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算是大家公认的“老好人”,平时无论对谁都是哪怕委屈自己,也不让别人难受,我觉得这是一种品格。可是最近家里发生了点变故,突然感觉到世态炎凉,真正能为我考虑的人太少太少了!这让我很困惑很累,我所推崇的“品格”原来只是我一个人的!青岛:胡洋
做一个好人!这似乎是我们每一个从小就接受到的教育。因此为了成为一个好人,我们温和友善、慷慨大方,喜欢帮助别人,甚至不惜委曲求全,然而却往往忽视了自己内心的感受。美国心理学家表示,一味讨好他人是病,“好人综合症”得治。
讨好可能是一种瘾
许多讨好者在小时候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即他们只有在和父母的需求和期望一致时,才会感到自己是被爱着的,是不会被拒绝或抛弃的。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孩子将自己原本的需求和愿望压低,去努力实现父母那些明确提出的或隐含的期望。
成人后,讨好成为一种“惯性”。当讨好者无法得到期待中的奖赏和认可时,他们可能会进入被動攻击的状态,也可能继续更加用力地讨好,直到引起自己和他人的不适。
讨好者看不到真实的自我。他们从心底里无法欣赏和认可自己,对他人的认可十分依赖,只有当他们被接受、被需要、被赞赏的时候,他们才会感觉自己是好的、有能力的、值得的;而一旦他们被拒绝、被冷落、被批评,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感到自己没有价值。
恶性循环 “好人”很压抑
每个讨好者的内心深处,都有许多恐惧:恐惧不被认可,让家人或朋友失望,被人发现自己实际上没有看上去那么好……所以,讨好者从来不敢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接纳、认可和奖赏。有些讨好者甚至会很矛盾地拒绝他人的夸奖。为了逃避这些恐惧引起的焦虑,他们不得不去更加努力地取悦周围的人,进一步忽略真实的自我,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所以讨好的人在日常会出现许多的身心问题,因为长期的内在负面情绪的压抑,又无法表达真实,慢慢的由细小的问题累积成大病大灾。
此外,“当好人”并不是好人一个人的事,往往会弄得家人很困扰,甚至给他们带来跟着受罪的感觉。好人的亲疏不辨还会对家人造成伤害。
悦纳自己才是真的“好”
要打破讨好的模式,重建新模式,我们需要先清理自己过去压抑的悲伤愤怒和痛苦。取悦接纳自己,是心理调节的一剂良药,它能使我们在并非真空的社会生活和事业中保持开朗、自信、乐观的心境,坦然面对纷繁复杂的百态人生。
我们常说,想爱别人,首先要好好爱自己。因为只有在你自己从内心散发出真正喜悦的光芒时,你才能更好的温暖和照耀他人。你根本没有任何必要讨好别人,你需要做的只是关注你自身,努力的去提升你自己的“价值”。
做一个好人!这似乎是我们每一个从小就接受到的教育。因此为了成为一个好人,我们温和友善、慷慨大方,喜欢帮助别人,甚至不惜委曲求全,然而却往往忽视了自己内心的感受。美国心理学家表示,一味讨好他人是病,“好人综合症”得治。
讨好可能是一种瘾
许多讨好者在小时候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即他们只有在和父母的需求和期望一致时,才会感到自己是被爱着的,是不会被拒绝或抛弃的。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孩子将自己原本的需求和愿望压低,去努力实现父母那些明确提出的或隐含的期望。
成人后,讨好成为一种“惯性”。当讨好者无法得到期待中的奖赏和认可时,他们可能会进入被動攻击的状态,也可能继续更加用力地讨好,直到引起自己和他人的不适。
讨好者看不到真实的自我。他们从心底里无法欣赏和认可自己,对他人的认可十分依赖,只有当他们被接受、被需要、被赞赏的时候,他们才会感觉自己是好的、有能力的、值得的;而一旦他们被拒绝、被冷落、被批评,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感到自己没有价值。
恶性循环 “好人”很压抑
每个讨好者的内心深处,都有许多恐惧:恐惧不被认可,让家人或朋友失望,被人发现自己实际上没有看上去那么好……所以,讨好者从来不敢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接纳、认可和奖赏。有些讨好者甚至会很矛盾地拒绝他人的夸奖。为了逃避这些恐惧引起的焦虑,他们不得不去更加努力地取悦周围的人,进一步忽略真实的自我,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所以讨好的人在日常会出现许多的身心问题,因为长期的内在负面情绪的压抑,又无法表达真实,慢慢的由细小的问题累积成大病大灾。
此外,“当好人”并不是好人一个人的事,往往会弄得家人很困扰,甚至给他们带来跟着受罪的感觉。好人的亲疏不辨还会对家人造成伤害。
悦纳自己才是真的“好”
要打破讨好的模式,重建新模式,我们需要先清理自己过去压抑的悲伤愤怒和痛苦。取悦接纳自己,是心理调节的一剂良药,它能使我们在并非真空的社会生活和事业中保持开朗、自信、乐观的心境,坦然面对纷繁复杂的百态人生。
我们常说,想爱别人,首先要好好爱自己。因为只有在你自己从内心散发出真正喜悦的光芒时,你才能更好的温暖和照耀他人。你根本没有任何必要讨好别人,你需要做的只是关注你自身,努力的去提升你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