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历史事件的对外报道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st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政府通过阅兵等活动隆重庆祝。年初以来,国内主要媒体都通过各种渠道,包括重访重要抗战纪念地、寻访健在的抗战将士及亲属、挖掘新史料等方式,为抗战胜利70周年报道进行预热。对于国内民众而言,抗战系列报道主要目的是再现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让公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抗战胜利已经过去七十年,如何向他们讲述抗战对于中国人民的意义,如何把历史故事写出新意,让外国读者了解并为之所动,是当下外宣媒体面临的主要问题。
  慰安妇因为极度悲惨的人生经历和在亚洲地区曾广泛存在而备受外媒关注。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节点,这一群体也是对外报道需要关注的重要对象。《金融时报》5月21日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慰安妇”的文章。文章故事性强,信息量丰富,对于我们做好抗战胜利70周年对外报道有一定启发。
  对外报道如何选题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在讲述记者如何找到好故事时建议,处理已经被报道过的故事,可以采取三种方法:一是具体化,也就是从小着眼,挖掘出好故事;二是预测,判断故事发展走向,并确定写作范围;三是改变角度。
  慰安妇群体经常见诸于报端,她们的境遇也被媒体深度挖掘和报道过,所以在选取报道角度时应该注意以上方法,以增强稿件的新闻性和故事性。
  按照上述标准,《中国慰安妇》一文中,记者主要采取了前两种手法。首先是具体化和深度挖掘细节的手法。文章重点写了三个人物的故事:慰安妇张先兔、教师张双兵和反日人士童增,笔墨主要集中于前两人的人生经历,文中穿插了很多丰富的细节,跨越时空,引人入胜,便于外国读者对慰安妇群体深入了解。
  第二种方法主要体现在记者交代写作原因时点明:“今年亚洲将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在众多无法安息的战争亡魂中,慰安妇的身影也在其间。”由此,作者为描写慰安妇的故事确立了合理性,并明确了故事的涉及范围。
  纵观中国媒体的稿件,很多文章停留在写某个慰安妇的遭遇,或者写张双兵的努力,很少将两种人联系起来写。如《揭开中国‘慰安妇’真相 》一稿是在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时播发,文中描写了三位慰安妇的经历,细节令人印象深刻,但从对外角度看,稿件主要停留在现场描写,缺乏交代背景和适度扩展。相比之下,《金融时报》的文章通过描写慰安妇群体,对于中日关系走向、对日索赔新阶段,以及慰安妇史料在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意义等都有阐释,更便于外国读者理解。
  如何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切换
  历史问题,尤其是尘封已久的历史,如何通过报道赋予它新的生命?很多记者同事表示,在抗战胜利采访中,碰到很多存放在档案馆和纪念馆的史料,当年的经历纵使再惨烈、奇特,很多时候只能就事论事,难以与现实产生交集。其实《中国慰安妇》文中也提到,“在张先兔的卧室这样僻静的角落里,历史痕迹早已褪去。此时再来赋予这段尘封往事以新的意义,是否已为时过晚?”文章通过如此设问的方式展开,随后又用文章本身回答了这一问题。
  《中国慰安妇》一文从1942写起,写张先兔被沦为慰安妇的悲惨经历,到上个世纪90年代,她随张双兵到日本诉讼,再到张双兵的个人经历等,历史、空间跨度较大。文中,历史与现实的切换都是通过受访者的话,以及一些承上启下功能的语句来实现,比如:
  ——“此刻张先兔坐在山西省盂县的家中,1942年那个清晨仓惶惊醒的新媳妇,如今已是一位瘦得皮包骨的寡妇。”
  ——“这对包在布鞋里的畸形小脚虽然连下床着地都困难,却曾带着张先兔一路走上东京法庭。”
  —— 张先兔的父亲付了赎金后,日本人才放了她。她父亲为付赎金卖掉了所有的羊,从此家中一贫如洗。两年后她才在继母的照顾下恢复健康。张先兔说,她当年自由的代价是这个家庭的败落,“我要让日本人偿还这笔钱。”
  历史问题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写,很容易变成史料的堆积,缺乏故事感。因此,倒叙、夹叙夹议的手法在处理此类稿件时较有效。在抗战胜利70周年报道中,素材众多,记者可以纵横取材,立体透视,但如何把浩如烟海的资料有效组织起来,并形成外国读者愿意阅读的文章,需要记者深入采访,并有效组织行文。
  此外,我们注意到,《中国慰安妇》以声响类描写开头,充满现场感,也唤醒了读者的兴趣。“1942年春,瓦罐摔落在石头地上的碎裂声,划破了那个清冷的早晨,新婚不久的张先兔被吵醒了。”文末写道:“在寻求讨回公道的过程中,正义人士收集到的慰安妇证据,保留了普通百姓在残酷战争时期的生存记录。他们为后世中国人创造了一份记录,其意义远大于经过美化的革命英雄事迹。”结尾指向了慰安妇问题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有面向未来之意。
  体现记者存在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文曾指出,如果一篇特写故事,从头到尾没有记者的出现,在解释和结论段落没有记者的重点强调,就不是一篇好文章。有记者存在的故事,才更加真实。
  我们看到,外媒在报道中国问题时,经常巧妙地将观点埋藏于现场的描写和事实的展现中。《中国慰安妇》一文中就有多处采取此手法,比如记者写道:“当我为撰写这篇文章着手研究时,我曾不禁猜测:一位慰安妇是否会欢迎一个外国记者?我会被指责‘站队’吗?”
  相比之下,新华社的报道更为客观,只是在文中体现记者存在及与受访者的互动:“见来了几个陌生人,周喜香既没有惊慌,也没有兴奋。知道来者的身份后,她用手拍拍炕沿——叫记者坐下。”“记者发现周喜香拿烟的手在不停地颤抖,以为是激动所致,张双兵说,是那时被日本兵打残的。”“为不打扰尚沉浸在失望、愤怒中的郭喜翠,记者停下了脚步。 ”
  当然,外媒报道中的点评内容有时是基于成见,过于偏颇,但总的来看,在对外稿件中适当添加点评内容,有利于增强稿件的“交谈感”,帮助外国读者理解,并留下深刻印象。
  融入外国人的视角
  如果我们以为中国受众写抗战故事的手法向外国人讲抗战故事,恐怕很多国外读者会理解不了。在对外报道中,中国故事需要国际化表达,我们忽视的或者想当然的一些内容,可能成为外国受众的理解障碍。
  《中国慰安妇》文中写道:“慰安妇大多生活在贫困乡村,说着一口外人很难听懂的方言,她们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儒家思想的谨小慎微,掩盖了她们在战争中惨遭强奸的经历。”
  对于国内读者来说,可能很多人都会理解慰安妇为什么不愿站出来,那是因为屈辱的经历。但是对外国人来讲,他们不一定明白个中缘由,因此文中做了如此解释。同时,记者也通过采访对慰安妇曾经“噤声”的缘由进一步阐释:“二战期间的战争记录遭到破坏。慰安妇们为了嫁人和保护家族名声,隐瞒了她们的过往。”
  此外,描写场景,交代背景,以个体为例描写群体特征,也是外媒报道中国新闻时常用的手法,如:
  ——“院子里堆满了中国农村常见的杂物:成堆的煤和玉米,一些生了锈的农具,还拉着一根长长的晾衣绳。”
  ——“与张先兔经历相似的女性大多都死了,她们或死于疾病,或被折磨致死,或两者皆有之。二战期间日本为防止入侵日军进行大规模强奸和掳掠,实行慰安妇制度,据估计约有20万名亚洲女性或被掳掠,或被强迫在‘慰安所’为日军提供性服务。”
  ——“盂县在日军、受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及共产党游击队之间几度易手。这儿的‘慰安所’都是临时设在村舍或军营中,不比上海的军妓院那么正规。”
  当然,外媒的报道也并非无可指摘,其中有些判断与史实出入,有待商榷。总的来说,从立意、叙事和写作手法来说,这是一篇吸引读者的“中国抗战故事”。
其他文献
作者金斯利·艾德尼(Kingsley Edney),英国利兹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中国政治与国际关系,其文章广泛发表于《太平洋评论》、《当代中国杂志》、《澳大利亚国际事务杂志》、《当前中国事务杂志》等媒体。  该书讲述了中国当代宣传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释政府为什么需要在国内、国际政治领域使用宣传手段,并解释了中国宣传与政治凝聚力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国内宣传体系的作用以及国外
期刊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媒体“走出去”到海外落地生根,中国开始逐渐摆脱国际舆论舞台上的边缘困境,愈发自信地在聚光灯下发出自己的声音。目前,我国对外传播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构建积极的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力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  然而,大量的泛政治化语言、传统官方媒体的发声筒角色、表达方式自说自话等问题仍成为我国对外传播发展的桎梏。因此,如何在“本土化”过程中
期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中国。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有效进入国际话语体系。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是一种特殊的战略资源,也是国家软实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增强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中国在国
期刊
作者周新民是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其创立了领导者核心能力理论,是我国领导科学研究领域“实践型理论家”和领导者核心能力研究领域知名专家,著有《国有企业领导者核心能力》等多部理論著作。该书从中国领导者核心能力的角度,阐述了习近平执政理念的特点和模式,揭示了习近平执政理念的核心原则,为习近平的哲学体系转化为可行性政策提供了路线图。作者解释了习近平执政理论的成
期刊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国家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愈发频繁,国与国之间需要通过跨文化传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深化彼此的交流与合作。纪录片以其直观形象的影像语言、真实可感的文本结构易于跨越语言障碍,以较低的“文化折扣”降低理解难度,从而获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作为一种跨时空、跨文化传播属性的媒介,纪录片承担着历史阐释、社会记录、文化传承与国家软实力提升等使命,在国际传播与文
期刊
作者甘思德(Scott Kennedy)博士,是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弗里曼中国研究部副主任兼中国商业与政治经济项目负责人。该书对中国在过去三十年日渐参与全球治理、融入国际社会的重要领域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这些领域包括政治制度、金融贸易、知识产权、国际援助和气候变化等。该書认为,中国已经参与全球治理并融入国际社会,与此同时,全球机构和参与者也开始逐步适应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活跃的联动过程。由于中国国
期刊
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不论是在建党之初,还是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对外传播均系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今中国日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对外传播担负的重大使命更为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专门就对外传播提出了一系列深谋远猷的精辟论断,形成了富有现实针对性、战略前瞻性、整体统一性的思想体系,为创新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提供了颇具里程碑意义的行动指南。本文
期刊
“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自2009年举办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该研讨会是对外传播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的高端理论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已经成为对外传播领域的品牌活动。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汇聚了政、产、学、研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带头人,是真正的“跨界”研讨。  6年来,研讨会的主题从“中国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世界新格局与中国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到“全球传播:新趋势·新媒体·新实践”“构建融
期刊
外宣刊物作为中国传统媒介的对外传播途径,一直以来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刊物重要内容的图片,对刊物的信息质量和传播效果举足轻重。如何在新闻图片摄制与选取上不断创新思维方式与技术手段,呈现出更多的既符合西方受众的欣赏角度、价值观,又能公正、客观地体现中国国情的作品,提升外宣刊物在国际媒体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现今更加公开、透明的新闻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注重传播技巧 激发受众情感  “景别是视听语言的
期刊
从全球范围看,2017年是国际政治经济急剧变化的历史转折期,世界各国间史无前例地相互依存却又相互威胁和竞争,公众对国际事务的舆论开始出现从支持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向孤立主义立场转变,民粹主义大行其道。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和平与发展需要借助公共外交在国际舆论空间大力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塑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国家的公共外交总体战略中,媒体外交是重要一环。当前,国外受众对中国的信息获取主要是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