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深入,学术界围绕寝室文化建设展开一系列讨论,涉及寝室文化建设的内容及对策。该论文从对策研究出发,探索建立以寝室为切入点的学生日常评价体系,以单个寝室为基本评价单位,从寝室基本环境评价模块、寝室学习评价模块、寝室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块等三个模块展开论述,提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新对策。
关键词:寝室文化建设;学生;评价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39-02
当今大学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班级教室,没有完全固定的课程设置,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选择课程,较之从前,如今的大学校园增添了几分自由之风,欠缺了少许归属与安定。但对于学生们而言,大学时代是他们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重要时期,他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惑与问题,在校园中他们同样需要一个心灵的归属地。专业可以不同,课程可以相异,但结束一天的学习或者实践活动,同学们总要相约回到寝室,寝室便成了同学们在学校的家,大家在这里同吃、同住,寝室已经成为大学生交友、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寝室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彼此分享校园的奇闻乐事,相互分担青春的忧伤烦闷,优质的寝室文化氛围必将成为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摇篮。因此,校园寝室文化建设是关乎每一位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议题,我们有必要分析阐释,寻找对策,本文试探索以寝室切入点的学生评价体系,以期对寝室文化建设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一、大学校园寝室文化建设的问题
随着对寝室文化探讨的不断深入,当下高校对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何构建优秀的大学寝室文化成为高校树人育人的重要课题,研究者也纷纷注目这一领域,展开一系列探讨,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在此不一一赘述。在肯定既有成果同时,我们需要理性承认,当下寝室文化建设的对策性研究尚有一定局限性,内容单一,基本从寝室卫生这一块做文章,多从寝室卫生评比、美化寝室环境角度开展,不少高校虽有系列寝室文化活动,但是缺乏长效性和实效性。从学生管理角度来看,高校倾向于单纯依赖思政辅导员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管理学生,而忽略寝室管理体系的运用,造成二者脱节。
从另一方面来讲,寝室评价体系是力量薄弱,在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关于寝室评价体系的内容往往辐射范围有限,效果微乎其微。各类优等寝室、文明寝室、示范寝室等往往评选出的寝室数量比较少,大部分寝室无法感受到评价的效力。另外,寝室评比结果往往作为一个附属参考项,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而这份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最终将成为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校园权威表彰活动的最主要依据。其实,在这套测评系统中,学生在寝室的表现对最终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反映出,寝室文化建设的内容往往在整个高校学生评价体系中被忽视,传统高校学生评价体系多采用狭义概念,即集中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这样的导向,必然导致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从属于其他学生管理工作,更无法让学生从根本上重视寝室文化品位的提升,忽略周围生活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如上所述,当下高校的寝室文化建设面临缺诸多问题,如乏长效性和实效性,管理方面相对缺乏专门的、有针对性的管理人员,尤其突出的问题是,高校内没有形成一个以寝室为切入点的学生评价体系,导致寝室建设在学生评价体系中没有“发言权”,难以从寝室角度促成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一系列问题启发我们,应该思考构建一个以寝室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从学生评价的角度推进高校寝室文明建设。
二、尝试建立以寝室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
尝试构建这套以寝室为切入点的学生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对学生寝室的量化考察提升当代大学生重视寝室文化,通过寝室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在这套评价体系中,以单个寝室为最小单位,旨在提升学生的集体归属感。评价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寝室基本环境评价模块;(2)寝室学习评价模块;(3)寝室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块。现逐一介绍各模块的具体评价方法。
1.寝室环境评价模块
首先廓清寝室基本环境的概念和该模块的评价范畴。物质文化是寝室文化的基础[2],它包含寝室内外部基本设施、格局,寝室安全、卫生状况等,因此该模块将聚焦寝室物质环境的塑造,当然,校园基本硬件设施由高校统一为学生提供,各个寝室之间不存在本质差别,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寝室环境模块的考察范畴锁定在寝室安全环境与寝室卫生环境两大方面。具体而言,寝室安全包括安全意识、应急能力、消防处置三个量化考察点;寝室卫生环境包括室内清洁程度、物品摆放是否整齐、寝室美化程度三个量化考察点。这一模块在整个评价系统中占30%。
2.寝室学习评价模块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学习是每一名学生的首要任务。如今优越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寝室空间越来越宽敞,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在寝室里读书学习,寝室已经不再单纯具有休息功能,它可以成为学习型寝室。该模块将寝室成员的学习状况纳入量化考查范围,可以划分为专业学习成果、科研成果、实践转化成果、资质型学习成果等四个考察点。其中,专业课学习成果一项指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成绩;科研成果指学生在校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并发表学术论文或获得专利权等;实践转化成果旨在考查学生在专业课实践中的表现;资质型学习成果主要包括学生为获得某些专业资质获得的相关证书或者证明。这一模块在整个评价系统中占40%。
3.寝室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块
寝室综合影响力考察范围比较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考察点:寝室精神文明面貌、思想政治素质、制度建设、校园活动参与度、公共认可度等,其中,寝室精神文明面貌指寝室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的精神面貌;思想政治素质主要考察学生党性素质;制度建设指寝室制定的各种自我规范的规则、办法等;校园活动参与度指寝室成员参与各项校园活动的情况;公共认可度是指全体学生对被考察寝室的评价,即该寝室的“公众形象”。寝室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块在3个模块中考察方法最为复杂,需要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才能实现。这一模块在整个评价系统中占30%。 以上,本文从寝室基本环境、学习和寝室综合影响力三方面呈现了以寝室为切入点的学生评价体系,该体系基本涵盖了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成长成才状况的各个方面,操作时每个学生寝室作为一个整体被评价,每个寝室成员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寝室的评价结果。
三、建立以寝室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的意义
以寝室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以寝室作为评价对象,将评价的视角转向学生的生活空间,从外部环境、学习及综合影响力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合理运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内外双重评价模式,对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有一定推动作用。
首先,探索以寝室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可以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方法和制度借鉴。这套评价体系涉及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既包括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还系统地把学生的日常生活纳入考察范围,有利于长期坚持,较之以往更为关注寝室文化建设的长效性和实效性。在评价方法上,尝试通过引入他人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关注他人、关注寝室发展。其次,这种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充分发挥寝室文化的陶冶功能。高尚的寝室文化能够陶冶性情,净化身心,促进高校培养出德行高尚的当代大学生。该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学生紧密围绕寝室开展各项校园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周围的人身上,有利于克服独生子女大学生过分自我、不顾及他人的缺点,也能够引导学生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能量,获得良性熏陶,在寝室内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性循环。再次,构建一套以寝室为切入点的学生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单一评价模式带来的弊端。激励机制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建立这样一种评价体系,旨在通过该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将生活和学习的重心适度转移,投放更多的精力到专业课学习以外的广阔空间,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发展全面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梅应贤.新时期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29-32.
[2] 温海燕.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之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18-31.
[3] 沈晓丽.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评价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5.
[4] 陈卫聪.论高校学习型寝室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评价,2006,(3):69-70.
[5] 金川.寝室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探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9.
[责任编辑 仲 琪]
关键词:寝室文化建设;学生;评价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39-02
当今大学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班级教室,没有完全固定的课程设置,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选择课程,较之从前,如今的大学校园增添了几分自由之风,欠缺了少许归属与安定。但对于学生们而言,大学时代是他们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重要时期,他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惑与问题,在校园中他们同样需要一个心灵的归属地。专业可以不同,课程可以相异,但结束一天的学习或者实践活动,同学们总要相约回到寝室,寝室便成了同学们在学校的家,大家在这里同吃、同住,寝室已经成为大学生交友、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寝室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彼此分享校园的奇闻乐事,相互分担青春的忧伤烦闷,优质的寝室文化氛围必将成为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摇篮。因此,校园寝室文化建设是关乎每一位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议题,我们有必要分析阐释,寻找对策,本文试探索以寝室切入点的学生评价体系,以期对寝室文化建设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一、大学校园寝室文化建设的问题
随着对寝室文化探讨的不断深入,当下高校对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何构建优秀的大学寝室文化成为高校树人育人的重要课题,研究者也纷纷注目这一领域,展开一系列探讨,并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在此不一一赘述。在肯定既有成果同时,我们需要理性承认,当下寝室文化建设的对策性研究尚有一定局限性,内容单一,基本从寝室卫生这一块做文章,多从寝室卫生评比、美化寝室环境角度开展,不少高校虽有系列寝室文化活动,但是缺乏长效性和实效性。从学生管理角度来看,高校倾向于单纯依赖思政辅导员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管理学生,而忽略寝室管理体系的运用,造成二者脱节。
从另一方面来讲,寝室评价体系是力量薄弱,在寝室文化建设过程中关于寝室评价体系的内容往往辐射范围有限,效果微乎其微。各类优等寝室、文明寝室、示范寝室等往往评选出的寝室数量比较少,大部分寝室无法感受到评价的效力。另外,寝室评比结果往往作为一个附属参考项,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而这份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最终将成为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校园权威表彰活动的最主要依据。其实,在这套测评系统中,学生在寝室的表现对最终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反映出,寝室文化建设的内容往往在整个高校学生评价体系中被忽视,传统高校学生评价体系多采用狭义概念,即集中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这样的导向,必然导致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从属于其他学生管理工作,更无法让学生从根本上重视寝室文化品位的提升,忽略周围生活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如上所述,当下高校的寝室文化建设面临缺诸多问题,如乏长效性和实效性,管理方面相对缺乏专门的、有针对性的管理人员,尤其突出的问题是,高校内没有形成一个以寝室为切入点的学生评价体系,导致寝室建设在学生评价体系中没有“发言权”,难以从寝室角度促成学生的成长成才。这一系列问题启发我们,应该思考构建一个以寝室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从学生评价的角度推进高校寝室文明建设。
二、尝试建立以寝室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
尝试构建这套以寝室为切入点的学生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对学生寝室的量化考察提升当代大学生重视寝室文化,通过寝室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在这套评价体系中,以单个寝室为最小单位,旨在提升学生的集体归属感。评价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寝室基本环境评价模块;(2)寝室学习评价模块;(3)寝室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块。现逐一介绍各模块的具体评价方法。
1.寝室环境评价模块
首先廓清寝室基本环境的概念和该模块的评价范畴。物质文化是寝室文化的基础[2],它包含寝室内外部基本设施、格局,寝室安全、卫生状况等,因此该模块将聚焦寝室物质环境的塑造,当然,校园基本硬件设施由高校统一为学生提供,各个寝室之间不存在本质差别,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寝室环境模块的考察范畴锁定在寝室安全环境与寝室卫生环境两大方面。具体而言,寝室安全包括安全意识、应急能力、消防处置三个量化考察点;寝室卫生环境包括室内清洁程度、物品摆放是否整齐、寝室美化程度三个量化考察点。这一模块在整个评价系统中占30%。
2.寝室学习评价模块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学习是每一名学生的首要任务。如今优越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寝室空间越来越宽敞,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在寝室里读书学习,寝室已经不再单纯具有休息功能,它可以成为学习型寝室。该模块将寝室成员的学习状况纳入量化考查范围,可以划分为专业学习成果、科研成果、实践转化成果、资质型学习成果等四个考察点。其中,专业课学习成果一项指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成绩;科研成果指学生在校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并发表学术论文或获得专利权等;实践转化成果旨在考查学生在专业课实践中的表现;资质型学习成果主要包括学生为获得某些专业资质获得的相关证书或者证明。这一模块在整个评价系统中占40%。
3.寝室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块
寝室综合影响力考察范围比较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考察点:寝室精神文明面貌、思想政治素质、制度建设、校园活动参与度、公共认可度等,其中,寝室精神文明面貌指寝室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的精神面貌;思想政治素质主要考察学生党性素质;制度建设指寝室制定的各种自我规范的规则、办法等;校园活动参与度指寝室成员参与各项校园活动的情况;公共认可度是指全体学生对被考察寝室的评价,即该寝室的“公众形象”。寝室综合影响力评价模块在3个模块中考察方法最为复杂,需要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才能实现。这一模块在整个评价系统中占30%。 以上,本文从寝室基本环境、学习和寝室综合影响力三方面呈现了以寝室为切入点的学生评价体系,该体系基本涵盖了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成长成才状况的各个方面,操作时每个学生寝室作为一个整体被评价,每个寝室成员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寝室的评价结果。
三、建立以寝室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的意义
以寝室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以寝室作为评价对象,将评价的视角转向学生的生活空间,从外部环境、学习及综合影响力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合理运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内外双重评价模式,对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有一定推动作用。
首先,探索以寝室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可以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方法和制度借鉴。这套评价体系涉及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既包括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还系统地把学生的日常生活纳入考察范围,有利于长期坚持,较之以往更为关注寝室文化建设的长效性和实效性。在评价方法上,尝试通过引入他人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关注他人、关注寝室发展。其次,这种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充分发挥寝室文化的陶冶功能。高尚的寝室文化能够陶冶性情,净化身心,促进高校培养出德行高尚的当代大学生。该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学生紧密围绕寝室开展各项校园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周围的人身上,有利于克服独生子女大学生过分自我、不顾及他人的缺点,也能够引导学生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取能量,获得良性熏陶,在寝室内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性循环。再次,构建一套以寝室为切入点的学生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单一评价模式带来的弊端。激励机制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建立这样一种评价体系,旨在通过该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将生活和学习的重心适度转移,投放更多的精力到专业课学习以外的广阔空间,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发展全面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梅应贤.新时期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29-32.
[2] 温海燕.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之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18-31.
[3] 沈晓丽.我国普通高校学生评价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5.
[4] 陈卫聪.论高校学习型寝室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评价,2006,(3):69-70.
[5] 金川.寝室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探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9.
[责任编辑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