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档案】
姜钦峰,江西南昌人,江西省作协会员,《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组专家,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近200万字,散见于《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中国青年》、香港《大公报》、美国《侨报》等国内外数百家报刊,十几次获《读者》“最受读者欢迎的文章”奖,数百篇作品收入各类丛书、中学生课外读本或编入中学语文试卷,部分作品改编为电视散文在中央电视台10套《子午书简》栏目播出,出版有散文集《像烟花那样绽放》等。其作品取材广泛,形式活泼,语言朴实。阐述人生哲理,传递人间情感,描叙世界万象……文中深层的思考、精微的感悟让人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提升智慧,净化心灵。
【作品选读】
在地震中重生
姜钦峰
史无前例的大地震无情地蹂躏了这座城市。
这里原本是一个戒备森严的看守所,地震过后,几乎被夷为平地,许多警察在睡梦中再没醒来。犯人相对幸运一些,因为监房建得格外牢固,没有完全震塌,但墙壁全部破裂。一个个犯人从监房钻出来,高高的围墙不见了,笨重的铁门躺在瓦砾中,平日荷枪实弹的岗哨也不知所踪。总之,所有限制自由的东西统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废墟。黑夜、死亡和漫天飞舞的灰尘,交织成一幅凄惨的画面,令人窒息。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犯人们茫然不知所措。
一名警察从废墟中爬了出来,手中握着枪,只穿着裤衩和背心,浑身被尘土包裹,像一尊不屈的雕塑。灾难没有让警察放弃职守,当他发现犯人“逃出”监房时,立即朝天鸣枪,在枪声的警告下,犯人挤成一堆不敢轻举妄动。虽然犯人们陷入暂时的茫然,可警察头脑格外清醒,此时情况万分凶险:通讯肯定全部中断,求援无门;虽然自己手中有武器,但面对的是100多个毫无束缚的犯人,谁也无法预料下一步将发生什么。警察的分析很准确,地震过后,就连市政府也被埋入废墟之中,不仅建筑物和生命遭受了灭顶之灾,而且原有的社会秩序也随之荡然无存。实际上,方圆十几公里以内已处在无政府状态,如果犯人集体越狱,凭他一人之力,根本无法阻止。
第二次“地震”似乎正在酝酿,犯人们逐渐骚动起来。这时,有犯人站了出来——那是个二进宫的抢劫犯,警察认识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枪。“二进宫”高声喊道:“管教,我们要去救人。”看来不是越狱,警察暗中松了一口气,可职业的敏感让他不得不充满戒心:如果让他们救人,一旦局面失控,全跑了怎么办……瓦砾中不时传来呼救声时,警察没有选择的余地,一跺脚,大声喊道:“好!我同意你们救人,但如果有人想趁机逃跑,一定就地正法!”说完,他高高扬起了手中的枪。警察当然清楚,这其实是个赌局,如果犯人跑光了,自己输掉的将是后半生的自由。
话音刚落,犯人已四散跑开,到处搜寻生还者。瓦砾中不断有活人被扒出来,有少部分是犯人,大部分是警察。被扒出来的大多是重伤员,断手断脚的比比皆是。有个强奸犯以前是医生,他自告奋勇站了出来,指挥众人抢救伤员,这个断肢的怎么接,那个断腿的如何绑。有个犯人被砸坏了膀胱,被尿憋得死去活来,惨叫声不断划破夜空,格外凄厉。医生急得眼睛都红了,大声吼叫:“快去找管子来!”因为必须有管子才能导尿,可四周一片废墟,到哪儿去找管子啊,眼看无计可施,活人岂能让尿憋死,一个盗窃惯犯二话不说就凑了上去,用嘴巴帮他吸出尿和血……
这里不再有警察和犯人的区别,只有死人和活人、救人的人和需要救助的人。这又是一个感人的场面,被救出来的轻伤员又迅速投入到救人的队伍中去,没有绷带他们就撕下自己身上的衣服,没有工具他们就用手扒,抢救结束后,没有一个犯人的手是完好的。
天已放亮,能救的都救出来了。犯人被重新集中起来,一个个衣衫褴褛,灰头土脸,警察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三个。事后查明,有两个犯人因为离家较近,救完人后溜回家看了看,然后主动回来了,还有一个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那些犯人没有借助任何工具,徒手从瓦砾堆中扒出了112人,创造了奇迹!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好莱坞的灾难大片,这是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河北唐山市,时间是1976年7月28日。人都有七情六欲,难保不犯错,或利欲熏心,或鬼迷心窍,这是人性的阴暗面;可是谁也不能否认,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光辉的一面,哪怕是十恶不赦的罪犯。地震带给人们的无疑是毁灭,可是那些犯人却获得了新生,当他们奋不顾身抢救别人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据说,后来有不少犯人改了生日——7月28日。
挑山的男人
姜钦峰
他原本身体健康,有个美满的家。在他40岁那年,妻子忽然得了重病,尽管他竭尽全力,四处举债,仍没能把妻子留住。家徒四壁,欠下一身的债,两个孩子还得上学,连债主进了他家的门,都不忍心开口。他反倒安慰人家,人不倒,债不亡,就算拼掉这身骨头,我也要把债还上。
他把孩子托付给父母,去外面打工。他去了好几个矿山背过矿,工钱本来就少得可怜,还常常被拖欠克扣。他又去了河南,在一个小煤矿井下挖煤,才干了两个月,出事了,他的左臂被缆车砸断了,只能无奈截肢。出院后,矿主叫他赶紧走人。少了一条胳膊,他连农活都干不了。他第一次给人跪下,哀求矿主让他留下,说家里两个孩子还指望我的钱交学费,求您让我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哪怕看门扫地也行。矿主只好给了他4000元钱,打发他回家。他把钱小心地分成两半,一半缝在内裤里,另一半装在包里,然后回家,没想到那个包还是给小偷划了。
好好的人出去,回来却少了一条胳膊,一家人抱头痛哭。那条胳膊换来的2000元钱,他拿去还了债。乡亲们同情他,劝他出去乞讨,他说不行,我已经丢了一条胳膊,不能再出去丢人。
他独自去了上海。晚上,他就睡在立交桥下,白天也不敢出去乱逛,怕被抓住收容遣送。他胆战心惊,起早贪黑到建筑工地上寻活,可人家总有理由拒绝他。万般无奈,他壮着胆子去了一次残联,残联的人瞟了他一眼,就摇头说你走吧。快一个月了,他依然流落街头,口袋里只剩下几块钱。正是盛夏酷暑,他却浑身冰凉,突然发现这个世界竟那样陌生,无论自己怎样努力总是受到伤害。他想到了死,爬上了高高的立交桥,一阵风把他吹醒,想起孩子,想起了家,他骂自己蠢,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第二天,他遇到一个老乡。老乡说,咱去华山做挑夫,只要肯卖力气,拿钱实在,还自由。他二话没说,跟着老乡去了华山。第一次踏上华山险道,他背了50斤货物,才走了一小半路已经两腿灌铅,喘不过气来。他想歇不敢歇,想退无路可退,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一脚踏空就要粉身碎骨。他只能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往上爬,天黑时才到山顶。
半夜下了山,领到15元报酬,他想,这钱根本不是人赚的,明天赶早回去吧。可是一觉醒来,他又登上了陡峭的山路。从此,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带上馒头和自来水就去领货。挑夫的报酬是按重量计算的,并且根据路途远近、险峻程度有所区别,上北峰要走四个小时,每斤货物的运费是三毛钱;南峰是华山之巅,路途遥远险峻,要走七个小时,每斤四毛钱。只有劳动力价格低于缆车的运输成本,挑夫才有市场,他们根本没有谈价钱的资本。为了多赚点钱,他肩上的重量从50斤渐渐加到了100斤,这几乎是挑战极限。
无法想象,他究竟要流多少汗才能换回一毛钱!可他从不认为赚得少,反而对华山充满了感激,他说是华山帮他还清了债,还供了他的两个孩子上学,让他找回了男人的尊严。儿子今年考上了大学,暑假来华山看父亲。儿子问他,山路那么高那么陡,你怎么上去的?他笑了,说一步一步往上走,不就上去了吗?儿子执意要体验一下父亲的工作,他说不行,儿子说,我年轻力壮,你能上我就能上。到底拗不过儿子,次日一早,他拿了一个20斤的西瓜,让儿子背着上华山北峰,这条道近且没有南峰那样险峻。四个小时的路程,儿子却走了一整天,天黑时才到北峰,看见父亲,儿子眼泪刷地就下来了,说:爸,以后您少背点,要吃好点……
说到这,他忽然哭了。顿了顿,他又自嘲地说,一个大男人哭得跟娘们似的,让你见笑了——哦,我得赶路了。说着他又背起了煤气罐,一只手紧紧抓住铁链,弯腰驼背,像一张拉满的弓,艰难地往上爬……
【超级链接】
姜钦峰谈写作
★你的文学成长之路是如何开始的?做过哪些准备?
姜钦峰:小学五年级时,我参加学校作文比赛,得了一等奖。坦白说,我真的不知道,这与我后来的写作有什么联系。因为这次比赛并非自愿报名,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直到进入中学,作文依然是让我最头疼的事。那时,我的好奇心特别重,天文、地理、上下五千年、世界名著、金庸、古龙,什么书都爱看,后来当我无意中扒开文学的门缝,才发现那些“闲书”帮了大忙。我觉得,写作文不一定需要多大的天赋,每个人都能写好,但光靠课本知识是不够的。
写作好像没什么捷径,就是多看、多写。欧阳修在《归田录》里写了一个卖油翁,此人身怀绝技,拿一枚铜钱放在葫芦口上,然后舀出一勺油,高高地对着钱眼倒下去,再看铜钱,竟滴油不沾。众人折服,向他请教秘诀,卖油翁说:“无他,惟手熟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都是一个道理,熟能生巧。
★写作对于你来说是怎样的一件事(爱好、谋生手段还是其他)?
姜钦峰:写作是我最大的快乐,它能让我的心灵自由呼吸,当然还给我带来稿费,呵呵。
★写作有哪些技巧(针对中学生)?
姜钦峰:技巧不敢谈,说说我的感受吧。台湾作家李敖说过,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只有两个问题:一是你想表达什么,二是表达的方式好不好。意在笔先,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要表达什么,读者就更加不知所云,文章当然要失败。除此之外,立意还应当高雅、积极向上,这都是基本的要求。
再谈表达方式,虽说文无定法,多少还是有些规律的。标题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千万不能马虎,开头尽量简洁,最好能吸引人往下读,结尾别啰唆。文似看山不喜平,行文要力戒平淡,转折、悬念、欲扬先抑、声东击西都是常用的方法。另外,文章的结构不容忽视,就像我们平时写字,一个最简单的“口”字,如果写得方方正正,就不够美观,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上宽下窄。写文章也是如此,同一件事,我们可以采取顺叙、插叙、倒叙的方法,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详略是否得当,都会影响表达效果。
应试作文受到时间等条件限制,不仅要好还要快。因此,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方法还是有必要的,平时多看看报刊,用心揣摩借鉴,会有很多收获。当然,真情实感才是文章的灵魂,否则任何技巧都是空谈。
姜钦峰,江西南昌人,江西省作协会员,《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组专家,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近200万字,散见于《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中国青年》、香港《大公报》、美国《侨报》等国内外数百家报刊,十几次获《读者》“最受读者欢迎的文章”奖,数百篇作品收入各类丛书、中学生课外读本或编入中学语文试卷,部分作品改编为电视散文在中央电视台10套《子午书简》栏目播出,出版有散文集《像烟花那样绽放》等。其作品取材广泛,形式活泼,语言朴实。阐述人生哲理,传递人间情感,描叙世界万象……文中深层的思考、精微的感悟让人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提升智慧,净化心灵。
【作品选读】
在地震中重生
姜钦峰
史无前例的大地震无情地蹂躏了这座城市。
这里原本是一个戒备森严的看守所,地震过后,几乎被夷为平地,许多警察在睡梦中再没醒来。犯人相对幸运一些,因为监房建得格外牢固,没有完全震塌,但墙壁全部破裂。一个个犯人从监房钻出来,高高的围墙不见了,笨重的铁门躺在瓦砾中,平日荷枪实弹的岗哨也不知所踪。总之,所有限制自由的东西统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废墟。黑夜、死亡和漫天飞舞的灰尘,交织成一幅凄惨的画面,令人窒息。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犯人们茫然不知所措。
一名警察从废墟中爬了出来,手中握着枪,只穿着裤衩和背心,浑身被尘土包裹,像一尊不屈的雕塑。灾难没有让警察放弃职守,当他发现犯人“逃出”监房时,立即朝天鸣枪,在枪声的警告下,犯人挤成一堆不敢轻举妄动。虽然犯人们陷入暂时的茫然,可警察头脑格外清醒,此时情况万分凶险:通讯肯定全部中断,求援无门;虽然自己手中有武器,但面对的是100多个毫无束缚的犯人,谁也无法预料下一步将发生什么。警察的分析很准确,地震过后,就连市政府也被埋入废墟之中,不仅建筑物和生命遭受了灭顶之灾,而且原有的社会秩序也随之荡然无存。实际上,方圆十几公里以内已处在无政府状态,如果犯人集体越狱,凭他一人之力,根本无法阻止。
第二次“地震”似乎正在酝酿,犯人们逐渐骚动起来。这时,有犯人站了出来——那是个二进宫的抢劫犯,警察认识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枪。“二进宫”高声喊道:“管教,我们要去救人。”看来不是越狱,警察暗中松了一口气,可职业的敏感让他不得不充满戒心:如果让他们救人,一旦局面失控,全跑了怎么办……瓦砾中不时传来呼救声时,警察没有选择的余地,一跺脚,大声喊道:“好!我同意你们救人,但如果有人想趁机逃跑,一定就地正法!”说完,他高高扬起了手中的枪。警察当然清楚,这其实是个赌局,如果犯人跑光了,自己输掉的将是后半生的自由。
话音刚落,犯人已四散跑开,到处搜寻生还者。瓦砾中不断有活人被扒出来,有少部分是犯人,大部分是警察。被扒出来的大多是重伤员,断手断脚的比比皆是。有个强奸犯以前是医生,他自告奋勇站了出来,指挥众人抢救伤员,这个断肢的怎么接,那个断腿的如何绑。有个犯人被砸坏了膀胱,被尿憋得死去活来,惨叫声不断划破夜空,格外凄厉。医生急得眼睛都红了,大声吼叫:“快去找管子来!”因为必须有管子才能导尿,可四周一片废墟,到哪儿去找管子啊,眼看无计可施,活人岂能让尿憋死,一个盗窃惯犯二话不说就凑了上去,用嘴巴帮他吸出尿和血……
这里不再有警察和犯人的区别,只有死人和活人、救人的人和需要救助的人。这又是一个感人的场面,被救出来的轻伤员又迅速投入到救人的队伍中去,没有绷带他们就撕下自己身上的衣服,没有工具他们就用手扒,抢救结束后,没有一个犯人的手是完好的。
天已放亮,能救的都救出来了。犯人被重新集中起来,一个个衣衫褴褛,灰头土脸,警察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三个。事后查明,有两个犯人因为离家较近,救完人后溜回家看了看,然后主动回来了,还有一个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那些犯人没有借助任何工具,徒手从瓦砾堆中扒出了112人,创造了奇迹!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好莱坞的灾难大片,这是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河北唐山市,时间是1976年7月28日。人都有七情六欲,难保不犯错,或利欲熏心,或鬼迷心窍,这是人性的阴暗面;可是谁也不能否认,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光辉的一面,哪怕是十恶不赦的罪犯。地震带给人们的无疑是毁灭,可是那些犯人却获得了新生,当他们奋不顾身抢救别人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据说,后来有不少犯人改了生日——7月28日。
挑山的男人
姜钦峰
他原本身体健康,有个美满的家。在他40岁那年,妻子忽然得了重病,尽管他竭尽全力,四处举债,仍没能把妻子留住。家徒四壁,欠下一身的债,两个孩子还得上学,连债主进了他家的门,都不忍心开口。他反倒安慰人家,人不倒,债不亡,就算拼掉这身骨头,我也要把债还上。
他把孩子托付给父母,去外面打工。他去了好几个矿山背过矿,工钱本来就少得可怜,还常常被拖欠克扣。他又去了河南,在一个小煤矿井下挖煤,才干了两个月,出事了,他的左臂被缆车砸断了,只能无奈截肢。出院后,矿主叫他赶紧走人。少了一条胳膊,他连农活都干不了。他第一次给人跪下,哀求矿主让他留下,说家里两个孩子还指望我的钱交学费,求您让我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哪怕看门扫地也行。矿主只好给了他4000元钱,打发他回家。他把钱小心地分成两半,一半缝在内裤里,另一半装在包里,然后回家,没想到那个包还是给小偷划了。
好好的人出去,回来却少了一条胳膊,一家人抱头痛哭。那条胳膊换来的2000元钱,他拿去还了债。乡亲们同情他,劝他出去乞讨,他说不行,我已经丢了一条胳膊,不能再出去丢人。
他独自去了上海。晚上,他就睡在立交桥下,白天也不敢出去乱逛,怕被抓住收容遣送。他胆战心惊,起早贪黑到建筑工地上寻活,可人家总有理由拒绝他。万般无奈,他壮着胆子去了一次残联,残联的人瞟了他一眼,就摇头说你走吧。快一个月了,他依然流落街头,口袋里只剩下几块钱。正是盛夏酷暑,他却浑身冰凉,突然发现这个世界竟那样陌生,无论自己怎样努力总是受到伤害。他想到了死,爬上了高高的立交桥,一阵风把他吹醒,想起孩子,想起了家,他骂自己蠢,你连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第二天,他遇到一个老乡。老乡说,咱去华山做挑夫,只要肯卖力气,拿钱实在,还自由。他二话没说,跟着老乡去了华山。第一次踏上华山险道,他背了50斤货物,才走了一小半路已经两腿灌铅,喘不过气来。他想歇不敢歇,想退无路可退,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一脚踏空就要粉身碎骨。他只能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往上爬,天黑时才到山顶。
半夜下了山,领到15元报酬,他想,这钱根本不是人赚的,明天赶早回去吧。可是一觉醒来,他又登上了陡峭的山路。从此,他每天早晨6点起床,带上馒头和自来水就去领货。挑夫的报酬是按重量计算的,并且根据路途远近、险峻程度有所区别,上北峰要走四个小时,每斤货物的运费是三毛钱;南峰是华山之巅,路途遥远险峻,要走七个小时,每斤四毛钱。只有劳动力价格低于缆车的运输成本,挑夫才有市场,他们根本没有谈价钱的资本。为了多赚点钱,他肩上的重量从50斤渐渐加到了100斤,这几乎是挑战极限。
无法想象,他究竟要流多少汗才能换回一毛钱!可他从不认为赚得少,反而对华山充满了感激,他说是华山帮他还清了债,还供了他的两个孩子上学,让他找回了男人的尊严。儿子今年考上了大学,暑假来华山看父亲。儿子问他,山路那么高那么陡,你怎么上去的?他笑了,说一步一步往上走,不就上去了吗?儿子执意要体验一下父亲的工作,他说不行,儿子说,我年轻力壮,你能上我就能上。到底拗不过儿子,次日一早,他拿了一个20斤的西瓜,让儿子背着上华山北峰,这条道近且没有南峰那样险峻。四个小时的路程,儿子却走了一整天,天黑时才到北峰,看见父亲,儿子眼泪刷地就下来了,说:爸,以后您少背点,要吃好点……
说到这,他忽然哭了。顿了顿,他又自嘲地说,一个大男人哭得跟娘们似的,让你见笑了——哦,我得赶路了。说着他又背起了煤气罐,一只手紧紧抓住铁链,弯腰驼背,像一张拉满的弓,艰难地往上爬……
【超级链接】
姜钦峰谈写作
★你的文学成长之路是如何开始的?做过哪些准备?
姜钦峰:小学五年级时,我参加学校作文比赛,得了一等奖。坦白说,我真的不知道,这与我后来的写作有什么联系。因为这次比赛并非自愿报名,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直到进入中学,作文依然是让我最头疼的事。那时,我的好奇心特别重,天文、地理、上下五千年、世界名著、金庸、古龙,什么书都爱看,后来当我无意中扒开文学的门缝,才发现那些“闲书”帮了大忙。我觉得,写作文不一定需要多大的天赋,每个人都能写好,但光靠课本知识是不够的。
写作好像没什么捷径,就是多看、多写。欧阳修在《归田录》里写了一个卖油翁,此人身怀绝技,拿一枚铜钱放在葫芦口上,然后舀出一勺油,高高地对着钱眼倒下去,再看铜钱,竟滴油不沾。众人折服,向他请教秘诀,卖油翁说:“无他,惟手熟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都是一个道理,熟能生巧。
★写作对于你来说是怎样的一件事(爱好、谋生手段还是其他)?
姜钦峰:写作是我最大的快乐,它能让我的心灵自由呼吸,当然还给我带来稿费,呵呵。
★写作有哪些技巧(针对中学生)?
姜钦峰:技巧不敢谈,说说我的感受吧。台湾作家李敖说过,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只有两个问题:一是你想表达什么,二是表达的方式好不好。意在笔先,如果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要表达什么,读者就更加不知所云,文章当然要失败。除此之外,立意还应当高雅、积极向上,这都是基本的要求。
再谈表达方式,虽说文无定法,多少还是有些规律的。标题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千万不能马虎,开头尽量简洁,最好能吸引人往下读,结尾别啰唆。文似看山不喜平,行文要力戒平淡,转折、悬念、欲扬先抑、声东击西都是常用的方法。另外,文章的结构不容忽视,就像我们平时写字,一个最简单的“口”字,如果写得方方正正,就不够美观,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上宽下窄。写文章也是如此,同一件事,我们可以采取顺叙、插叙、倒叙的方法,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详略是否得当,都会影响表达效果。
应试作文受到时间等条件限制,不仅要好还要快。因此,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方法还是有必要的,平时多看看报刊,用心揣摩借鉴,会有很多收获。当然,真情实感才是文章的灵魂,否则任何技巧都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