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学质量管理;教师课程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9-0015-02
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自此,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从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达到“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目标。
如何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重大命题,其中蕴含诸多问题,包括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质内涵的把握、对质量及质量评价标准的认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及如何推动教学改革等。这些,都需要缜密研究和慎重实施。
人才培养质量是所有类型教育的原点与归宿,它要求培养的人才符合既定的类型和层次,达到基本的规格和质量。职业教育因其性质,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适应一定业务范围的职业技能和关键能力。这种技能和能力会因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一经确立,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取向更加明晰: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需求,实现产教高度融合、中职与高职通畅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并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这是立意高远的宏大目标,确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发展目标,必然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必将从整体上拉动职业教育的改革。
众所周知,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学工作,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核心任务是教学质量管理。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教学的场所,必须切实发挥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现阶段,职业教育内部应该强化教学质量保障意识,按“体系”要义完成系列制度安排,力使质量保障体制机制形成,即要建成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监测体系。教育部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正逐步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目前已修订中职、高职专业目录,启动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课程标准的制订,还拟定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应该说,宏观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关键在于落实。职业学校必须顺势前行,因地、因需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在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从学校实践层面而言,教学管理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为主旨,以妥善处理教学规范管理与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之间关系为重点,以促成学校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它上承宏观(体现现代职业教育内涵要义),下涉微观(指导、监管教学活动),是名副其实的中枢。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工程”的设计、建设不可轻忽,应关注教学管理,把判断、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第一要务。
现代职业教育要依靠课程证明,通过课程结构体现,经过课程组织转化,并在课程实施中活化。构建何种课程结构,决定学生将具备何种知识、技能、能力与素质;如何实施课程,决定学生能不能具有这种知识、技能、能力与素质。现代职业教育要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以上对接,无一不是通过课程及其实施而转化、落实的。课程是在课堂(此课堂非专指教室,乃是完成课程内容与实现课程要求的场所)通过教与学活动被活化而逐一达到的。因此,课堂是实现五个对接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优与劣,直接关系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否顺利。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关键所在”(习近平语),先进理念、正确决策、合理设计、完善策略,只有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落地、实现。教育部始终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并对职业教育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已成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如果从教学能力、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三个维度考量,目前教师的专业水平需提升的空间确实很大。仍有部分教师教学效果不尽理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对教师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这个群体缺乏研究意识的问题普遍存在,以致先进教学观念仍停留于认知层面,尚未实现深度转型,这一问题集中表现为教学活动中主体意识、资源意识、生成意识不强。
当下,应以增强教师课程意识为指向,通过各类平台,采取各种措施,促使教师进行研究与反思,结合所教授的课程切实理解为什么要教,并掌握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考;同时,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为什么必须学、学什么和怎么学。在教育教学目标已定的前提下,教师体现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对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保障作用。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也因之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提高质量是个永恒的命题。质量永远需要提升,永远在提升途中,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如何提升质量是职业教育人士必须直面的问题。它亟需我们认清大势,以理性思维判断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稳步前行。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9-0015-02
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自此,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从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达到“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目标。
如何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重大命题,其中蕴含诸多问题,包括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质内涵的把握、对质量及质量评价标准的认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及如何推动教学改革等。这些,都需要缜密研究和慎重实施。
人才培养质量是所有类型教育的原点与归宿,它要求培养的人才符合既定的类型和层次,达到基本的规格和质量。职业教育因其性质,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适应一定业务范围的职业技能和关键能力。这种技能和能力会因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一经确立,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取向更加明晰: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需求,实现产教高度融合、中职与高职通畅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并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这是立意高远的宏大目标,确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发展目标,必然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必将从整体上拉动职业教育的改革。
众所周知,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学工作,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核心任务是教学质量管理。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教学的场所,必须切实发挥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现阶段,职业教育内部应该强化教学质量保障意识,按“体系”要义完成系列制度安排,力使质量保障体制机制形成,即要建成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监测体系。教育部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正逐步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目前已修订中职、高职专业目录,启动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课程标准的制订,还拟定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应该说,宏观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关键在于落实。职业学校必须顺势前行,因地、因需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在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从学校实践层面而言,教学管理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为主旨,以妥善处理教学规范管理与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之间关系为重点,以促成学校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它上承宏观(体现现代职业教育内涵要义),下涉微观(指导、监管教学活动),是名副其实的中枢。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工程”的设计、建设不可轻忽,应关注教学管理,把判断、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第一要务。
现代职业教育要依靠课程证明,通过课程结构体现,经过课程组织转化,并在课程实施中活化。构建何种课程结构,决定学生将具备何种知识、技能、能力与素质;如何实施课程,决定学生能不能具有这种知识、技能、能力与素质。现代职业教育要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以上对接,无一不是通过课程及其实施而转化、落实的。课程是在课堂(此课堂非专指教室,乃是完成课程内容与实现课程要求的场所)通过教与学活动被活化而逐一达到的。因此,课堂是实现五个对接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优与劣,直接关系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否顺利。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关键所在”(习近平语),先进理念、正确决策、合理设计、完善策略,只有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落地、实现。教育部始终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并对职业教育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已成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如果从教学能力、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三个维度考量,目前教师的专业水平需提升的空间确实很大。仍有部分教师教学效果不尽理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对教师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这个群体缺乏研究意识的问题普遍存在,以致先进教学观念仍停留于认知层面,尚未实现深度转型,这一问题集中表现为教学活动中主体意识、资源意识、生成意识不强。
当下,应以增强教师课程意识为指向,通过各类平台,采取各种措施,促使教师进行研究与反思,结合所教授的课程切实理解为什么要教,并掌握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考;同时,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为什么必须学、学什么和怎么学。在教育教学目标已定的前提下,教师体现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对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保障作用。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也因之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提高质量是个永恒的命题。质量永远需要提升,永远在提升途中,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如何提升质量是职业教育人士必须直面的问题。它亟需我们认清大势,以理性思维判断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