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语文精神 焕发课堂生机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在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大背景下,我们的语文课,无论从教材的更替、教学形式的创新还是教学评价手段的改革,都体现了一定的语文精神;但是,语文课堂教学,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笔者认为,要想活跃课堂气氛,焕发语文生机,体现语文课堂的内在魅力,还应进一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语文精神”,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所谓语文精神也就是人文精神。它是天边飘逸的彩云,它是水上灵动的白鸥。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对自然与人生的关怀,特别要培养健康有活力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说,我们的每堂语文课必须是“真语文”。语文永远与生活相联系。如上《我爱我家》一文,上课的过程中,大胆提出设想,鼓励学生用口语表达,尽量少用书面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来说,这样才能真切自然,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有的教师在上了《我爱我家》后,提问学生“他妈妈常唠叨什么?”这样的提问是让学生去联系别人的生活,又如何能使学生真切把握呢?如果设计成“你妈妈常唠叨什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出自己的感受,更能引起共鸣。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对学生进行情感与思想的引导。如在考查现代文阅读题《弯弯的月亮》时,后面设计了一道情感与思想的引导题:“如果你有一天也当上了人民教师,从星子和她老师的两种不同的教育行为,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这样,学生解答的过程也就成了情感熏陶和思想引导的过程。作文命题更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情感体验,把他们往真善美方面引领。笔者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读高中时,一位语文老师分析《荷花淀》内容,其他都忘了,唯独那一句“怎么啦,你?”与“你怎么啦?”的比较分析,令我记忆犹新、永生难忘。这就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心灵体验、体现出张扬个性以求得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本身也是语文精神的内涵。
  
  二、处理好“人本”与“文本”的关系,进行教材的二度加工和开发
  
  “人本”与“文本”的关系,即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这是语文教育的“本位”。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是师生进行交流的平台。从教师的角度讲,叫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今,新课程改革,附属的教学资料很多,甚至出现教案光盘,这时候,教师更应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如教文言文《曹刿论战》,我们就可以把内容相类似的一些课文《子鱼论战》、《螳螂捕蛇》等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几篇课文,通过文本感知、交流探讨,师生一起感受、了解、认同里面所蕴涵的深刻的思想,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增加了教学容量。充分挖掘、利用其中包含人文因素的内容,是课堂以“人”驭“本”的特色。所以,解读“文本”是关键。“文本”中的人和现实中的人一样,需要关注,需要尊重,唯其如此,才能有望得到良好的结合。语文课程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两条途径:一是从人文内容切入激活工具的应用,二是从工具运用的角度切入负载人文内容。
  
  三、转换课堂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使语文课充满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当教师的首先要做到不搞“一言堂”。如果教师从作者介绍、段落划分、概括中心到艺术特色,无不面面俱到,纵使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所得淡淡如水,毫无味道,就难怪一些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了。究其原因,是颠倒了“主次”关系。学生是主体,这似乎人人皆知,但为什么真正实施起来,就会“走调”呢?这里试举一例:
  《说明文的写作指导课》。
  目标: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有条理地准确反映事物特征。
  步骤:
  1. 老师在讲台上放一盆郁郁葱葱的吊兰。
  2. 学生作短暂的观察之后,教师要求学生交流观察到的内容,经过有目的的筛选,大家一致认为,应该观察其外形、色彩,尤其要观察“吊”的特征。
  3. 教师提要求:“假如要写介绍吊兰的说明文,你准备选择什么内容、采用何种顺序?”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4. 教师提问:你们谁了解吊兰的生态习性?不少学生面面相觑,少数学生只能说出一鳞半爪。
  5. 教师及时引导:写说明文要讲究科学性,不能信口开河,资料、数据必须准确。于是,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查资料。
  形式看似简单,然而课堂气氛却是热烈而轻松的,教师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写作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堂作文课教师已经由“幕前”退到了“幕后”,把学生推向了课堂的主角。教师较好地解决了作文指导课不好上,学生不愿写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课堂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教师基本不出现,由学生主持,学生活动,教师最多做一个总结。分析起来,其实,整堂课的设计都是出于老师,学生只不过是按老师的思路上台“表演”而已,成了“穿新鞋走老路”。改变这种现象,也未必很难。我们可以让学生多读,多给他们一些机会读。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崇尚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从反复体味、广泛朗读两个角度讲了语文中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目前的语文课中,缺少明确的要求和有效的指导;问题大而无当,或浅问浅答不值得思考,又缺少思维路径的引导和思维方法的必要指点;高举“减负”大旗的教师,课上与学生在热热闹闹的问答中“处理”掉了课后练习……诸如此类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一言堂”,讲得虽不是很多,但他们仍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奴隶,实质上进行的还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需要解决好“习得”与“学得”的关系。所谓“习得”,即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经验产生行为的过程。“学得”指在教育目标指导下学习者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变化的过程。似乎“学得 ”与“习得”是两个对立的不可调和的概念,其实,语文能力,永远要靠个体自身的言语活动,靠习得。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能力都只能在相应的活动中形成发展。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语感等语文能力永远不可能由语文教师直接讲出来!语文教师也不可能一时讲得清楚的。由此可见,真正焕发课堂生机,教师、学生各自的角色应当处理好,千万不能“喧宾夺主”。
  
  四、完善教师的素质,以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
  
  如今,很多教师都在感叹:老师越来越难当了。语文课所涉及的内容实在广,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再加上绘画、音乐、舞蹈,无不涉及,还要有一副“天生”的好口才。究其原因:因为语文是“大语文”。当一名语文教师,一口流利而准确的语言、丰富的词汇,漂亮规范的书写,本是基本功。语文教师必须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神兼备的教学姿态去打动学生,影响学生,才能使学生置身于艺术的殿堂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至于博览群书,那更是理所当然。语文课包罗万象,如不能成为一个多面手,要想把语文课讲活,讲生动,讲透彻,是很难的。讲诗歌,必须大量阅读诗歌名句,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谁手都不知,那岂不是成了学生饭后的谈资?尤其是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浓厚的人文内涵,教师不亲自感悟、品味,又如何给学生引导与点拨?虽然,语文课不可能上成历史、社会、自然课,但是,语文课本身的人文功能却是不能否认的。做为语文教师,从一开始就应知道,我们需经过一个大洗礼的过程,当然,这需要我们刻苦学习,长期不懈的努力,方能把教学水平推向新的境界。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涉及的方面是很多的,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有模式,应根据不同的课,作不同的处理,所谓“因材施教”、“教无定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有一点是灵魂,那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所赋予的语文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
其他文献
阐述了现代标志设计的涵义和文化创意对标志设计的重要性、传统图像与瓦当图像的概念,继以瓦当图像为例,从“意”、“形”、“法”三个角度分析了如何将传统图像运用于现代标
每到黄昏,我家对面的楼房里就传出一个女人的歌声。我已经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歌声就在黄昏响起,响彻整个小区。无论你走在院子的哪一个角落,那歌声都清晰嘹亮。似乎有人曾经
楚青铜器造型丰富,纹饰优美,工艺精湛,是楚文化的重要支撑之一,故此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近代以来,中国国内有关楚青铜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出三个层面,一是对楚青铜器造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十分重视语文学习的课堂延伸,其中一个与传统语文教学不同的突出点,就是突出了语文实践活动的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用吕叔湘先生的话说,就是“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除了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外,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正确的学法。探趣是为了学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教材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对教材合理的分析和解读已成了每位教师的基本功.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以开阔的眼界、宽广的胸怀、高度认真负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秋天,是我和华最兴奋的一个季节,我俩初中毕业后双双考入了中专。在当时这是足以轰动整个乡镇的事情,人们都知道王家庄出了两个中专生。
一提起数学课,人们便不由想起枯燥的定义、刻板的定理和做不完的习题.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课严谨又抽象,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大多数无法充分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要认认真真地听完
单项选择题是高考英语重要题型之一,该类题型知识覆盖面广,用于考查学生对语法、词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英语也在稳中求变。单项选择题更加注重
冰冷的铁丝网象征当下世界各种族之间因缺乏理解而造成的交往障碍。此设计中,铁丝网扣被声波图形替代(声波图形为各国语言关于'包容'这个词的发音),人们用手机APP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