是民族沟通的桥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可见,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由于交流交往的需要而形成的,就是为了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意图和目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文化共生,语言资源丰富.各民族如果仅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与其他民族交流,就难
期刊
陈辉吾在2021年11月15日《解放军报》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结合融通、相互吸收借鉴,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华大地提供了文化沃土,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造奠定了文化基础.
期刊
国家的发展靠人才,民族的振兴也要靠人才.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要从引、管、育、用四个方面入手.rn暖心积极引.伟大的事业呼唤人才,伟大的时代造就人才.一方面要优化人才环境,正所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创造能让人才安心工作、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是吸引人才的关键所在.对人才要做到政治上信任、政策上倾斜、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着力形成近悦远来、人才归心的“洼地效应”.另一方面要破解人才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