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心理情况及献血反应的作用探究

来源 :名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heng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心理情况及献血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本中心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100例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献血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献血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焦虑评分(6.21±1.54)分、抑郁评分(6.02±1.6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焦虑评分(10.65±1.97)分、抑郁评分(10.67±1.9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总发生率(轻度反应2.00%、中度反应2.00%、重度反应0.00%)优于对照组献血反应总发生率(轻度反应24.00%、中度反应16.00%、重度反应14.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躯体功能评分(92.26±15.36)分、心理功能评分(93.06±10.36)分、社会功能评分(92.69±11.25)分、物质生活评分(93.36±10.59)分,均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评分(60.23±6.25)分、心理功能评分(59.69±11.02)分、社会功能评分(56.36±5.22)分、物质生活评分(58.45±5.2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心理情况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并且能够减少其献血反应。
其他文献
<正>据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达52.7%,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高达80.5%。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发病早、进展快、高度近视比例增加的趋势。关口前移、及早干预是近视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现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通知,推广使用耳穴压丸等中医适宜技术,通过中医药干预和健康教育等多种途径
期刊
<正>近年来,临床用血需求量不断提高,无偿献血工作压力加大。在此过程中,服务质量与献血者保留率及满意度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提高献血服务质量,建立一支稳定献血能力的队伍,是血站工作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1]。本站于2021年1月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筛选2020年1月—12月的100名无偿献血者为干预前组,其中男56名,女44名;年龄22-5
<正>血站是采供血机构,是指采集、储存血液,并向临床或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血的医疗卫生机构,分为血站、单采血浆站和血库;血源是指向采供血机构提供血液的公民;血液是指用于临床的全血、成分血和用于血液制品生产的原料血浆。血站分为一般血站和特殊血站。一般血站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特殊血站包括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和卫生部根据医学发展需要批准、设置的其他类型血库。
期刊
青少年时期是近视高速发展期,大多数青少年近视的形成与眼球发育期近视过度有关。本文从眼保健操、平衡膳食、户外活动、“双减”落实、家校协作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学校预防青少年近视可为的思考与实践。
献血不良反应在献血者的招募保留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献血者献血成功率和满意度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对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能提升献血者的献血体验感和保障献血的安全性,为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预防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莆田市中心血站接待的1112名无偿献血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60%,低于对照组的8.81%
目的 探究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封市中心血站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77 066例无偿献血者临床资料,采集全部献血者临床资料,包含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体重、职业状况、献血季节、献血时间、献血史及进食状态等。了解献血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并依据献血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将其划分成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对比上述两组献血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组献血
查阅相关文献,阐述儿童近视的中医病因病机、中药内服和外治诸法。中药内服法总以养心安神、补益气血、滋补肝肾为治疗原则,外治法包括针刺、灸法、按摩、中药外用、耳穴压丸等,旨在有针对性将其应用于防治儿童近视的临床实践当中,以期更好的保护儿童的视力健康。
目的 探讨整形外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实施音乐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8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局部麻醉整形美容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音乐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手术配合
目前,近视呈低龄化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中西医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研究发现,基于近视离焦学说设计的周边离焦软性角膜接触镜、逆几何原理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阿托品滴眼液和哌仑西平眼用凝胶是西医主要的治疗方式;中医适宜技术的针刺、揿针、梅花针、耳穴压丸、穴位按摩和灸法都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本文就上述各类型治疗方式的临床研究展开简要归纳整理,以期为临床提供诊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