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动脉损伤的处理(附9例报告)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锁骨下动脉损伤是平战时较为少见而严重的损伤,常因未能控制大出血而死亡。30年来我所共处理四肢动脉损伤196例,其中锁骨下动脉伤9例,占4.6%。经救治本组无1例死亡,患肢循环均良好。作者强调,应充分认识锁骨下动脉损伤的严重性,迅速控制大出血和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本文对此类动脉损伤的诊断、手术切口和损伤血管的修复方法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作者报告了20例先天性垂直距骨的早期X线征象,并测量了30例正常儿童足作为对照组。作者提出以下三点X线征象可作为配合临床诊断的参考:(1)跟距轴角偏大与正常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正位均值为25.15°±7.05°,侧位均值为32.05°±7°;异常组:正位均值为45°±9.9°,侧位均值为45.5°±9.75°,P<0.01);(2)距跖轴不延续;(3)跟距轴交点位移。重点讨论了本病的早期X
期刊
期刊
一种新设计的治疗幼儿先天性髋脱位双功能支架,可代替传统的石膏固定治疗,其疗效满意。这种支架结构简单,由带固定带的半圆形大腿圈和小腿圈,可调节长短的横杆,以及连接板组成。使用方便,通过各连接板的位置改变,Ⅰ型和Ⅱ型支架可以互改。在治疗过程中该支架能保持双髋关节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活动范围。患儿能主动坐、卧、站立和徒步行走。这样可使髋关节达到同心圆活动,促进髋关节发育。
期刊
期刊
期刊
应用图像分析仪检测47例骨肿瘤穿刺组织的肿瘤细胞核DNA含量。结果表明恶性骨肿瘤DNA参数DI,2.5CER,5CER显著高于良性,骨巨细胞瘤介于良恶之间。两组预后不同骨巨细胞瘤的DI,2.5CER有显著性差异,提示DNA含量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术前穿刺DNA含量分析,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增殖能力,作为选择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的参考。
期刊
为进一步研究骨巨细胞瘤(GCT)的性质,作者采用流式细胞计对45例GCT的52个标本进行细胞核DNA定量分析及细胞周期分析。结果发现随病理学分级的增加,异倍体百分数、S期细胞百分数依次增加,且高于以前的报道。为阐明GCT的潜在恶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依本结果,作者认为应将GCT分为二类。治疗时无论其病理分级如何,均应以潜在恶性或恶性对待。建议不再用良性骨巨细胞瘤这一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