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伴双侧卵巢良性Brennet瘤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638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72岁.3年前因"右肾盂癌"行"右肾盂癌根治术",当时病理诊断为"移行细胞癌Ⅱ级".2008年7月22日因"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2 d"入院,行B超及膀胱镜检察均示膀胱右输尿管口处有一直径约1-2 cm的肿物,CT示"右附件区一小类圆形囊实性病变,性质待定".活检病理诊断为"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行膀胱全切及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其他文献
干细胞及肿瘤干细胞研究是近年来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到2008年12月底NCBI可查到的有关干细胞的文献达217 070篇,综述26 010篇。
期刊
目的 探讨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及其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00-2007年间共5例ETT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及CK18、p63、α-抑制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胎盘泌乳素(HPL)、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Ki-67等免疫表型特征.对所有病例随访11~50个月,并简要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5例ETT病例均为生育年龄
目的 探讨电击致死的诊断依据.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08年7月受理的16例意外电击致死法医尸检案例.采用大体观察和HE镜下观察.结果 16例意外电击致死尸检肉眼具典型电流斑者仅5例,光镜下典型电流斑11例.非典型电流斑形态多样化,以单纯性表皮剥脱和颜色改变多见.体内器官病理变化主要为心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较明显和部分案例心肌间质灶性出血和血管内皮细胞极性化改变.结论 光镜下皮肤电流损伤是诊
患儿男,4 d.因联体畸形于2008年3月17日入院.体检:体重共3 kg.正常侧婴儿无明显外部畸形,其胸骨柄的下方剑突部至脐的上方有一畸形体与之相连(图1).畸形体(寄生体)仅有四肢、腹部、臀部、男性外生殖器,有尿从阴茎自主排出.寄生体与正常侧婴儿相连接处,长12.0 cm,宽5.5 cm,周长30.0 cm,连接处两腹腔相通.寄生体四肢无自主运动,对刺激无反应,能做被动关节运动。
期刊
患者女,35岁.发现右额部包块3年就诊,于2009年2月14日入院.无头痛、头昏,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及四肢抽搐,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体检:右额部隆起肿块直径约3.0 cm,CT检查提示右侧额骨膨胀性缺损,其内见菊花放射状骨小梁,内板不连续,考虑肉芽肿或血管瘤。
期刊
活跃的增殖能力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判断肿瘤的增殖能力是鉴别肿瘤良恶性、提示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在高倍视野下进行核分裂象计数是简单易行的方法,然而由于视野选择和不同阅片者之间判断差异所带来的误差,使这种计数容易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期刊
随着病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得疾病的病理分类和诊断更准确,也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更确切的依据。消化系统疾病一直是日常病理诊断工作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研究的热点。为交流经验、提高病理诊断水平,特别是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由《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诊断病理暨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4月在重庆市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
目的 探讨小细胞性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的临床病理与免疫表型及其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5例小细胞性PTCL,NOS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和随访,免疫表型检测(SP和EnVision法),以及EBER原位杂交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分析.结果 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2.6岁.中位病程1个月.5例中3例为临床Ⅳ期,2例为临床Ⅲ期.4例有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脾脏肿大,1例有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CST)是一组由分化程度不等的"性索样"细胞、性腺间质成分及其各种黄素化细胞单一或混合构成的肿瘤."性索"原本是胚胎学名词,卵巢胚胎发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多向分化,因此分类也比较复杂~([1]),这类肿瘤发病相对少见,仅占卵巢肿瘤的8%~([2]),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些病理类型并不为临床或病理医师所熟悉,影响到对患者的正确诊治.免疫组织化学已经是我们常规病理诊
期刊
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是在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部市会商”框架下,上海市科委与徐汇区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非营利性研究服务机构。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面积65000m^2。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子公司——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实验室有限公司,拥有符合国际水准的多种现代化检验仪器,可提供包括生化、免疫、病理、遗传、基因、微生物、微量元素、药代动力学、药物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