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产业创新发展模式探讨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as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陕西省佳县被誉为“中国红枣名乡”。但由于发展模式的局限,作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红枣产业发展缓慢。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在对红枣产业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佳县自身状况,构建出一种良性循环的政府主导型四方协同运作模式,以此来推动红枣产业乃至佳县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创新模式;红枣产业;加工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174-03
  
  佳县地处无污染源的黄河沿岸地区,是中国北方红枣的最佳适生区乃至世界红枣优生区。红枣产业是佳县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31%,农民人均红枣收入5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足见红枣产业对佳县经济的重要性。以红枣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最可行的一条发展途径。然而受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制约,佳县红枣加工业水平低、规模小,多以原枣出售,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利润小,农民收入不高,产业发展严重受阻。因此,构建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模式迫在眉睫。
  一、佳县红枣产业发展概述
  (一)佳县红枣栽培的历史和现状
  佳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红枣栽培历史,是中国栽培枣树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枣产区之一,树体生命力强,朱家洼乡泥河沟村仍有一千三百多年树龄的老枣树,被誉为“活化石”,见证了佳县枣树的栽培历史。截至2008年末,佳县红枣实有果园面积24 612公顷,红枣产量145 000吨,产值超过3亿元。
  (二)佳县红枣概述
  佳县现有红枣品种46个,其中优良品种有油枣、木枣、方木枣、锥枣、脆枣等,其中油枣属全国八大制干枣优良品种。近年来,引进赞皇大枣、骏枣、冬枣、梨枣等优良鲜食品种,增加了红枣的种类。
  (三)佳县红枣产业现状
  1.红枣加工企业。随着退耕还林的推进和红枣主导产业的开发,红枣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加工业逐步深入。佳县共有注册红枣加工企业6家,加工点337处,年累计加工红枣1 500万斤,安排剩余劳动力3 000余名,发展前景广阔。
  2.红枣专业合作社。佳县枣农自发组织了红枣专业合作社,例如长源兴红枣专业合作社,经阿里巴巴网站出售红枣系列产品,采取经销批发经营模式。该合作社运作良好,使枣农深刻感受到专业合作社的运作优势、管理优势。然而,只有少数农户参加了红枣专业合作社,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目前佳县红枣产业发展仍处在较低级的阶段,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导致大量红枣以原料的形式直接出售,产品附加值低,进而使得枣农增产不增收。因此,发展红枣就地加工业是振兴佳县红枣产业的当务之急。
  二、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优势
  1.红枣种植独特的自然优势。佳县地处无污染源的黄河中游秦晋峡谷西岸,是中国北方红枣的最佳适生区乃至世界红枣优生区。境内既没有大型厂矿,也无工业污染企业,是有机红枣① 可持续发展实验基地。现有有机红枣认证基地5万亩,年产有机红枣2 000万公斤,居全国第一。县境深处内陆,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0.2℃,年平均降水量386.6毫米,年平均日照2 710.7小时,4—10月份各月日照均在220小时以上,对红枣生长极为有利。凭借以上独特的自然优势,佳县获得一系列荣誉认证。例如,2001年,国家林业局授予佳县“中国红枣名乡”称号。2004年,佳县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05年,佳县取得国家有机红枣生产基地和有机红枣产品“双认证”,成为中国第一个通过有机红枣生产加工、标识与销售、管理体系认证的县级区域。2008年佳县红枣通过农产品地理产品标志登记。
  2.红枣独特的药用价值以及营养价值优势。佳县红枣的医用和保健早负盛名,北京《同仁堂志》中有“葭州①大红枣,入药医百病”的记载。可见佳县红枣独特的医用价值。同时,红枣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P、糖粉、果胶、钙、磷、铁、硒等多种氨基酸和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3.红枣品种优势。佳县红枣有46个品种,以大红油枣为主,其果实色泽深红,形状椭圆,个大、皮薄、肉厚、核小,风味甜润,含糖量适中。油枣1996年获陕西省经济林名特新优果品品评会金奖,木枣和酸枣获银奖。
  (二)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劣势
  1.红枣加工业发展滞后。一是受资金制约,红枣加工业企业资金筹集渠道相对狭窄,规模小,发展速度缓慢。二是受技术的制约,设备落后,研发能力差,红枣加工水平较低,精深加工微乎其微,具体表现为加工的红枣只占红枣总产量的5.2%,导致加工业产业链条短,市场占有率低。受资金和技术的双重制约,红枣加工业发展落后,大多数红枣仍以原枣直接销售,使枣农陷入增产不增收的困境。
  2.红枣品牌知名度极低。佳县红枣实属全国最好的红枣品种,然而目前因加工程度不高,红枣市场开发力度小,尚未形成知名品牌,就全国范围来讲,知名度极低,消费者认可度小,因而市场占有率低。
  3.红枣种植不规范。佳县枣农大多数是分散经营,红枣种植方式极不规范。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缺乏统一的组织方式、技术规范、人员培训、物料投入和管理,也缺乏统一销售,市场较为混乱。其二,枣农为了增产,大量使用化肥、尿素,任意喷打农药,对枣园的土壤及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导致枣果农残超标,不符合有机红枣的质量标准。造成红枣价格较低且缺乏市场竞争力,阻碍了红枣品牌的提升,制约了红枣产业的发展。
  (三)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机遇
  佳县红枣不仅具备了打造知名品牌的条件,而且存在一系列外部机会。首先,国家红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为佳县红枣提供了品牌基础。佳县应充分利用这一认证,不断打出按地理命名的“佳县红枣”品牌。其次,佳县应抓住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各项有利政策。例如,榆林市出台的“扶南”项目,用于有机红枣基地建设。这些政策为佳县红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四)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威胁
  就省外而言,目前中国除黑龙江省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枣树栽培,市场竞争激烈。有些省份的红枣加工业已经相当发达,产品种类繁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高,有各自的龙头企业作支撑。省内来说,陕西省其他县域都在打造自己的红枣品牌,争夺市场,导致本省内也存在一系列威胁。
  三、基于SWOT分析的红枣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针对目前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设计出一种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枣农—加工企业—农信社四方协同运作良性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完整佳县红枣产业链条,打造佳县红枣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振兴佳县红枣产业。
  (一)政府主导型四方协同运作模式
  四方主体参与的创新模式,包括政府、枣农、农信社、企业。政府作为信用中介,给予政策优惠,为农户、企业和农信社提供保证。
  1.政府与农信社达成协议,政府以一定的承诺吸引加工企业将闲置资金存放于农信社,目的是让农信社给企业以优惠利率贷款,这样企业有了资金保证,能够进行设备更新,引进先进技术,最终,红枣加工业技术水平提高,红枣加工精深化,产业链条延长,企业利润增加。这样,一方面,企业就能够按时给农信社还款,且达到一定年限后,企业开始按事先约定向政府上缴税金;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对红枣需求的增加,在供求机制的作用下,枣农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原枣,收入增加。企业与枣农收入都增加,进而共同增加了GDP。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为其继续支持红枣产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2.政府给予加工企业直接的政策优惠,例如税收优惠,即企业创办之初的几年内减免税收,使企业“轻装上阵”,或给予技术扶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发展一批科研队伍,使其更容易引进和推广新技术,宣传品牌,开拓市场,进一步增加企业利润,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产业化经营。企业强大的同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及原料需求,进而调动了枣农种植红枣的积极性,同时能够吸收剩余劳动力转入红枣加工业。枣农收入增加,其还款能力也同步提高,能够按时还贷,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率降低。进而对政府来说,扶持农信社的负担减轻,政府将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扶植红枣产业发展。
  3.政府作为农信社和枣农之间的信用纽带,为枣农提供专门的担保,以满足其红枣种植的贷款需求。能获得担保的枣农也应经过严格筛选,并采取签订合约的形式,必要时应通过专业合作社等机构组织,以保证枣农还款能力及还款积极性;同时由于有政府的担保,农信社的贷款风险大大降低。因此这样的机制对双方来说都有实现的可能性。
  以上构成了政府—信用社—加工企业—枣农四方主体之间的大循环。概括起来,即政府分别给予其他三方优惠政策,农信社向加工企业和枣农提供资金,枣农为加工企业提供原枣,加工企业为枣农提供销路和工资,产业发展后加工企业和枣农又分别通过缴税和提高GDP来回馈政府,通过按时还贷款本息来回馈农信社。各主体的投入都得到合理的回报,并且一旦形成良性循环,自身将产生强大的动力,永续发展。
  (二)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此创新模式实质是力图形成四方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局面,其运行的动力来自于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而积极性又来自于成本收益对比。因此各主体的成本和收益情况可以为此模式的可行性提供有力证据。
  1.政府。政府不但在此模式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且作为整个循环的起始点以及联结其他三方主体的纽带,其行为直接关系到良性循环能否形成。从短期来看,政府对其他三方主体有较大投入,包括税收优惠,信用担保等政策优惠。这些是政府依据产业总体发展目标,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提供的。而短期内政府收益很小,导致短期看似政府投入是非理性的。然而从长期来看,政府的收益要远大于其投入。政府长期的收益包括税收增加,GDP提高等。从这一点来看,政府的投入完全是理性的。
  2.农信社。农信社打造了农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渠道,立足本地,发挥地缘优势,拓展业务,服务于三农。其性质决定了它参与这一模式的可行性。首先,从农信社自身的发展定位看,它有充分参与这一循环的积极性。农信社的长远发展始终不能脱离服务三农的原则。在此模式中,农信社在政府支持和担保下,充分利用其长期在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经验,针对红枣加工企业和枣农推出贷款新品种,改善服务质量,不仅能够为自己赢得市场空间和获利空间,而且可以为自身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资金和品牌基础。其次,从农信社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来看,它有充分参与这一循环的驱动力。农信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县域企业和农户,而农户存款数量有限,这就要求农信社巩固农村中小企业存款这一资金来源。对于佳县,红枣产业发展前景好,红枣加工企业资金需求量大,为红枣加工企业提供优惠贷款,扶持其发展,从而达到吸引这些企业将资金存入农信社的目的,不失为一种良策。最后,从农信社长期的发展战略来看,它有参与这一循环的需要。农信社的长期发展应该是立足本土,向周边辐射,最终实现跨区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红枣加工企业的壮大,红枣产业链条的延长,红枣品牌的形成,枣农收入的增加,农信社的资金来源将更稳定,市场将更广阔,实力将更雄厚,这就为跨区发展奠定了基础。
  3.加工企业。首先,加工企业是短期内直接的受益者,政府及农信社都给予其优惠,这对于其成长,无疑是雪中送炭。其次,本地加工企业虽规模较小,但在原料成本和劳动力资源方面都有绝对的优势,同时随着其壮大,也会产生更大的原料和劳动力需求,佳县独特的自然优势能够为其提供强大的后盾。最后,加工企业长期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政府的税收优惠、农信社的资金、枣农的原料和劳动力,最终都会转化为企业的收入。
  4.枣农。首先,枣农最初是小规模种植,质量不高,收购价格低,其收入也低。加工企业的壮大,给枣农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收入。一方面,企业大量的原料需求,使小规模种植者不具备规模化种植的能力,且收益低,最终逐渐被淘汰。这部分种植者会选择转入红枣加工企业,成为产业工人,其土地也可以转让给种植大户来种植,促进了土地流转。既保证了红枣高质量的供应源,又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质也是一种分工的深化和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无论是继续种植红枣的枣农还是产业工人,收入都较原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积极性自然高涨。其次,大规模生产的枣农收入增加,信用度自然也提高,能按时还款,还能将剩余收入存入农信社,成为农信社的固定客户,农信社也更愿意向大型枣农提供贷款,使枣农资金来源充足,更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和红枣质量的提高。转为工人的枣农,其收入直接与企业利润挂钩,企业壮大了,工人收入会进一步增加。
  四、结论
  通过分析可见,这样一种政府主导型四方主体协同运作的创新模式符合佳县的现实需要,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未来佳县红枣产业振兴的一种途径。同时,这一模式也存在操作上的难点,即政府短期投入与产出不对等,若政府过于短视,则会阻碍此模式的运行。因此,当地政府要充分考虑长期收益,真正从地区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发,当好组织协调者。最后,此模式在实际运用中,不必拘泥于形式,灵活选择具体实施方法,在实践中继续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孟军.中国红枣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果农之友,2008,(3):1.
  [2]榆林统计年鉴·榆林[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责任编辑 安世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在空间上统一、管理对象上存在交叉,因此需要对两者进行充分衔接。以浙江省遂昌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践为例,阐述其在基础数据、空间布局、规划实施措施等三方面与城乡规划进行的充分对接,为“两规衔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衔接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127-02    城乡规
期刊
摘要:近些年,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但是,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这支庞大的农民工大军面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主要是自身素质,特别是从事经济建设各项工作的知识和技能,急需迅速提高。如何提高农民工素质,使其由廉价的劳动力变为更高层次的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实现农民工转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以武汉“8+1城市圈”为背景,以孝感市为例,
期刊
摘要:中国灵长类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可观。目前中国灵长类生态旅游开发仍处于探索期,缺乏一个指导性的开发规范。已开发的旅游市场良莠不齐,存在设计不合理、规划不科学、管理混乱等现象,严重影响旅游地形象,危及灵长类的生存繁衍。以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的“走近金丝猴”科普观赏活动为例,列举了在灵长类生态旅游项目中猴群管理、栖息地管理、游客管理、宣教工作和产品开发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可供灵长类
期刊
摘要:动漫游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代表,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产业价值、多就业机会等特点与优势。中国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符合“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目前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动漫游戏产业;文化产业;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
期刊
摘要:在武汉”1+8城市圈”中,孝感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心城市武汉最近,同时也具有很好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引用经济引力公式,得出武汉城市圈内九个城市的作用强度,突出了孝感与武汉的经济作用强度最大,再进一步利用城市间GDP增长相关度来论证武汉对孝感的经济辐射作用。最后提出了孝感发展自身的对策,以期实现孝感经济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武汉“1+8城市圈”;区域经济辐射理论;孝武同城化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中国法律对医疗损害举证责任的规定较为混乱。最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对中国医疗损害举证责任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即以过错责任为原则,以过错推定责任与无过错责任为例外。结合相关案例与域外经验,肯定了中国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损害举证责任以过错责任为原则的进步,但同时也提出了由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中国侵权责任法对相关举证责任例外的规定存在笼统和欠缺之处,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医疗损害举证责任;过错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日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相较于社会的需要,学校财务管理专业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从塔里木大学的地理位置、生源特点、就业趋势等出发,结合新疆经济的发展趋势,探索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打造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特色专业。  关键词:财务管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
期刊
摘要: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财经类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抽象,学习难度也不低,往往提不起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不利于开展教学互动环节,影响教学效果。AIDA模式是市场营销中的一个重要公式,其营销理念对统计学教学有很大的启发。  关键词:统计教育;学习兴趣;学习欲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
期刊
摘要:核心竞争力因具有独特性、价值性、系统性、稀缺性、发展性而备受关注。打造核心竞争力是高职生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把中国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应对教育全球化挑战的需要。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而提高人高职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人文素质;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42-02    一、问题的提出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族企业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激励机制方面,长期以来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以温州模式为例,对家族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依据现代激励理论提出了系统的建设方案,以期改善家族企业高管人员和普通员工的激励现状,进而不断振兴和完善中国的家族企业。  关键词:家族企业;温州模式;激励机制;股权激励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