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仔”当道,“新闻”蒙羞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b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发“预告”吊足胃口,再图文并茂绘声绘色,明明是活脱脱在导演狗血的八卦剧,却标榜这是“新闻报道,呈现事实”。
  对于连日来在网络上喧闹无比的“文章事件”,人们宁愿相信这仅仅是一起狗仔八卦事件,而与严肃的新闻报道无关。因为在当前新闻战线持续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背景下,在“友善”明确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中,“文章事件”如与新闻报道有关,无疑就是中国新闻界需要警惕的一声警钟。
  “文章事件”:
  以“新闻”的名义
  导演出的八卦剧
  截至4月1日晚,“周一见”一词在新浪微博的讨论数已突破了710万,此时距离某娱乐周刊负责人发出的那条“预告”微博仅三天。
  “预告”一出,各大网站及网民纷纷猜测这家周刊要爆料的公众人物;此后不久,该周刊另一位负责人面对网民留言猜测,回应“网友之中,太多八卦高人”。3月30日,爆料负责人再次在微博中提及,公众人物出轨欠公众一个真诚道歉。一系列表述看似“犹抱琵琶半遮面”,却让人感觉丑闻呼之欲出,一次次引发网络狂潮。
  文章“好男人”的形象轰然倒塌,道德批判的血雨腥风骤然而起,愈演愈烈。就在3月31日凌晨,当事人文章抢先发表声明,承认“咎由自取”并悔过;随后,其妻马伊琍发微博:“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此后,更有当事人与某周刊负责人隔空喊话的戏码。
  纵观事件发展全程,尽管周刊某负责人在“微访谈”回应网民质疑称“是在做新闻,并不是在导演好戏”,可该事件却俨然一场娱乐大戏。事实上,正是在“预告”微博之后、周一之前的几天里,多张图片流出、关键信息被提前曝光,汪峰、迟帅、姚晨等多位明星“躺枪”。
  不少人质疑,先“放风”后爆料,是否刻意为之?有必要吗?网民“阳蕾976”认为这个做法“太不地道”,“事情已经查清还预热又预热,整一个人尽皆知的‘周一见’搁浅”;网民“姑娘要做柴火妞”则感叹“好像没有了新闻操守”。
  “与陈冠希艳照门等丑闻相比,这次照片的尺度根本不算什么,但关注度尤其高,关键原因是热点被刻意拉长了。”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自立认为,以欲擒故纵的方式策划爆料,是利用公众的好奇心消费绯闻,“周一见”事件爆料周期长、猜测多,对当事人家庭而言是“深切的伤害”。
  厘清界限:
  无底线的狗仔
  与应秉持善意的新闻
  一位受访的资深主编认为,“周一见”的丑闻运营方法,“刚刚踩在新闻伦理的底线上”。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尽管有关内容是陈述事实,并未大肆捏造,“但这种吊足了胃口、卖足了关子的方式,对读者是不尊重的,对当事人是不善意的,也无法赢得业内尊重。”
  一些新闻研究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般来说,凡是认为“公众人物、明星的隐私是无边界”的,基本上在国际上都属于狗仔队的从业理念,而秉持善意、克制性地维护新闻当事人的基本权益,是国际新闻界普遍认可的职业道德。
  “明明做着狗仔队的事,却硬要标榜自己在做严肃的新闻,非常令人不齿,也让新闻人蒙羞。”一位受访的资深主编说。
  明星产子,狗仔队追到产房拍照;王菲离婚回京,狗仔队为捕捉其憔悴面容逼停其座驾;白冰冰女儿被绑架撕票,狗仔队对裸体、尸体拍照刊登……打着新闻旗号的狗仔队“无底线”的报道,对公众人物及其家人的身心构成严重的威胁和伤害。
  “文章事件”,看似有关“新闻报道”是站在抨击婚姻不忠、讨伐“小三”的道德角度展开,但无论是跟踪手法、泄露的方式、还是对无辜者的伤害,都实际上违背了基本的新闻操守,完全一副狗仔队的做派。
  受访的资深媒体人告诉记者,公众人物确实要牺牲一些隐私,这是行内默认的规则,关键在于“度”的把握,“但是,是不是名气越大牺牲的隐私就理所当然越多?不伤及无辜亲人、家属,这是一个起码的底线。”
  一些法律学者则认为,明星的隐私权同样应受保护,例如,在不牵涉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其住宅不受非法侵入或侵扰;家庭生活和正常私生活不受监听监视;正常通信秘密与自由不受侵犯;正常婚恋生活不受他人干扰;与社会政治和公共利益完全无关的私人事务不受侵扰等。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事实上这本娱乐周刊也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周刊,从它的刊号来看不过是一本注册登记为“艺术类”的期刊,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里这个刊物的“查看记者名单”目录下,点开是空白。
  新闻探讨:
  “丑闻类”新闻应该怎么报?
  近年来,明星吸毒、酒驾、出轨、赌博等各类丑闻频频曝光,相关报道屡受争议。那么,对于正规的新闻媒介来说,“丑闻类”新闻究竟应该怎么报?
  郑自立认为,公众对明星的关注是一种必然,也无可厚非。但相关媒体在迎合这种关注需求时,应有正确的视角。“李代沫的吸毒丑闻报道值得参考,媒体批判了吸毒行为,但并没有对他的家庭、友人等信息进行挖掘曝光。”
  受访资深媒体人认为,在报道“丑闻”类新闻时,更需要秉持善意的原则,“捧也好,骂也好,批评也好表扬也好,都要是善意的,而不是恶意的、带有太重的功利心。要有度,坚持正能量的传播。”这位媒体人认为,不能在新闻炒作中成了赢家,在新闻伦理中却是输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常江认为,娱乐新闻往往比其他类型的新闻更容易背离通行的道德标准,出现“过度”的情况。这与市场上很多打着“新闻报道”的娱乐网站、刊物泛滥有关,这些娱乐刊物的从业人员大多游离在基本的新闻道德、新闻纪律之外,只为钱、只图钱。
  常江认为,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必须考虑到可能对社会舆论与主流道德观产生的影响,媒体的使命应当止于对现象做出记录和合理解释,不能超越自身的身份,甚至直接干预甚至策划娱乐事件。“具体来说,无论是‘周一见’的‘预热’,还是当事人与媒体负责人在微博上的言语对峙,其实都已经超越了新闻报道的范畴。或者说,媒体在这个过程中超越了记录者与阐释者的角色,而自己扮演起新闻人物。”
  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呼吁,在目前期刊、杂志的注册登记越来越便捷的时代,不能放任一些打着新闻旗号的期刊成为甚至都被西方主流社会所摒弃的狗仔队的“自由岛”,以免它们无限度地放大、传播负能量,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顺利推行。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曾经感动过无数家庭和孩子的绘本故事:  小男孩强强和他最亲爱的爸爸一起,住在大海边的一栋小屋子里。每天晚上,爸爸都要驾着小船出海捕鱼,强强独自留在家里。但他一点儿也不害怕,因为有月亮陪伴着他。  可是,有一天夜晚,海上刮起了大风暴,不仅卷翻了爸爸的小船,还把爸爸的“灵魂”打出了身体,沉到了大海深处。  虽然爸爸总算活着回来了,可是爸爸就像生了场大病一样,静静地躺在家里,再也不能出海捕鱼了。
期刊
在孕妇分娩过程中,期盼母子平安是当事人和医院共同的愿望。但河南省一名孕妇在生产“巨大儿”过程中,由于医院没有全方位履行告知义务,详细说明医疗风险,结果造成新生婴儿伤残。由此,一场令人警醒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火热”启动。  2012年10月,河南省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外公布了这起案件的终审判决结果,从法理学和医学层面指出了医院方面存在的过错。  医院违规操作 导致胎儿伤残  历经两年多的奔波,孙新文
期刊
2011年9月14日,56岁的加拿大籍富豪艾瑞克从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领到了一份胜诉判决书,在这份判决书中,他的一个中国朋友借款1500万元一直未还,法院判令他的中国朋友归还借款,并给付利息。  艾瑞克是来华投资的富商,在当地很有影响,况且此案涉金额巨大,又涉及跨国债务纠纷,而这起普通债务纠纷的审理,竟牵出了一段年龄相差27岁的跨国忘年婚外恋情……  酒会巧遇,年轻美眉邂逅异国大老板  “秦
期刊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成就显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无可讳言的是,诸多方面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患,如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不公种种表象  现实中的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分配不
期刊
3月26日上午,浙江萧山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重案一队副指导员葛海峰通报一起“史上最雷”绑架案:3个绑匪仅从被害人身上搜出一个欠费停机的破手机、一张只有91元余额的银行卡、一张10元钞票……最后,他们不得不放了被害人,因为多绑他一天就要多给他买一天的饭菜,亏大了!  临走时,绑匪还给被害人洗脸、贴创可贴、说好话、把10元钱还给他,送到他认路的地方。  审讯时,绑匪很傻很天真:“我们什么钱也没勒索到,还把
期刊
转基因作物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文章的婚外恋大戏,地方政府的“遮遮掩掩”,却让海南处置非法转基因作物事件,多少被“盖住了风头”。  海南处置非法转基因作物事件,始于3月26日,平淡中度过几日,终因新华社中国网事、人民日报官微3月31日晚的接连三问,崔永元的不断质疑,而走进人们视野。  网友倒逼真相  小崔“半夜忧民”  3月26日,网友“玉米种子”在一篇博文中写道,海南省农业厅到三亚、乐东、陵水等
期刊
2013年12月25日,中纪委对外通报了4起纪检监察干部违法典型案件,广东省梅州市纪委原正科级纪律检查员、监察员吴汉林位列其间。  通报指出,2012年6月,吴汉林在参与调查梅州市拍卖行过程中,收受人民币4万元。同年7月,吴汉林在协助调查广东梅县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过程中,先后6次受贿共计1025万元、22万港元。  日前,记者通过相关案卷起诉材料、庭审记录、证人口供等大量素材,还原了这位80
期刊
医院附近、街边、小区门口,常见放着写着“高价收药”的小纸牌,但基本上既见不到收药的人,也看不到来卖药的人。  这生意是怎么做的?药收回去干嘛?回收的药都去哪儿了?安徽省药监和公安配合,近日打掉了多个非法经营药品的犯罪团伙,揭开了药品回收、销售的黑幕。  小纸牌背后藏着大药贩  一块小纸牌,上写“高价收药”四个大字,角落里留一行手机号,这就是药贩子们收药的唯一“装备”。2013年,合肥市药监部门的执
期刊
日前,陕西、吉林、湖北等地曝出幼儿园给幼儿服用处方药“病毒灵”,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幼儿园通过什么途径大量购入处方药?明知违法,为何却铤而走险?处方药又是如何逃过教育、食药监、卫生等多部门监管,最终溜进幼儿园的?  处方药在药店并不难买  湖北省夷陵区馨港幼儿园两负责人因私喂“病毒灵”被警方控制。3月20日,警方向记者透露,园长李某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在药店一次性购入2000粒处方药。  夷陵区公安
期刊
1  五岁的时候,你说我不能再叫你妈,要叫你婶,管大妈叫妈。五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了,你把我送给大妈做儿子。五岁的时候,我常常趴在低矮破旧的院墙上,看着我曾经的兄弟姐妹围在你身边,等着一锅粗面馒头出锅。一双双肮脏的小手迫不及待地伸出来……你抬头看见我,眼神忽然变得充满愧疚,不停地在衣服上擦手,小心翼翼地喊我的小名:石头!他们也仰起头来,看到我,一起笑。我从墙头上溜下来,撒腿朝不远的新家跑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