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激励机制在我国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激励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也就成为各个企业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所谓激励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一个激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需求满足的过程,它以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开始,以得到满足的需求而告终。激励,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员工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管理者都希望通过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激励本身也就是一种投资,投资的回报便是工作效率的提高。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企业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就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的保证。一个想长久发展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这不仅是企业所面临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企业的一项日常管理工作,更是当前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激励机制的原则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员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础的需要,层次也是最低的,物质激励的作用是表面的,其激励深度也是有限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应该把激励的中心转移到以满足较高层次的精神激励上去。因此,企业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2.目标一致原则
做什么事情都必须首先明确一个目标。没有目标就好似瞎子摸象,只是徒劳。在人力资源激励中,目标的设置十分关键。目标设置一方面要紧紧围绕组织目标,另一方面又要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在许多情形下可能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会有一定的偏离,在激励机制中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目标结合,既要让企业员工知道组织目标,又要充分地让员工能够在为企业谋利益的同时实现个人的目标。
3公平合理性原则
激励的合理性原则无非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激励的措施要适度,激励要达到的目标和为此而给予行为主体的奖励要相适应,要准确、恰当,即奖励所付出的和得到的价值相当。只有奖励的程度和激励的目标适度时,激励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其二,奖惩要公平。激励措施最常用的就是奖励(正激励)和惩罚(负激励),奖就是对符合社会价值标准和组织目标的进步、积极的行为给予奖励;惩就是对与此相反的行为即落后、消极甚至越轨行为给予惩罚。激励只有做到公平合理,才能起到预期效果。
4.明确性原则
首先,要求目的明确,即明确为什么激励,激励什么的问题。其次,激励的措施必须做到直观可行,激励手段要能够直接表达出它的指标、方式和层次。再次。激励要及时,及时的激励对正确的行为起到继续强压和加速的作用。行为主体受到激励后能保持更旺盛的工作热情,对不正确的行为起到及时修正的作用,可以减少不正确的行为产生的损失,少走弯路。
5.差别激励原则
激励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一方面每一个体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情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经历等。另一方面影响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等,并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这就要求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以使激励更加有效。
三、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建议
1增强激励的针对性,提高员工素质和自我激励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需要把握需求层次理论,不同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简单采用“一刀切”的激励方式。并且,同一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需要,要把握员工的需求类型,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有差别的激励。加强对企业的素质教育,既是提高工作效率客观要求,也是员工实现自我激励的主观需要。要自提高员工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与此同时,加强企业文化的完善,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行为具有导向、凝聚、规范和协调功能,能充分发挥其对员工的隐性激励作用,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2.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物质激励决定着员工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并进而影响到其社会地位、社会交往、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的满足。物质激励可以通过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方式来实现。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的需求会向更高层次发展,即精神需求层次。单纯的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都难以实现企业预期的效果,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在物质激励基础上创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并不断根据情况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要综合应用多种激励机制,如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事业激励等。通过培训等方式可以提高员工实现目标的能力,为其承担更大的责任、更高挑战性的工作以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
3.强化惩罚激励,做到奖罚分明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负激励手段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通过负功能的映射作用促进正功能的发挥。加强企业制工的负激励,以使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做出最大限度的有利于企业利益的反映。与此同时,在加大惩罚力度的同时,做到奖惩分明,使奖、惩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使奖、惩对企业员工形成一种推拉效应,以此来加强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当然,企业加强对员工的激励,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单方面的加强正激励和负激励都是不妥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并权衡激励的成本和激励后的收益才能将激励机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结语
总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创新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机制,从而使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源泉。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手段,激励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也就成为各个企业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激励机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所谓激励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一个激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需求满足的过程,它以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开始,以得到满足的需求而告终。激励,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员工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管理者都希望通过实施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激励本身也就是一种投资,投资的回报便是工作效率的提高。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企业员工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企业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就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的保证。一个想长久发展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这不仅是企业所面临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的中心环节之一,也是企业的一项日常管理工作,更是当前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激励机制的原则
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员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础的需要,层次也是最低的,物质激励的作用是表面的,其激励深度也是有限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应该把激励的中心转移到以满足较高层次的精神激励上去。因此,企业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2.目标一致原则
做什么事情都必须首先明确一个目标。没有目标就好似瞎子摸象,只是徒劳。在人力资源激励中,目标的设置十分关键。目标设置一方面要紧紧围绕组织目标,另一方面又要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在许多情形下可能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会有一定的偏离,在激励机制中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目标结合,既要让企业员工知道组织目标,又要充分地让员工能够在为企业谋利益的同时实现个人的目标。
3公平合理性原则
激励的合理性原则无非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激励的措施要适度,激励要达到的目标和为此而给予行为主体的奖励要相适应,要准确、恰当,即奖励所付出的和得到的价值相当。只有奖励的程度和激励的目标适度时,激励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其二,奖惩要公平。激励措施最常用的就是奖励(正激励)和惩罚(负激励),奖就是对符合社会价值标准和组织目标的进步、积极的行为给予奖励;惩就是对与此相反的行为即落后、消极甚至越轨行为给予惩罚。激励只有做到公平合理,才能起到预期效果。
4.明确性原则
首先,要求目的明确,即明确为什么激励,激励什么的问题。其次,激励的措施必须做到直观可行,激励手段要能够直接表达出它的指标、方式和层次。再次。激励要及时,及时的激励对正确的行为起到继续强压和加速的作用。行为主体受到激励后能保持更旺盛的工作热情,对不正确的行为起到及时修正的作用,可以减少不正确的行为产生的损失,少走弯路。
5.差别激励原则
激励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一方面每一个体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情况,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经历等。另一方面影响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等,并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这就要求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以使激励更加有效。
三、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建议
1增强激励的针对性,提高员工素质和自我激励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需要把握需求层次理论,不同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简单采用“一刀切”的激励方式。并且,同一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需要,要把握员工的需求类型,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有差别的激励。加强对企业的素质教育,既是提高工作效率客观要求,也是员工实现自我激励的主观需要。要自提高员工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与此同时,加强企业文化的完善,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行为具有导向、凝聚、规范和协调功能,能充分发挥其对员工的隐性激励作用,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2.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物质激励决定着员工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并进而影响到其社会地位、社会交往、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的满足。物质激励可以通过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方式来实现。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人的需求会向更高层次发展,即精神需求层次。单纯的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都难以实现企业预期的效果,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在物质激励基础上创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并不断根据情况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要综合应用多种激励机制,如成就激励、能力激励、环境激励、事业激励等。通过培训等方式可以提高员工实现目标的能力,为其承担更大的责任、更高挑战性的工作以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
3.强化惩罚激励,做到奖罚分明
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负激励手段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通过负功能的映射作用促进正功能的发挥。加强企业制工的负激励,以使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做出最大限度的有利于企业利益的反映。与此同时,在加大惩罚力度的同时,做到奖惩分明,使奖、惩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使奖、惩对企业员工形成一种推拉效应,以此来加强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当然,企业加强对员工的激励,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单方面的加强正激励和负激励都是不妥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并权衡激励的成本和激励后的收益才能将激励机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结语
总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创新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机制,从而使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