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魂落魄的女孩龙瑞全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晓婷的苦恼
  
  晓婷,高中三年级学生,在一个月色浓浓的晚上,她来到心理咨询室向我倾诉了她的苦恼。
  我好像是得了一种病。 自从去年我奶奶去世以后,我做了几次噩梦。这一段时间以来,我每天都像失了魂似的,老是觉得自己只有尸体,灵魂好像被狗吞了。
  我老是想这些问题:人是什么东西?什么是人?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人早晚都会死的……走到哪里想到哪里。吃饭的时候我想,人为什么会吃饭,吃了饭也会死的。早上穿衣时我会想为什么要穿衣呢?每天都是习惯牵引着我这样想的,我控制不了。对身边的所有人我都感到非常陌生, 甚至爸妈、老师,我常把他们想像成鬼。这种念头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使我每天如行尸走肉般地活着。
  我经常回忆过去那个活泼爱笑的我,我记得以前很开心,读书很认真,现在呢,却被这些古怪的念头占据了所有的时间。高考就要到了,我把复习过的知识差不多全忘了。每天看到爸爸妈妈为我做好吃的,我就非常想哭。我总是一次次地强迫自己不要去想这些事情,有时有一小段时间做到了,但过了一会儿又会想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真的很痛苦。因为妹妹已经得了不治之症,要是我死了,爸妈怎么办呢?
   主要症状与病因分析
  
  这个女孩患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症——强迫症,它是一种病因极其复杂的心理障碍。虽然许多心理学家都曾对它作过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这种谜一样的心理强迫症状是如何产生的,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解释。
  事实上,每个人都曾有过强迫症状。强迫症的强迫症状是病理性的,它持续时间长,发生次数频繁,虽然当事人知道它不合理,但却无法摆脱,给自身带来痛苦,从而引起日常生活行为的紊乱和无序。
  强迫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两种: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强迫性思维是一种思维障碍,它局限在想,并无相应的行为;而强迫性行行为则常与强迫性思维相伴相随,当事人“做”的同时还会伴有较强烈的焦虑、紧张和思维冲突等,并且各种动作和行为都可以成为强迫的内容,如数数、锁门、洗手、清点物品等,有的则可能是一连串行为的固定刻板顺序,这种被称作强迫性仪式行为。
  强迫症多发生于青少年时期,当事人在症状产生前多有较大的精神创伤或长期的心理压力。强迫症患者大多具有十分典型的强迫性人格特征——过分严格要求自己并有较强的完美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行为举止死板、墨守成规、缺少灵活与多变性;做事情务求十全十美,总担心自己会出什么差错;极为关注自我形象,过分在乎别人的看法并刻意抑制自己的情绪;缺乏幽默感;内心多具有较强的不安全感,与他人交流时语气较急促且伴有一定的紧张与不安。
  本案例中的晓婷,从小就生活在慈父严母型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母亲脾气不好,但对她的期望值较高,希望她能够努力读好书,做一个“人上人”,所以平时对她要求十分严格,做事务求一丝不苟,处处要求保持完美和整洁,否则就会遭到严厉的斥责。惟一的妹妹从小就患有不治之症,病情一直未见好转,无形中,她便成了全家“惟一”的生活希望,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遗传和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晓婷的较为鲜明的强迫性的人格特征。加上突发的负性生活事件——平时非常疼爱她的奶奶突然谢世,使晓婷情绪上受到十分强烈的震动,对死亡产生了一种幻觉,突然感到人生是很虚幻的。亲人的亡故使晓婷潜意识里产生了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不安全感,这种潜在的焦虑在现实生活中就突显成为难以克服的强迫性思考。并且随着焦虑的泛化,许多与自己生活事件有一定关联的东西都成为了强迫思考的内容。
  
   辅导过程
  
  
  强迫症属于一种轻性精神障碍,但由于它给当事人带来极度的痛苦和精神创伤,所以一旦出现强迫倾向,就要作自我心理危机干预,美国著名应用心理学家罗伯特,C.迈耶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消除精神紧张因素,改善当前心理状态。
  二、转移对强迫倾向的注意,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缓解精神压力。
  三、 进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锻炼。
  一般而言,像晓婷的这种并没有明确外显强迫行为的强迫症,治疗起来往往非常困难。为了更好地解决她的问题,在掌握了她的大量的生活资料后,我综合运用了各种方法,对她实施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心理辅导。
  第一步:认知矫正
  由于晓婷的强迫性思考的内容较为泛化,所以我集中对“人是什么东西?什么是人?人活着有什么意义?”等一些她思考较为频繁的问题进行较为明析、全面与合理的解释,充分运用倾听、关怀、共感等技术帮助她宣泄不良情绪,从而起到净化其心灵的作用。在一些人生问题上我与她进行探讨,从而使其接受并建构起一套较为系统与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就一些问题作出心理学意义上的解释,例如,“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和加工通常都是以整体而非局部的形式进行的,这也就是你会突然发现,有些字如果你总是细看下去它会不像你熟悉的字,而有些人不像你所熟悉的人的原因”等。籍此使晓婷的强迫性思考的问题得到一个合理而科学的答案。
  第二步:心理分析
  我告诉晓婷,她的症状受个人因素以及长期的生活经验的影响。由于人的潜意识里都有尽量追求最大快乐而避免最少痛苦的愿望,所以当人一旦遇到那些会损害身心的外在的意外刺激时,都会产生恐惧与不安,而当这些恐惧与不安长时间支配人的思维时,就形成了强迫性思考。用日本心理学家的观点来说就是: 强迫症(或不安神经症):精神压抑+心理与环境的不适应十脑神经生化物质异常
  “由于你与奶奶之间的感情极其深厚,平时有什么事都会向奶奶倾诉,所以当奶奶突然去世之后,你的心里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黑洞,在无法得到弥补的情况下,便出现了精神压抑,再加上长期的笼罩在你妹妹身上的病魔威胁与紧张的学习压力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强迫症的产生。”
  第三步:思维阻断疗法
  思维阻断疗法又叫思维控制疗法。它是一种治疗强迫性思维等症状的技术,即通过外部控制的手段(如震惊术),人为地抑制、中断当事人的强迫性思维。在辅导过程中,我充分地运用了这种方法。
  首先,我要求晓婷学习肌肉放松技术,经过一个星期的训练后,我对其实施了思维阻断治疗。先让其全身充分松弛,轻闭双眼,然后开始想像自己平时强迫性思考的内容,并用手势给我一定的指示。
  施治者:想像一下,中午,是中午,唔!天色还不错,你从学校回到了家,在你家里,你看到了什么呢?
  求治者:妈妈已经弄好了饭,把碗筷放在了客厅的桌子上。然后我们一起吃饭。
  施治者:你有什么感受呢?
  求治者:我想,我又开始想那些东西了。
  施治者:唔,你开始想这些问题了,继续想下去。
  求治者:是呀,人为什么要吃饭呢? (她伸出食指示意)
  施治者: (大声)停!
  休息两分钟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想像……
  晓婷每周进行一次治疗,经过三个星期后,她自述好了很多,想的内容已经很少了。
  为了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我嘱其可以通过震惊术阻断强迫观念。具体方法:用一个铃声很响的闹钟,让它每两分钟响一次,铃声响时大声对自己说:停!从而达到驱除强迫观念的目的。
  这样又过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晓婷最终走出了强迫性思考的樊篱。
  
   咨询后记
  
  
  在理论与实践上,对强迫症的治疗,有许多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如药物疗法、认知疗法、生活疗法、音乐治疗法与催眠疗法等。在这个案例中,我只是比较粗浅地综合运用了几种方法,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内心还是挺高兴的。
  在不长的工作时间里,我接触到了十几个具有相同症状的学生,并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但是在咨询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思考:
  1.心理强迫症状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2.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早期干预(如强迫倾向刚出现时)?
  3.成人与青少年、儿童的强迫性心理障碍的症状为何极其惊人的相似?治疗方法应有何不同?
其他文献
第十节 德育课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是指教师、学生群体(包括学生本人)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表现等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目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察法  观察法主要是指教师根据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
期刊
“另类”,一般用来形容与众不同的人。“另类”学生是指具有独特的秉性和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超常规的一些学生。在校园中的“另类”学生是不应被忽视的,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另类”学生的心理,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这些学生健康地成长。  本栏目将连续刊载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心理教育专家关注校园“另类”学生的来稿。  本期关注:吸烟的中学生  ——编者  对于中学生吸烟,教师,家长的态
期刊
北京市西城区心理研究室2002年11月至2003年12月,对全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六有”情况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调研。调研活动为各中小学搭建了相互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为发现和推广基层学校的成功经验,收集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建设。    一、心理教师队伍日渐成熟,逐步走向专业化    心理教师队伍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西城区各中小学从学校实际出发
期刊
一、潜能发展模式的整体结构与模式内容  1,整体结构  我校的潜能发展模式由目标体系(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理论依据(脑科学理论、自主性学习理论和创新学习理论)、基本原则(主体性、全体性和多样性)、发展策略(旧知与新知、继承与发展)和评价体系构成。(见下图)   2,模式内容   (1)目标体系   总体目标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人才。  具体目标通过创设符
期刊
求真务实,努力开展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何成保答记者问  记者:何副厅长,您好。内蒙古自治区地跨东北、华北、西北,有着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地区之一。请您介绍一下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主要工作都有哪些?  何成保: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教育部200
期刊
休闲辅导的背景  ——寂寞的人在“风雨”后    随着双休日的实行、法定假期的增长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中小学生每年累计在校时间缩短,课业负担逐步减轻,闲暇时间便随之大幅度增加。若不注意引导,就会使一部分学生懒懒散散,虚度时光。据一项对7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有34.5%的学生向往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但却感到“无事可干”;有10.6%的中学生觉得周末“空虚无聊”;有18.1%的小学生感到休息日
期刊
在与犯了错误的孩子交流时,教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犯错误没关系,但是我最不喜欢你欺骗我了!如果今天你还是欺骗我的话,我就要……”这样说的结果往往收效甚微,孩子们常常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原来我也是这样做的,我也曾经对孩子们的“欺骗”行径恼怒不已,但是后来,一则故事彻底改变了我的观念和做法。 故事是关于一个孤儿的。阿诺失去了所有的亲人,被送进了孤儿院。当他孤独地坐在床上抹眼泪时,孤儿院里惟
期刊
WebQuest(网络探究学习法)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式,由教师引导学生在网络上对某一特定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它充分利用网上的大量信息资源和便捷的网上信息传递和交流功能,由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自从WebQuest这种新型的学习活动方式被引入我国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进行WebQuest的实践和研究。本人尝试将WebQuest这种教学方式引入到
期刊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 “x”来评判正误。此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对错,比较学生的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此法枯燥乏味,且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潜力。这样一来,无疑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在作业批改中巧妙地运用评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作为教师,每天要批改上百本作业,若是给每位学生都进行全面的评价,写大篇幅
期刊
第五讲 德育课程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  目标、任务、内容、途径和方法  在中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中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指导思想,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保证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