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莫言《红高粱》的语言艺术特色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anfang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莫言是当代中国文坛实力派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语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红高粱》作为莫言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为80年代的中国文坛开启了新的篇章,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语言艺术能力。
  关键词:莫言;《红高粱》;语言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02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在我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作品充满了创新意识,想象力丰富。莫言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影响最大的当属《红高粱》。《红高粱》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把勇于追求自由的戴凤莲和土匪余占鳌之间的爱情作为主线,表现了基层百姓强烈的情感诉求,彰显了高密人民在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充满血性的革命激情。莫言在《红高粱》中依托山东高密地区的文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语言艺术特色,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一、大量运用修辞式的语言
  修辞手法其实就是修辞手段,为了达到特殊的语言效果而使用与习惯不同的语词顺序、语法结构等各种语言方法表达思想的形式。在莫言的《红高粱》中大量地使用了拟人、比喻、通感等修辞方法,一方面展现了莫言对于修辞使用的熟练程度,一方面也通过这些修辞手法使得小说的情感更有感染力。在《红高粱》中将奶奶的两只小脚进行比喻,“他们像两枚莲花瓣,更像两条小金鱼,潜伏在澄澈的水底。”以美写丑,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残害比作美好的事物,通过这样强而有力的反差,让读者受到思维和视觉上的冲击,清醒地认识到在旧社会中女性受到非人对待的事实。在描述罗汉大爷尸体的时候也使用了比喻,“躯干上的皮被剥了,肉跳,肉蹦,像只褪皮后的大青蛙。”不着一个惨字,却把罗汉大爷的惨字表现得淋漓尽致。《红高粱》中还多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将高粱拟人化,“遍地的高粱都在痛哭”,通过高粱的痛哭来展示当地人们的痛苦,当时的土地正在被蹂躏践踏,人们都将失去自己的家园,那么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高粱都难以承受这样的痛苦,更何况是这些活生生的人们。“低垂的天幕,阴沉地注视着银灰色的高粱脸庞。”烘托出了奶奶将要嫁给麻风病人的时候的悲痛的心情。“子弹在他们头顶屠戮着高粱。”在这里使用了屠戮一词,充分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了真实的还原,将子弹及高粱进行了拟人化,表现出了作者对于敌人的仇视之情,对于战争的厌恶之情,对于遭受苦难的人们的同情之情。“公路还是枯死地躺着”表现出了我们的队伍埋伏在高粱地里等待敌人到来时这种焦灼的情绪。同时,《红高粱》中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奶奶鲜嫩茂盛,水分充足,她的细语被厚重的轿壁与轿帘吸收得干干净净。”以形容植物的词形容人的形态,生动地表现出奶奶的青春貌美。莫言在《红高粱》中也大量使用了通感的手法,使得很多不容易言传的感觉得到最生动的展现。“在这次雾中行军里,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在这里气味是有颜色的,是可以为人所见的,嗅觉与视觉形成通感,刺激着读者的各种感官与想象力。
  在《红高粱》中,莫言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充分运用,将平淡的事物描写的更加的生动,给人一种面目一新的感觉,向读者展现出壮丽的爱情与历史相融的画面;推动了整体的节奏,让整个故事的情節跌宕起伏,美和丑的对比无比的鲜明,将作者的情感寄托在作品之中。
  二、大量使用叠词、回环式语言
  莫言在《红高粱》中大量的使用了叠词和回环式语言。巧妙之处在于,使用的叠词特别符合当时的情景。如在形容水珠下落时的声音,用了“扑簌簌”一词,使得读者就像是亲眼看见了在凝滞的大雾之中露珠的滴落状态一样。在形容羊的粪便的时候又用了“稀拉拉”一词,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羊粪在浓雾中的形态。“奶奶倚在草垛上,搂住罗汉大爷的肩,呢呢喃喃地说:‘大叔……’”在形容奶奶醉酒后的声音时用了拟声词“呢呢喃喃”,这个叠词的使用一方面将奶奶醉酒后的声音形容的非常贴切,一方面也将奶奶当时的心情展现的十分清楚。“随着高粱嚓嚓啦啦的幽怨鸣声”描写人与高粱碰撞发出的声音时使用的是“嚓嚓啦啦”这个叠词,非常切合当时大雾天在高粱地里行进的气氛。又如“那个死鬼子仰面躺着,一条腿还在抽抽搭搭地动”一句将鬼子临死时的挣扎和肢体动作刻画得栩栩如生。此外《红高粱》中还使用了一些回环式语言,让读者读起来妙趣横生,例如“余司令掏出自来得手枪,甩手一响,两只狗眼灭了;又一甩手,灭了两只狗眼。”
  三、大量使用民俗化的语言
  莫言作为山东人,在创作中将高密的地方语言作为了《红高粱》的一个语言特色。方言的使用让读者感受到的是直接和质朴,非常的接地气。当然在使用方言的过程中也会一些土话或者不文明的话语,但是这正好很合适地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当时的心理状态。当时的老百姓的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素质比较低,在小说一开始,“你爹爹多能干,杂种处好汉,十个九个都不善”通过引用当地耳熟能详的儿歌来引出全篇的主人公,提升了小说的背景,让读者能够得到一个前期的铺垫。此外在对余占鳌这个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进行设置的时候,就将方言运用的淋漓尽致,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丰满了人物形象。余占鳌对王文义进行痛批的时候说“你娘个蛋,没有头还会说话”,从这句话里读者可以充分感受到余占鳌的性格,从而将人物性格和地方风味的语言自然地联系在一起,让故事情节的展开和推动具有较强的艺术张力。莫言作为山东高密人,在《红高粱》中使用本土语言,既体现了小说人物特定的背景,又传达了他的创作意图,对原生态和本真的追寻。小说的语言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莫言在成长的过程中了解到了民间语言的丰富,并将这样的语言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充分地进行展示。莫言对活跃在高密地区的“茂腔”的认知就是觉得很土,但是充满了生活的激情,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红高粱》中对于方言、民谣、谚语的使用是非常多的,而且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如在戴凤莲要嫁给麻风病人单扁郎的迎亲花轿里,她听到有人哭亡夫:“青天哟——蓝天哟——花花绿绿的天哟——棒槌哟亲哥哟你死了——可就塌了美美的天哟——”,意思通俗易懂,充满人生哲理,让书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真实,描述更贴近生活,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在莫言的《红高粱》中,大量民俗化语言的使用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浓烈的生活气息,也让小说更接近社会底层,内容更加丰富。
  四、大量使用夸张的语言
  在《红高粱》中,莫言通过大量使用夸张的语言给小说增添了一种逼真的气氛。在对环境进行描述的时候,通过夸张的语言给小说增添了真实的意境,如对于夕阳余晖的描述、对高粱酒醇香的描述、对爷爷奶奶倒在血泊中的描述。通过对红色的描述,让红色的鲜血、红色的夕阳成为了小说的灵魂。虽然过度的使用夸张会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但是在《红高粱》中使用的夸张语言,总体来说还是积极的意义更多,产生了较好的语言效果。《红高粱》这部作品本身就凝聚了莫言不少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人性的一种挣扎的情绪,对生命的挣扎和抗争,就犹如那火红的高粱酒,让高密这块土地充满了各样的红色传奇。在广阔无垠的高粱地中,一群靠天吃饭的庄稼汉,一方面要同老天做斗争,辛苦的生存,一方面还在关注着自己的家乡和自己国家的命运。当战争来临之际,敌人侵略我们之际,高粱地变成了战场,田野成了青纱帐,数不尽的英雄儿女为之抗争。最开始的抗争仅仅是为了给罗汉叔叔报仇,是一种单纯的仇恨,但是在后来高粱地里的斗争中,凝集了过多的血泪,仇恨产生了升华,转变成为了一种爱国精神。
  总之,莫言的《红高粱》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其语言具有独特的风格,个性非常的鲜明。通过大量运用修辞式的语言、回环式语言、叠词、民俗化的语言、夸张的语言,不但使文本本身读起来逸趣横生,耐人寻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莫言用属于自己的语言艺术特色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文学感受。
  参考文献:
  [1]莫言.红高粱[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于宝娟.浅析莫言《红高粱》的比喻修辞艺术[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3]向学春.从《红高粱》看莫言的语言修辞艺术[J].芒种论坛,2015(14).
  [4]潘庭燕.莫言文学语言中高密方言运用分析.课外语文,2017(7).
  [5]张瑛.莫言《红高粱》的语言艺术.文化学刊,2017(8).
其他文献
一清的胳膊上有一条刺青,是母亲为他刺上去的。并不是为了倡导忠君爱国,是为了丢的时候能找回来,在这种年头,能活命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一件事,母亲希望,如果孩子能活下来,可以凭胳膊上的刺青寻找到正确的孩子,不至于错失了亲骨肉。  一清生活在一个战乱的年代,本来就已经很不幸们还要被母亲逼着刺青。母亲的眼神不好,有好多地方刺得不是很整齐,不过母亲丝毫不在乎,在这种年代,谁还会在乎审美,只要能认得出来就好。 
期刊
作者简介:丛榕,苏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5级1班在读。  它死了。  巨大的身躯最后一次跃出水面,沉重的脊背重重地砸碎海波时,遥远城镇中的人们听见它轰然而哀恸的悲鸣。  “是一头鲸要死了。”人们这么说,议论纷纷。老太阳高高地悬在城市头顶上,那是1879,一个明朗的正午,带着些许腥咸味道的风从远远的海上吹来,夹带着细小的砂砾,飘飘悠悠混进尘土里。  它在海的正中央静静地飘浮着,一秒
期刊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20世纪40年代反映贵阳少数民族风情的漫画。一幅是一对苗家青年一身黑,正在山盟海誓,其词曰:“黑天黑地黑溜溜,二人都在黑里头;咬破指头吃血酒, 往后不许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CTO)病变患者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016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CT
作者简介:王亚航(1997-),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本科生。  颍川,郑人也,及冠而未尝彻读红楼,不知黛玉。适友邀谈,自惭,且惑之非常。夜深,入梦而得谒潇湘旧物,遂幸而问之。川曰:“鄙陋小生,不知馆主。愿诸君不吝赐教,吾定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旧帕君率尔而对曰:“颦也太痴愚!撥不开繁花,堪不过纷纭,逃不得樊笼,识不破起缘。尺幅一两方,湘竹千百杆。炽血冷颜
期刊
摘 要: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悲剧是主题特点之一,特别是女性悲剧。《金锁记》中“可叹可怜可恨”的曹七巧是女性悲剧的典型。悲剧女性之所以悲剧也就在于她们对自我意识的压抑永远无法成功,而终究难逃女人的“心狱”。而我们要做的则是在爱玲所揭示出的悲剧中寻求解放。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悲剧;心狱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03 
一  “即将到达目的地……”导航中传来优美的声音。  车猛地停在了一幢矮矮的小瓦楼前,墙漆早已单薄,暗淡的红瓦流露着岁月的痕迹。即使掩映在与人齐高的杂草中,斑驳与頹圮的气息依旧扑面而来。  门“吱呀”一声开了,走出一位穿着件破旧围裙的老妇人。她的额上飞舞的银丝在阳光下一闪一闪,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动人的笑容。她是我的外婆。  “到啦?早呐!”外婆搓着双手,笑吟吟地向妈妈说着。  “这路快呀!”爸爸
期刊
苏柏斗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善于思索的画家,多年来,他沿着一条踏实而又勤勉的道路不断前行着,由于受西方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并不断追求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为一体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以“茶峒”小山城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本文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文章中
前言近几年来,新闻传媒素养已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和教育界许多人士都意识到,大学生传媒素养及其教育问题已经是一个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