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自何处而来——劳、唐、罗对《易传》“道为善之源”的认识与诠释

来源 :周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IDYRS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易传》潜存的伦理命题——"道为善之源"的认识和诠释上,劳思光认为这一命题整体上不能成立,"道"不能作为"善"的根据。唐君毅和罗光则重对这一命题进行了哲学性的诠释。在三人的辨析与诠释中,劳思光、罗光重言"道"的外在超越性,而唐君毅认为作为"善"之根据的"道"具有内在超越性,它是宇宙秩序和价值秩序的合一。唐君毅还指出,只有以人的德行为入路,才能真正对"道为善之源"有所契会和体证。
其他文献
近年来,保定市把创新发展作为抢抓机遇的主动选择、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大胆探索,率先实践,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市,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工作扎实推进,加
用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序数构造一个八阶复合幻方,从中导出一幅图表.取此图表中的六十四卦编号构造一个新的八阶幻方,然后采用迭代的方法给幻方中的各卦重新编号:自上而下数
《四库提要》所谓"两派六宗",是指易学史上存在不同的解《易》思路与解《易》宗旨,而非分门别派。长久以来,学界对"史事宗""史事易""以史证《易》"等概念缺乏明确界定,以致"史事易"研究难以取得重大突破。概言之,"以史证《易》"是一种解《易》方法,见于《易传》和郑玄、干宝、程颐等人的著作,并不仅限于"史事易"。"史事易"的本质特征也不在于使用"以史证《易》"的方法,而在于其解《易》宗旨。观李光、杨万里著作可见,"史事易"的目标并非简单地讲述史事、认识历史,而是要透过史事探求贯通天人的大中至正之道,进而关切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而无论是科学的理论,还是科学研究的态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都应当从小培养。小学的科学课具有多重重要的任
王申子认为,朱子的天地自然之易即河图洛书、四圣之易和周子太极图是《易》所本有的"六易"。他通过改构朱子图书学和自创图式,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易图学,表达了太极、阴阳、万物一体的宇宙论思想。王申子基于"四圣一体"的"成卦之主"说颇具特色,"成卦之主"其实是分析诸卦成卦的理由。他虽然强调辞、象、变、占在解《易》中不可偏废,实则近于伊川之义理路数。此外,其"《序卦》非夫子所作"的观点,也引起了后世易学家的关注。