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喜欢在公关行业发展,我觉得没有一家公司比可口可乐令人有更丰富的经历,更刺激的挑战,及更大的满足感
聊起今年Mr.Baruti代言的可口可乐广告,李小筠显然很兴奋,她甚至模仿这位南非草根明星喝可乐的样子:喝一口可乐,突然情不自禁地抖动上身,伴随着一连串大舌头音“brrrr……”,酣畅淋漓的感觉油然而生。她还哼起了张靓颖和张学友合作的可口可乐世界杯歌曲《旗开得胜》,似乎此情此景点上一支红烛最合适,整个氛围都都被她带有浓重的香港口音所笼罩。
李小筠,这位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副总裁似乎总站在高处,然而又离我们很近。
可口可乐二十载
李小筠的亲切既是性格使然,也与经历有关。早年,香港大学人文地理专业毕业后,她曾做过5年电视台记者。那时候她最不喜欢那些跟她打官腔的人,这也是她日后面对媒体记者比较亲善的原因之一。香港最大的公共交通公司的一次招聘,让李小筠偶然踏进公关界,也从此与公关这个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李小筠的初衷则是“希望可以到企业里学点东西。”6年后,李小筠加入了可口可乐,时值可口可乐在中国“开疆扩土”,市场正在酝酿一场激烈的竞争。
1990年,李小筠任可口可乐香港总部的传讯经理。她回忆,那时候中国内地的商店,饮料的选择性很少,只有几种。而跨国公司可口可乐在中国要做的似乎只有两件事,一是不断的拓展产品类型,另一件则是艰巨的本土化努力。这个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长期命题,在李小筠掌控中徐徐而解。2000年可口可乐中国总部由香港迁至上海,李小筠也晋升为对外事务总监。在她看来,在上海使可口可乐“亲密接触”中国市场,对市场的变化可以及时的做出回应或支援。今年,李小筠服务可口可乐已整整20年。“如果客观条件配合的话,中国市场有潜力成为可口可乐全球最主要的市场。”李小筠说,目前可口可乐在中国有20多个品牌,50多个包装的饮料,在中国的工厂也由沿海扩展到了西部。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本土化步伐近年来正一路提速,对中国市场也充满信心。
从加入可口可乐,李小筠不仅亲眼目睹身边的同事从普通员工一步步做到总监级的位置,也完成了自己的“破茧成蝶”,如今的李小筠已经是可口可乐大中华区饮料市场的领跑者、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李小筠因何可以在同一家公司工作那么长久?她没有思考很久便回答:“如果喜欢在公关行业发展,我觉得没有一家公司比可口可乐令人有更丰富的经历,更刺激的挑战,及更大的满足感。”因为在中国经济界成绩斐然,她被评选为2009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
爱心公关行
李小筠在可口可乐的二十载,是伴爱前行的。而李小筠的与众不同正是其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对公益事业的付出。李小筠在可口可乐20年的职业生涯里,担任过的职务都和社会责任相关,她认为:“做项目不是为了给自己加分数,而是从爱和责任的角度出发,这也是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可口可乐在支持希望工程做了很多工作,李小筠每次去希望小学回来,内心都有一种满足感。她觉得能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去帮助别人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从1993年开始,可口可乐就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携手做希望工程,2002年又与其设立希望之星奖学金。李小筠说,可口可乐整个系统的员工都投入大量的精力,很重视与孩子的交流联系,比如邀请他们来工厂参观、城乡交流等。在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区,还有“健康之旅”等项目,针对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状况,很多年不间断的给他们提供豆奶等营养作为补充。
很多人认为企业做公益事业不过是为了提升美誉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而且社会上也“流行”用捐款数字的多寡来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口可乐作为跨国公司,想在中国大地上塑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一方面需要有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另外一方面则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公民形象。而李小筠他们的公益活动有自己的特点——用心去做。比如了解了艾滋孤儿的艰难生存环境,并不是简单的资助钱,而是每个月都会把钱送到孩子家里,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一些心理辅导。现在资助大概3000多个不同城市和乡镇的艾滋孤儿,李小筠他们的前提是每个孩子至少3年以上的资助,希望持续的帮助能真正帮助孩子们。李小筠经常这么想:“或许只因为这小小的贡献,就能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最起码让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
李小筠非常引以为荣的就是参与了很多公益项目。比如一直积极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可口可乐出资2000万美元治理全球7个很大的河流,用来保护水资源,其中一条就是中国的长江;开展“留住一桶水”项目等。在四川汶川地震后,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600万公升的水,同时捐资1亿元支持当地的重建。除了类似的公益关怀,李小筠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还表现在优质的产品、员工的关怀和对环境的保护等方面。
本土公关挑战
“企业所作所为首先要合规合法,在这基础上还要符合中国国情,理解并尊重中国特色。”李小筠说,做本土公关还必须了解本地人群的价值观,才能选择适合当地的公关方式,因为“硬塞”是不管用的。李小筠感到挑战最大的是,中国太大了,而且政府层级复杂,需要精心协调沟通。其次,中国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公关传播方法和处理手法也要因此变得更灵活。李小筠举例说,相对熟悉北京等一线城市,公关做起来游刃有余,但是如果到了贵州等地,那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往往这个时候,李小筠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和当地同事沟通,了解当地人们的想法,公关的过程也就包括一边探讨一边学习。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已经83年了,植根时间在跨国公司中几乎算最长的。可以说,本土公关是助其取得中国市场成功的左臂右膀。公关运用自如,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也随之势如破竹。从1979年在中国建立第一个工厂至今,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工厂已经发展到39家。
当然,李小筠认为本土公关也不能太着眼本土性。中国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很时尚,太本土的东西不见得很喜欢,巧妙地将国外好玩的元素带进来,反而事半功倍。比如今年世界杯,为了在世界杯比赛期间更好的让人们参与其中,可口可乐开展“可口可乐世界杯欢庆时刻”网络视频票选活动,评选最佳球员进球庆祝活动。在每天比赛结束的次日,为前一天的最佳进球动作球星进行网络投票。在世界杯闭幕后,为获得选票最多的球星投票的人们,还有资格参加终极抽奖。这是一个网络互动营销活动,参与者如果有幸得到此活动的大奖,就可以飞去瑞士苏黎世,在那里与国际足联来个亲密接触。类似的网络互动被可口可乐运用的很自如,其在世博中也设计了网络互动项目“我是快乐大使”,借助宽广的网络平台,吸引年轻人参与。李小筠说,中国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我有我做主”,希望他们自己做选择。而活动本身就是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平台,在此之上与之进行互动。因此,李小筠也有自己的本土公关原则:“本土人们的喜好,不代表做公关时受到框架限制,如果把新的元素带进来,市场将会很活跃。”
而李小筠在事业和家庭中享受平衡的幸福。她在可口可乐公司工作无疑是时刻都在接受挑战,有时与家人相处的时间,甚至谈话的时间都不多,然而事业的成功与家庭的成功同等重要。她一贯的做法是在工作上全情投入,既能享受工作的挑战和乐趣,亦自然会享受做出成绩。同时,也一定会与家人团聚,创造美好的回忆。“有时候,相聚是“贵精不贵多”,抓紧沟通的每一个机会,甚至很忙的时候也会给家人一个惊喜式问候,这种温暖的关心是维持家人感情很有效的做法。”
聊起今年Mr.Baruti代言的可口可乐广告,李小筠显然很兴奋,她甚至模仿这位南非草根明星喝可乐的样子:喝一口可乐,突然情不自禁地抖动上身,伴随着一连串大舌头音“brrrr……”,酣畅淋漓的感觉油然而生。她还哼起了张靓颖和张学友合作的可口可乐世界杯歌曲《旗开得胜》,似乎此情此景点上一支红烛最合适,整个氛围都都被她带有浓重的香港口音所笼罩。
李小筠,这位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副总裁似乎总站在高处,然而又离我们很近。
可口可乐二十载
李小筠的亲切既是性格使然,也与经历有关。早年,香港大学人文地理专业毕业后,她曾做过5年电视台记者。那时候她最不喜欢那些跟她打官腔的人,这也是她日后面对媒体记者比较亲善的原因之一。香港最大的公共交通公司的一次招聘,让李小筠偶然踏进公关界,也从此与公关这个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李小筠的初衷则是“希望可以到企业里学点东西。”6年后,李小筠加入了可口可乐,时值可口可乐在中国“开疆扩土”,市场正在酝酿一场激烈的竞争。
1990年,李小筠任可口可乐香港总部的传讯经理。她回忆,那时候中国内地的商店,饮料的选择性很少,只有几种。而跨国公司可口可乐在中国要做的似乎只有两件事,一是不断的拓展产品类型,另一件则是艰巨的本土化努力。这个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长期命题,在李小筠掌控中徐徐而解。2000年可口可乐中国总部由香港迁至上海,李小筠也晋升为对外事务总监。在她看来,在上海使可口可乐“亲密接触”中国市场,对市场的变化可以及时的做出回应或支援。今年,李小筠服务可口可乐已整整20年。“如果客观条件配合的话,中国市场有潜力成为可口可乐全球最主要的市场。”李小筠说,目前可口可乐在中国有20多个品牌,50多个包装的饮料,在中国的工厂也由沿海扩展到了西部。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本土化步伐近年来正一路提速,对中国市场也充满信心。
从加入可口可乐,李小筠不仅亲眼目睹身边的同事从普通员工一步步做到总监级的位置,也完成了自己的“破茧成蝶”,如今的李小筠已经是可口可乐大中华区饮料市场的领跑者、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李小筠因何可以在同一家公司工作那么长久?她没有思考很久便回答:“如果喜欢在公关行业发展,我觉得没有一家公司比可口可乐令人有更丰富的经历,更刺激的挑战,及更大的满足感。”因为在中国经济界成绩斐然,她被评选为2009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
爱心公关行
李小筠在可口可乐的二十载,是伴爱前行的。而李小筠的与众不同正是其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对公益事业的付出。李小筠在可口可乐20年的职业生涯里,担任过的职务都和社会责任相关,她认为:“做项目不是为了给自己加分数,而是从爱和责任的角度出发,这也是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可口可乐在支持希望工程做了很多工作,李小筠每次去希望小学回来,内心都有一种满足感。她觉得能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去帮助别人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从1993年开始,可口可乐就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携手做希望工程,2002年又与其设立希望之星奖学金。李小筠说,可口可乐整个系统的员工都投入大量的精力,很重视与孩子的交流联系,比如邀请他们来工厂参观、城乡交流等。在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区,还有“健康之旅”等项目,针对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状况,很多年不间断的给他们提供豆奶等营养作为补充。
很多人认为企业做公益事业不过是为了提升美誉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而且社会上也“流行”用捐款数字的多寡来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口可乐作为跨国公司,想在中国大地上塑造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一方面需要有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另外一方面则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公民形象。而李小筠他们的公益活动有自己的特点——用心去做。比如了解了艾滋孤儿的艰难生存环境,并不是简单的资助钱,而是每个月都会把钱送到孩子家里,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一些心理辅导。现在资助大概3000多个不同城市和乡镇的艾滋孤儿,李小筠他们的前提是每个孩子至少3年以上的资助,希望持续的帮助能真正帮助孩子们。李小筠经常这么想:“或许只因为这小小的贡献,就能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最起码让他们保持乐观的心态。”
李小筠非常引以为荣的就是参与了很多公益项目。比如一直积极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可口可乐出资2000万美元治理全球7个很大的河流,用来保护水资源,其中一条就是中国的长江;开展“留住一桶水”项目等。在四川汶川地震后,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600万公升的水,同时捐资1亿元支持当地的重建。除了类似的公益关怀,李小筠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还表现在优质的产品、员工的关怀和对环境的保护等方面。
本土公关挑战
“企业所作所为首先要合规合法,在这基础上还要符合中国国情,理解并尊重中国特色。”李小筠说,做本土公关还必须了解本地人群的价值观,才能选择适合当地的公关方式,因为“硬塞”是不管用的。李小筠感到挑战最大的是,中国太大了,而且政府层级复杂,需要精心协调沟通。其次,中国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公关传播方法和处理手法也要因此变得更灵活。李小筠举例说,相对熟悉北京等一线城市,公关做起来游刃有余,但是如果到了贵州等地,那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往往这个时候,李小筠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和当地同事沟通,了解当地人们的想法,公关的过程也就包括一边探讨一边学习。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已经83年了,植根时间在跨国公司中几乎算最长的。可以说,本土公关是助其取得中国市场成功的左臂右膀。公关运用自如,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也随之势如破竹。从1979年在中国建立第一个工厂至今,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工厂已经发展到39家。
当然,李小筠认为本土公关也不能太着眼本土性。中国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很时尚,太本土的东西不见得很喜欢,巧妙地将国外好玩的元素带进来,反而事半功倍。比如今年世界杯,为了在世界杯比赛期间更好的让人们参与其中,可口可乐开展“可口可乐世界杯欢庆时刻”网络视频票选活动,评选最佳球员进球庆祝活动。在每天比赛结束的次日,为前一天的最佳进球动作球星进行网络投票。在世界杯闭幕后,为获得选票最多的球星投票的人们,还有资格参加终极抽奖。这是一个网络互动营销活动,参与者如果有幸得到此活动的大奖,就可以飞去瑞士苏黎世,在那里与国际足联来个亲密接触。类似的网络互动被可口可乐运用的很自如,其在世博中也设计了网络互动项目“我是快乐大使”,借助宽广的网络平台,吸引年轻人参与。李小筠说,中国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我有我做主”,希望他们自己做选择。而活动本身就是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平台,在此之上与之进行互动。因此,李小筠也有自己的本土公关原则:“本土人们的喜好,不代表做公关时受到框架限制,如果把新的元素带进来,市场将会很活跃。”
而李小筠在事业和家庭中享受平衡的幸福。她在可口可乐公司工作无疑是时刻都在接受挑战,有时与家人相处的时间,甚至谈话的时间都不多,然而事业的成功与家庭的成功同等重要。她一贯的做法是在工作上全情投入,既能享受工作的挑战和乐趣,亦自然会享受做出成绩。同时,也一定会与家人团聚,创造美好的回忆。“有时候,相聚是“贵精不贵多”,抓紧沟通的每一个机会,甚至很忙的时候也会给家人一个惊喜式问候,这种温暖的关心是维持家人感情很有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