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敢去民营医院看病吗?”近日,在人民网首页,《人民调查》栏目最新一期的调查题目颇为扎眼。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选择去公立医院就医,而不去民营医院的原因中,有高达26%的人是因为“医生医德不好,忽悠病人,只想多赚钱”。
早在2001年,部分地区即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医疗机构的意见》。以江苏省为例,历经10年发展,现在江苏省民营医院数量超过了5500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近1/3,但数量激增的背后,信誉却未及时跟得上。
在“社会办医”新政下,民营医院该怎样重新赢得百姓信赖?
“民营医院有三宝,价格、广告和疗效。”在某公立医院工作的张医生非常讨厌民营医院牛皮癣式的虚假广告。作为肝胆科医生,张医生经常碰到病人满怀希望地问他,广告上说,某某医院多少个疗程就可以让大三阳转阴,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张医生调侃说,他有一天还看到一家民营医院的广告,声称“解决”了肝病转阴的国际性医学难题。
“民营医院怎一个乱字了得!”研究医改问题的专家周守军认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理论上对解决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拓宽医疗筹资渠道、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有积极作用,但实际作用目前来看尚不明显。民营医院绝大多数是营利性医院,在利益的推动下,很多投资者把办医院当成做生意,只想“赚快钱”却自毁声誉,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据国务院医改办统计,2009年全国私营医疗机构数占医疗机构总数的36.06%,但床位数仅占床位总数的5.19%。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普遍面临经营压力大、发展空间小、技术人才缺乏、监管机制不健全、社会氛围不佳等困难和问题。其中缺乏人才是民营医院发展的致命软肋。
医疗行业比较特殊,不像其他的行业只要有资本投入,就能在短时间内很快做大做强。在医疗领域,一条“人才-技术-患者-市场”的链条异常清晰,尤其是位于链条顶端的高级医学人才,可谓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但在目前体制下,医学人才的流动并非易事。“首当其冲是编制。”南医大友谊医院副院长戴尚表示。公立医院有编制,有了编制就有了其附属的所有福利待遇。其二就是晋升机制,民营医院重经营、轻科研,不容易出成果,业务能力提高慢。因此近年来,一些跳槽到民营医院的专家,又纷纷回流到公立医院。
“老的老小的小,两头大中间小。”对人才问题,某县城民营医院的沈院长颇为头疼。全院有20多个科室200多员工。二三十岁的医生占了60多人,40-45岁的中坚力量几乎没有。而投资数亿元的苏州明基医院,甚至因为招募不到高素质医师人才而推迟开业。
在这方面,欧美一些国家的做法颇值得借鉴。据了解,他们具有一套完善的医学教育体制,比如,必须读完博士才能当医生。同时,他们采用标准化教学,同一种病,不管是哪个医院开出来的药方,几乎都是一样的。而在我们中国,医生中有博士、大学生,也有大专生、中专生,而且10个人恐怕就能开出10种药方。
欧美的医生也不属于“单位人”,而是“社会人”,医生可以到不同性质的医院看病、做手术,甚至可以上午在这家医院执业,下午到另一家医院接诊。人才流动机制非常灵活。
南京市卫生局局长助理许民生认为,民营医院乱,主要是乱在一些规模小、无技术特色、无人才优势的中小医院,而像南京同仁、苏州九龙等大型民营医院,技术力量、软环境都与公立大医院旗鼓相当,医疗行为当然也规范。因此,应鼓励有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做大做强。
如果不在规模优势上取胜,专家认为,办特色医院也可以。比如南京紫金医院特别擅长诊治“植物人”,总有效率达82.7%,远高于国外报道54%的水准,不仅拿到了国家科研课题,还在国内民营医院中首家建立了硕士和博士学习点。还有苏州的瑞兴手外科医院,凭借“拿手绝活”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填补了苏州医疗科技的空白,这也不失为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的好路子。
早在2001年,部分地区即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医疗机构的意见》。以江苏省为例,历经10年发展,现在江苏省民营医院数量超过了5500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近1/3,但数量激增的背后,信誉却未及时跟得上。
在“社会办医”新政下,民营医院该怎样重新赢得百姓信赖?
“民营医院有三宝,价格、广告和疗效。”在某公立医院工作的张医生非常讨厌民营医院牛皮癣式的虚假广告。作为肝胆科医生,张医生经常碰到病人满怀希望地问他,广告上说,某某医院多少个疗程就可以让大三阳转阴,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张医生调侃说,他有一天还看到一家民营医院的广告,声称“解决”了肝病转阴的国际性医学难题。
“民营医院怎一个乱字了得!”研究医改问题的专家周守军认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理论上对解决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拓宽医疗筹资渠道、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有积极作用,但实际作用目前来看尚不明显。民营医院绝大多数是营利性医院,在利益的推动下,很多投资者把办医院当成做生意,只想“赚快钱”却自毁声誉,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据国务院医改办统计,2009年全国私营医疗机构数占医疗机构总数的36.06%,但床位数仅占床位总数的5.19%。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普遍面临经营压力大、发展空间小、技术人才缺乏、监管机制不健全、社会氛围不佳等困难和问题。其中缺乏人才是民营医院发展的致命软肋。
医疗行业比较特殊,不像其他的行业只要有资本投入,就能在短时间内很快做大做强。在医疗领域,一条“人才-技术-患者-市场”的链条异常清晰,尤其是位于链条顶端的高级医学人才,可谓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但在目前体制下,医学人才的流动并非易事。“首当其冲是编制。”南医大友谊医院副院长戴尚表示。公立医院有编制,有了编制就有了其附属的所有福利待遇。其二就是晋升机制,民营医院重经营、轻科研,不容易出成果,业务能力提高慢。因此近年来,一些跳槽到民营医院的专家,又纷纷回流到公立医院。
“老的老小的小,两头大中间小。”对人才问题,某县城民营医院的沈院长颇为头疼。全院有20多个科室200多员工。二三十岁的医生占了60多人,40-45岁的中坚力量几乎没有。而投资数亿元的苏州明基医院,甚至因为招募不到高素质医师人才而推迟开业。
在这方面,欧美一些国家的做法颇值得借鉴。据了解,他们具有一套完善的医学教育体制,比如,必须读完博士才能当医生。同时,他们采用标准化教学,同一种病,不管是哪个医院开出来的药方,几乎都是一样的。而在我们中国,医生中有博士、大学生,也有大专生、中专生,而且10个人恐怕就能开出10种药方。
欧美的医生也不属于“单位人”,而是“社会人”,医生可以到不同性质的医院看病、做手术,甚至可以上午在这家医院执业,下午到另一家医院接诊。人才流动机制非常灵活。
南京市卫生局局长助理许民生认为,民营医院乱,主要是乱在一些规模小、无技术特色、无人才优势的中小医院,而像南京同仁、苏州九龙等大型民营医院,技术力量、软环境都与公立大医院旗鼓相当,医疗行为当然也规范。因此,应鼓励有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做大做强。
如果不在规模优势上取胜,专家认为,办特色医院也可以。比如南京紫金医院特别擅长诊治“植物人”,总有效率达82.7%,远高于国外报道54%的水准,不仅拿到了国家科研课题,还在国内民营医院中首家建立了硕士和博士学习点。还有苏州的瑞兴手外科医院,凭借“拿手绝活”获得了中华医学科技奖,填补了苏州医疗科技的空白,这也不失为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的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