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源危机论引发的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re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现在日益减少的生源,许多职业院校面临招生问题。而该现象的本质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只有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问题。
  关键词 高职教育;生源危机;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5-0022-03
  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约为933万人,比去年减少28万人左右。山东省本科二批一志愿投档结束后,437所文科院校、530所理科院校生源不满,几十所院校无考生问津;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后,仍有文科43所、理科25所院校计划出现录取控制线上考生“零投档”情况。随着适龄人口的减少,此种危机将会进一步加剧[1]。对此,很多有识之士惊呼,部分高校将会因为生源急剧萎缩而关门大吉。然而,亦有“专家”预测分析说:“最先倒闭的将是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但是,我国目前的技能劳动者1.12亿人,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3%;高技能人才2863万人,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能劳动者的5%。据预测,到2015年和2020年,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分别比2009年增加约540万人和990万人,其中还不包含现有的存量缺口440万人。一方面是生源萎缩,另一方面是人才紧缺。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高职教育应该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自己在与其他中专、大专院校的竞争中突出重围,保证高职院校立于不败之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高职教育吸引力。
  1 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实质
  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主要表现在招生和就业两个方面,也就是常说的“入口”与“出口”的问题。比较而言,“出口”的重要性更大一些。只有提升职业教育对企业单位的吸引力,所培养的毕业生受欢迎,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做到出口顺畅,这样在招生录取过程中,考生和家长才会更加关注高职教育,进而实现生源充足、招生好的良好局面,职业教育才有活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出口畅,进口才能旺”。所以,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实质还是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专业特色,增强高职核心竞争力。
  2 高职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原因
  国内各类招聘广告中普遍存在不同“学历门槛”,也就是说企事业单位基本在用人上首先不是唯能力论,而是唯学历论[2]。正是由于这种不合理的人才评价取向,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受到各种限制[3]。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职业教育自然不可能获得应有的地位。结果就是学生和家长经常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到事业单位不能当干部、不能考公务员,到企业是一线工人,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处于管理的底层,受制于白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自我实现的空间较小;他们毕业后,挑选就业岗位的余地不大,多数处于被挑选的境地,和企业关系不对等,工作没有保障,稳定性差,工作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较晚,其中很大部分是由专科学校、职工大学、教育学院、中等专业学校通过“三改一补”等途径合并组建而成的。这些院校本身办学基础普遍较差,改制后又逢上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实训教学条件建设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速度[4]。况且,很多高职教师都是从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入校任教,缺乏企业的工作经验和专门的职业技能[5],致使高等职业教育特色课程相对甚少,与社会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脱节。从而导致高职加工出的产品(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滞销”。
  3 提高高职吸引力的对策思考
  3.1 学院层面
  1)找准定位,改革模式,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要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它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主要是培養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依据自身基础、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依据产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使其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5个要素。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进行对接,只有这样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这个过程实现要求学校具有融教学、技术开发、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实验实训教学基地。高职学生要胜任企业的职业岗位,需要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而不同的岗位有不同岗位标准。因此,要使高职培养的高端人才有很好的岗位迁移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多种技能,使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高职院校还要积极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使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对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注重内涵,强化素质,全力提升办学品位。这几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快速扩张,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影响,致使生源素质急速下滑。经常出现一些学生上课不带书,玩手机或MP4,与同学聊天,上课睡觉等现象。事情的本质就是高职生做人做事基本能力不足的问题。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那么最终的结局肯定失败。根据多年来企业用人反馈信息统计,企业最看重的新员工的素质是“遵守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端正、责任感强、诚实守信”,其次是“爱岗敬业、服从管理、忠于职守、自律意识强、积极上进”。企业认为,劳动者的技能可以通过企业技能培训等途径迅速提高,但人的综合素质需要长时间的内化才能提升。良好的综合素质对个人发展十分重要,对企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6]。现代高素质技能人才既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又有现代精神,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还要熟练应用专业技能,使高职培养出的学生得到企业的认可。首先要解决学生做人做事的问题,其次才是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问题。   正由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任务必然是十分艰巨的,既不能采取一种模式、一个样板,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更不能泯灭不同地区不同高职院校的各自特色,必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依据中国国情去建设。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推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向世界,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更好发挥其历史作用。
  3)练好队伍,培育高端人才,建设特色高职教育。在学校主要是师生的发展,但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发展。高职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其教学不是简单地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而是要教学生懂技术、会操作、能应用。高职院校要创特色、创品牌,必须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只有建设一支具有高职特色的师资队伍,才能不断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进程,并在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通过校企互动,高职院校为合作企业培养和输送业务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或进行新进员工的岗前培训,解决技术上的一些难题;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与高职院校共同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7]。通过把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具体工作任务作为课程开发的依据,并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完成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能力本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系列教材开发,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研发与课程开发综合实践能力,从而形成一支既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3.2 国家层面的措施
  1)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持续投入。虽然这几年国家通过“示范校”和“骨干校”等建设项目,使高职教育有了很大提高,但高职院校教学基础差的事实依然存在,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目前高职院校除了正常的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外,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而培养一名真正的技术人员的成本远高于此。特别是制造类专业,所需的耗材和设备的成本往往高出学费几百倍。高职院校要想完成国家卓越技师的培养,在一定时期内还要依靠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
  2)国家对高职教育实施政策保障。在目前的国家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常常等同于就业教育,成为学习者的终结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立交桥”也建立得不够[2]。本科学生毕业时可以考研,而高职院校毕业生要继续获得正规教育,只能通过专升本这条途径。专升本考试一方面是招生名额非常有限,另一方面是只采用文化课应试选拔,而没有把高职教育当成一种类型教育,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始终未能形成。当前,这种方式对他们显然非常不利也不公平。
  此外,高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是企业的顶岗实习,而我国企业均为政企分开,鉴于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往往不愿意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结果出现高职教育中一头热的现状。所以需要国家层面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如接纳一个学生实习一定时间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给予一定数额的税收优惠等。
  目前的高职一般为三年制。以就业为导向的体制下,绝大多数高职为保证就业率,通常在校教育时间为2.5年,部分专业和院校为2年。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3年的教育很紧张,特别是制造类专业根本达不到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工的要求。延长高职修业年限,让学生在校教育时间为3.5年或4年,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类人才在“入口”上具有对等的進入资格,在“出口”上具有无差别的社会保障机制[8]。
  为进一步推进国防建设,可以有计划地推进高等职业学校与军队合作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或者高等职业院校适当接纳部分转业军人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技能,有效解决军人安置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转业军人的文化素质。
  4 结束语
  中国需要真正的职业教育,而不是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职业教育。只有让学生受到真正的高等职业教育,使企业得到满意的技能人才,才能凝聚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共识,有效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何玲.对高等职业教育生源危机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24):52-53.
  [2]薄爱敬.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71.
  [3]石伟平,唐智彬.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13):20-24.
  [4]杨云龙,于海侠,丛文龙.高职校内实训基地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1(5):75-76.
  [5]杨云龙,于海侠.浅谈校企合作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J].技术与教育,2010(2):93.
  [6]姚钦英,王凤基.企业对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需求调查及思考[J].高教论坛,2007(7):4-7.
  [7]杨彩莲.高职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7):62-64.
  [8]孟景舟.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历史透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0(7):54.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例,在教学中重新构建课程教学体系,推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文化基础;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6-0101-02  1 引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非计
<正> 2002年6月,我们对齐齐哈尔市1992~2001年急性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作了调查及分析。资料来源于1992~2001年职业中毒报告登记簿,结果如下。1 一般情况 全市1992~2001年共发生2
<正> 2000年11月27日,衢州市区徐某家庭6人进食猪肝半小时后相继出现以心率加快、心悸、四肢震颤为主的中毒症状。经调查认定为一起盐酸克伦特罗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我国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监督、管理已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基本实现了立法本意,维护了消费者和公众的利益.但是近年来卫生监督工作逐渐受到了一些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
1事件发生经过2000年9月8日下午,上海市徐汇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区内某一证券营业所部分客户食用9月7日中午由区内某面包房所属火锅店外送的盒饭后出现腹痛
惠安县(含肖厝区)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是一个人口近130万人的沿海大县.1995年经碘缺乏病病情监测调查,确认惠安县与肖厝区为碘缺乏病流行区.通过多年的充分研究,采取了以碘盐配
多媒体技术有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广大教师中掀起了一股运用多媒体的浪潮。但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而过多滥用,就会事倍功半。因而如何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实现,学生达到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用英语进行交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探索具体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多媒体技术已正式向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极大丰富了学习内容,扩大了知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教育装备的投入力度,特别是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实施以来,大量教学仪器设备进入学校,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进入部分学校的教仪产品质次价高,一些问题产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流入学校,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开展,浪费了教育经费,降低了装备效益。  为了更好地了解
<正> 创建无烟学校,是控制吸烟的良策之一。是以加强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师德建设,达到“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楷模清除学生中存在的“四种恶习”,净化校园环境,
分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将云计算技术引入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给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实验室建设方案,有效地解决传统计算机实验室建设成本高、资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