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有效地使用课件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aich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小学生吃、穿、用样样皆好,根本不用发愁什么没有课本啦,没有练习本哪,没有铅笔写字呀,这类问题。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就有了更高的需求,比如:电脑、网络;有了更感兴趣的话题:QQ聊天、网络游戏、“火隐忍者”等等这样那样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应当密切关注当代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①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必须要学会、学透,剩下的内容怎样让学生便于接受,怎样使这些枯燥无聊的知识点转化成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那就真的要借助各种资源和信息技术了。
  一、信息技术对课改后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发现语文课本中选取了很多文字优美的写景文章;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丰富知识的科普文章;形象具体的写人篇……这些文章或图画性极强,或需要很多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配合教学;或需要形象具体的动画助兴,这些都是在信息技术普及之后,才能使之成为现实的、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的、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
  相信各位老师一定亲自体验过这些信息技术为你的课堂带来的笑声、歌声;也一定看到过让你欣喜的笑容、让你自豪的表演。多媒体课件及相关信息对于语文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有效地使用课件
  (1)避免为了使用课件而使用课件。现在的语文教学展示课上,似乎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没有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就不能算是一节完美的课。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老师们要准备一节公开展示课时,首先考虑的是哪一节课做课件方便,哪些素材好找,利于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倒是把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等备课内容放在了制作课件之后。真不知道这是对教学的有力促进还是注重外表忽略内在!
  (2)在语文课中创造条件优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虽然,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也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场地的限制、制作的复杂……但是,我认为不能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剥夺了学生的学习权利。他们是充满求知欲的,充满好奇心的,需要在老师的协助和指导下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更加有效的学习、生活,更加和谐地与人相处。那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比别的同学学得更多,眼界能够更加开阔,学到的东西是他们一生受用。所以,我在尽我所能地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到电教室上有趣新鲜的课,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本学期我在电教室除校内评优课外,共带学生到电教室上课六次之多。
  (3)深钻教材、理解课文编写意图、设计教案。也许老师们都发现了,这些课文或再现壮观、或重现历史、或与生活密切相关、或充满丰富的科学趣味。这些课文如果是在教室当中,以老师问一句,学生回答一句的方式进项讲授,将是多么的枯燥无味!使编著教材的老师们的心血就这样敷衍过去了!相反的,我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通过观看大潮的录像感受大潮的气势,当学生不约而同的惊叹、欢呼时,老师从心底感受到的欣慰和喜悦远远超越了在准备课件相关资料时的劳累,比起口干舌燥地站在讲台上浪费四十分钟来说,效果要好得多!
  (4)根据教案,搜索资料、设计制作课件。教案使教学的依据,有了设计完美、充分的教案,就能够根据教案的需要,利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有的放矢。否则,即便耗时耗力地查找各种繁多的资料,也未必能用得上;即使用上了,也很可能因为教案的修改,白费心血。有了好的教案,再加上收集的各种资料,课件制作起来就比较容易、轻松了!
  (5)平时积累,充分发掘,完善制作。在上网、看书、聊天的过程中,都会时不时地遇到和课文相关的资料,那就做个有心人,把它们收集起来,说不定会在什么时候用得到!另外,其他老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往往会找到更为丰富、宝贵的资料,我們也可以善意地把它“骗取”过来,为我所用。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我们制作的时间,而且也为其他老师提供了不少方便呢!
  (6)及时反思,认真修改,优化教学。每一次的公开课,都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我们在认真听取老师们的意见的同时,也要反省一下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改正不好之处,将自己优秀的地方充分发挥。课件也是如此。每次修改,不断完善,以此会比一次更加完美,从而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得首先认真钻研教材,发掘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文;再认真备课,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最后才是动手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及时修改教学方案,反复删改课件资料,力求每一节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课文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它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为老师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服务。
   但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资金的强大支持,让我们的教室真的变成电教室,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老师们更加轻松、自如地上课,我们的课堂更加快乐、自然!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是学生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引领着学生如何正确做人。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寓德于教,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以达到德育和智育教育的双重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透渗德育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渗透 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
期刊
高中实行了选课走班的环境下,学生的差距更明显。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以为教学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上课,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根本不符合教育的要求,面对这些现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的理念。日前,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整本书阅读已成为语文界探究的热点,乡镇初中学校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名著阅读教学,笔者结合这一年来的教学教研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思考。  关键词:名著 整本书阅读 核心素养  在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时下,整本书阅读已引起了语
期刊
众所周知,“读”、“写”的能力,最能体现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的高低。我校学生经过课外阅读指导,部分孩子已经初步有了课外阅读的习惯。但写作现状却不容乐观。我们思考:能不能以孩子们感兴趣的读与孩子的写结合,来对她们进行指导呢?经过实践,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挖掘课内阅读资源,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均是题材新,文章布局精妙,用词用句精准,体裁合理,对促进学生的阅
期刊
近几年来,我们潍坊市峡山区岞山街道留戈庄小学全体师生立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改变教学方式,整合教育资源,改进课程体系,做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实现了“让课堂宽出去,学生动起来,学习活起来”的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学生家长的好评。具体做法如下:  一、改变课本教材的呈现方式,使活动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首先我们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机取舍,贴近学生生活、学生
期刊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更新改革,社会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显得至关重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要注意循序渐进,根据
期刊
摘要:学校、家庭共育良才,离不开及时、有效的沟通。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家校沟通的方式日益多样。但是,我们却日渐忽视“面对面”沟通产生的电子信息沟通设备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以及这种方式背后培养起来的家校关系所带来的效益。  关键词:家校沟通 面对面 作用 家校关系  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交流是一定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尤其是班主任,作为学校一方的代表,家长作为家庭一方的代表,避免不了直接的和间接的接触和
期刊
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学校又担负着教书育人重要责任,所以,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现代社会的“健康”不仅仅躯体、生理上的健康,更应包含精神、心理健康。当今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这也给人们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生活在这样社会大环境的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以及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有些学生心理脆弱,承受挫折能力不强再加上心理的压抑无处宣泄,致使出现一
期刊
摘要: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图形变换成为了初中几何教学的一大亮点。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材安排了许多关于图形变换的内容如轴对称、旋转、平移、位似等,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旋转变换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几何;旋转变换;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的旋转变换是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对图形的进一步探究,也是在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后的又一基本图形变换,也对今后研究其他具有对称性质的图形及几何
期刊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