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的高中历史教学强调的是“素质”与“应试”兼顾,教学改革也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关系。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了。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中学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素质的核心。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也应以此为本。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剥离掉一些低层次、浅思维的形式主义的“活动”,真正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学习能力,也是符合现今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的。本课教学中,我也是力图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现今的高中历史教学强调的是“素质”与“应试”兼顾,教学改革也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关系。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了。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中学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素质的核心。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也应以此为本。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剥离掉一些低层次、浅思维的形式主义的“活动”,真正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学习能力,也是符合现今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的。本课教学中,我也是力图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原本的设计思路】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问题和要求
1.教师介绍单元的基本背景和基本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寻找相关的资料,整理出自己的观点,并对观点加以论证。
内容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的三项基本方针是什么?它们的确立有什么样的意义?
(3)新中国初期取得了什么样的外交成就?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它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5)“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同”和“异”分别指什么?
(6)什么是“万隆精神”?
2.教师规范学生回答的方式,指出评价的标准。
讨论问题:
(1)新中国初期一定要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吗?
(2)你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外交关系?
二、分组讨论,形成成果
1.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选出组长,要求组长协调分配本小组的工作,组织组员按照老师要求完成各项工作。
2.将讨论的过程、观点、论据以及其他的成果整理出来,形成完整的讲稿,组织学生发言。
三、课堂展示,互相指正
1.要求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
2.就同一个问题组织不同观点的同学相互指正
3.用辩论等灵活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正确的思维方法。
四、教师总结,形成结论
实践结果:一节课下来,基本能完成教学目标,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感觉并不是太高。问题简单了,激发不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所谓的探究流于形式;问题难了,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打击了学习的热情,也降低的课堂的效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思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导学问题未能贴近学生的探究需要所致,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探究中去,莫过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把它结合到教师的问题设置中去。教师的问题往往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生有时却有自己的疑问。本节课中,有学生当场提问:“老师,打扫干净屋子的含义是:‘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既然‘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那为什么曾作为帝国主义的俄国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为其割占的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没有收回?我认为‘打扫干净屋子’,‘屋子’并没有‘打扫干净’。”
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课本与教参均未提及,他提出的问题,或许也是许多同学会有的问题。要我随即回答又不可能全面,脑海一时有些紧张。但我感到这位同学能够把前后所学知识连接起来思考问题是很不错的,当即就表扬了他。一面则思考应对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如果直接回复“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又显然是对学生的故意搪塞。我略作思考:“这个问题问得好,值得我们大家来探讨一下,我们先不急于解决它,先把课讲完,也给大家一个思考的时间。”
【教学改进】
我一边讲课,一边思考那个问题,等课讲完后,我的思路也逐渐明朗起来。我问了三个问题,要求同学们去思考,而不急于作出结论。
1.想想看,曾作为帝国主义的俄国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有哪些?沙俄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
2.同学们认为“屋子”并没有“打扫干净”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在所有的帝國主义国家中,为什么只有沙俄是一个特例呢?你能否根据新中国成立初的国际背景做出回答呢?你能否从新文化运动那时起,考虑沙俄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呢?
一时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开始频频举手,但答案往往缺乏条理,于是我干脆将之作为课后探究的作业,没想到还真的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几天后,我专门花了一节课解决这些问题,课上同学们讨论热烈,所引史料也是异常的丰富,效果大出我的意料。 对第一个问题,经过讨论,学生梳理如下:在中国近代史上,作为帝国主义的俄国,曾先后多次参与对我国的侵略,获得了一系列特权。俄国伙同英法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分别于1858年、1860年签订了《爱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以及稍后于1864年签订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纪》,割占中国东北西北一百四上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9世纪80年代,通过《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的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部七万平方公里的領土;甲午战争期间,拉拢德法实现三国干涉还辽,企图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1904~1905年日俄战争;参与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争做中国债主,抢夺路矿,强租旅顺和大连,划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武昌起义以后,策动外蒙独立,强占我国的唐努乌梁海地区1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由此可见,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没有收回这是不疑的事实。这正是那位同学疑惑的地方。如果单从这点看,“屋子”“未打扫干净”也是很明白的。不等讲第二个问题,课就下了,而同学们显然是意犹未尽。后面的几个问题就只好留下节课解决了。下课后,我对学生所提问题做了大量的查证,才得出了比较满意的答案。其解决过程就不再详细表述了,概括起来一句话:“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形势所逼,是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合理选择。
最后我们从中得出的认识是:
(1)新中国成立时,由于当时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和中国历史因素的特殊性,制定这样的外交方针有其必要性和正确性。
(2)中国政府一开始在处理外交事务中就显示出它的灵活性。
(3)从哲学角度,中国政府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来处理自己的外交事务的。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让我回味很多,也提高了我的认识。
认识1:教师备课时,侧重备教学过程,而忽视备学生;教师备课的依据除了课本就是教参,教师对课本和教参外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考虑很少;教师备课时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较少;因此,在课堂上,就有可能被学生的提问弄得蒙头转向。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多考虑以上几个问题,要多了解学生的情况,要多涉及一些与课本相关的知识,尽量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要多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知己知彼,胸有成竹。
认识2: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让学生“想问问题”。
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提不出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学生较习惯于由教师的“授业”、“解惑”,对外界信息接触与吸纳匮乏,缺乏应有的知识积累,从而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再加上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繁重的学习,尤其是紧张的中考以后,已习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法一下子很不适应。现在的中学,包括农村中学在硬件设施上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可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多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也可以通过网络多了解历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且提出来。当然,发现的问题同样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尽力去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弥补教材中很多知识点的缺失,让学生对历史问题理解的更全面,更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利于其终身学习。在我的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例子还是很多的。比如:在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节中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突飞猛进的原因时。有学生能提出“为什么课本上的诸多原因当中没有涉及当时中国的政府——北洋政府呢?”“北洋政府在民族资本主义的这轮发展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封建的军阀政府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吗?”这样的问题,就是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我坦诚的说“不清楚”并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解决,并设定的相应的奖励分数,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各种各样的答案汇聚到了我的手中,似乎学生把这样的事情当成了一个重大发现,当成了他们挑战老师,超越老师的途径。
认识3:教师凭借教科书、教学用书和其他教学资料,借助一定的手段,进行教学,一旦在课上遇到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以外的问题便会用“课后讨论”等方式搪塞过去,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很少有发表言论的机会,这种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亦步亦趋的学习方式与素质教育精神是相背离的,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我认为要改变课堂教学行为,首先要确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述他们想了解什么?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追求、探索,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题,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自主质疑不同于传统的启发式教学,前者是学生质疑,后者是老师设疑,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我们不能让老师来替学生完成思考的过程,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相当不利的。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时间有限,我在这方面探索只是刚刚开始,仍须继续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问善问”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一但养成,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历史课堂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身心成长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小兰. 新课改中“问题教学”的“问题”反思[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2).
[2] 李英贤. 论历史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系统培养[J]. 新西部:下半月,2009(12).
[3] 朱煜.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高级中学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剥离掉一些低层次、浅思维的形式主义的“活动”,真正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学习能力,也是符合现今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的。本课教学中,我也是力图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现今的高中历史教学强调的是“素质”与“应试”兼顾,教学改革也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关系。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了。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中学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素质的核心。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也应以此为本。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剥离掉一些低层次、浅思维的形式主义的“活动”,真正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与学习能力,也是符合现今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的。本课教学中,我也是力图用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原本的设计思路】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问题和要求
1.教师介绍单元的基本背景和基本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寻找相关的资料,整理出自己的观点,并对观点加以论证。
内容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的三项基本方针是什么?它们的确立有什么样的意义?
(3)新中国初期取得了什么样的外交成就?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它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5)“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同”和“异”分别指什么?
(6)什么是“万隆精神”?
2.教师规范学生回答的方式,指出评价的标准。
讨论问题:
(1)新中国初期一定要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吗?
(2)你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外交关系?
二、分组讨论,形成成果
1.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选出组长,要求组长协调分配本小组的工作,组织组员按照老师要求完成各项工作。
2.将讨论的过程、观点、论据以及其他的成果整理出来,形成完整的讲稿,组织学生发言。
三、课堂展示,互相指正
1.要求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
2.就同一个问题组织不同观点的同学相互指正
3.用辩论等灵活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正确的思维方法。
四、教师总结,形成结论
实践结果:一节课下来,基本能完成教学目标,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感觉并不是太高。问题简单了,激发不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所谓的探究流于形式;问题难了,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打击了学习的热情,也降低的课堂的效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思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导学问题未能贴近学生的探究需要所致,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自主探究中去,莫过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把它结合到教师的问题设置中去。教师的问题往往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生有时却有自己的疑问。本节课中,有学生当场提问:“老师,打扫干净屋子的含义是:‘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既然‘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那为什么曾作为帝国主义的俄国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为其割占的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没有收回?我认为‘打扫干净屋子’,‘屋子’并没有‘打扫干净’。”
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课本与教参均未提及,他提出的问题,或许也是许多同学会有的问题。要我随即回答又不可能全面,脑海一时有些紧张。但我感到这位同学能够把前后所学知识连接起来思考问题是很不错的,当即就表扬了他。一面则思考应对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如果直接回复“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又显然是对学生的故意搪塞。我略作思考:“这个问题问得好,值得我们大家来探讨一下,我们先不急于解决它,先把课讲完,也给大家一个思考的时间。”
【教学改进】
我一边讲课,一边思考那个问题,等课讲完后,我的思路也逐渐明朗起来。我问了三个问题,要求同学们去思考,而不急于作出结论。
1.想想看,曾作为帝国主义的俄国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有哪些?沙俄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
2.同学们认为“屋子”并没有“打扫干净”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在所有的帝國主义国家中,为什么只有沙俄是一个特例呢?你能否根据新中国成立初的国际背景做出回答呢?你能否从新文化运动那时起,考虑沙俄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呢?
一时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开始频频举手,但答案往往缺乏条理,于是我干脆将之作为课后探究的作业,没想到还真的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几天后,我专门花了一节课解决这些问题,课上同学们讨论热烈,所引史料也是异常的丰富,效果大出我的意料。 对第一个问题,经过讨论,学生梳理如下:在中国近代史上,作为帝国主义的俄国,曾先后多次参与对我国的侵略,获得了一系列特权。俄国伙同英法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分别于1858年、1860年签订了《爱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以及稍后于1864年签订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纪》,割占中国东北西北一百四上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9世纪80年代,通过《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的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部七万平方公里的領土;甲午战争期间,拉拢德法实现三国干涉还辽,企图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1904~1905年日俄战争;参与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争做中国债主,抢夺路矿,强租旅顺和大连,划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武昌起义以后,策动外蒙独立,强占我国的唐努乌梁海地区1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由此可见,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没有收回这是不疑的事实。这正是那位同学疑惑的地方。如果单从这点看,“屋子”“未打扫干净”也是很明白的。不等讲第二个问题,课就下了,而同学们显然是意犹未尽。后面的几个问题就只好留下节课解决了。下课后,我对学生所提问题做了大量的查证,才得出了比较满意的答案。其解决过程就不再详细表述了,概括起来一句话:“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形势所逼,是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合理选择。
最后我们从中得出的认识是:
(1)新中国成立时,由于当时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和中国历史因素的特殊性,制定这样的外交方针有其必要性和正确性。
(2)中国政府一开始在处理外交事务中就显示出它的灵活性。
(3)从哲学角度,中国政府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来处理自己的外交事务的。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让我回味很多,也提高了我的认识。
认识1:教师备课时,侧重备教学过程,而忽视备学生;教师备课的依据除了课本就是教参,教师对课本和教参外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考虑很少;教师备课时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较少;因此,在课堂上,就有可能被学生的提问弄得蒙头转向。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多考虑以上几个问题,要多了解学生的情况,要多涉及一些与课本相关的知识,尽量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要多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知己知彼,胸有成竹。
认识2: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让学生“想问问题”。
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提不出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学生较习惯于由教师的“授业”、“解惑”,对外界信息接触与吸纳匮乏,缺乏应有的知识积累,从而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再加上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繁重的学习,尤其是紧张的中考以后,已习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法一下子很不适应。现在的中学,包括农村中学在硬件设施上有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可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多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也可以通过网络多了解历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且提出来。当然,发现的问题同样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尽力去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弥补教材中很多知识点的缺失,让学生对历史问题理解的更全面,更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利于其终身学习。在我的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例子还是很多的。比如:在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节中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突飞猛进的原因时。有学生能提出“为什么课本上的诸多原因当中没有涉及当时中国的政府——北洋政府呢?”“北洋政府在民族资本主义的这轮发展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封建的军阀政府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吗?”这样的问题,就是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我坦诚的说“不清楚”并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解决,并设定的相应的奖励分数,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各种各样的答案汇聚到了我的手中,似乎学生把这样的事情当成了一个重大发现,当成了他们挑战老师,超越老师的途径。
认识3:教师凭借教科书、教学用书和其他教学资料,借助一定的手段,进行教学,一旦在课上遇到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以外的问题便会用“课后讨论”等方式搪塞过去,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很少有发表言论的机会,这种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亦步亦趋的学习方式与素质教育精神是相背离的,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我认为要改变课堂教学行为,首先要确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述他们想了解什么?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追求、探索,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题,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自主质疑不同于传统的启发式教学,前者是学生质疑,后者是老师设疑,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我们不能让老师来替学生完成思考的过程,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相当不利的。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时间有限,我在这方面探索只是刚刚开始,仍须继续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问善问”起来,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一但养成,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历史课堂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身心成长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李小兰. 新课改中“问题教学”的“问题”反思[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2).
[2] 李英贤. 论历史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系统培养[J]. 新西部:下半月,2009(12).
[3] 朱煜.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