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孝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z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只一眼,你就会立刻融化在那尊雕像的眼神里,亮晶通透、X射线般的温柔质朴瞬间便蔓延你心灵的全部,唤起心中说不清楚但期待许久的渴望。
  那是尊三十多公尺高、直径约十米的大理石雕像,布衣雕像,矗立在鲁中孝水源头、凤凰山下,与栉风沐雨从唐代走来的那巍峨的无梁大殿庙宇,形成一道让人青睐凝思的立体风景。
  雕像女性,名“颜文姜”。文姜左手持扁担,右手紧攥挑水用的筲(水桶),粗布衣衫上布满清晰的皱褶。雕像的头略略扭向东,眼睛微微向下俯视,看着眼前流动的河流动的车,还有流动的人。双眸清澈透亮,里面没有现代人设防的视网膜,也没有为心机焦虑浮躁染出的各样浑浊,只有原生态般的慈爱,纯朴和善良,如透底的清泉,没有一点可以懷疑的杂质。若没有故事在,她只是一位行走在普通人中间的普通女子;因为有故事在,她被日子叠起的历史烘托起来,成为孝行天下的偶像。
  她的故事很早,方圆百里几乎家喻户晓。那条以她家为发源地的孝妇河在省地图上清晰流淌,河水流经的地方就有人在津津有味地讲她的事儿。孝妇河蜿蜒流淌半个山东,汇入黄河,直奔东海,故事也如潺潺流水,在人们的口中连绵不断,代代相传。口传的故事版本很多,但基调没有任何走样改版,那就是孝。尽管婆婆与未嫁的小姑子对她凶狠刁蛮,天天想办法折磨虐待她,以至逼她用尖底筲到二十里外的地方挑甜水,文姜依然天天微笑着孝敬他们。在文姜婆婆们酿造出一场大水的时候,文姜毫不犹豫地跳进汹涌翻滚的泉井里,合身营救公婆和乡亲们。由此这里出现了一片汩汩喷涌的清泉:灵泉、大洪泉、雪浪泉、泉泉相接,并得“神头”之名,山城也被人们称做“颜神镇”。
  故事虽然躲不开中国传统式的神秘包装,但文姜女的事迹依然像岳飞父子、李冰父子和一门忠烈的杨家将一样,在寻常巷陌人家深深地扎下了根。
  故事的源头在一千五百年前,北周时期就有“颜文姜祠”,唐天宝年间又重建,宋神宗敕封文姜为“顺德夫人”,元代又加封她为“卫国夫人”。然而,当地人则世世代代尊称她为“颜奶奶”。
  历史更迭,香火如一,人们用虔诚点燃着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长度,在重叠起来的一层层脚印上敬仰这位从草屋走出来的百姓女子。
  我从小听着颜奶奶的故事长大,感情也是大众化的,很为家乡出了一位彪炳青史、为人敬仰的大孝女而自豪。可是,当一次次领朋友来瞻仰,一遍遍听导游重复文姜故事时,我则不断地叩问自己:文姜仅仅是故事里的孝女吗?人们为什么因为故事里的孝而这般敬仰她呢?或许并非如此简单,“顺德夫人”和“卫国夫人”的封号并不是随随便便加封给普通老百姓的,里面一定有丰富迷人的内涵。于是孩子般开始在故事里寻觅和猜测,希图透过那层神秘的包装,发现超出忍气吞声、侍候公婆的圈子,见之更为震撼的光彩,哪怕一点点幼稚的片面的浅层的,我也会为那点雨珠似的细节去击掌去感动。
  二
  “孝”是炎黄文化里最大和最有分量的字之一。即使在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依旧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孝在人际交往的天平上有很重的砝码,人们常常用异样的心和异样的眼睛看身边那些不孝之子女,怀疑这些没有良心记忆的“候鸟”,除了自我利益和利用他人,能有多少真心与人相处。原因十分简单,对有养育之恩的父母尚且不敬不孝,对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朋友同事能拿出多少真诚?孝无形之中成为仕途、商道和人们往来交际中看不见的“绿卡”。
  这“绿卡”上只写着一个字,那就是“心”。
  我自然而然想到了久远的老乡管仲。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他为相,除了知晓他潜在的才能,还清楚他是个大孝子。因为管仲是一个宁愿背负“贪小便宜”的骂名,也要想方设法让年迈的母亲吃上饭的人。鲍叔牙透过世人浅表的指责和鄙视的目光,发现了管仲人性中最为称道和敬仰的光环。管仲占小便宜的确有些让人瞧不起,违背交友和交往的规则,但为了母亲,自然顾不了人家的指责或白眼。孝里如果没有牺牲自我的坦荡,是很难做到的。孝需要付出,付出不仅仅是物质的,时间的,生命的,有时候还需要不被玷污的声誉,这样的付出,需要勇敢,需要正直,需要无我。鲍叔牙的眼没有走光,他举荐的管仲忠心耿耿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一颗耀眼的明星。
  文姜也背负着超乎一般的付出。她完全可以将婆婆和小姑子的刁难诉之于类似法庭的乡党,争取一个起码的公道,但她好像没有,只是默默承受。承受需要良心支撑、需要韧劲坚持,更需要拒绝万种诱惑和坚定不移的人格力量。南朝顾野王大概发现了这难得的方面,在《舆地志》赞文姜“远道取水,不以寒暑易心”。这“心”大概就是让现代人赞叹和仰止的生命人格。
  孝敬与承受成为文姜生命中的重要意象。孝敬是融化在骨子里的目标和生命的选择,也是一条路,宽敞的,必须的,不可能更改和放弃的心路,承受则是践行选择的坚定行为。有了这样的心,婆婆与小姑子的百般刁难,无非给灿烂的生命旅途减少一些朗月晴空,增添些风和雨,或者雾与雪,使践行的路多一些泥泞或曲折。不改变生命的意象,在崎岖泥泞的路上跋涉,体现着对孝敬选择的真诚和尊重,维护着生命中不能亵渎的人格尊严。可以劳作,可以受屈,可以吃亏,可以把许多泪水偷偷地吞在肚里,但人格决不能污染,更不能降格或打折,刁难与野蛮的花样手段都成为打磨锤炼人格的现实工具。她或许在这样的生活和生存环境里发现了生命的意义,于是有了唐僧取经的坚强,义无反顾地去迎接“九九八十一难”;有了沙漠红柳不屈的俏丽,不管风沙怎么淹没,都会在沙漠的尖尖上,摇出追求太阳的靓丽风姿。
  有心在,温暖的阳光会永远闪射。
  三
  不管是成为历史读本的各样社会,还是升腾忙碌的当今,人们对子女的期待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变,除了期盼健康,无非有二:一是希望有出息,二是懂孝知老知少。但二者的分量似乎并不相等,我曾经问过一些身边的人,二者若选一,选哪个?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选后者,即使一些刚做爹娘的年轻人,也担心怀中的宝宝长大以后不孝。也许人们的这种期待,使世世代代口传的孝女故事更加完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人们的“孝女”情节,已经远远超出了故事本身。   古代人的生命价值里,孝的分量似乎比现在重得多,人们可以一生不入仕不当官,但不能一天不孝敬父母。如果不孝,其人即使有天大的本事或者才华也会被人们戳脊梁骨,更不可能得到提拔重用。所以,翻卷史书,赞美孝行者和鞭挞不孝者的故事俯拾即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包公(拯),在授任建昌知县时,因父母年迈不能随迁,自己便毅然辞官不做,回乡侍奉父母(历史上的包拯并非戏剧中所演唱的由“嫂娘”抚养大)。孝者不一定当官,但当官必须孝成为一种为天下百姓认同的价值观。
  当我们把“孝”作为一种价值观来审视时,不但发现过去社会执政者用“孝”取人用人的意义,还看到孝里闪耀着摇撼人心的内涵火焰。那就是:
  忠者孝。在汉字排列组合成历史文化的信息里,虽然有许多“忠孝难以两全”的各样记号,但仔细看,孝与忠并非两条不能合拢的铁轨,相反,是一株同根并生共长的参天大树。在父母膝下侍奉是孝,用心服务社稷则是大孝。孝忠不能两全,只是说不能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里完成一个命题,况且,尽忠的本身就是尽孝——不辱父母使命,为国鞠躬尽瘁甚至义无反顾地捐献生命,履践做国家、民族和天下人儿子的责任。孝与忠自然而然地用使命的等号紧紧地连接为一起。
  尧舜以及历朝历代那些名臣武将,许多都是让人称赞的孝子,也许他们的智慧英才、胆略壮举和忠心耿耿成为最耀眼的光环,他们孝敬父母长辈的真实细节常常为一句话或者几个字遮掩了。相反,历史上那些奸诈之人,如易牙、开方、竖刁等辈,恰恰是一群不孝之子。历史这面永不生锈的镜子,把一切都照耀得明明白白。
  历史从来没有跟人们开玩笑,只告诉我们真实、细节,让人们自己去分辨、去想。
  传说孔子所作的《孝经》里,老夫子告诉他的学生曾子:“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为什么这位思想影响数千年且超出国界的“至圣先师”,会把“孝”看得如此重要?他那看透人性的深邃目光里,藏着什么样的神秘意蕴?我仔细体味着其“志”与其“行”的内涵。
  答案很明了,那就是夫子谆谆告诫天下的“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可是,这简单、浅显,接近真理的金石之音为许多人忽视了,有的甚至忘记了。
  孝,本来就不是狭义的和自私的。
  孝是坦荡的,无私的,宽厚的,实在的,仁义的,执着的,忠诚的生命。
  我为每年“感动中国”的那些人物感动,因为他们才是大中华的真正孝子和孝女。
  我漸渐体会到宋神宗敕封文姜为“顺德夫人”,元代加封她为“卫国夫人”的一点意义了。用“顺德”之风拂去遮在心灵上的那些无形灰尘,人或许能够减少灰尘在心灵中的积累,微笑着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日子,让心远离浮躁,去平静高兴地跳动,从淳化世风如同卫国这一点窥视,元代加封文姜为“卫国夫人”似乎就更显得耐人寻味,因为文姜用生命铸就的符号,已经成为可以卫国可以教人可以影响世俗民风的教科书。
  孝水在文姜的眼下汩汩流向远处。我望着高洁的文姜塑像,她的眼神里洋溢着永远的宁静和期盼,播撒着你我都需要的慈祥善良和质朴的爱。
  让孝水流淌得更加清澈和更加远些吧。
  (摘自《散文选刊》)
其他文献
2012年9月,随着电视剧《北京青年》在浙江、东方等五大卫视热播,剧中男主角何东的扮演者李晨,再度以出色演技征服无数观众。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先后出演过《士兵突击》《唐山大地震》《北京爱情故事》等影视剧的当红小生,不仅是实力派好演员,更是一个好儿子。父母早年离异并各自组建了新家,李晨不仅给予他们满满的爱,还将孝心延至继父继母,并因此获得了“演艺圈孝子奖”。他与家人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走过叛逆期,
期刊
父亲遭遇车祸,少年的天空坍塌了  树航的天分很早就显露出来了。  9岁那年,树航看见邻居家池塘里养了许多小鱼苗,便用网袋及竹杆自制了一个捕鱼器,不知不觉捞了不少鱼苗。邻居告上门来,在江苏姜堰化肥厂工作的树德广赶紧赔着笑脸道歉,回头严厉地批评了儿子。随后,树德广又好奇地拿着儿子自制的捕鱼器研究起来,他发现,儿子的动手能力的确很强,这是小孩子很难得的优点,于是又大大鼓励了儿子一番。  爸爸的鼓励,让树
期刊
去上海出差,顺便拜访一位多年未见的好朋友,朋友早年背井离乡,来到上海独自创业,现已是一位身家上亿的企业家,家有豪宅两套,名牌轿车3辆。  当天,在朋友家闲聊叙旧时,中途有人开门进来,这是一位和颜悦色、满头白发的老妇人,朋友忙介绍说,这是自己的老母亲。  从老人的穿着可以看出,她一定是出生在农村,还保持着乡下人简单朴素的打扮。然而,让我惊讶的是,她的手中还分别拿着一大块包装商品用的旧硬纸盒,还有两个
期刊
子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中国就以礼仪之邦著称。孝,礼之首也。百善孝为先,足见古人对孝道的重视。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鱼等皆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孝行佳话,本来说传承美德,慈善行及至亲,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现实总是让人纠结,现如今不要说美德,就连最起码的尊老爱幼的道德也快被我们丧失殆尽了。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且是人口
期刊
亲情是风筝的那道线,当风筝跌落时给它又一次起飞的希望。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时至今日,乡村里竟然还会停电,而且是在中秋节的晚上。  彼时,菜刚刚摆上饭桌,他正陪娘说话。哥哥在开啤酒,嫂子还在灶间忙活着,谁料却突然停电了,世界一下子掉进了黑暗,一如他此刻的生活。  2008年,美国次级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一夜间席卷全球。他所在的投资公司破了产,不仅如此,家也散了,妻子留下一纸离婚协议书,带走了儿子和
期刊
越过越乱套  凌晨五点,何蝶就努力睁开眼睛起床,要不然,事情根本就忙不完。  她起身走到客厅时往婆婆房间看了一眼,她的房间黑乎乎的,看来还在睡觉。何蝶松了口气,自从婆婆半个月前被诊断出老年痴呆症,就变得像个孩子一样,何蝶经常得一边做饭一边照顾她。她打仗一般忙活着,好在婆婆一直没出来捣乱。  七点多,一家人陆续起床。吃早餐时,周豪奇怪问了句:“咱妈怎么还没出来?”忙得晕头转向的何蝶这才觉得不对劲,她
期刊
我的家族素来有周末小聚的习惯。因此,每逢节假日,浩荡的一大家子人总会去长辈家喝茶聊天。时间一久,便成了细水长流的习惯。  那日正是茶余饭后,我与爷爷聊起了我儿时的趣事。爷爷书法写得铿锵,字字如钧,曾收我为小徒教习一二。只见爷爷突然神秘一笑,走进里屋,拿着一本书夹出来了。这书夹我是知道的,那可是爷爷的宝物,里面夹满了爷爷大大小小无数心血之作。这“夹伯伯”可是大我好多年,却不曾落上一丁点灰。  我正好
期刊
一  爸爸,你说:你年轻的时候,狂热地寻找着爱情。可是,爸爸,你知道吗?就在你对着月光,绕着桃花树一遍一遍转着圈子,就在你跑进满是野花的田野里一次一次打着滚儿,你浑身沸腾着一股热流,那就是我;我也正在寻找着你呢!  爸爸,你说:你和我妈妈结婚了,你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可是,爸爸,你知道吗?就在你新喜之夜和妈妈合吃了闹房人吊的一颗枣儿,就在你蜜月的第一个黎明,窗台上的长明烛结了灯彩儿,那枣肉里的核儿,
期刊
糖饼,形似月饼,里面包着糖,外面沾着芝麻,香、甜、脆、软,回味悠远,是我家乡的中秋月饼。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中秋節的晚上,一家老少,男男女女,三十多口人,围坐在明媚的月亮下面,一边吃着圆圆的糖饼,一边拉家常。当时,我只有几岁,或许十几岁吧,也记不大清楚了。总之,我和兄弟姊妹们在一旁打闹嬉戏,偶尔到大扁子里去拿上一个芝麻糖饼。  烙糖饼,是奶奶的拿手好戏。因为劳动力白天都得下地干活,挣工分,烙
期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煌煌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产生过无数经典的对联与灯谜。当时光流转到20世纪中叶的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在庆祝抗战胜利时,文化再一次体现出其无穷的魅力,有一副对联和两则灯谜十分有趣,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1945年秋,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许多大中城市像过春节那样热闹,千万户门口贴出欢庆胜利的大红对联。在四川成都看见有人将国名、城市名写成一副别致巧妙的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