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iub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说明》(2013年)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散文是其中的重要选项。散文有描景记事写人等若干种,作品多呈现真实的生活状态,往往有作者的视角。认真欣赏,多注重审美体验,从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为基本的切入口。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昕风楼记
  北岛
  ①1976年10月上旬某个晚上,约摸十点多钟,我出家门,下楼,行百余步,到一号楼上二层左拐,敲响121室。冯伯伯先探出头来,再退身开门,原来正光着膀子。他挥挥手中的毛巾,说:“来。”于是我尾随他到厨房。他背对我,用毛巾在脸盆汲水,擦拭上身。那时北京绝大多数人家都没有条件洗澡。冯伯伯那年63岁,已发福,背部赘肉下垂,但还算壮实。他对拉着毛巾搓背,留下红印。正当他洗得酣畅,我突然说:“‘四人帮’被抓起来了。”只见他身体僵住,背部一阵抽动。他慢慢转过身来,紧紧盯着我,问:“真的?”我点点头。“什么时候?”“就前两天。”他相信了我的话,把毛巾扔进脸盆,和我一起来到客厅。我们话不多,语言似乎变得并不重要。他若有所思,嘴张开,但并非笑容。
  ②当我听到冯伯伯去世的消息,最初的反应是麻木的,像一个被冻僵了的人在记忆的火边慢慢缓过来。我首先想起的,就是三十年前这一幕,清晰可辨,似乎只要我再敲那扇门,一切就可以重新开始。
  ③要说这“听风楼”,不高,仅丈余;不大,一室一厅而已。他们家最吸引我的是“文革”中幸存下来的书,特别是外国文学作品。那些书名我都忘了,只记得有一本冯伯伯译的海明威的《第五纵队》,再现了海明威那电报式的文体,无疑是中国现代翻译的经典之作。他自己也对《第五纵队》的翻译最满意。在一次访谈中,他说:“你想一次翻译成功不行,总是改了又改,出了书,再版时还要改,我译的海明威的戏剧《第五纵队》,我推倒重来了五、六次,现在还得修改,但现在我已没力气改了。因此,我曾苦恼、气馁,想改行,可翻译是我的爱好……”
  ④七十年代末,听风楼终于装上了电话,那是个现代化的信号,忙的信号,开放与拒绝的信号。冯伯伯从此成了大忙人,社会活动越来越多。我再按往日的习惯去敲门,往往扑空。
  ⑤《世界文学》要复刊了,这就等于给一棵眼见着快蔫了的植物找到了花盆。冯伯伯喜形于色,郑重宣布《世界文学》请他翻译一篇毛姆的中篇小说,发在复刊号上。但毕竞手艺生疏了,得意之余又有点儿含糊。他最后想出个高招,请一帮文学青年前来助阵,也包括我。他向我们朗读刚译好的初稿,请大家逐字逐句发表意见,为了让译文更顺畅更口语化。一连好几个周末,我们聚在冯伯伯的狭小的客厅里,欢声笑语,好像过节一样。我们常为某个词争得脸红脖子粗,最后当然由冯伯伯拍板,只见他抽烟斗望着天花板,沉吟良久,最后说:“让我再想想。”
  ⑥像冯伯伯这样的大翻译家,居然在自己的领地如履薄冰。他常被一个词卡住而苦恼数日,最终顿悟有如天助一般,欣喜若狂。再看看如今那些批量生产的商业化文学翻译产品,就气不打一处采。
  ⑦1978年12月下旬某个下午,我匆匆赶到听风楼,冯伯伯刚好在家。我拿出即将问世的《今天》创刊号封面,问他“今天”这个词的英译。他两眼放光,猛嘬烟斗,一时看不清他的脸。他不同意我把“今天”译成Today,认为太一般。他找来英汉大词典,再和冯妈妈商量,建议我译成The Moment,意思是此刻、当今。我没想到冯伯伯比我们更有紧迫感,更注重历史的转折时刻。于是在《今天》创刊号封面上出现的是冯伯伯对时间的阐释:The Moment。
  ⑧我想起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默的诗句:“我受雇于一个伟大的记忆。”记忆有如迷宫,打开一道门就会出现另一道门。说实话,关于为《今天》命名的这一重要细节早让我忘掉了。有一天我在网上闲逛,偶然看到冯伯伯握烟斗的照片,触目惊心,让我联想到人生中的此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此刻,而这个此刻的门槛在不断移动。说到底,个人的此刻也许微不足道,但在某一点上,若与历史契机接通,就像短路一样闪出火花。我昨天去超市买菜,把车停好,脚落在地上,然后一步一步走动,突然想到27年前的这一幕:The Moment。是啊,我多想看清冯伯伯那沉在烟雾中的表情。
  ⑨说实话,得知冯伯伯的死讯并未特别悲伤。他生活过,爱过,信仰过,失落过,写过,译过,干过几件大事。如此人生,足矣。我想起他那孤立无援的赤脚。它们是为了在大地上行走的,是通过行走来书写的,是通过书写来诉说的,是通过诉说来聆听的。是的,听大地风声。
  ⑩如果生死大限是可以跨越的话,我此刻又回到1976年10月的那个晚上。我怀着秘密,一个让我惊喜得快要爆炸的秘密,从家出来,在黑暗中下楼梯,沿着红砖路和黑黝黝的楼影向前。那夜无风,月光明晃晃的。我走到尽头,拾阶而上,在黑暗中敲响听风楼的门。
  1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简要分析冯伯伯这一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重点是写冯伯伯,却以“听风楼”为题,对此试加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l~4题。
  菩提树
  朱千华
  ①菩提本非树,菩提本是树。读《五灯会元》,这样的偈语比比皆是。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于宗教的兴趣。我精读过《大唐西域记》。那实在是部奇书。它吸引我的地方,主要是它描写的异域人情世俗,让我闻所未闻。菩提树,就是读此书知道的。   ②多年来,我一直四处寻找菩提树。奇怪的是,行遍北方大地,怎么也找不到,后来才知道,菩提树只适宜热带和亚热带生长。两年多来,我穿越蛮烟瘴雨,进入岭南腹地,终于有一天,在邕城良凤江畔,看到了向往已久的菩提树。满树满树的红丝带在风中飞舞,刹那间,有一丝白莲花般的亮光闪过我的心际,一种奇怪的感觉在我心里触动。
  ③玄奘在书中详细介绍过那棵佛陀菩提树。此树原也是极平常的,生长在印度一个偏僻村野。两千五百多年前,乔达摩·悉达多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行,寻求解脱人世困苦的灵丹妙药。他风餐露宿,坚持不懈达六年之久。后来到了一个野村,悉达多独自走到一棵枝叶繁茂的毕钵罗树下盘腿静坐,凝神静思。经过七天七夜的朝思暮想,他获得大彻大悟,终于成为一代伟大的教主,毕钵罗树亦从此称作菩提树。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以后的佛教一直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而这个小野村,从此名扬四方,叫做菩提迦耶。目前在菩提迦耶小镇上的那棵菩提树,虽非佛陀当年原物,却是从当年原树枝叶辗转传承下来的。据说,那棵菩提树自然落下的一片叶子,在黑市上可以卖到十美元。
  ④丁亥正月初五,我们驱车去良风江。来此之前,我曾听好多人说过,良凤江有棵非常奇异的菩提树,至于如何奇异,多数语焉不详。我决定亲自寻访。良凤江在邕城西南,约七公里。满目翠绿迎面扑来,良凤江的草木山色淹没了我们。沿一条泥泞小路,攀上小山坡,坐在草丛里,凭眺远望。远处有一棵大树,满树满树的红丝带。那里好像是个村庄,小村背后,是长满青翠的山冈。树在村中兀自挺拔,周围是绿色的灌木丛。远远望去,云烟缭绕,一派空濛。
  ⑤我没想到,和菩提树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相遇。
  ⑥树干十分粗大,约要五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才能合围。树的模样,给人感觉总有些特别,对它凝视半天,才明白,这是一棵合抱树。原是两棵,时间长了,一棵树把另一棵树搂紧,不再放开,形成了一棵树。我被这种奇特的造型震撼。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紧密的拥抱,密不透风,以身相许。我们只有在树叶上才可以区分这是两棵树。树枝分叉;有两部分,一边枝节直挺粗大,是犬树叶,另一边,枝节小巧,柔媚多姿,是小树叶。风一吹,大小树叶互相摩挲,耳鬓厮磨,窃窃私语,说不尽的恩爱衷肠。
  ⑦有人告诉我,这是国内惟一的阴阳菩提。正是正月头上,菩提树下,香烟缭绕,观音像,香炉,果品,点心,层层堆叠。据我观察,由于南方人口音差异,阴阳树,会听成姻缘树。这样岂不更好?难怪树下聚集了许多青年男女,他们焚香祈祷,神态虔诚,把写着愿望的红丝带,一条条抛在菩提树上。丝带千丝万缕地挂着,满树通红,若不是偶尔看到青枝绿叶,真让人会误以为这是一棵火红的枫树。旁边就是静静的良凤江。那里有个古渡口,很多人从渡口走上岸来,又有一些人走下去。上上下下,人生就这样沉浮。世上多数人并不快乐,就要来找寻,要梦想成真。那些快乐的人呢,又想佛祖保佑。就这样,菩提树上年复一年地系满了红丝带。
  ⑧出于好奇,我想看看那些红丝带上,都写着什么。风一吹,就有红丝带从树上掉下来。心头一紧。我捡起一条看,上面写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心里掠过一丝不安。能写这几句话,应该是位书生吧。有一天,他与她来到良凤江的菩提树下,两人的海誓山盟,系在菩提树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红丝带掉下来了。他们现在还好吗。我的心中,忽然觉得难过。
  ⑨其实,我们不必固执地去寻找菩提树,也不必相信那些姻缘寄托。如果佛祖当年坐在榕树下,那么,榕树又会成为佛树。只要你心中有菩提,则山川草木皆是佛。事实也是这样,我在南方,看到很多古老的榕树上,同样系了许多红丝带。那些榕树盘根错节,苍老得让人产生敬畏。若只迷信那些所谓的姻缘树,任你把红丝带系满了树枝,也无济于事。
  ⑩正想着,一片碧绿的菩提树叶轻飘飘落下来,落在我的身上。多么美丽的叶子。叶片心形,状如水滴。我把这片菩提树叶带回家。夹在书中。不几日,叶片干枯。吹去叶皮,得到了一片清晰透明、薄如蝉翼的叶脉。我叫它菩提纱。
  1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为什么用“菩提本非树,菩提本是树”开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赏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②段说“多年来,我一直四处寻找菩提树”,第⑨段又认为“我们不必固执地去寻找菩提树”,这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最后一段这样结尾耐人寻味,请联系全文进行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故乡草
  刘翠婵
  ①这个时节,草是村庄最新鲜的主人,它惬意地盛开,有点乍乍乎乎。各种各样的草竞相开放,比花儿还要热烈。有的草小得只有米粒大,挤挤换挨偎在一起,一个春天长下来,还是那么小,看着人心生疼。有的草大大咧咧地长,一个晚上不见,就会蹿出老高。后院一堵不大的矮墙上,就有十几种草在这里聚会。
  ②村子是离不开草的,人和牲畜都离不开。如果没有稻草,就长不出稻谷,没有稻谷,一年的希望又在哪里?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草,牛吃什么羊吃什么猪又吃什么?鸡鸭鹅不怎么吃草,但有草的地方,就有它们肥沃的粮食,各色虫子、蚯蚓随时恭候它们的到来。
  ③稻草香甜。稻谷在草叶上扬花、抽穗,凝结一年的希望,从嫩绿到金黄,村人忧心忡忡地牵挂着。当金黄来,临,村庄就丰硕,香喷喷的气息萦绕在村头村尾,像村口溪流哗哗的碎语,止也止不住。稻草在我心里是一种有温度的草,它恰到好处地温暖了我童年的许多个冬天。那时夏天收割完,每家每户都会在稻草堆里挑出一些长得好的草杆,晒干后扎成草垫,待到冬天铺在席子下,就是暖啊。   ④盛开的草,漫山遍野站着,站成村庄一季一季的依靠。很多不知名的草,长在村庄之上,墙头、瓦顶、乱石堆,无处不在且长势良好。长在屋顶上的草带着一身的侠气,春归时醉享天涯春风,夏日里骄阳烈焰缠身,挺到秋来又要饱尝风霜雨雪,冬临就化作檐角的一撮泥土。这样的草,孤独地长在高处的瓦上,是藏在村庄深处的魂魄。死了一拔,瓦就黑上一层,村庄就在它们一次次死去活来中渐渐老去。
  ⑤一些废弃的墙头上,每年都有不同的草在长。生在废墟上,便是野草了。伫立风中,它们的命运并不会随村庄的命运起伏。除了神,只有野草可以在废墟上歌唱。
  ⑥有了盛开的草,村子就像有了一件压箱子的衣料,大太阳底下一抖,就会抖出许多难言的气息。
  ⑦草的一生是一个四季轮回,村人的一生是六七十年或七八十年。村庄的一生又是多长?我以为,所有的村庄都应该是长生不老的。可是我看着它渐渐不在了,最初是人声在这里低落下去,接着是牲畜开始稀疏,最后是草爬满了老屋的许多角落。在屋里盛开的草,丧失了平原上的芬芳,因为此时的它已是荒草。
  ⑧村子里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沉睡中死去,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最得体最幸福的死法,不用劳烦子女们奔波,不用拖着疲弱之躯苦等油尽灯枯。村庄又少了一个人,村上的草又多了一棵或一丛。老人们总说自己的命和草一样贱,到头来只有草可以做最后的陪伴,在灵魂没入土地的时候,一生的凄苦都化作了来年坟上青葱的草叶。
  ⑨草是有来生的,无论死得多么难看,春风一点染,它就又是芳草了。村庄和村庄上的人们没有来生,一旦离去,永不回头。
  (选自《福建文学》2011年第1期,有删节)
  1 文章第①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作者笔下,稻草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⑤段写生长在废弃墙头上的野草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根据全文探究本文蕴含的丰富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路亭
  柯灵
  ①行路难,昔人常指边鄙僻远之区,而不知现代的通都大邑,行路更难。除非你是有车阶级,出门只靠步行,那么不但行人如鲫,会增加肾张和疲劳,如果走得乏力,双腿酸痛,寸步难移,你绝对找不到一个立锥之地,让你歇一歇腿,缓一口气。大都市中公共交通之拥挤,令人望而却步。满眼摩天大楼,马路宽广整洁,但你休想找个“民亦劳止,汔可小休”的机会。你不惜破费悭囊,走进咖啡馆去,买个片刻安闲,那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②在故乡,村庄市镇之间,只要相隔三五里,中途大概有一两个路亭,专供行人憩坐。路亭建筑简陋,地位常据着往来的通路,大小才如斗室。也许是四根石柱,四角顶,四面通风,犹如在中国画里常见的茅亭,雅有古意,不过顶上盖的是灰色的瓦片。也许和农家近似,长方形,但三面砌墙,一面临空,当路的两壁开着无门的门框,设备却大体一样,靠壁架石作凳:不嫌简慢,请君稍息。
  ③别看它破陋寒伦,貌不惊人,在长途跋涉的劳人心里,这却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
  ④赶市的村夫农妇,或者担着辛苦经营的菜豆瓜果、鱼米柴草到街上求售;或者提篮挑筐,到街上去置办日用杂物、农事工具;或者因为借贷无门,挟些不值钱的衣物破烂上当铺去质钱……每天清早,朝阳初窥田野,便沐晨风,带晓雾,从村里出发,哼哼唧唧,形成行列,快步赶上镇去,直要到事毕功成,事倍功半,或者事败功亏,才循原路赶回村里。
  ⑤奔波忙碌了半天,人是倦了;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乘兴而去,常常败兴而归。心情懊丧,双脚沉重,生理和心理的倦怠形成双倍的压力。幸而半路有个路亭,排闼迎人,容他们且住为佳,使身心暂时有个着落。吹一阵凉风,扯一阵闲话;再闲闲地抽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不巧遇上意外的天气变幻,更可以在路亭里求得荫庇,聊避风雨。试想这对疲倦的旅人,是何等温煦的抚慰!
  ⑥路亭所处的位置,不但富于实用价值,又多似高明的画师布局,引人入胜。有的点缀田畴广野中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亭亭玉立,不但使无垠的平原减少单调之感,还便于旅途修长的过客及时小驻;更可以接待天涯沦落的流浪人,他们无处投宿时借此歇夜;对田头劳作的农民,这又是天然的耕余休息之地,日中时刻,可以静坐进餐,冬避朔风,夏避炎阳。有的高踞岭背,峰回路转、两村交界之处,翼然一亭,挺秀如画。山行较平地费力,行人跑到岭上,大都气息咻咻,汗流浃背,在路亭的石条凳上坐憩片刻,听山风苏苏,从树梢掠过,投下一身清凉。有的筑在河滨,面临盈盈的流水,傍着霭霭的绿荫,便利行人随意歇脚,等待摆渡或过往的船只。……
  ⑦离我老家不远,有两个路亭,是我幼年踪迹最频之处,年齿渐长,得闲还常去盘桓。大江沿有个过渡亭,好像建筑得特别讲究,地位大,墙壁石凳,整齐可观,临河还有宽广的双面“埠道”;一到夏季,晚霞掩映中,那时差不多成了公共浴场。亭前石柱上,刻着两副对联,记得其中的一副是:
  山色湖光,四时佳兴。
  早南晚北,廿里官塘。
  ⑧对联虽然并不高明,但山色湖光,并非虚语,普通路亭,虽也有对联点缀,却无非是“稍安勿躁”、“小坐何妨”之类。这样“风雅”的对联是例外。不过疲倦的行人,谁也不计较这些。
  ⑨“修桥铺路造凉亭”,在乡间是标准的善举。出钱的也许未必全出于体贴行人的辛苦;但对倦乏的旅人,这可真算得是一种值得感谢的功德。物质文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路亭可能早晚要进历史博物馆,但我却深望世界建筑史上,将为它特辟一章,用最美的笔墨,描述它特殊的风貌和品质。   1 从全文看,本文开头叙写“通都大邑,行路更难”有哪些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何理解第③段中“(路亭)是沙漠中的一掬清泉,人生道上的一个站驿”一句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在详写了路亭的特点和作用后,为什么还要写“离我老家不远”的两个路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全文结尾,作者深望用最美的笔墨描述路亭,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水乡的日子
  史良高
  只有把小船撑到蓬蓬勃勃的茭草深处,头顶只剩巴掌大的一方天空,而你一伸手就可以随意地采菱摘莲时,你才有资格说你到了真正的水乡。
  水乡的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一座小小的村庄笼罩在一片水雾与绿阴之中,周围都被一汪绿水紧紧地包围着,泱泱漾漾的河水就从一家家的门前窗下流过。早起盥洗梳头,蹲在伸到水中的麻石上,河水就是一面清澈的镜子。长长的麻石又和女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吧嗒!吧嗒!”的棒槌声每天就是从这一条条麻石上响起,把那一个又一个黎明濯洗得晶亮晶亮。
  夏天的许多日子,我都是静静地坐在河边看太阳从水中升起,躺在水边的竹榻上数天上的点点繁星。我和伙伴们从水边摸来螺蛳,砸碎坚壳,放在竹篮里钓虾,那些贪吃的大虾便一个个成了我们盘中的美味。有了兴致的时候,祖父就划着小船,穿过一片清悠悠的河面,去不远处的一个河湾。那时,我便和大人一起兴高采烈地采摘青乎乎的莲蓬和水淋淋的菱角。有时也打荷叶,然后和大人一起运到岸上晒干打捆。偶尔一阵狂风吹来,荷叶们便快活得飞到天空中跳起了舞,我们这些伢们便纷纷去追,跑着,跳着,抓着,把笑声抛撒得满满一河。河里有一种叫“高苗”的东西,其实就是茭白开花后结成的米,细细长长,形状如梭,颜色像红红的玫瑰。祖父把船停在河心的那一刻便开始钓鱼。祖父钓鱼很特别,他将竹篙在水中击打几下,就有鳊鱼鲫鱼草鱼黑压压地来了,祖父从茭草上捋下一把“高苗”撒向鱼群,接着将一粒“高苗”迅速地穿到钩上,刚一下钩,就被一尾大鳊鱼死死咬住。不上一袋烟工夫,准能钓上三条五条。
  也许因了水的滋润,岸边那一丛丛芦苇总是显得特别的茂密鲜活。我常常与小伙伴们钻进苇丛挖甜甜的芦根,打鲜嫩的芦叶,用自制的芦枪打“游击战”,有时也用芦笛吹起一支支跑调的歌曲。秋风中的苇花如絮似雪很有诗意,软软的,柔柔的,四处飘荡。水乡人说那是一位痴情女子的魂。那时节,村庄的屋顶、树梢、田野和河面上,到处游荡着那痴情女子洁白洁白的魂。不经意间,一年的秋天就这样地过去了。
  水乡还是水鸟的天堂,水乡人也离不开水鸟。河边的水草里、稻田里时常见到水鸟的窝,水鸟的蛋,有时还有刚出壳的雏鸟。没有人捡它碰它,谁家不懂事的孩子要是招它惹它,准会遭到大人一顿训斥。他们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大自然中的生命。一窝窝小鸟长大后远远地飞走了,飞到河里,然后亮起悦耳的歌声。水乡人最能理解百鸟争鸣的含义,那是水鸟们回报大自然的一场场露天音乐会!干活累了,坐在田垄地边抽根烟,听着那水鸟的欢唱是一种享受;心情快要下雨时,听着那水鸟的欢唱是一种慰藉。从水鸟的呜叫中,水乡人知道什么时候刮风下雨,什么时候插田收割,甚至,还能从鸟语中揣测到年成的丰歉。
  水乡的日子已经是几十年以前的事了,水乡的水早已远离了水乡的乡民。水乡人早已习惯了在稻田里种藕,在池塘里养鱼,飞絮的芦花成了诗人笔下的浪漫,欢快的鸟语悄悄走进往日的梦乡。提到过去的日子,水乡的人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世界变化快呢!我听了,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 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第三段两次写祖父,请结合该段的结构思路说说这样安排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水乡的人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世界变化快呢!”这句话表现了水乡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写了水乡生活的几个片断,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信
  梁实秋
  早起最快意的一件事,莫过于在案上发现一大堆信——平、快、挂,七长八短的一大堆。明知其间未必有多少令人欢喜的资料,大概总是说穷诉苦、琐屑累人的居多,常常令人终日寡欢,但是仍希望有一大堆信来。Marcus Aurelius曾经说:“每天早晨离家时,我对我自己说,‘我今天将要遇见一个傲慢的人,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一个说话太多的人。这些人之所以如此,乃是自然而且必要的,所以不要惊讶。’”我每天早晨拆阅来信,亦先具同样心理,不但不存奢望,而且预先料到我今天将要接到几封催命符式的讨债信,生活比我优裕而反来向我告贷的信,以及看了不能令人喜欢的喜报,不能令人不喜欢的讣闻等。世界上是有此等人、此等事,所以我当然也要接得此等信,不必惊讶。最难堪的,是遥望绿衣人来,总是过门不入,那才是莫可名状的凄凉,仿佛有被人遗弃之感。
  有一种人把自己的文字润格订得极高,颇有一字千金之概,轻易是不肯写信的。你写信给他,永远是石沉大海,假如忽然间朵云遥颁,而且多半是又挂又快,隔着信封摸上去,沉甸甸的,又厚又重——放心,里面第一页必是抄自尺牍大全,“自违雅教,时切遐思,比维起居清泰为颂为祷”这么一套,正文自第二页开始,末尾于顿首之后,必定还要标明“鹄候回音”四个大字,外加三个密圈,此外必不可少的是另附恭楷履历硬卡片一张。这种信也有用处,至少可以令我们知道此人依然健在,此种信不可不复,复时以“……俟有机缘,定当驰告”这么一套为最得体。   另一种人,好以纸笔代喉舌,不惜工本,写信较勤。刊物的编者大抵是以写信为其主要职务之一,所以不在话下。因误会而恋爱的情人们,见面时眼睛都要进出火星,一旦隔离,焉能不情急智生,烦邮差来传书递简?Herrick有句云:“嘴唇只有在不能接吻时才肯歌唱。”同样的,情人们只有在不能喁喁私语时才要写信。情书是一种紧急救济,所以亦不在话下。我所说的爱写信的人,是指家人朋友之间聚散‘匆匆,暌违之后,有所见,有所闻,有所忆,有所感,不愿独秘,愿人分享,则乘兴奋笔,借通情愫。写信者并无所求,受信者但觉情谊翕如,趣味盎然,不禁色起神往。在这心情之下,朋友的信可作为宋元人的小简牍,家书亦不妨当作社会新闻看。看信之乐,莫过于此。
  写信如谈话。痛快人写信,大概总是开门见山。若是开门见雾,模模糊糊,不知所云,则其人谈话亦必是丈八罗汉,令人摸不着头脑。我又尝接得另外一种信,突如其来,内容是讲学论道,洋洋洒洒,作者虽未要我代为保存,我则觉得责任太大,万一度藏不慎,岂不就要湮没名文。老实讲,我是有收藏信件的癖好的,但亦略有抉择:多年老友,误入仕途,使用书记代笔者,不收;正文自第二页开始者,不收;横写或在左边写起者,不收;有加新式标点之必要者,不收;没有加新式标点之可能者亦不收……因为有这样多的限制,所以收藏不富。
  信里面的称呼最足以见人情世态。有一位业教授的朋友告诉我,他常接到许多信件,开端如果是“夫子大人函丈”或“×x老师钧鉴”,写信者必定是刚刚毕业或失业的学生,甚而至于并不是同时同院系的学生,其内容泰半是请求提携的意思。如果机缘凑巧,再加上铨叙合格,连米贴房贴算在一起足够两个教授的薪水,他写起信来便干干脆脆的称兄道弟了!我的朋友言下不胜欷歔,其实是他所见不广。师生关系,原属雇佣性质,焉能不受阶级升黜的影响?
  书信写作,西人尝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其亲切细腻仅次于日记。我国尺牍,尤多精粹之作。但居今之世,心头萦绕者尽是米价涨落问题,一袋袋的邮件之中要拣出几篇雅丽可诵的文章来,谈何容易。
  1 “信”在本文中有哪四个别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2、5两段中画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朵云遥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级升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收藏信件应符合什么样的要求?请结合文中第4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本文可以看出梁实秋的散文具有什么样的独特风格?请试作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扑进画框
  韩少功
  ①我一眼就看上了这片湖水。
  ②汽车爬高已经力不从心的时候,车头大喘一声,突然一落。一片巨大的蓝色冷不防冒出来,使乘客们的心境顿时空阔和清凉。前面还在修路,汽车停在大坝上,不能再往前走了。乘客如果还要前行,投访蓝色水面那一边的迷蒙之处,就只能收拾自己的行李,疲惫地去水边找船。
  ③我从没见过这个水库——它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是我离开了这里之后。我熟悉水库出现以前的老山。当时这里也有知青点,其中大部分是我中学的同学,曾给我提供过红薯和糍粑,用竹筒一次次为我吹燃火塘里的火苗。他们落户的地点,如今已被大水淹没,一片碧波浩渺中无处可寻。当机动木船突突突犁开碧浪,我没有参与本地船客们的说笑,只是默默地观察和测量着水面。我知道。就在此刻,就在脚下,在船下暗无天日的水深之处,有我熟悉的石阶和墙垣正在飘移,有我熟悉的灶台和门槛已经残腐,正在被鱼虾探访。桌一块石板上可能还留有我当年的刻痕:一个不成形的棋盘。
  ④米狗子,骨架子,虱婆子,小猪,高丽……这些读者所陌生的绰号我不用记忆就能脱口而出。他们是我知青年代的朋友,是深深水底的一只只故事,足以让我思绪暗涌。三十年前飞鸟各投林,弹指之间已不觉老之将至——他们此刻的睡梦里是否正有一线突突突的声音飘过?……机船剪破一匹匹水中的山林倒影,绕过一个个湖心荒岛,进入了老山一道越来越窄的皱折,沉落在两山间一道越来越窄的天空之下。我感觉到这船不光是在空间里航行,而且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画廊里巡游,驶入古人幽深的诗境。
  ⑤我用手机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在柴油机的轰闹中听不太清楚,只听到他一句惊讶:“你在哪里?你真的去了八溪?”——他是说这个乡的名字。
  ⑥为什么不?
  ⑦“你就打算住在那里?”
  ③不行吗?
  ⑨我觉得他的停顿有些奇怪。
  ⑩融入山水的生活,经常流汗劳动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自由和最清洁的生活?接近土地和五谷的生活,难道不是一种最可靠和最本真的生活?我被城市接纳和滋养了三十年,如果不故作矫情,当心怀感激和长存思念。我的很多亲人和朋友都在城市。我的工作也离不开轰轰城市。但城市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越来越陌生,在我的急匆匆上下班的线路两旁与我越来越没有关系,很难被我细看一眼;在媒体中的罪案新闻和八卦新闻中与我也格格不入,哪怕看一眼也会心生厌倦。我一直不愿被城市的高楼所挤压,不愿被城市的噪声所烧灼,不愿被城市的电梯和沙发一次次拘押。大街上汽车交织如梭的钢铁鼠流,还有楼墙上布满空调机盒子的钢铁肉斑,如同现代的鼠疫和麻风,更让我一次次惊悚,差点以为古代灾疫又一次入城。侏罗纪也出现了,水泥的巨蜥和水泥的恐龙已经以立交桥的名义,张牙舞爪扑向了我的窗口。
  (11)“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12)酒吧里的男女们疲惫地追问,大多找不出答案。就像一台老式留声机出了故障,唱针永远停留在不断反复的这一句,无法再读取后续的声音。这些男女通常会在自己的墙头挂一些带框的风光照片或风光绘画,算是他们记忆童年和记忆大自然的三两存根,或者是对自己许诺美好未来的几张期票。未来迟迟无法兑现,也许永远无法兑现——他们是被什么力量久久困锁在画框之外?对于都市人来说,画框里的山山水水真是那样遥不可及?   (13)我不相信,于是扑嗵一声扑进画框里来了。
  (选自韩少功《山南水北》,有删改)
  1 请分析第一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现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11)(12)段如果去掉似乎并不影响文章内容和主旨的表达,分析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我不相信,于是扑嗵一声扑进画框里来了”所包含的丰富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会唱歌的墙
  莫言
  ①高密东北乡东南边隅上那个小村,是我出生的地方。
  ②前面有一个池塘,所谓池塘,实际上就是原野上的洼地,至于如何成了洼地,洼地里的泥土去了什么地方,没人知道,大概也没有人想知道。草甸子里有无数的池塘,有大的,有小的。夏天时,池塘里积蓄着发黄的水。这些池塘无论大小,都以极圆的形状存在着,令人猜想不透,猜想不透的结果就是浮想联翩。前年夏天,我带一位朋友来看这些池塘。刚下了一场大雨,草叶子上的雨水把我们的裤子都打湿了。池水有些混浊,水底下一串串的气泡冒到水面上破裂,水中洋溢着一股腥甜的气味。有的池塘里生长着厚厚的浮萍,看不到水面。有的池塘里生长着睡莲,油亮的叶片紧贴着水面,中间高挑起一枝两枝的花苞或是花朵,带着十分人工的痕迹,但我知道它们绝对是自生自灭的,是野的不是家的。朦胧的月夜里,站在这样的池塘边,望着那些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玉雕般的花朵,象征和暗示就油然而生了。四周寂静,月光如水,虫声唧唧,格外深刻。使人想起日本的俳句:“蝉声渗到岩石中。”声音是一种力呢还是一种物质?它既然能“渗透”到磁盘上,也必定能“渗透”到岩石里。原野里的声音渗透到我的脑海里,时时地想起来,响起来。
  ③过了桥,又上堤,同样的芳草野花杂色烂漫的堤,站上去往南望,土地猛然间改变了颜色:河北是黑色的原野,河南是苍黄的土地。秋天,万亩高粱在河南成熟,像血像火又像豪情。采集高粱米的鸽子们的叫声竞然如女人悲伤的抽泣。但现在已经是滴水成冰的寒冬,大地沉睡在白雪下,初升的太阳照耀,眼前便展开了万丈金琉璃。
  ④不要在此流连。下面,请你注意那条狗。那条瞎眼的狗,在雪地上追逐野兔。我为这条狗下了一个定语:莽撞。其所以莽撞,是因为瞎眼;正因为盲目,所以就莽撞。其实它追逐着的,仅仅是野兔的气味和声音。但它最终总是能一口咬住野兔子。使我想起了德国作家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那里边有一个怪人,通过对气味的了解,比所有的人都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这个世界。日本的盲音乐家宫城道雄写道:“失去了光之后,在我的面前却展现出无限复杂的音的世界,充分地弥补了我因为不能接触颜色造成的孤寂。”这位天才还听到了声音的颜色,他说音和色密不可分,有白色的声音,黑色的声音,红色的声音,黄色的声音,等等,也许还有一个天才,能听出声音的气味来。
  ⑤请看,那条莽撞的狗把野兔子咬住了,叼着,献给它的主人,高寿的门老头儿。他已经九十九岁。他的房屋坐落在高密东北乡最东南的边缘上,孤零零的。出了他的门,往前走两步,便是一道奇怪的墙壁,墙里是我们的家乡,墙外是别人的土地。
  ⑥门老头儿身材高大,年轻时也许是个了不起的汉子。这个孤独的老人,曾经给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当过马夫。小时候我经常吃到他托人捎来的兔子肉或是野鸟的肉。他用一种红梗的野草煮野物,肉味于是鲜美无比,宛如动听的音乐,至今还缭绕在我的唇边耳畔。但别人找不到这种草。前几年,听村子里的老人说,门老头儿到处收集酒瓶子,问他收了干什么,他也不说。终于发现他在用废旧的酒瓶子垒一道把高密东北乡和外界分割开来的墙。但这道墙刚刚砌了二十米,老头儿就坐在墙根上,无疾而终了。
  ⑦这道墙是由几十万只酒瓶子砌成,瓶口一律向着北。只要是刮起北风,几十万只酒瓶子就会发出声音各异的呼啸,这些声音汇合在一起,便成了亘古未有的音乐。在北风呼啸的夜晚,我们躺在被窝里,听着来自东南方向变幻莫测、五彩缤纷、五味杂陈的声音,眼睛里往往饱含着泪水,心中常怀着对祖先的崇拜,对大自然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对神的感谢。
  ⑧你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要忘记这道墙发出的声音。因为它是大自然的声音,是鬼与神的合唱。
  ⑨会唱歌的墙昨天倒了,千万只碎的玻璃瓶子,在雨水中闪烁清冷的光芒继续歌唱,但较之以前的高唱,现在已经是雨中的低吟了。值得庆幸的是,那高唱,那低吟,都渗透到了我们高密东北乡人的灵魂里,并且会世代流传着的。
  (选自《会唱歌的墙》,有删改)
  1 第②段中作者主要从哪三个方面描写池塘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对文中第③段画线处文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那条瞎眼的狗”有什么特点?关于狗的描写文字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文本,联系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对民族心理及人文精神的认识,探究“会唱歌的墙”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藏书忧
  余秋雨
  ①我称不上什么藏书家。好书自然也有不少,却没有版本学意义上的珍本和善本。我所满意的是书房里那种以书为壁的庄严气氛。书架直达壁顶,一架架连过去、围起来,造成了一种逼人身心的文化重压。走进书房,就像走进了漫长的历史,鸟瞰着辽阔的世界,游弋于无数闪闪烁烁的智能星座之间,我突然变得琐小,又突然变得宏大,书房成了一个典仪,搡持着生命的盈亏缩胀。   ②罗曼·罗兰说,任何作家都需要为自己筑造一个心理的单间。书房,正与这个心理单间相对应。一个文人的其他生活环境、日用器物,都比不上书房能传达他的心理风貌。书房,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
  ③有时,窗外朔风呼啸,暴雨如注,我便拉上窗帘,坐拥书城,享受人生的大安详。是的,有时我确实想到了古代的隐士和老僧,在石窟和禅房中吞吐着一个精神道场。
  ④藏书者就这样自得其乐,但一种担忧渐渐从心底升起:我死了之后,这一屋子书将何去何从?
  ⑤许多老学者逝世时,如何处置丰富的藏书确实成了一个苦涩的难题。学问不会遗传,藏书对子女未必有用。他原来所在大学的图书馆很想把藏书全数购入,但这是预算外开支,经费当然不足。旧书店收购了他们所需要的书,余下的书籍最后当作废纸论斤卖掉……
  ⑥有的学者因而下了决心,立下遗嘱,死后把藏书全部献给图书馆。但是这些学者并非海内大儒,图书馆不会开设专室集中存放。个人藏书散入大库,哗啦一下就什么踪迹也找不到了,学者无私的情怀十分让人感动,但无可否认,这是学者的第二次死亡。
  ⑦有位教授忽发奇想,决定以自己的余年寻找一个能够完整继承藏书的女婿,这种寻找十分艰苦,同专业的研究生是有的,但人品合意、女儿满意的又是凤毛麟角。教授寻找的,其实是自己第二生命的延续,经历了一系列的悲剧和滑稽,他终于领悟,能谈得上延续的至多是自己写的书;至于藏书,管不得那么多了。
  ⑧写藏书写出如许悲凉,我始料未及,但觉得这种悲凉中蕴涵着某种文化品尝。
  ⑨中国文化有着强硬的前后承袭关系,但由于个体精神的稀薄,个性化的文化承传常常随着生命的终止而终止。一个学者,为了构建自我,需要吐纳多少前人的知识,需要耗费多少精力和时间,苦苦汇聚,死死钻研。这个过程,与买书、读书、藏书的艰辛经历密切对应。当你渐渐在书房里感到舒心惬意,也就意味着你在前人和他人面前开始取得了个体自由。越是成熟,书房的精神结构越带有个性,越对社会历史文化具有选择性。再宏大的百科全书、图书集成也代替不了一个成熟学者的书房,原因就在这里。但是,越是如此,这个书房也就越是与学者的生命带有不可离异性。书房的完满构建总在学者的晚年,因此,书房的生命十分短暂。
  ⑩新一代起来了,必须从头来起,一本本地购读,一点点地汇聚,再一步步地自我构建。单单继承一个书房,就像贴近一个异己生命,怎么也融不成一体。历史上有多少人能最终构建起自己的书房呢?社会上多的是随手翻翻的借书者。而少数好不容易走向相对完整的灵魂,随着须发皓然的躯体,快速地在书房中殒灭。历史文化的大浪费,莫过于此了。
  (11)嗜书如命的中国文人啊,你们的光荣和悲哀,该怎样裁割呢?
  (选自《文化苦旅》,有删节)
  1 文章开头一段画线部分描写了“我”走进书房的感受,请具体分析其表达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前四段写藏书者“自得其乐”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第五段画线句说“如何处置丰富的藏书确实成了一个苦涩的难题”。请说说处置藏书“难”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所说的“光荣和悲哀”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决不辜负春天
  李娟
  春寒料峭的午后,翻开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画册,静谧和悲悯的气息一瞬间将灵魂覆盖。他的画有田园牧歌的意境,流淌诗一样的哀愁。
  那幅画就是《晚钟》,一对贫穷的夫妻,在田间劳作。黄昏时,晚霞映照着他们的身影,落日的余晖下,大地苍茫。他们脚下竹篮里放着刚挖出的土豆。此时,远处教堂里悠扬的钟声敲响了……于是,他们放下手中的农具,女人合掌祈祷,男人脱下帽子,神情无比虔诚。此时,暮色苍茫,大地平静,灵魂安详。他们祈祷什么?祈祷大地给予贫寒的他们一点点生之温暖。如米勒一样贫穷的农人,祈祷孩子健康,能吃饱饭,哪怕每顿饭能吃上这些土豆……
  悲从何处来,都从他的心底而来。浓郁的伤感弥漫在他的画里,让人坚硬的心一瞬间如雨滴一般柔软。我恍然明白,宁静和悲悯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有些画,不在笔尖,不在画布上,在他的心里。
  自幼生长在贫苦农家的米勒,一生和大地息息相关。他的画笔只为纯朴、勤劳的农民而画。后来,他成为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辛勤劳作在土地上的米勒,也将一生的光阴执著于绘画,作品流淌着对自然无限的虔诚和敬意。
  然而,贫穷和饥饿一生困扰着他。有时,他的一张素描只能为孩子换来一双鞋子。为了把食物留给孩子们,有一次,他整整两天没吃东西。朋友送来政府的救济品和钱时,他对妻子说:“我买点木柴回来……我太冷了。”
  漫长的一生,他的画一直不被主流画派认可,那些学院派画家讥笑他的画——简直土得掉渣。直到1867年,在他人生的暮年,他的画在巴黎博览会上获得了社会的第一次承认,人们逐渐认识了米勒艺术的真正价值。
  人间得失,悲喜转换。可是,米勒在人世的光阴,已经薄如一片雪花。
  几年后,61岁的米勒病逝于巴黎郊区的巴比松村。而后,法国为购回那幅《晚钟》,竟花了80多万法郎。如今,他的画已成了无价之宝。画家生前的孤苦凄凉和身后的光荣敬仰是多么不相称。他一生贫困潦倒,食不果腹,在寒冷荒凉的人世间苦苦跋涉,处处碰壁,步履艰难,他的才情和智慧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是否,命运常常让一位天才饱受生之苦难?   不论生活给予什么,他却说:“生活是悲苦的,可是我决不忽视春天。”读着那句话,我凝视窗外,早春时节,窗外的玉兰树已开了两朵雪白的花朵,春寒中默默不语,笑意盈盈。因为它有另一个美好的名字——深山含笑。我心里默诵那句话,心底泛起层层的涟漪。
  米勒的妻子卡特琳娜·勒梅尔一直支撑着他,共担苦难,忠贞不渝,做他苦难生活中温暖的伴侣。他们一起抚养了九个孩子。他的妻子几乎就是那幅《喂食》中那位年轻的母亲。一身布衣的母亲坐在木凳上,手里端着碗,给孩子们喂饭。三个小女孩乖巧地坐在门槛上,大约只有三四岁,一个个仰起头,张着嘴,如嗷嗷待哺的小燕子。母亲专注的神情,如一只辛劳的母鸟喂养她的孩子。孩子可爱极了,给母亲一张花儿般的笑脸。也只有一张张笑脸,才是贫寒生活给予母亲的一缕欢颜。年幼的她们不懂得母亲内心的煎熬,不懂得父亲为生活所受的挣扎和艰难。不远处,破旧的石屋的尽头就是田地,父亲正在田里耕耘,挥汗如雨……
  母亲的脚下卧着一只猫,墙根儿下一只母鸡在觅食……此时,微风拂过母亲鬓角的秀发,枝头的小鸟在风里睡着了……原来,世间一派安宁祥和,岁月静好,都在母亲的一粥一饭里,都在米勒的画里。
  看着那幅画,童年的光阴一瞬间将我唤醒。铺满阳光的小院儿里,祖母坐在木凳上给我和妹妹喂饭。我们仰着头,一口一口吃着香甜的小米粥。春天的风吹过故乡的原野,麦浪返青,桃花遍野,柳丝如烟……
  其实,养育我们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母亲熬出金黄的小米粥。就如同滋养我们心灵的就是米勒朴素、圣洁、悲悯、宁静的画卷,因为那些画和大地息息相关,和生命紧紧相依,和你我的灵魂相连。
  喜欢他的那一幅《拾穗》。秋天的原野,麦子已收割了,碧空如洗,金黄的麦地有三位拾穗的妇女,她们分别戴着红色、黄色、蓝色的头巾。她们弯下腰,低着头,虔诚地拾着麦穗。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圣洁的氛围中,展现给人一种田园牧歌般的意境。
  她们身后是金灿灿的麦垛。但是,堆积如山的麦垛几乎和三位拾穗的母亲毫不相干,那不是她们的粮食。她们只能俯身在土地上,细心地拾起零落的麦穗。也许,家里已经没粮食了,幼小的孩子还在饿肚子。戴着蓝头巾的母亲实在太累了,腰疼得直不起来,她一只手抚着腰,另一只手拾麦穗,仿佛拾起苦涩岁月里一点点甜。她额头上的汗水一滴滴落在泥土里……
  诗人写过:母亲每拾起一个麦穗,就像是给大地磕一个头。不是吗?一粒米,一个麦穗,走过季节,养育苍生。雨雪烈日下,农人和每一个麦穗相依为命。一代代的生命就是这样走过岁月,他们汗流浃背,疲惫不堪,但是,他们依然心怀虔诚,欢喜和感恩。
  米勒终身保持对大地的款款深情与敬畏之心。他手中的一支画笔,泼洒对大地无限的眷恋,也表达着对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农民深深的悲悯。只有赤子才深爱着土地和一生劳作的人们。
  画家远去了,而画还在。可是,欣赏画的眼和心还在吗?
  春风沉醉的夜,隔着漫漫岁月,我用手抚摸画家的画册,悲欣交集。此时,光阴是缓慢的,缓慢到我用一个春天读懂他的画,靠近他的灵魂。
  有人说,历史如一棵洋葱,若一层层剥开,总有一瓣洋葱让人流泪。是的,抚去光阴厚厚的尘埃,他的画人性自然,天性温暖,经得起岁月之手细细翻阅。因为,那些画一瞬间让人的内心如棉花般柔软和温暖。
  生活的磨难没有给他的画带来多少寒意,更没有让米勒沉沦。相反,他的画着色柔和温暖,深情饱满,圣洁安详,土地和农人是他一生创作的源泉,也是他悲苦生活里永恒的春天。因为,他从没有忽视春天。不论霜严雪寒,艺术带给他的竟然都是生命的暖意。将一生沉浸在庄稼,大地中的画家,怀着一颗赤子之心。
  如今的我,何尝不是一个拾穗人?生活给予我的都是金黄的麦穗。似水流年里,所有的过往、疼痛、欢颜、悲伤、爱都是沉甸甸的麦穗。我以一支笔,俯身拾起它们。因为,我决不忽视春天,也决不辜负春天。
  (选自《时代青年》2012年第6期)
  1 文中米勒的三幅画给作者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三幅画又分别给作者什么样的不同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全文,谈谈题目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何理解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有些画,不在笔尖,不在画布上,在他的心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历史如一颗洋葱,若一层层剥开,总有一瓣洋葱让人流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画家远去了,而画还在。可是,欣赏画的眼和心还在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考?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文献
例题及习题是检验初中生对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方式,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例题及习题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使其养成良好书写解题步骤的习惯,从而规范其
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对于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渐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事实上,语文借由文字来表示知识、情感的范围十分宽泛,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以及思
初中历史教育不仅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是,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并不高,而且也不
在日常门诊中,经常会有患者问:“我得了性病,还能不能怀孕,对孩子会有影响吗?”这是一个妇女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性病大多数发生在生育年龄的男女,而妊娠和生育又是已婚妇女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小学至大学审美教学的整个过程,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有两大作用:一、提高学生美术实践能力,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修养.但一直以来,美
期刊
期刊
新世纪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及多方面的能力水平.职业素质道德的具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的最基本要求.教师素质,能力水平高低
滨海新区加快区域开发的探索实践,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与区域开发的客观规律,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统筹发展,是对探索我国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路径的一次重要创新,本文从加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基本条件,它可以帮助学生探究和总结数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一直被当成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